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八单元作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八单元作文

资源简介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八单元作文:“底线”话题材料作文导写
【文题亮相】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是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思路导引】
这是一则材料话题作文,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话题关键词。通读整则材料,不难找出材料话题关键词“底线”。那么,什么是“底线”呢?“底线”是指做人做事的最低标准和基本要求。
二、明确话题区间。“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守住了为人的根本”等信息限定了话题区间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行文时不能跳出道德区间谈底线,只能围绕“道德底线”做文章。规则底线、理想底线、情感底线等等,都属偏题。
三、明确话题焦点。师长的话强调了“底线”之于为人的重要作用,其所说的“底线”,是指社会道德标准。“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说明个人的道德底线有高低之分,这里所说的“底线”是指个人道德标准。那么话题的焦点应为个人道德标准与社会道德标准的正确关系以及对待二者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四、明确情感态度。所谓情感态度是指作文材料隐含的价值观,它往往是命题老师的意图所在。“有人认为”既是客观陈述,也是有意干扰——“如鱼得水”固然好,但如若为此突破社会道德底线是否正确?师长的告诫给了我们答案——社会道德底线绝对不能突破,否则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行文时,必须顺着材料的价值导向确立中心论点,不可反向立意。
五、明确文体类型。材料列举了有关“底线”的两种看法,意在启发读者思考问题,形成认识,发表看法,因而适宜写成议论文。议论文写作,要凸显三要素——论点准确鲜明,论据丰富典型,论证严密充分。另外,要注意行文结构的严谨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
【标题相关】
一、问题标题
一)偷换关键词
1.守“高线”,做好人 程鑫
2.坚守“高低线”,培育真善美 沈一鸣
二)更改话题区间
1. 以明星为戒,手抓法律底线 周子铭
三)稀释话题:
1. 坚守“高线”,守住“底线” 陈功
2. 守高线,守底线,守根本 陈莹莹
3. 持高线之准,守底线之本 王子润
4. 立足底线,心向高线 陈甜
四)观点不明:
1. 底线 熊俊林
2. 道德底线 张博恩
3. 论底线 石延
4. 做人留一线 蔡俊
5. 坚守高低线,处高处而胜寒 梅梦蝶
五)逻辑错误
1. 守住心灵的边界——“底线” 钱欣怡
2. 守住底线,不输他人 瞿正言
3. 拒绝底线,守住底线,坚持高线 尹雪晴
4. 坚守底线,方能成人 潘广德
5. 底线是人的根本 梁婷
6. 守住底线,做好人 陶康凯
7. 底线可低不可无 彭玄雯
8.守住底线才能成就大事 余梦寐
六)表达错误:
1. 要确定牢固底线 熊廷栋
二、优秀标题
1. 守住“底线”,方可守住为人之本 刘涛
2. 底线是做人的根本 杨建文
3. 守底线,守根本 周思齐
4. 守底线,保根本 程梦琪
5. 做人要守住底线 张典煜
6. 守住底线,踏实做人 项周锦
7. 生而为人,请守住底线 何佳伟
8. 持高线之准,守底线之本 王子润
9. 以坚守底线之姿,获坦荡为人之本 胡轶涵
10. 守住“底线”,不触碰社会的“高压线”
11. 以底线为本,筑道德之魂 柳然
12. 道德底线,价值红线 王睿
13.守底线,正人生 胡佳
14.守住道德底线,捍卫心之天平 杜茗妍
15.无底线,无根本 张盛
01
底线
高一(15)班 毛静怡
“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人心里。“底线”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是处世的标准,更是为人的修养。因此,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质便是——坚守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为何物?最基本的良知,是社会良心,是道德修养,是潜在的规则意识。近年来,高铁霸座、“碰瓷”讹诈、虐猫直播等丑行屡遭曝光,引起了不少人对当下社会的道德反思,对坚守道德底线的自省。
把生命浪费在互猜互疑、互骗互损未免局促,社会的发展要依靠每个人的道德形成合力,社会全体互帮互助、互惠互利才能创造更光明、更辽阔的未来。杨绛先生曾说:“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心灵要承托欲望,但也应坚守道德底线,留有一方善良的绿洲,滋润干涸的灵魂。仁义为友,道德为师,人人都以金玉为师,以芝兰之行为事,我们的社会才能走向和谐。
若是没了道德底线呢?例如在网络平台,“有钱”人设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密码,在错误的网络氛围引导下,对富人形象的过度美化,甚至低姿态的自我奴化,一味失去道德底线。这样粗暴的、同质化的媚富追求,会把我们局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赛道之中,把社会变成一场零和游戏,抹杀了其他更有意义的可能性,呈现了一种价值的空心。
仅守住底线当然不够,更应坚持高线,有更高的追求,提升自我。“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人不炼,不成器,我们从忧患中习得智慧,在苦痛中锻造美德,在危险中提升勇气,在失败中造就坚强。修炼灵魂,锻炼人格,就是在描绘人生的画像,锻造人生的脊梁,浇铸人生的丰碑。用文化加以滋养,用信念加以浇灌,用风雨加以磨砺,灵魂之树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结出甘甜的人生果实。
