资源简介 (共63张PPT)海水的运动第一部分 第四章 课时22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基本概念] 海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洋流、寒流、暖流、风海流、水平补偿流、离岸流、垂直补偿流(上升流/下降流)、密度流一、波浪1.说出波浪的概念及包括的三种主要形式。波浪通常指海洋中由外力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海面波动现象,广义上的波浪包括了风浪、海啸和风暴潮等。2.说出风浪、海啸和风暴潮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不同点风浪: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海面的波状起伏运动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风暴潮:在强风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一、波浪相同点都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波高越高,波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强2.说出风浪、海啸和风暴潮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一、波浪3.波浪的影响影响人类活动(如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波浪能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清洁可再生海浪是营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一、波浪4.防御措施密切关注海浪预报,合理安排滨海及海上活动工程措施:修筑防波堤,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生物措施:种植海岸防护林,减缓海浪的侵蚀渔船要停止作业进港避风,人员远离海岸一、波浪海浪(1)海浪的基本要素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是海浪的基本要素。波长是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波高是波峰与波谷的相对高度。(2)波浪能的特点波浪能具有能量大、分布范围广等优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二、潮汐1. 概念潮汐是由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引起的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海水的涨落称为潮,夜晚海水的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2.潮汐规律(1)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2)一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两次。大潮出现在朔和望的时候,即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小潮出现在上弦和下弦月,即农历初七、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前后二、潮汐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潮汐能发电潮间带采集潮间带养殖军事行动影响二、潮汐潮汐(1)月球的引潮力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其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约2.2倍,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2)潮汐能的特点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利用成本低;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潮汐能发电对环境污染小;利用潮汐能发电的水库都是用河口或海湾建成的,基本不占用耕地;潮汐能是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小。案例:"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毛泽东在他的《七绝·观潮》一诗中曾这样描述:“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结合下面图片,分析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二、潮汐案例:结合下面图片,分析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其次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二、潮汐1.概念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三、洋流关键词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一般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2.分类(按海水温度)三、洋流2.分类(按成因)风海流在盛行风吹拂下,表层海水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补偿流洋流使流出海区的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密度流不同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三、洋流3.洋流的分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问题:左图中ABCD所代表的的洋流分别是由什么风带形成的?DCBAA:西风带B:东北信风带C:东南信风带D:西风带三、洋流观察世界的洋流分布图, 思考:问题1:暖流就一定比寒流的温度高吗?不一定判断寒流还是暖流是根据洋流的温度和它流经海区的温度作比较:洋流的温度比流经海区的温度高的属于暖流,反之则是寒流。问题2:北印度洋上的洋流有什么样的特点?会随季节方向改变,夏顺冬逆,大致与风向一致三、洋流案例:南半球的西风带常被称为“咆哮的西风带”,1991年我国“极地”号南极考察船经过时曾历经风险,当时在船上的记者描述的情景是:“……遇到35米/秒的强风,浪高达20米,山一样的巨浪呼啸着从船尾滚滚而至,将船尾部盘结的粗缆绳全部打散,冲入海里。后甲板上由铆钉固定的1吨重的蒸汽锅连根拔起……......”分析:南半球西风带为什么风浪特别大?三、洋流案例:分析:南半球西风带为什么风浪特别大?南纬40~60度常年吹刮偏西风,风速很大,该纬度几乎全部为辽阔海洋所环绕,表层海水受风力的作用,也产生了一自西向东的环流,由于常年吹刮西风,且海洋表面摩擦力小,这个海区里风大浪高流急。三、洋流4.洋流的意义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上升流及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三、洋流讨论:海底营养盐上泛使得浮游生物丰富,从而促使渔场形成。分别说明秘鲁渔场和纽芬兰渔场形成的洋流条件,并分析两个渔场多雾的原因?秘鲁渔场成因:上升流使海底的营养盐上泛纽芬兰渔场成因:寒暖流交汇使营养盐上泛秘鲁渔场多雾的原因:海洋提供了丰富的水汽,秘鲁寒流使海面温度较低,使靠近下垫面的水汽凝结。纽芬兰渔场多雾的原因:暖流增加水汽,寒流提供降温的条件。