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冲刺科学试卷2023.06(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冲刺科学试卷2023.06(含解析)

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试卷2023年06月杭州科学中考冲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宁波市科研团队以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为突破口,取得了“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重大进展。Li2MnO3是组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一种关键物质,其中Li的化合价为+1,则Mn的化合价为(  )
A.+1 B.+2 C.+4 D.+6
2.如图,小明将一张白纸紧紧地卷成棍状,在其表面缠绕一根铜丝。用蜡烛对铜丝处进行加热,纸棍不燃烧;而对纸棍未卷铜丝处进行加热,很快就能点燃。据此推测,铜丝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隔绝白纸周围氧气 B.升高白纸的着火点
C.降低白纸表面温度 D.降低蜡烛火焰温度
3.如图所示,某科研小组利用基因“魔剪”编辑技术,开发出一种破坏艾滋病病毒(HIV—1)基因的有效方法,成功抑制HIV—1在感染细胞内的增殖。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控制某些性状 B.位于 DNA 上
C.具有遗传作用 D.是一种蛋白质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命现象
B.卧龙自然保护区遭遇了“5.12”大地震,大熊猫因缺乏竹子开始食用平时不喜欢吃的粥,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C.非生物因素中,对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水分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隐含的一条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
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台电饭煲加热档工作时电流约为5安培
B.肥皂水的pH值约为6
C.一台40寸的液晶电视机的功率约为2000瓦
D.一名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克服重力做功约为30000焦
6.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贮存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
C.②表示种子的形成过程
D.大豆种子萌发只需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7.如下图所示的三种细胞均来自同一人体,对该三种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都能起到运输氧的作用
C.形态各异,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D.都由细胞分裂、分化而形成
8.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  )
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9.拟南芥是一种生命周期很短的植物,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拟南芥“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研究种予在:空中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拟南芥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  )
A.营养繁殖 B.组织培养 C.有性生殖 D.孢子繁殖
10.科学中的论断是需要通过实验或事实去证明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证据之一是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现象
B.“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C.“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的证据之一是哈勃发现的星系运动特点
D.“大陆是漂移的”证据之一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1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制作血涂片
B.a处进气收集 H2
C.称量 NaOH固体
D.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2.2022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七),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顺利将神舟14号载人飞船送人预定轨道;下午5点42分,神舟14号载人飞船完成和空间站核心舱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的月相是上弦月是平衡的
B.这一天起接下来一周内,白昼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
C.对接成功后的组合体运行时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运动,则组合体受力
D.对接成功时,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13.如图2所示为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宇宙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
②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③宇宙在不断膨胀
④宇宙在不断收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46:71
B.配制该瓶盐水需要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30克
C.配制该瓶盐水需氯化钠的质量是4.5g
D.该瓶盐水能给病人补充水的质量是500g
15.用磁铁吸引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铁钉,铁钉受到吸引而没有与磁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  )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16.在做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烧杯内相关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的台秤原理圈,电源电压恒定。能满足“物体质量增大时,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也增大”要求的是(  )
