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德宏州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1.B 2.C 3.D 4.A 5.B6.(1)随君直到夜郎西 (2)大漠孤烟直 (3)衣冠简朴古风存(4)四面歌残终破楚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7.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青少年具备简单劳动技能的比率相对较高,具备复杂劳动技能的比率较低。8.开设劳动课会占用一定的文化学习时间,但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提高劳动技能具有积极作用。我赞成在学校内开设劳动课。(言之成理即可)(二)名著阅读(4分)9.(1)武松、鲁智深(2)参考示例:祥子:祥子和虎妞结婚以后,虎妞劝祥子不要再去拉车,跟着她一起吃喝玩乐,但是祥子拒绝了,坚持要拉车。孙悟空:大闹天宫,面对天帝为代表的天庭的压迫和束缚,孙悟空大闹蟠桃盛会,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与天庭对抗。简·爱:在她因看约翰的书而被约翰暴打时,她奋起反抗并骂约翰是罗马暴君。贺龙:贺龙在一个村子里与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时,率领村里的几人袭击收税的,解除了收税人的武装。(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10.略。11.B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4分)12.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1分)。诗人引用传说,为诗歌增加神秘烂漫的色彩,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13.颔联借景抒情,借“黄鹤”“白云”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世事苍茫的无限惆怅(1分);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0分)14.(1)水中高地 (2)大约 (3)走到尽头 (4)所以15.(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2)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16.作者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17.甲文描写了“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情感(1分)。乙文描写了作者游览西山宴饮的过程,从被贬的消沉中解脱出来,抒发了作者超凡脱俗,物我合一的忘我境界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译文】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18.①芳草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②花木抽青是春天重要指标,物候有区域性;③候鸟预告农时;④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答出两点即可)19.引用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诗人能掌握大自然语言,编成诗句的原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0.①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②学习中要增加诗词的积累;③要学会诗意的表达对自然万物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21.①作为气象探测员小贺在岗位上守候探空气球;②小贺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守候千家万户。③小贺的父亲用浸润在生活细节中的关爱来守候小贺。(答出两点即可。)22.(1)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小贺小心翼翼投气象探测仪的过程(1分),表现了小贺对工作热爱、认真、谨慎、负责(1分)。(2)他们指的是像小贺这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人们。正是各行各业像小贺这样的人的坚守,才换来大家的美好生活,升华了文章主旨。23.本段交代了释放气球这一动作对气象观测的重要意义,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有利于凸显文章主旨。24.句子1分,表达效果2分。参考示例:①“晚上7时,仲春的晚霞依旧停留在西天,将天空渲染成调色盘打翻的样子”,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提供了小贺工作的场景。②“春天的风像丝绸一样吹拂在他的脸上”,烘托出小贺去工作时的愉悦心情,表现出他对工作的热爱。③“此时,天边的晚霞已经从橘红色变为红紫色、灰紫色”,强调随着时间的进程,小贺倒数计时放探空气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小贺心里一阵轻松,也格外地感觉到今夜的晚风和煦”,渲染宁静和谐的气氛,烘托小贺认真完成工作后的轻松心情,同时也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疼爱与惦记。⑤“小贺抬眼目送着它,看它在春风中轻柔荡漾,像月亮旁边一枚温柔的人造月亮,被深蓝色的天空衬出了近乎浪漫的米粉色”,渲染静谧美好的气氛,赞美了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人们,升华了文章主题。四、写作(40分)25.参考评分细则如下:(项目) (类别) 一 类 (40-35) 二 类 (34-30) 三 类 (29-25) 四类 (24-20) 五类 (19-0)A内容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感情真切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思想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尚具体 思想感情尚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严重偏题 不知所云B语言 语言得体、 有文采 语言准确、 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文句不通C结构 结构巧妙 详略得当 结构完整合理 详略明显 结构较完整 详略不明显 结构尚清楚 能分段 结构混乱评分 细则 ①立意深刻,构思巧妙,语言生动形象评满分。 ②具备本类A、B、C三项条件的评39-37分。 ③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35-36分。 ①具备本类A、B、C三项条件的评34-33分。 ②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32-30分。 ①具备本类A、B、C三项条件的评29-28分。 ②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27-25分。 ①具备本类A、B、C 三项条件的评24-23分。 ②本类A、B、C三项中某项稍弱,评22-20分。 此类作文在 19—0分之间酌情给分。注:①书写工整、美观,酌情加1-3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酌情扣1-3分。