三、洋流三、洋流渔业成因分析①影响因素②案例分析: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四大渔场 形成类型 具体表现 洋流名称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喜暖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在此汇集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北海道渔场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沿岸冷水秘鲁渔场 冷海水上泛处 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饵料丰富 南太平洋东岸的秘鲁寒流(1)洋流流向(盛行风向)洋流(盛行风)会影响航行速度,充分利用洋流(盛行风)能节约能源和时间,提高航行效率。绝大部分海区洋流的流向可利用洋流模式图进行判读,但我国沿海地区,夏季吹偏南风,海水自南向北流动,冬季吹偏北风,海水自北向南流动;北印度洋地区,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5.影响航海线路的因素分析三、洋流(2)海雾海雾会影响航海的安全性,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①中低纬度寒流流经海区。中低纬度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海区,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易凝结形成雾。5.影响航海线路的因素分析三、洋流②寒、暖流交汇海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形成逆温结构,进而形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③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而湿的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5.影响航海线路的因素分析三、洋流(3)海冰、冰山①高纬度南北极地海域,有季节性海冰和多年海冰,航行时需要破冰船协助。②来自极地方向的洋流有可能会带来极地的冰山,这些冰山漂浮在海水表面,因出露部分较小,水面以下体积较大,会影响航行的安全。(4)最短航线地球表面大圆上的劣弧距离最短,在可能的情况下,航线最好沿大圆设置,如北极航线。5.影响航海线路的因素分析三、洋流(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洋流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2.受图示洋流影响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真题研析命题方向明确命题方向明确关键信息点拨答案 1.______ 2.______DB北大西洋?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判断,该海域位于 东部。?依据图中洋流流向确定洋流性质,洋流①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 ;洋流②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 。暖流寒流第1题,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大西洋东部,洋流①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洋流②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选D。命题方向明确第2题,渔场多形成于寒暖流交汇或者上升流海域,图中甲海域是寒暖流分离处,不会形成大型渔场,A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加之乙群岛受信风带或者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荒漠景观,B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对该地区有增温作用,C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且地热资源的形成与洋流无关,D错误。命题方向明确1234考向1 通过“波浪”考查“综合思维”下图为“南太平洋部分海域1月、7月平均浪高(单位:m)分布图”,浪高≥2.5 m为大浪。完成1~2题。1.图示海域浪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纬度呈负相关B.冬季浪高大于夏季C.西部高于东部D.低纬度大浪频率高考向预测√命题方向明确浪高与风带相关而非纬度;南太平洋7月为冬季,由图可知冬季浪高大于夏季,B正确;西部与东部差异不大;由图可知,纬度0°~30°浪高普遍小于纬度30°~60°,可知低纬度地区大浪频率低。1234命题方向明确1234下图为“南太平洋部分海域1月、7月平均浪高(单位:m)分布图”,浪高≥2.5 m为大浪。完成1~2题。2.全年浪高较大的海域洋流A.流动方向为自东向西B.按性质分类属于暖流C.形成动力为盛行西风D.带来饵料形成大渔场√命题方向明确1234南太平洋浪高较大区域为盛行西风带,洋流为西风漂流,由此可知,西风漂流流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按性质分类属于寒流;形成动力为盛行西风,C正确;西风漂流无饵料来源。命题方向明确1234考向2 通过“洋流”考查“区域认知”读“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完成3~4题。由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图中的多雾区均有寒流流经。寒流流经的地区会出现多雾的天气,因为寒流海水温度低,造成海洋表层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海雾。C项正确。3.图中多雾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受暖流影响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受寒流影响 D.受信风影响√命题方向明确1234读“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完成3~4题。4.海雾出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海边迎着气流来向支起一张吸水性较好的大网,下方再安设导流管就可以收集淡水。下列国家最适宜安装该装置的是A.中国 B.新加坡C.沙特阿拉伯 D.智利√该装置的目的是收集淡水,应选择水资源短缺且海雾出现较多的国家,故选D。命题方向明确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A.M B.N C.Q D.K√1234567891011图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能流密度最大,故该海域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M B.T C.S D.Q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南)岸为背风岸,海浪较小。T海域位于陆地的西北岸,故该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12345678910111234567891011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如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3.推测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A.可再生,蕴藏量大 B.