A. B.
C. D.
18.有人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汽车,车上有两个大气囊,气囊从前面的开口处吸入空气,利用太阳能将其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从后面喷出,从而推动汽车前进,如图所示,关于这种汽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汽车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进而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汽车主要的能量转化过程和热机的压缩冲程是相同的
C.该汽车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使其前进的
D.机械能不能再转化回太阳能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图乙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图丙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图丁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
20.如图所示,将一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其上放置一个钢球。钢球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用手向下压弹簧到一定程度,释放后钢球运动到距离水平桌面2L处。整个过程中,对钢球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钢球静止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钢球在弹簧上静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不为0
C.钢球上升过程中,当弹簧长度为L时,钢球动能最大
D.钢球上升但未离开弹簧之前钢球一直加速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21.人体内各系统间是密切相关、协调统一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淀粉经A系统后转变为    ,并进入C系统的过程为吸收。
(2)经B系统所排出的废物主要是   。
(3)   是D系统的主要器官。
(4)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直接进入C系统的物质是    。
22.习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有效的方式。
(1)目前,我省已全面开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免费接种。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属于   (选填“抗原”或“抗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   。
(3)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两次接种,即第一次接种产生免疫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接种。若提前进行第二次接种,则会减弱免疫的效果。其原因是   。
23.如图为制取某气体的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2)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判断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24.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pH=7。回答问题:
(1) 和 的中子个数相差   个。
(2)HCl气体通入NaOH溶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25.科学学习离不开实验,利用气球可以完成很多科学实验,请分析回答:
(1)在一只气球表面画上一些小圆点,用打气筒持续向气球充气,观察到小圆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模拟宇宙在不断地   。
(2)用细线把两气球挂在木杆上,高度相当,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向两气球中间吹气,发现两气球相互靠近。解释这个现象的科学原理是   。
(3)打开装置丙的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气球鼓起。分液漏斗中所装的物质X是   。
26.如图所示,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点滑至b点(如图甲)。木块能停下来,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在障碍物上固定弹簧测力计并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当拉着小车加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27.小金同学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无叶绿体)、黑纸片、
打孔器、白纸板、吸管、适宜浓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针。
实验步骤:
①将天竺葵放置黑暗环境中24小时。
②把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叶片上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
③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A(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未遮光的绿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
位)各取一个叶圆片(如图所示)。
④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
⑤将3个叶圆片放在白纸板上,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3个叶圆片上,观察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④中将叶圆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脱色处理的目的是   。
(2)小金同学是根据   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个叶圆片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
(3)A和B进行对照的目的是,验证   。
(4)若实验结果叶圆片B变蓝,C不变蓝。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
28.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
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沸。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    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锅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9.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主要含有K2CO3,还含有少量KCl、K2SO4和大量难溶性固体。为了测定某草木灰样品中K2CO3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小乐用60℃蒸馏水而不是用冷水溶解草木灰的原因是   。
(2)在“测定”环节中,小乐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连接A和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N2,再接上C(质量已知)和D;
②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后关闭活塞;
③   (填写具体操作);
④拆下C和D,对C进行称重。
(3)在上述“测定”环节中,若①中未通入足量N2,则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若④中对C进行称重后得到C增重0.88g,则此草木灰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   。
30.小宁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x的电功率,已知电源电压为6 V,电流表有0~0.6 A和0~3 A两个量程,电压表有0~3 V和0~15V两个量程,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欧 1 A”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阻Rx的电功率为   W。
(3)小明发现,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能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则该实验中Rx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
A. B.
C. D.
31.额式体温计又称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吸收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能量来测定体温。小柯产生了疑问,这样远远照一下,红外测温到底准不准,额式体温计的测量准确度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项目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1、额式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可能跟测量距离有关。额式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可能跟_____。
实验器材和工具:项目小组选择水作为实验测试物体,测量工具包括医用的额式体温计、刻度尺、量角器、精确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
第一组实验:水温35℃,测量角度90°,实验数据如表一。
序号 距离/cm 额式体温计
1 1 35.0
2 3 35.0
3 5 34.9
4 10 34.6
5 15 34.1
6 20 无示数
第二组实验:水温20℃,测量角度90°,实验数据如表二。
序号 距离/cm 额式体温计
1 1 无示数
2 3 无示数
3 5 无示数
4 10 无示数
5 15 无示数
6 20 无示数
分析与评价:
(1)猜想2:额式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还可能跟    有关。
(2)根据表一,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
(3)表二中额式体温计始终无示数的可能原因是    。(注意:额式体温计无损坏)
32.实验室测物体的密度通常采用天平和量筒为测量工具。家庭实验中因缺少天平或量筒(或两者都缺少)而采用转换法测量物体的密度。这样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本质上要关注测量原理ρ=m/V,其次要准确应用测量中的科学原理。
方法一:只用天平测固体(钩码)的密度。小明利用家庭实验测量钩码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Ⅰ,分别用电子天平测钩码、盛水的烧杯、系在线上的钩码浸没在水中后的总质量,相关数据记录如表。结合图表完成填空:(已知ρ水=1g/cm3)
图甲中的示数m1(g) 图乙中的示数m2(g) 图丙中的示数m3(g) 钩码的体积V(cm3) 钩码的密度ρ(g)
50.00 481.30 487.70    
(1)关注科学原理:与图乙相比,图丙中电子天平的测量示数增大,原因是水对钩码产生向上的浮力,同时钩码会对水产生向下的压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计算钩码的密度:钩码的体积V=   cm3(填写计算结果);最终可以利用测量原理求得钩码的密度。
方法二:只用量筒测固体(小瓷杯)的密度。
如图Ⅱ所示,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液面刻度为V1;再将小瓷杯浸没于水中,液面刻度为V2;最后捞起小瓷杯并将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浮于水面,液面刻度为V3。
(3)请补充小瓷杯密度的表达式:ρ固体=   (用V1、V2、V3和ρ水表示)。
(4)
测出V2后,捞起小瓷杯将瓷杯外面的水擦干净,再放回量筒测V3,会使测得的密度值偏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某滚桶洗衣机自带加热功能,其洗衣过程分加热水”、“保温洗涤”、“脱水”三种状态,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图,其中电热丝R1、R2的阻值分别为24.2Ω和242Ω。
(1)当开关置于2位置时,R2与电动机并联,此时洗衣机的工作状态是   ( 填“加,热水“保温洗涤"或“脱水”)。
(2)该洗衣机脱水过中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
(3)洗衣机处于“加热水”状态(R1与R2并联)正常工作的功率为多少?