②错别字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③缺标题或标题错误扣1分;④字数不足酌情扣分。德宏州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侧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一4题。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照鉴(jin)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现实中,一些人缺乏节约意识,有意无意地浪费粮食、糟蹋粮食,(A)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贵、攀比铺张,是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的原因,这些都与社会文9·文明,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自然、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在于重视公共利益的价值尺度……由此而言,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劳,进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道理。“奢靡之始,危亡之渐”。(B)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cun)下的,决不能在挥推浪贵中白白断送。(C)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因为无论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面对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需要我们时刻葆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qú),我们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迎战困难的强大力量。(D)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全社会要合力,建立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于家庭,从一箪(dā)一瓢做起,懂得珍惜;于商家,要介导理性消费;于媒体,要通过宣传与引导,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不辍。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鉴(jidn)B.攒(cun)C.裘(qiú)D.箪(dan)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糟蹋B.馈赠C.挥攉D.躬行不辍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适得其反敬仰宏伟聚积B.适得其反敬仰雄伟汇聚C.背道而驰敬畏雄伟聚积D.背道而驰敬畏宏伟汇聚九年级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德宏州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侧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1.B2.C3.D4.A5.B6.(1)随君直到夜郎西(2)大漠狐烟直(3)衣冠简朴古风存(4)四面歌残终破楚(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7.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青少年具备简单劳动技能的比率相对较高,具备复杂劳动技能的比率较低。8.开设劳动课会占用一定的文化学习时间,但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提高劳动技能具有积极作用。我赞成在学校内开设劳动课。(言之成理即可)(二)名著阅读(4分)9.(1)武松、鲁智深(2)参考示例:祥子:祥子和虎妞结婚以后,虎妞劝祥子不要再去拉车,跟着她一起吃喝玩乐,但是祥子拒绝了,坚持要拉车。孙悟空:大闹天宫,面对天帝为代表的天庭的压迫和束缚,孙悟空大闹蟠桃盛会,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与天庭对抗。简·爱:在她因看约翰的书而被约翰暴打时,她奋起反抗并骂约翰是罗马暴君。贺龙:贺龙在一个村子里与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时,率领村里的几人袭击收税的,解除了收税人的武装。(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10.略。11.B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4分)12.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1分)。诗人引用传说,为诗歌增加神秘烂漫的色彩,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13.领联借景抒情,借“黄鹤”“白云”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世事苍茫的无限惆怅(1分):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0分)14.(1)水中高地(2)大约(3)走到尽头(4)所以15.(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2)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16.作者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谭的情景。17.甲文描写了“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情感(1分)。乙文描写了作者游览西山宴饮的过程,从被贬的消沉中解脱出来,抒发了作者超凡脱俗,物我合一的忘我境界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跳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阿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幕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一20题。(7分)18.①芳草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②花木抽青是春天重要指标,物候有区域性;③候鸟预告农时;④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答出两点即可)19.引用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诗人能掌握大自然语言,编成诗句的原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0.①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②学习中要增加诗词的积累:③要学会诗意的表达对自然万物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21.