稳定,无污染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波浪能清洁、蕴藏量大、可再生,故波浪能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波浪能的不足之处是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由材料“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可知,目前波浪能利用率低。1234567891011(2023·山东青岛模拟)2022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天气晴朗,家住青岛的小明提前查询当日潮汐曲线(下图)并参加了赶海活动。据此完成4~5题。4.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时间段可能是A.0:00~2:00B.4:00~6:00C.10:00~12:00D.17:00~19:00√123456789101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大潮退下之后,贝壳等会随着潮退裸露在沙滩上,此时最适合赶海,且最好是在白天,图中显示0:00~2:00和4:00~6:00,潮高逐渐增加,危险系数增加,不适合赶海,A、B错误;10:00~12:00,大潮正处于最后的退潮时间段,最适合赶海,C正确;17:00~19:00潮高逐渐升至最高,然后再下落,处于最危险时间段,D错误。1234567891011(2023·山东青岛模拟)2022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天气晴朗,家住青岛的小明提前查询当日潮汐曲线(下图)并参加了赶海活动。据此完成4~5题。5.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当天A.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B.海面潮汐涨落幅度最大C.夜晚可见月亮亮面朝向东方D.上半夜可以观察到月亮√1234567891011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日为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而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时间一般为农历每月初一或者十五,A错误;一般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涨落幅度最大,B错误;农历初七为上弦月时间,月亮出现在偏西方向,月面朝西,要在上半夜才能看到月亮,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海冰流是海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众多的海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而成,多发生于纬度较高的海域和开春时节。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大陆的大海湾,是南极大陆周围海冰流最密集的海域,罗斯海的东岸是南极企鹅繁衍生活的“天堂”。如图为“罗斯海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推测罗斯海海冰流的流向是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南流向西北C.由东北流向西南D.由西南流向东北√1234567891011极点附近处于极地高气压带,罗斯海附近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吹东南风,在极地东风影响下,海水由东南流向西北,B正确。1234567891011海冰流是海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众多的海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而成,多发生于纬度较高的海域和开春时节。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大陆的大海湾,是南极大陆周围海冰流最密集的海域,罗斯海的东岸是南极企鹅繁衍生活的“天堂”。如图为“罗斯海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7.与罗斯海西岸相比,罗斯海东岸成为南极企鹅“天堂”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上涌B.洋流交汇C.风浪较小D.气候温暖√1234567891011罗斯海东岸处吹东南风,对于东岸而言是离岸风,受其影响,表层海水被吹走,深层冷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来源,鱼类又为企鹅提供了食物来源,所以东岸分布企鹅多,A正确。1234567891011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以来,搁置在核污染隔离区的核废水已经超过124万吨。2020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将“经过净化”的核废水分批次排入太平洋。此前日本政府曾讨论过另外四个处理方案:①在锅炉中将核废水烧沸,分离水和放射性残渣;②将核污水通过管道排入地下2 500米深;③对含有大量海水的核废水电解,剩下的放射性残渣封存填埋;④在核废水中混入水泥,一并封存在地下。结合“福岛位置图”,完成8~9题。8.和简单粗暴的排入太平洋方案相比,另外四个方案A.方案①优于排入太平洋方案,对环境影响范围小B.方案②面临选址困难,且成本较高C.方案③对电力消耗较大,对大气环境没有影响D.方案④对水环境更加不负责任√12345678910方案①会让放射性物质蒸发到大气层中,通过大气环流,影响范围很大,而且剩余的残渣处理起来仍然会有不利的影响,A错误。方案②需要开凿深达2 500米深井,而日本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形地质复杂,建设成本比较高,再考虑到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影响,选址难度较大,B正确。方案③涉及电解过程,电解的含有海水的核废水,会造成氯气释放,污染大气。C错误。和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方案比,方案④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D错误。111234567891011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以来,搁置在核污染隔离区的核废水已经超过124万吨。2020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将“经过净化”的核废水分批次排入太平洋。此前日本政府曾讨论过另外四个处理方案:①在锅炉中将核废水烧沸,分离水和放射性残渣;②将核污水通过管道排入地下2 500米深;③对含有大量海水的核废水电解,剩下的放射性残渣封存填埋;④在核废水中混入水泥,一并封存在地下。结合“福岛位置图”,完成8~9题。9.对于福岛附近的海水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受洋流影响福岛附近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B.附近洋流主要是由盛行西风驱动C.该海域的海水参与了大洋环流D.附近洋流主要是由离岸风造成√1234567891011福岛附近的洋流是日本暖流,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向北凸出,A错误。日本暖流的形成主要是补偿作用,与离岸风关系不大,B和D错误。日本暖流参与北半球顺时针大洋环流,C正确。123456789101110.