34.压路机是一种利用碾轮的碾压作用,使土壤、路基垫层和路面铺砌层压实的工程机械,广泛用于筑路、筑堤和筑坝等工程。某型号压路机质量为3×104kg,压路机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2×104N,受到的牵引力为3×104N ,g取10N/kg。求:
(1)求压路机受到地面对他的摩擦力?
(2)该压路机发动机正常工作,压路机在水平地面以4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500s,则压路机发动机克服阻力做的功?
35.疫情延缓了我们返校的步伐,却无法阻挡我们学习的热情。采用网上直播方式进行授课时,为了使板书呈现流畅、高效,某老师自制了一个高拍仪。该仪器是由一部智能手机(参数如下表所示)、一个柱状盒子做成的底座、一块质量为350g的长方体均匀大理石(长、宽、高分别为250mm、50mm、10mm,如图所示)。具体使用方法为:将手机摄像头端伸出底座,另一端用长方体大理石竖直向下压在手机末端,固定手机,开启摄像头后,可全程直播教师的板书过程。
(1)请求出这块大理石的密度。
(2)上课前先将手机充满电,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发现手机发烫,说明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能和   能。
(3)为了能够尽可能扩大拍摄的有效范围,手机允许伸出的最大长度约为多少?
(4)一节40分钟的课上完后,老师发现手机上显示的电量只剩下75%,远比自己平时使用手机耗电快了许多。请帮他估算一下,手机在这样的“重度”使用情况下,它的电功率有多大?
36.胆矾晶体部分失水后得到某硫酸铜晶体(CuSO4·xH2O),小明同学为研究CuSO4·xH2O加热后所得物质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取10.7gCuSO4·xH2O晶体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如图所示,到t1℃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
CuSO4·xH2O CuSO4+ xH2O↑
(1)计算该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x的值。
(2)CuSO4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7.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等。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甲),树立了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担当。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左侧集气瓶中盛放空气,右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观察到   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可以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2)“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不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____(填序号)。
A.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B.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
C.推广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D.开展植树造林,优化生态环境
(3)海洋是重要的清除CO2的途径,但海水过量吸收CO2会造成海洋酸化,使海水的pH   (填“变大”或“变小”),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4)植物可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物体内的,写出该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
(5)“人工树叶”是一种模拟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该装置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丙醇(C3H8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 Li2MnO3中Li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设锰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2)×3=0,则x=+4,故选C。
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及金属的导热性分析。
【解答】 用蜡烛对铜丝处进行加热,纸棍不燃烧;而对纸棍未卷铜丝处进行加热,很快就能点燃,由此可推测,铜丝在实验中是利用导热性降低白纸表面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
故选C。
3.【答案】D
【解析】【分析】病毒的基本化学结构包括外壳的蛋白质以及内部的遗传物质,内部的遗传物质有控制性状的基因;
【解答】A. 能控制某些性状,正确;
B. 位于 DNA 上,正确;
C. 具有遗传作用 ,正确;
D. 病毒的基本化学结构包括外壳的蛋白质以及内部的遗传物质,即病毒的核酸。 D错误;
故答案为:D.