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坚守底线,追求高线,成为更好的自我,成就更美的社会。
02
底线
高一(15)班 姜慧玲
每个人的底线都不相同,或是如何做人,又或是遵守法律,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为何物?它没有个准确的定义,每个人对道德的认识不同,这底线自然也不同。如果下个定义的话,那么它就是不能违背社会规范,不能突破自己的下限。这样简略地说是很抽象的,那我们就说道德底线低的人又会怎样。或许他们不会触犯法律,但他们所做之事对社会毫无帮助,甚至会扰乱社会环境。这样的人是不成气候的米虫,是令社会唾弃的。
所以,我们要坚守底线,守住底线就守住了做人的根本。那么,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做人首先要做到不违反法律,不伤害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权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与权利,做到遵法守法。其次便是提高道德修养。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守住了道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守住了做人的根本,才算一个真正的人,对社会便不再是无用之人,不再是一个社会的蛀虫。
假如你不守住底线,连这最高的自然法规也不遵守,那么你就不配为人,你的家人因你蒙羞,你的朋友离你而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便你拥有了“朋友”但也将很快离你而去,亦或是只为了利用你。如果你没了底线,你破坏了这社会规范、社会规则,你将见不到晴朗的天空,在只有灯光的小房间中昏暗度日。你的美好未来遥遥无期,一生都难以弥补。
我们要紧紧守住底线,但是仅仅守住底线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坚持高线,对自己的道德有更高的要求。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说以立志为国献身为目标,但也请扮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无论是老师、律师、企业家乃至所有人都必须遵循一个规范——道德。而高线则要求我们的道德更进一步,对自己,需要做到不虚度年华,提高个人能力,敢于为社会做贡献,勇于为国发展出力,对自己高要求就是对集体、社会及国家的奉献。而社会正好缺少坚守高线之人,当社会上的高道德人群数量增多,社会的氛围就会变好,比如网络欺凌、校园欺凌、拐卖小孩等道德败坏的事就会减少,整个社会的治理效果提升,社会就会加快发展。
守住底线是一场全民行动,更是一场道德战役。守住底线,守住道德底线,提高个人修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03
守德之底线 站人生高点
高一(16)班 王莉莉
何为底线?底,指物体的最下部分;线,指接近或达到某种境况或条件的边际。而人的底线,就是一定情况人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比如法律底线,过了这条线,就算是违法了;又比如道德底线,这是我们在为人处世中都拥有的。
不同的人的道德底线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道德底线也不一定一成不变,这正是道德底线的弹性所在。一个人的下限就取决于他的道德底线,正如著名的木桶理论那样,如果一个人很聪明,但道德观念淡薄,那么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只能取决于他的那块短木板——道德底线。同样地,在不同领域道德底线也有不同的形式:在考场里表现为诚信考试的原则,在公园里表现为不破坏自然的修养,在科研工作中表现为工作之谨慎。道德底线低,这个社会就可能多几个落榜的考生,多几台可能会导致工人死之的机器。道德底线低的人会组成道德底线低的社会。
因此,我们才要守好自己的道德底线,底线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也就高了,文明社会的建设也就这样缓慢推进了。如果把为人处世比作造房子,道德底线立住了、立高了,地基也就打好了,我们也才有希望建设更文明繁荣的社会。
而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不坚持底线,又会怎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如果一切都从心所欲而不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将乱套了。如果运动员都不守住底线诚信比赛,那么付出汗水的运动员的拼命又有何意义?如果近代的抗日先烈不守住底线而向日军投降,又哪来今天中国的繁荣?如果国家在疫情时期没有守住底线而自由放任,我们又如何能守住自己的底线?由此观之,无底线不成方圆。
只有底线,便足矣吗?难道每个人都守住了自己的底线,这个社会就会自动向前发展吗 当然不是。底线只决定了人的下限,而我们的上限是无穷大的,跳蚤效应中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度。作为人类,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只有不断攀爬理想的高线,我们才能为我们的社会国家做出更高的贡献。道德底线作为房子的地基,决定我们的房子有多稳固,而且标高线才是决定房子能建多高的标准。
鲁迅曾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们应该在守住底线根基的基础上,勇攀目标高线,为自己为国家向更远的方向前进。