(2023·广东中山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努克市位于格陵兰岛西岸某峡湾口,是格陵兰岛的最大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海水终年不结冰。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航运、捕鱼、海产品加工等。下图示意努克市位置。(1)判断图中洋流A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4分)答案 寒流。理由: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123456789101110.(2023·广东中山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努克市位于格陵兰岛西岸某峡湾口,是格陵兰岛的最大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海水终年不结冰。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航运、捕鱼、海产品加工等。下图示意努克市位置。(2)简述努克市西面海域冬季不结冰的原因。(2分)答案 努克市西面海域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影响,海水水温较高,因此冬季不结冰。123456789101110.(2023·广东中山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努克市位于格陵兰岛西岸某峡湾口,是格陵兰岛的最大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海水终年不结冰。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航运、捕鱼、海产品加工等。下图示意努克市位置。(3)努克市捕鱼、海产品加工产业依靠的是附近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分析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答案 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得鱼类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123456789101110.(2023·广东中山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努克市位于格陵兰岛西岸某峡湾口,是格陵兰岛的最大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海水终年不结冰。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航运、捕鱼、海产品加工等。下图示意努克市位置。(4)简析春季由努克市到冰岛海域航行的船只可能遇到的困难。(4分)答案 航行逆洋流而行速度慢;浮冰多,春季北极地区气温逐渐回升,格陵兰岛的冰山崩解,掉入海水中,顺着南下的寒流漂移到冰岛附近,可能给航行造成较大威胁。1234567891011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钱塘江河口湾又称杭州湾(下图),平面上呈喇叭状,从湾口向内逐渐缩窄,湾内海水涨潮时潮流流向偏北,落潮时潮流流向偏南,平均潮差约4.3 m,是世界上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研究表明,现代钱塘江河口湾是末次冰期以来因古钱塘江河谷遭受海侵演化而成;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南、北海岸沉积物深受潮流影响,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1)据图描述钱塘江河口湾的潮差空间变化规律。(6分)答案 澉浦附近潮差最大;从澉浦附近至湾口,潮差减小;从澉浦附近向内,潮差减小。1234567891011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钱塘江河口湾又称杭州湾(下图),平面上呈喇叭状,从湾口向内逐渐缩窄,湾内海水涨潮时潮流流向偏北,落潮时潮流流向偏南,平均潮差约4.3 m,是世界上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研究表明,现代钱塘江河口湾是末次冰期以来因古钱塘江河谷遭受海侵演化而成;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南、北海岸沉积物深受潮流影响,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2)推测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的原因。(4分)答案 涨潮时潮流的流速快,搬运能力强,且流向偏北,故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落潮时潮流的流速慢,搬运能力弱,且流向偏南,故南岸沉积物粒径小。1234567891011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钱塘江河口湾又称杭州湾(下图),平面上呈喇叭状,从湾口向内逐渐缩窄,湾内海水涨潮时潮流流向偏北,落潮时潮流流向偏南,平均潮差约4.3 m,是世界上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研究表明,现代钱塘江河口湾是末次冰期以来因古钱塘江河谷遭受海侵演化而成;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南、北海岸沉积物深受潮流影响,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3)若未来地球气候再次进入冰期,分析钱塘江河口的位置变化。(4分)答案 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移动;河口东移。课时21 海水的运动1.波浪(1)类型①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②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2)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①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②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③影响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人类活动。④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提醒 波浪(1)海浪的基本要素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是海浪的基本要素。波长是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波高是波峰与波谷的相对高度。(2)波浪能的特点波浪能具有能量大、分布范围广等优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2.潮汐(1)概念: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2)影响①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可用来发电。②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特别提醒 潮汐(1)月球的引潮力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近得多,其引潮力是太阳引潮力的约2.2倍,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2)潮汐能的特点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利用成本低;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潮汐能发电对环境污染小;利用潮汐能发电的水库都是用河口或海湾建成的,基本不占用耕地;潮汐能是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小。