4.【答案】D
【解析】【解答】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因此描述了植物生长和繁殖的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自然选择是进化生物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同时也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达尔文指出,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叫自然选择。因此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大熊猫因缺乏竹子开始食用平时不喜欢吃的粥,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故不符合题意。
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描述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具体为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但这里面只包含了动物,即消费者。要想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我们还知道蝉是以植物为食的。故此食物链应为:植物→蝉→螳→黄雀。故符合题意。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食物链食物网之间的关系,了解相关知识才能准确解题。
5.【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对电流、溶液pH值、电功率和功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一台电饭煲的功率大约1000W,那么通过它的电流大约为:,在5A左右,故A符合题意;
B.肥皂水呈碱性,则pH>7,故B不合题意;
C.一台10英寸的电视机的功率约为100W,故C不合题意;
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0N,三楼的高度大约6m,则从一楼到三楼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6m=3000J,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A
【解析】【分析】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此题还涉及种子的结构及其萌发情况,据此解答。
【解答】A、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生物的性状由这些遗传信息决定,受精卵中储存着遗传物质,此项说法正确;
B、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图中的①是珠被将来发育成的种皮,而胚的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此项说法错误;
C、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即大豆豆芽是由胚发育成的,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故②表示种子萌发成植物体的过程.而不是种子的形成过程,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D、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D
【解析】【分析】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高等动物四大组织是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上皮组织;
【解答】A.神经细胞和卵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结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结构,A错误;
B. 神经细胞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病传到兴奋;卵细胞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红细胞都能起到运输氧的作用,B错误;
C. 形态各异,神经细胞属于神经组织;成熟的红细胞属于结缔组织;C错误;
D.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因此神经细胞、卵细胞、成熟的红细胞都由细胞分裂、分化而形成,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D
【解析】【分析】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在光屏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成像原理和特点判断。
【解答】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合题意;
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合题意;
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不合题意;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C
【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解答】拟南芥利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分析】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解答】A、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四季的更替现象,A符合题意;
B、“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B不符合题意;
C、 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为:宇宙诞生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其理论依据是谱线的“红移”,C不符合题意;
D、“大陆是漂移的”证据之一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解答】A.制作血涂片时,推片与载片大约成20°-30°,并与血滴接触,使血滴在玻片边缘散开,迅速将玻片推向左方,A错误;
B.如图所示,收集氢气时,氢气难溶于水,因此气体应从a端通入,b端排出集气瓶中的水,B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吸潮性和腐蚀性,称量时应将氢氧化钠固体装入烧杯进行称量,C错误;
D.如图所示的装置缺少长颈漏斗,无法通过改变试管内的压强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解析】【分析】(1)在一个月中,上半月为上弦月,下半月为下弦月;
(2)每年的夏至大约在6月22日左右,此后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夜晚时间逐渐变长;
(3)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解答】A.6月5日在上半月,月相是上弦月,故A正确;
B.6月5日还未到达夏至,则在接下来一周内,白昼时间继续延长,黑夜时间继续变短,故B错误;
C.对接后组合体围绕地球做曲线运动,此时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D.对接成功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时,神舟十四号的位置保持不变,那么它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分析】此类题目需首先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再此基础上结合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解答】该坐标图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半径或温度。当宇宙半径曲线增大时,可看出宇宙温度曲线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半径不断扩大。因此①、③ 所述正确。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判断.
B、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C、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46:71,故选项说法正确.
