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运动的描述 单元复习 1.1 质点 参考系 1.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有 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教材: (1)地球的公转问题。 (2)列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 (3)运动员踢出香蕉球。 1.1 质点 参考系 2.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 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教材: (1)“一江春水向东流”。 (2)地球的公转。 (3)钟表的表针转动。 (4)太阳东升西落。 1.2 时间 位移 1.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点”, 时间间隔——“线段”。 “第1秒末”,“第2秒初”,“前3秒”,“第三秒” 1.2 时间 位移 2.路程和位移: 路程(S)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X)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X)≤路程(S)。 位移(X)——矢量,路程(S)——标量。 矢量求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1.2 时间 位移 3.位移—时间图像 0 t/s x/m t0 (t1,x1) (t2,x2) 斜率表示速度。 斜率为负表示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x-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1.3 速度 1.速度:位移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2.单位:m/s或km/h。 1m/s=3.6km/h 3.矢量:速度方向与ΔX方向相同。 比值法:v与ΔX,ΔX无关。 1.3 速度 4.平均速度: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矢量,方向与ΔX相同。 5.瞬时速度:某一时刻的速度。 矢量,Δt很小时,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6.平均速率: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标量,没有方向。 1.4 加速度 1.加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2.单位:m/s2。 3.矢量:方向与Δv形同,不一定与v相同。 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 1.4 加速度 4.速度—时间图像 ???? ? ???? ? 0 ? 斜率表示加速度。 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 斜率为负值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加速还是减速判断: a与v是否同号。 面积表示位移,“正面积”“负面积”。 教材: 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30 km/h,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 60 km/h,这辆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教材: 在桌球比赛中,某球以 1.5 m/s 的速度垂直撞击边框后,以 1.3 m/s 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边框接触的时间Δt 为0.08 s,求该撞击过程中球的加速度。 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v初=1.5m/s,v末=-1.3m/s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教材: 龟兔沿直线赛道赛跑,兔子和乌龟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依照图像中的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1)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1)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出发。 (2)匀速直线运动。 (3)途中相遇2次。 (4)乌龟先到。 教材: 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请作出v-t图像来描述这段运动过程。 教材: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设向东为速度v的正方向。 (1)请说出物体在第1s,第2s,第3s时间内的运动方向。在3s时间内的速度大小怎样变化? (2)请说出物体在第1s,第2s,第3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1)第1s,第2s内速度为正,向东运动;第3s内速度为负,向西运动;3s内速度先增后减为0再反向增大。 (2)第1s内,加速度为1m/s2方向向东;第2s第3s内,加速度为-1m/s2,方向向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