3.洋流(1)概念: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2)影响因素:盛行风、密度差异、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3)分类依据 类型成因 风海流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密度流 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补偿流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性质(水温状况)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4)洋流分布①世界主要洋流及分布a.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洋流名称。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 共有洋流太平洋 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 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大西洋 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印度洋 Q厄加勒斯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b.结合主要洋流分布,在下图中绘制大洋环流模式图。答案 ②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名称 分布 组成 特点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45°之间) 流向为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寒流,大洋西侧为暖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之间) 逆时针环流;大洋东侧为暖流,大洋西侧为寒流南极外围洋流 南纬40°以南 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季风漂流 北印度洋 随季节改变流向,夏季为顺时针环流,冬季为逆时针环流(5)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角度 影响沿岸气候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 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显著的海区,饵料丰富。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成因是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成因是上升流航运 顺洋流航行,航速快且省油省时间;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海洋污染 加快原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1.潮汐的形成和影响(1)潮汐的形成潮汐是由于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而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当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2)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①日、地、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出现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出现小潮,潮差小。②海湾轮廓: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③海上风向:海上盛行风吹向河口内,会使得更多海水进入海湾,潮高会更高,潮差也会更大。④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较大,则河水和潮水叠加,潮高就会更高。(3)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潮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人们对潮汐的利用主要是根据潮汐的周期性规律展开的。人类活动 潮汐的影响海水制盐 在涨潮时打开闸门,让海水自动流入盐田,退潮时关上闸门,把海水晒干,得到海盐船舶进出港口 轮船在涨潮时进港,在潮水将退时出港潮汐发电 在涨潮时利用海水向陆地方向的运动,带动水轮机旋转发电,同时海水储存在水库内,储存了海水的势能;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带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海洋捕捞 在落潮期间进行潮间带采集,即赶海观潮 选择潮差大的大潮时段冲浪 应该避免落潮时段,因为落潮期间浪高较小游泳 避开涨潮和落潮的时间段2.洋流(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2)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冬季 夏季图示盛行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季风洋 流流向 向西流 向东流洋流系 统组成 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3)渔业成因分析①影响因素②案例分析: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四大渔场 形成类型 具体表现 洋流名称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海水受到扰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丰富;洋流交汇处,可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使鱼群集中;喜暖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在此汇集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北海道渔场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沿岸冷水秘鲁渔场 冷海水上泛处 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会上涌补充,沿海地区常形成上升补偿流,从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饵料丰富 南太平洋东岸的秘鲁寒流(4)影响航海线路的因素分析①洋流流向(盛行风向)洋流(盛行风)会影响航行速度,充分利用洋流(盛行风)能节约能源和时间,提高航行效率。