B、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5%的盐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x×15%=1g/cm3×500cm3×0.9% x=30g,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该瓶盐水需氯化钠的质量是1g/cm3×500cm3×0.9%=4.5g,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该瓶盐水能给病人补充水的质量是1g/cm3×500cm3﹣4.5g=495.5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平衡力;
(2)对铁钉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规律对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进行判断。
【解答】铁钉受到的力有重力、支持力及磁铁对铁钉的作用力,因为铁钉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三个力的合力为0;这三个力中,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磁铁对铁钉的作用力与支持力之和等于重力。
故答案为:C
16.【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中原来就有水,因此水的质量开始是不为零。加入稀硫酸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则这个过程中水的质量的增加量等于生成水的质量和稀盐酸中水的质量之和,因此水的质量增大的速度较快。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增加水的质量就只等于稀盐酸中水的质量,因此水的质量增大的速度较慢,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前,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会随稀盐酸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质量为零,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前,溶液中稀盐酸与其反应,即氯化氢的质量为零。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氯化氢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而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D
【解析】【分析】(1)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对各个选项中的电路图进行分析,哪个与题目要求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定值电阻R0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与变阻器并联。当开关闭合后,变阻器被短路,此时只有R0,因此无论载物台上的质量如何变化,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故A不合题意;
B.定值电阻R0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与变阻器并联。当物体质量增大时,变阻器的滑片下移,它的阻值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不合题意;
C.定值电阻R0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与变阻器的滑片部分并联。无论滑片怎样移动,电流表都被滑片短路,即它根本没有示数,故C不合题意;
D.定值电阻R0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与变阻器的滑片上面的部分并联。当物体的质量增大时,滑片下移,电压表并联部分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B
【解析】【解答】
A、太阳能汽车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气囊中空气的内能,热空气从后面喷出对外做功推动汽车前进,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A正确;
B、太阳能汽车主要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热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活塞对燃料混合物做功,使得燃料混合物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因此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B错误;
C、太阳能汽车前进时,热空气从后面喷出,对周围的空气施加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周围的空气对汽车产生向前的推动力,则C正确;
D、由于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太阳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而机械能不能再转化回太阳能,则D正确.
故选B.
【分析】(1)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能量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
19.【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A、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B、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20%的硫酸反应速率快,且产生氢气质量多,不符合题意;
C、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镁产生氢气速率快,因等量酸完全反应,所以最终产生氢气相等,符合题意;
D、 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 ,镁产生氢气速率快,若酸完全反应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若酸不能完全反应,则镁产生氢气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
(2)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大小有关;
(3)(4)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解答】A.图甲中,钢球在弹簧上静止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钢球在弹簧上静止时,它受到向上的弹力和向下的重力相互平衡,即此时肯定发生形变,那么肯定具有弹性势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钢球上升时,形变程度逐渐减小,则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大于重力时,合力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同,即钢球做加速运动。当弹力和重力相等时,合力为零,此时加速停止,速度达到最大。此后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反,则钢球做减速运动。综上所述,速度最大的位置在弹力和重力相等时,此时弹簧的长度肯定小于L,故C、D错误。
故选D。
21.【答案】(1)葡萄糖
(2)二氧化碳
(3)肾脏
(4)激素
【解析】【分析】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血液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
【解答】(1) 淀粉经A系统后转变为葡萄糖,并进入C系统的过程为吸收。
(2)经B呼吸系统所排出的废物主要是二氧化碳;
(3)D是泌尿系统,肾脏是D系统的主要器官;
(4)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直接进入C系统的物质是激素,激素是不经过任何导管直接进入血液的;
故答案为:(1)葡萄糖(2) 二氧化碳 (3) 肾脏 (4) 激素
22.【答案】(1)抗原;特异性
(2)保护易感人群。
(3)第二次接种的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而减弱免疫的效果(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解答】(1)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能够让人体产生对新冠肺炎的抗体,属于抗原;接种疫苗能够产生对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2)接种疫苗让健康人群获得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提前接种第二针时,抗原会与体内存留的抗体发生反应,而不能促发记忆细胞的分化,会减弱免疫效果;
故答案为:(1)抗原;特异性;(2)保护易感人群;(3) 第二次接种的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而减弱免疫的效果.