①作为气象探测员小贺在岗位上守候探空气球:②小贺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守候千家万户。③小贺的父亲用浸润在生活细节中的关爱来守候小贺。(答出两点即可。)22.(1)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小贺小心翼翼投气象探测仪的过程(1分),表现了小贺对工作热爱、认真、谨慎、负责(1分)。(2)他们指的是像小贺这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人们。正是各行各业像小贺这样的人的坚守,才换来大家的美好生活,升华了文章主旨。23.本段交代了释放气球这一动作对气象观测的重要意义,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有利于凸显文章主旨。24.句子1分,表达效果2分。参考示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德宏州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浪费还是节约,这看似是个人的行为选择,却照鉴(jiàn)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品质。现实中,一些人缺乏节约意识,有意无意地浪费粮食、糟蹋粮食,(A)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费、攀比铺张,是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的原因,这些都与社会文明 。文明,在于“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在于 自然、尊重劳动的自律自觉,在于重视公共利益的价值尺度……由此而言,了解“一粒米千滴汗”的辛劳,进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者的付出;懂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道理。“奢靡之始,危亡之渐”。(B)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cuán)下的,决不能在挥攉浪费中白白断送。(C)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因为无论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面对 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需要我们时刻葆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qiú),我们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迎战困难的强大力量。(D)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全社会要 合力,建立勤俭节约的行动自觉。于家庭,从一箪(dān)一瓢做起,懂得珍惜;于商家,要介导理性消费;于媒体,要通过宣传与引导,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不辍。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鉴(jiàn) B.攒(cuán) C.裘(qiú) D.箪(dān)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糟蹋 B.馈赠 C.挥攉 D.躬行不辍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适得其反 敬仰 宏伟 聚积B.适得其反 敬仰 雄伟 汇聚C.背道而驰 敬畏 雄伟 聚积D.背道而驰 敬畏 宏伟 汇聚4.文中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人爱面子、讲排场,不同程度地过度消费、攀比铺张,是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的原因。B.我们要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也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C.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D.勤俭节约,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第一次进虎跳峡,是从中甸的虎跳峡镇步入的。 。 , 。, 。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①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②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③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皑皑白雪堆积在重重叠叠的峰脊上④再往前,两岸高山越挤越拢,排列成一道道狭窄的天门⑤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A.②④⑤①③ B.③②⑤④① C.②⑤④③① D.③①⑤④②6.名篇名句默写。【(1)~(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4)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5)《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清高自许的句子是: , 。(6)用心扶贫,以行济困。他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们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 , ”的最美扶贫人。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后,教育部制定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劳动素质作为评优升学等重要参考,激励更多青少年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培育出更多身心人格健全、心智成熟的学生,为全面发展夯实基础。材料二:材料三:学校开设劳动课,引发家长热议。小明家长认为:“劳动课的要求太高,会占用大量的文化学习时间,耽误孩子的学习。”小红家长认为:“在学校开设劳动课是好事!希望学校能认真执行每周一节的劳动课。”小丽家长认为:“支持!家里有个15岁连袜子都不会洗的孩子……”。7.请简要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2分)8.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的内容,说说你对学校开展劳动课的看法。(2分)(二)名著阅读(4分)【甲】A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小人此一去,存亡未保,死活不知。我哥哥灵床子就今烧化了。家中但有些一应物件,望烦四位高邻与小人变卖些钱来,作随衙用度之资,听候使用。今去县里首告,休要管小人罪重,只替小人从实证一证。”【乙】B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9.(1)上述两个情节均选自名著《水浒传》,A是 (人名),B是 (人名)。(2分)(2)“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请按照示例,从以下人物中任选其一,概括出作品中表现其反抗精神的一个情节。