04
底线
高一(16)班 李易函
底线,顾名思义,是最低限度、最低条件,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底线,是规范,也是态度。外交领域需要底线,国防科研需要底线,企业经营也需要底线……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无时不闪烁着底线的银边。而对于个人,对于社会,最需要拥有的则为道德底线。
为人处事讲究道德,所谓“道德”不仅仅是个人品德端正,更是一种规范的体现,应与“法”相辅相成。你说,我这个人很有道德,这不能单看你在生活琐事中的道德,这可能只是表象,而是要看你是否越过了底线,跳出法律红线。人应该心存自己的道德底线,将底线严格标榜,认定其不可动摇。“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诚实守信的底线。“城门立木”是大丈夫得民心的写照。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有着他们自己的底线,他们用底线要求自己,锤炼自己,警醒自己,成就自己。相反,没有道德底线观念或放低道德底线之人,会放松自己,懈怠自己,更是忽视自己,埋没自己,使自己排斥于道德法律之外,甚至误入歧途,成为社会乃至国家的污点。
守住底线,更是为了守住自己,道德底线是做人根本,根基不牢,树难成大,用底线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尽管在某些方面看来,是压抑的,不自在的。但这正如风筝有绳的束缚,才能飞得更远。守住底线,守住道德底线,得到真正的自由,才会发展人,发展社会。
反之,没了底线,也就如断了线的风筝不受控制,在背离法律圆圈的方向越行越远。最近,热播的《狂飚》使人们深刻了解了政府黑暗,扫黑除恶,维护法律道德底线的工作艰辛,剧中二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社会的缩影,更是人们对底线意识疏忽的体现。人人都面临欲望的考验。不同人却做着不同的抉择,无数的“高启强”们不禁诱惑,无止境地放低自己的底线,假公济私,滥用职权,放任黑社会为虎作伥,放弃作为官员的道德底线,使命运走向失控,只有少数像安欣这样心怀正义之人,严守道德底线,扫黑除恶才能持续开展,笼罩在京海上空的阴霾才得以拨开。
当然,底线是最低限度,是每一位公民都不应逾越的。所以,仅守道德底线是不够的,守住底线的基础上,更要去追求道德高线,将道德融于生活,运用于日常,将其发展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以提高自身修养,自强不息,与理想和追求融为一体,升华自己,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和平健康发展。
个人有底线,社会才有底线,国家才有底线。个人底线关系社会发展,更关系国家进程,树底线岸标,为国家立不容侵犯的屏障。
摒弃邪恶守底线, 修德正己处世间
高一(15)边晨曦
总无畏地相信,人活在这世上.一定要活得堂堂正正,活得正气浩荡,幸而得以立天地之间,守本心,守良善,功过与否,倒也不在意了,亦不枉在万丈江尘走一趟。应了那句:“做人的第一要务是做人。”底线才是根本。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坚守底线,以我行正我心,以我心我世,以我世立我生。
“唯有南山与君眼,相逢不改旧时青。”是一种怎样的境界?那不老的清亮眼眸深处,是怎样的处世道理?虽历史沧桑,我无法以诗人口中而得,但文学家曾言:我们的品德、气质与才学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除非重大变故出现,这种平衡才会被打断。古中国与巴黎,诗人与文学家所言,冥冥之中似乎有了呼应,那是文明的先声。我的疑惑有了答案,人类被赋予灵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活着的意义,有的人在漫长的一生收获了金钱,有的人没有。有的人在短暂的百年悟透了找回意义,有的人没有。那究竟是什么?是底线与本心,好似一种润泽的香,从心底透出来,即使短暂被掩埋,也会日复一日,为物质裹上包浆。唯有坚守,方可为人。
“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摒弃邪恶观念,以良知筑底线。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一位满面尘灰的老者如此感慨。这个世间似乎总是这样,他们逼正义者邪恶,无幸者杀戮,使坚强者哭泣。摒弃了良知收获的名利场,不过是被弃在尘芥堆中的玩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些丢弃了底线的人,想是可怜愚昧的,被迷了心窍,昧了灵智,才换来夜深人寂之时的辗转反侧与良心不安。“天之初,性本善。”我想,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丢失与找回,掩埋与颠覆。那些至善至美的人,不正是坚守底线的人吗?大德生辉,袁隆年一生逐一梦,寻找一粒种子以济世人之饥,刘传健机长严苛自励胸怀家国。无数人潮之中,总是有时代的榜样,至亲,至善,至美。
“一善染心,万物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修德正己,升华人生。
“那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只有把责任与义务融入一起,人生的价值才会不朽。”“青年当如山,为天之锁钥,为地之柱石。”此乃人生第三境界矣!唯有保持一颗善心,才可明悟,或通达豁然,或及时止损。底线来源于德,德来源于善,善行表达出底线高低。常感慨,人生就像一场苦修,挡住了诱惑,才能抱朴守真,才可真正立于世间。听起来似乎固难,但只要做好选择,在选择中认清自我。毕竟,这个尘世啊,总是向善的,毕竟,人总是向善的。
守好底线做人,守好德行向善。世间如此,德如此,人也如此。跨过似是而非的正与恶,跨过坎坷,换来一句良心安宁,似乎也不亏。毕竟有时善恶在法庭不见高低,于内心自见分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