23.【答案】(1)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则集满.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2)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反应物为H2O2,生成物为H2O和O2,催化剂为二氧化锰,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为分解反应。
(2)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判断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则集满。
24.【答案】(1)2
(2)②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计算出中子数进行比较。
(2)根据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 可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质子数为17,则中子数为:35-17=18;
根据 可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7,质子数为17,则中子数为:37-17=20;
比较可知,二者的中子数相差:20-18=2;
(2)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即NaOH+HCl=NaCl+H2O。反应前的离子为Na+和OH-,反应后的离子为Na+和Cl-,则反应前后不变的为Na+,则为OH-。能够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就是OH-,故选②。
25.【答案】(1)膨胀
(2)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盐酸(或硝酸)
【解析】【分析】当研究对象难以观测或研究时,可以进行模拟实验对研究对象的替代物(模型)进行实验,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模拟实验法。模拟实验的优点花费少,材料简单,操作简便,直观形象。
气压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实验室常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解答】(1)该实验建立星系运动模型,一个小圆点是一个星系,当小圆点距离变大时可以模拟宇宙在膨胀。
(2)向两气球中间吹气时,使气球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气球两边气压大,气球被压在一起相互靠近。
(3)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变多,气压增大使气球鼓起。不能选择硫酸,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其继续反应,不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不明显会失败。
故答案为:(1) 膨胀 (2)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 盐酸(或硝酸)
26.【答案】左;不变
【解析】【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木块从a到b逐渐减速,说明它受到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是向左的摩擦力;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否改变,再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是否改变。
【解答】(1)木块能停下来,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2)当小车做加速运动时,木块对小车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木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当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27.【答案】(1)分解叶绿素,除去叶圆片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叶圆片是否变蓝色
(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解答】(1)把取下的叶圆片放入装有酒精溶液的试管中水浴加热脱色后在清水中漂洗,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即实验步骤④中将叶圆片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脱色处理的目的是分解叶绿素,除去叶圆片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小金同学是根据叶圆片是否变蓝色作为观察指标来判断个叶圆片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光合作用。
(3)A是用黑纸片遮光的绿色部位,B是未遮光的绿色部位,A和B进行对照的目的是,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
(4)观察实验现象,见光的B圆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不含叶绿体的C圆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变蓝色,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故答案为:(1)分解叶绿素,除去叶圆片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叶圆片是否变蓝色 (3)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28.【答案】(1)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
(2)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出的实验现象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中的变量分析原因;
(3)根据铜加热可生成氧化铜分析。
【解答】(1) 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 ;
(2)由对比实验氧化铜在试管中放置的方法及现象可知, 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 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 ;
(3)铜丝加热表面可生成氧化铜 ,所以可利用铜丝产生的氧化铜代替实验,则小明的实验方法是 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 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然后再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 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 ;(2) 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 ;(3) 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
29.【答案】(1)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缩短实验时间和减小实验误差
(2)打开弹簧夹,再次通入足量N2
(3)偏大;27.6%
【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
(2)根据反应后装置内有气体残留分析;
(3)根据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钾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缩短实验时间和减小实验误差,所以实验中,小乐用60℃蒸馏水而不是用冷水溶解草木灰;
(2) 反应后装置内会有气体残留,所以步骤 ③ 为 打开弹簧夹,再次通入足量N2 ,以将生成气体全部排出;
(3) 在上述“测定”环节中,若①中未通入足量N2, 空气中二氧化碳会被装置吸收,使得测定结果偏大, 若④中对C进行称重后得到C增重0.88g,即产生二氧化碳0.88g,设草木灰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 x
K2CO3 ---- CO2
138 44
10.0gx 0.88g
138:44=10.0gx:0.88g
x=27.6%
故答案为:(1) 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缩短实验时间和减小实验误差 ;(2) 打开弹簧夹,再次通入足量N2 ;(3)偏大;27.6%。
30.【答案】(1)
(2)1.058
(3)D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确定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
(2)根据乙图确定Rx的电压和电流,根据P=UI计算此时它的电功率;
(3)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式P=I2R分析判断。
【解答】(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因此当滑片在最右端时阻值最大,因此应该将它左下角的接线柱接入,如下图所示:
(2)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6A。
电压表选择量程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3V;
则电阻Rx的电功率为:P=UI=2.3V×0.46A=1.058W。
(3)小明发现,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能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则通过Rx的最大电流为0.6A时,它两端的电压为3V,因此它的最大功率P=UI=3V×0.6A=1.8W。
根据P=I2R可知,定值电阻Rx的电功率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即图像为开口向上的一条抛物线。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通过Rx的电流肯定大于0,此时它的电功率肯定不为零,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1.【答案】(1)环境温度、测量角度等(合理即可)
(2)额式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跟测量距离有关
(3)20℃不在额式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内(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根据自己对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的影响因素的认识解答;
(2)根据表格一,分析体温计的测量准确程度与距离的关系;
(3)当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时,温度计会显示无示数;
【解答】(1)猜想2:额式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还可能跟环境温度、测量角度有关。
(2)根据表格一的数据可知,额式体温计测量准确程度跟测量距离有关;
(3)表二中额式体温计始终无示数的可能原因:20℃不在额式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内。
32.【答案】(1)相互
(2)6.40
(3)
(4)小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2)丙和乙中示数的差,其实就是钩码排开水的质量,根据计算钩码的体积;
(3)当物体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G=F浮力=ρ液gV排;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就是自身体积,据此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即可。
(4)小瓷杯上会带出部分水,则测出的体积是水和瓷杯的总体积,即瓷杯的体积会偏大,然后密度公式可知,此时计算出的密度会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与图乙相比,图丙中电子天平的测量示数增大,原因是水对钩码产生向上的浮力,同时钩码会对水产生向下的压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根据图片可知,钩码的体积为:;
(3)小瓷杯的体积为:V=V2-V1;
小瓷杯的质量为:m=m排=ρ水V排=ρ水×(V3-V1);
那么小瓷杯的密度为:.