绝大部分海区洋流的流向可利用洋流模式图进行判读,但我国沿海地区,夏季吹偏南风,海水自南向北流动,冬季吹偏北风,海水自北向南流动;北印度洋地区,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②海雾海雾会影响航海的安全性,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密切关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海区 成因中低纬度寒流流经海区 中低纬度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有寒流流经该海区时,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易凝结形成雾寒、暖流交汇海区 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形成逆温结构,进而形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 中高纬度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而湿的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③海冰、冰山高纬度南北极地海域,有季节性海冰和多年海冰,航行时需要破冰船协助;来自极地方向的洋流有可能会带来极地的冰山,这些冰山漂浮在海水表面,因出露部分较小,水面以下体积较大,会影响航行的安全。④最短航线地球表面大圆上的劣弧距离最短,在可能的情况下,航线最好沿大圆设置,如北极航线。(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洋流(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2.受图示洋流影响(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关键信息点拨]?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大西洋东部。 ?依据图中洋流流向确定洋流性质,洋流①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洋流②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答案 1.D 2.B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大西洋东部,洋流①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洋流②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选D。第2题,渔场多形成于寒暖流交汇或者上升流海域,图中甲海域是寒暖流分离处,不会形成大型渔场,A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加之乙群岛受信风带或者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荒漠景观,B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对该地区有增温作用,C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且地热资源的形成与洋流无关,D错误。考向1 通过“波浪”考查“综合思维”下图为“南太平洋部分海域1月、7月平均浪高(单位:m)分布图”,浪高≥2.5 m为大浪。完成1~2题。1.图示海域浪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纬度呈负相关 B.冬季浪高大于夏季C.西部高于东部 D.低纬度大浪频率高2.全年浪高较大的海域洋流( )A.流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B.按性质分类属于暖流C.形成动力为盛行西风 D.带来饵料形成大渔场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浪高与风带相关而非纬度;南太平洋7月为冬季,由图可知冬季浪高大于夏季,B正确;西部与东部差异不大;由图可知,纬度0°~30°浪高普遍小于纬度30°~60°,可知低纬度地区大浪频率低。第2题,南太平洋浪高较大区域为盛行西风带,洋流为西风漂流,由此可知,西风漂流流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按性质分类属于寒流;形成动力为盛行西风,C正确;西风漂流无饵料来源。考向2 通过“洋流”考查“区域认知”读“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完成3~4题。3.图中多雾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受暖流影响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受寒流影响 D.受信风影响4.海雾出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海边迎着气流来向支起一张吸水性较好的大网,下方再安设导流管就可以收集淡水。下列国家最适宜安装该装置的是( )A.中国 B.新加坡C.沙特阿拉伯 D.智利答案 3.C 4.D解析 第3题,由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图中的多雾区均有寒流流经。寒流流经的地区会出现多雾的天气,因为寒流海水温度低,造成海洋表层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海雾。C项正确。第4题,该装置的目的是收集淡水,应选择水资源短缺且海雾出现较多的国家,故选D。课时精练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A.M B.N C.Q D.K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M B.T C.S D.Q3.推测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A.可再生,蕴藏量大 B.稳定,无污染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答案 1.D 2.B 3.A解析 第1题,图中K海域年均波浪能能流密度最大,故该海域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第2题,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南)岸为背风岸,海浪较小。T海域位于陆地的西北岸,故该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第3题,波浪能清洁、蕴藏量大、可再生,故波浪能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波浪能的不足之处是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由材料“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可知,目前波浪能利用率低。(2023·山东青岛模拟)2022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天气晴朗,家住青岛的小明提前查询当日潮汐曲线(下图)并参加了赶海活动。据此完成4~5题。4.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时间段可能是( )A.0:00~2:00 B.4:00~6:00C.10:00~12:00 D.17:00~19:005.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当天( )A.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B.海面潮汐涨落幅度最大C.夜晚可见月亮亮面朝向东方D.上半夜可以观察到月亮答案 4.C 5.D解析 第4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大潮退下之后,贝壳等会随着潮退裸露在沙滩上,此时最适合赶海,且最好是在白天,图中显示0:00~2:00和4:00~6:00,潮高逐渐增加,危险系数增加,不适合赶海,A、B错误;10:00~12:00,大潮正处于最后的退潮时间段,最适合赶海,C正确;17:00~19:00潮高逐渐升至最高,然后再下落,处于最危险时间段,D错误。