(2分)示例:林冲,风雪山神庙,杀死了设计陷害他的陆虞候等人。祥子《骆驼祥子》 孙悟空《西游记》 简·爱《简·爱》 贺龙《红星照耀中国》(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10.请仔细观察下面字帖中的汉字,从中挑选出八个汉字并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11.“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宽绰舒展,拙招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是对下列哪幅书法作品的评价?( ) (2分)A B C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简析首联“昔人”在诗句中的含义和作用。(2分)这首诗颔联和尾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①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②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③,与万化冥合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衽(rèn)席:坐垫、席子。②培塿(lǒu):小土丘。③形释:形体消散了(忘掉了自己的存在)。④冥合:不知不觉地融合为一体。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为坻 坻:(2)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3)而不知其所穷 穷:(4)故为之文以志 故: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16.甲文以游踪为线索,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2分)17.甲乙两篇文章同是游记,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回答。(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 宛敏渭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宣传,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内容有删改)18.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2分)19.第②段引用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2分)20.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诗句,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文采,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白色气球的无声守候明前茶①晚上7时,仲春的晚霞依旧停留在西天,将天空渲染成调色盘打翻的样子。小贺已经穿好提前准备防静电的鞋子,系好鞋带,跑步出门。②春天的风像丝绸一样吹拂在他的脸上。路过一大片纯白色的气象观测仪器时,他在设备房门口停了下来,仔细消除全身的静电,然后细心检查了一遍即将要被探空气球带上3万米高空的气象探空仪,确保它能够准确发送信号。③一切检查无误后,他扳动气压阀,为750g的白色探测气球充入氢气。转眼之间,一个像小房子一样亭亭玉立的白色气球就充好气了。小贺扎紧它,一手举着它,一手抓着比家里的“猫”大不了多少的气象探空仪,像工兵一样猫着腰,将气球小心翼翼地运送出设备间的大门。④此时,天边的晚霞已经从橘红色变为红紫色、灰紫色,小贺开始倒数计时,准时松手,巨大的白色气球就在春风中冉冉升起。经过精密的重量测算,这个气球预计会在3万米的高空爆炸。从它被施放到爆炸的这一个多小时中,大量数据将会通过探空仪,传到小贺和同事的电脑上,本地天气的奥秘就昭然若揭。⑤众所周知,天气在全球范围内是有联动效应的。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上万个站点在同一时间施放探空气球,才能方便气象专家的协同分析。因此,施放气球必须风雨无阻。哪怕在被风雨吹得睁不开眼睛的情况下,他也需要镇定自若地控制气球的位置与稳定性,直到取得必需的数据。⑥依照惯例,气象观测台会在一天24小时中施放三次探空气球,其中早晨7时和晚上7时,各施放一次750g的大气球,凌晨1时施放的是300g的小气球。作为气象观测员,小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接听办公室里的那部红色电话。⑦那是气象台向公众开放的24小时问询电话。打电话进来的人,五花八门。有的是长途司机,询问他装满15吨的货物往回开的时候,会不会在高速公路上遇到雨刮器都刮不开雨水的危险状况;有时,打电话进来的是天文爱好者,他们正组成小分队,带上长枪短炮的拍摄装备,开着越野车准备追赶月偏食,现在,他们有一点担心,万一在他们设定好的拍摄地,沥沥地下起小雨来了呢?还是问问专家吧,于是他们都拨通了这部红色电话。⑧小贺耐心地将自己采集到的数据解释给他们听。不过他一般也不会把天气预报的把握性说到九成以上。天气就像一个脾气琢磨不定的孩子,飞快变脸也是说不准的。⑨有一次,红色电话机里竟传来小贺父亲的声音。63岁的贺爸爸是第一次给在外地成家立业的独生子打电话。他说,在电视里看到了小贺正在狂风骤雨中施放探空气球的画面,看到那气球几乎要把儿子带离地面,他觉得好担心。贺爸爸停顿了一下,淡淡地嘱咐说:“以后在风雨天施放气球,要穿厚一点的雨衣,雨衣应该有个遮雨的帽檐,这样,雨水就不会把你整个脸都打湿了。大风天出去前,首先要在自己的脚踝上绑上两个沙袋,这样风就不会拉扯着你乱跑。”接着他又说:“我晒了8斤干干净净的黄沙,让你妈给缝了两个沙袋,很快就会快递给你。”⑩小贺愣了好久,这是他上高中开始住宿之后,20年来父子之间最动情的对话。中国式的父亲从不好意思表达对儿子的惦记,而今天,借助着一个风雨中的探空气球,父亲终于把他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小贺心里一阵轻松,也格外地感觉到今夜的晚风和煦。时针越过零点,万籁俱寂,到了快一点钟的时候,小贺将新的一天的第一个探空气球放上天空。小贺抬眼目送着它,看它在春风中轻柔荡漾,像月亮旁边一枚温柔的人造月亮,被深蓝色的天空衬出了近乎浪漫的米粉色。小贺知道,这枚大大的气球将传回数据,守护农民、工人、士兵、司机,守护无数勤恳的创造者,也将守护着他的父母与家人。他们将在这片天空下,休戚与共。21.说说标题“白色气球的无声守候”中“守候”的含义。(2分)22.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4分)(1)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小贺扎紧它,一手举着它,一手抓着比家里的“猫”大不了多少的气象探空仪,像工兵一样猫着腰,将气球小心翼翼地运送出设备间的大门。(2)请说说你对第 段“他们将在这片天空下,休戚与共”的理解。(2分)23.第⑤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24.文中多处运用了景物描写,试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四、写作(40分)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题目一:成长路上,要学会题目二:藏在身边的幸福要求:(1)若选题目一,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语文答案lmh.docx 九年级语文答案lmh.pdf 九年级语文试卷lmh.docx 九年级语文试卷lmh.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