(4)测出V2后,捞起小瓷杯将瓷杯外面的水擦干净,再放回量筒测V3,会使测得的密度值偏小。
33.【答案】(1)保温洗涤
(2)机械(动)
(3)
P=P1+P2=2000W+200W=2200W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三个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再与三个状态进行匹配即可;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3)当洗衣机处于加热状态时,两个电阻并联,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电功率,然后相加得到此时的总功率即可。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当开关位于1位置时,两个电阻并联,此时加热功率最大,应该为加热水状态。
当开关S位于2位置时,电阻R2与电动机并联,此时既发热也洗涤,应该为保温洗涤状态;
当开关S位于3位置时,只有电动机工作,应该为脱水状态。
(2)该洗衣机脱水过中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34.【答案】(1)解:因为压路机匀速行驶。所以压路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
,所以
牵引力克服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做功,阻力 f=F=3×104N
(2)解:在力方向上的距离 S=vt=4m/s×500s=2000m ;
故发动机克服阻力做功 W=FS=fS=3×104N×2000m=6×107J
【解析】【分析】(1)有些误导条件要注意,压路机的阻力等于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不能习惯性的认为阻力等于摩擦阻力;(2)克服阻力做功,应该是克服摩擦和空气的阻力做功。先求出做功的距离,在利用公式W=FS求解做功多少。
35.【答案】(1)V=250mm×50mm×10mm=125000mm3=125cm3
ρ=m/v=350g/125cm3=2.8g/cm3
(2)化学;内(热)
(3)m机=175g=0.175kg
G机=m机g=0.175kg×10N/kg=1.75N
m石=350g=0.35kg
F=G石=m石g=0.35kg×10N/kg=3.5N
如图所示:
FL1=G机L2
3.5N×L1=1.75N×(150mm/2-L1)
L1=25mm
∴允许手机伸出的最大长度为150mm-25mm=125mm
(4)W=UIt=3.8V×4000mA×1h=3.8V×4A×3600s=5.472×104J
P=W×25%/t’=5.472×104J×25%/40×60s=5.7w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c计算出大理石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 ρ=m/v 计算大理石的密度;
(2)蓄电池充电的过程,其实就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内能的过程;
(3)如下图所示:手机与底座左边的接触点为杠杆的支点,手机的重力为阻力,作用在手机长度的一半处;大理石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为杠杆的动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等式计算即可。
(4)首先根据公式W=UIt计算出电池储藏的电能,然后根据W用=W×(1-75%)计算出40min消耗的电能,最后根据公式计算手机的功率即可。
36.【答案】(1)解:
CuSO4 xH2O
160 18x
8g (10.7-8)g
x=3
(2)解:Cu%= = =40%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中所给物质质量分析,由固体减少质量为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利用化学式或方程式计算;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7.【答案】(1)食用油a端上升,b端下降
(2)A;B;D
(3)变小
(4)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5)8H2O+6CO29O2+2C3H8O
【解析】【分析】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解答】(1)图乙中如果b中的液面向下运动,a中的液面向上运动,说明二氧化碳是可以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2)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ABD;C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增加,显然是不符合碳中和理念的;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产生碳酸,使海水的pH变小;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4)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该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的反应方程式为: 8H2O+6CO29O2+2C3H8O;
故答案为:(1) 食用油a端上升,b端下降 (2) A B D (3) 变小 (4)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5) 8H2O+6CO29O2+2C3H8O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