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1.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地区是( )
A.地中海地区 B.巴尔干半岛 C.大西洋沿岸 D.中东地区
3.德国统治者趁机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是指 ( )21cnjy.com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4.东欧某城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
A.莱克星顿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D.波士顿倾茶事件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地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通信工具有( )2·1·c·n·j·y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6.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来自(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美洲
8.以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家中,与其他三国不属于同一阵营的是(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俄国
9.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英国敌对的国家是( )
A.俄国、法国 B.俄国、奥匈帝国
C.德国、奥匈帝国 D.法国、奥匈帝国
10.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军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又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21·世纪*教育网
A.意大利不守信用 B.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协约国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D.同盟国内部不团结
1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著名战役是( )
A.巴尔干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12.1917年对德宣战,大大增强协约国实力的国家有( )
①美国 ②俄国 ③中国 ④巴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帝国主义殖民掠夺战争 B.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C.协调同盟国与协约国矛盾的战争 D.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的激化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5.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参战国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个国家
3000多万人
3000多亿美元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16.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人数约为( )
A.1000万 B.2000万 C.3000多万 D.4000多万
17.一位老兵回忆道:“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www.21-cn-jy.com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坦克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9.下列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首次使用的有( )
①坦克 ②飞机 ③原子弹 ④毒气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科技的进步使大量新式武器运用于战争,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对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21教育网
①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 ②科技对人类生活只有促进作用
③科技的发展毁灭着人类 ④科技发展本身无害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二: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但是,在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世界大战中,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战场上使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二提到的是哪一次世界大战?请写出此次大战的起止时间。
(2)请写出两种在此次战场上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说说人类应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
(3)分析材料一,说说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写出与德国结成同盟的主要国家。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国盟》(见下图)。
材料二:漫画《德国向英国挑战》(见下图)。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实力对比排名(见下表)。
项目




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1)材料一图中的横线、竖线部分分别表示哪个军事集团?它们形成后对世界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的漫画表明两大集团之间的核心矛盾是哪两国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三,谈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阅读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曾说过:“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21·cn·jy·com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C
A
A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C
B
C
C
B
B
D
二、非选择题:
21.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至1918年。
(2)坦克、飞机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如果把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将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应用于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上,而不是应用于战争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23.
(1)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2)凡尔登战役。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或惨烈性)。
(3)三国同盟(或同盟国)和三国协约(或协约国)。
(4)示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课件34张PPT。第2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20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促使战争爆发的因素知识梳理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注意: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1.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频频引发国际危机。2.军国主义:欧洲列强相信,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军国主义的论调在一些国家盛行。3.极端民族主义:欧洲列强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向民众灌输所谓的“爱国”。英国人声称,德国的舰队早就应该被消灭。德国则针锋相对,说德国处于刺刀的包围之中。列强之间的争夺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让欧洲陷入战争的狂热中。列强争夺的焦点思考: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巴尔干半岛列强争夺的焦点知识梳理注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是指巴尔干半岛,引燃“火药桶”的“火星”是指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原因:②奥匈帝国、俄国等列强为了维持或扩张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势力,不断干涉巴尔干半岛的局势。①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民族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火药桶”塞尔维亚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事件就是那点火星,丢进了“巴尔干火药桶”1914.6.28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巴尔干半岛从地理位置和历史角度说说为什么一战开始于巴尔干半岛?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战略位置重要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导火线(直接原因)知识梳理 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并企图进一步吞并塞尔维亚。1914年,奥匈帝国举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这一挑衅激怒了塞尔维亚的爱国者,他们秘密筹划暗杀事件。6月28日,发生了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为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我们要消灭
祖国的敌人! 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这种说法正确吗?易错提醒 这种说法错误。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不可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任何一桩偶发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萨拉热窝事件提供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所以德国趁机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以通过战争方式获得更多的殖民地。问题解答 归纳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各种因素。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统治者趁机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想一想,德国统治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 抢占殖民地、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1914年7月28日1916年2月1917年1918年11月11日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凡尔登战役开始美、中、巴等国对德宣战德国投降,一战结束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狂热积极支持反对战争 阅读课本P5-P7,找出相应事件和不同阶段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导火线转折点开始结束进程知识梳理 战争开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人战争,战争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演变成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1.战争爆发: 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虽然塞尔维亚接受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要求,奥匈帝国仍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俄国、法国和英国迅即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两大集团卷入战争: 战争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之间展开。意大利见风使舵,从自身利益出发,后来加入协约国一方。3.规模扩大: 大战以欧洲为主战场,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4.主要战场和战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德奥匈南线巴尔干半岛
塞尔维亚←→奥匈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西线是英国、法国与德国交战的战场;东线是俄国与德国、奥匈帝国交战的战场;南线则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交战的战场。西线和东线是大战的主要战场。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历史小知识凡尔登战役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宣告结束。5.加速战争结束的因素:①交战双方无力继续战争:1917年,交战双方已消耗殆尽,无力继续战争。②各国出现反战浪潮:战争的惨烈也击碎了人们参战的狂热,各国纷纷出现反战浪潮。③协约国实力增强: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对德宣战,中国、巴西等国家也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④同盟国瓦解:1918年,奥匈帝国土崩瓦解,
德国国内发生起义。6.结束: 1918年11月11日,战争双发签订协定,一战结束。美国参战带动了一批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思维延伸美国参战原因及影响。原因:影响: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角逐中处于有利的外交地位。评价知识梳理(1)规模空前:这次大战在欧洲爆发,迅速扩展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争规模空前,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损失惨重:战争双方竞相使用新式武器,共有3000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到3000多亿美元,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性质2.特点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德 国:争夺世界霸权,建“中欧帝国”,摧毁英国海上霸权,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 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肢解土耳其帝国。
奥 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俄 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
日 本: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 国: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主要交战国参加“一战”的目的“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一战的性质: 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1)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
(2)从战争过程看,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3)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看,战后,战败国的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战败国接受了由战胜国商讨制定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成为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形成了由英法主导的凡尔赛体系。如何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拓展提升战 争 造 成 巨 大 损 害 所以说“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十分残酷大量新式武器德国的列车炮(远程大炮)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制造和使用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等,这大大增加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将会是极其缓慢的,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在造福人类上,用在推动社会发展上,阻止利用科技制造战争和杀人武器。 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界”。但是,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陆续在战场上使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想一想,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问题解答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损失惨重。 列出表格,整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可包括交战国家、主要战线、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战争耗时等。据此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1914年7月——1918年11月德、奥匈为首的同盟国对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以欧洲为主战场,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关键战线是西线3000多万人3000多亿美元问题解答四年多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交战双方:主要战役:特 点:性 质:影 响:启 示:1914.7——1918.11同盟国 VS 协约国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最惨烈)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使用新式武器、十分残酷直接原因(导火线):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战争是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课堂小结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萨拉热窝事件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根本原因:其他原因:1.战争就是灾难,就是经济的客星。
2.所以,我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不要轻言战事。
3.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战的启示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责任,
让我们大家都来捍卫和平!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