第5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日为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而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时间一般为农历每月初一或者十五,A错误;一般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涨落幅度最大,B错误;农历初七为上弦月时间,月亮出现在偏西方向,月面朝西,要在上半夜才能看到月亮,C错误,D正确。海冰流是海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众多的海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而成,多发生于纬度较高的海域和开春时节。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大陆的大海湾,是南极大陆周围海冰流最密集的海域,罗斯海的东岸是南极企鹅繁衍生活的“天堂”。下图为“罗斯海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推测罗斯海海冰流的流向是(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C.由东北流向西南 D.由西南流向东北7.与罗斯海西岸相比,罗斯海东岸成为南极企鹅“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上涌 B.洋流交汇C.风浪较小 D.气候温暖答案 6.B 7.A解析 第6题,极点附近处于极地高气压带,罗斯海附近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吹东南风,在极地东风影响下,海水由东南流向西北,B正确。第7题,罗斯海东岸处吹东南风,对于东岸而言是离岸风,受其影响,表层海水被吹走,深层冷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来源,鱼类又为企鹅提供了食物来源,所以东岸分布企鹅多,A正确。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以来,搁置在核污染隔离区的核废水已经超过124万吨。2020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将“经过净化”的核废水分批次排入太平洋。此前日本政府曾讨论过另外四个处理方案:①在锅炉中将核废水烧沸,分离水和放射性残渣;②将核污水通过管道排入地下2 500米深;③对含有大量海水的核废水电解,剩下的放射性残渣封存填埋;④在核废水中混入水泥,一并封存在地下。结合“福岛位置图”,完成8~9题。8.和简单粗暴的排入太平洋方案相比,另外四个方案( )A.方案①优于排入太平洋方案,对环境影响范围小B.方案②面临选址困难,且成本较高C.方案③对电力消耗较大,对大气环境没有影响D.方案④对水环境更加不负责任9.对于福岛附近的海水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受洋流影响福岛附近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B.附近洋流主要是由盛行西风驱动C.该海域的海水参与了大洋环流D.附近洋流主要是由离岸风造成答案 8.B 9.C解析 第8题,方案①会让放射性物质蒸发到大气层中,通过大气环流,影响范围很大,而且剩余的残渣处理起来仍然会有不利的影响,A错误。方案②需要开凿深达2 500米深井,而日本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形地质复杂,建设成本比较高,再考虑到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影响,选址难度较大,B正确。方案③涉及电解过程,电解的含有海水的核废水,会造成氯气释放,污染大气。C错误。和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的方案比,方案④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D错误。第9题,福岛附近的洋流是日本暖流,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向北凸出,A错误。日本暖流的形成主要是补偿作用,与离岸风关系不大,B和D错误。日本暖流参与北半球顺时针大洋环流,C正确。10.(2023·广东中山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努克市位于格陵兰岛西岸某峡湾口,是格陵兰岛的最大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海水终年不结冰。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航运、捕鱼、海产品加工等。下图示意努克市位置。(1)判断图中洋流A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4分)(2)简述努克市西面海域冬季不结冰的原因。(2分)(3)努克市捕鱼、海产品加工产业依靠的是附近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分析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4)简析春季由努克市到冰岛海域航行的船只可能遇到的困难。(4分)答案 (1)寒流。理由: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2)努克市西面海域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影响,海水水温较高,因此冬季不结冰。(3)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得鱼类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4)航行逆洋流而行速度慢;浮冰多,春季北极地区气温逐渐回升,格陵兰岛的冰山崩解,掉入海水中,顺着南下的寒流漂移到冰岛附近,可能给航行造成较大威胁。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钱塘江河口湾又称杭州湾(下图),平面上呈喇叭状,从湾口向内逐渐缩窄,湾内海水涨潮时潮流流向偏北,落潮时潮流流向偏南,平均潮差约4.3 m,是世界上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研究表明,现代钱塘江河口湾是末次冰期以来因古钱塘江河谷遭受海侵演化而成;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南、北海岸沉积物深受潮流影响,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1)据图描述钱塘江河口湾的潮差空间变化规律。(6分)(2)推测现代钱塘江河口湾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而南岸沉积物粒径小的原因。(4分)(3)若未来地球气候再次进入冰期,分析钱塘江河口的位置变化。(4分)答案 (1)澉浦附近潮差最大;从澉浦附近至湾口,潮差减小;从澉浦附近向内,潮差减小。(2)涨潮时潮流的流速快,搬运能力强,且流向偏北,故北岸沉积物粒径大;落潮时潮流的流速慢,搬运能力弱,且流向偏南,故南岸沉积物粒径小。(3)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海洋方向移动;河口东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一部分 4 课时21 海水的运动 学案(含解析).docx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湘教版)第一部分 4 课时21 海水的运动 课件(63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