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1张PPT。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背景19世纪末列强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新政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清朝统治出现危机辛亥革命二、辛亥革命的经过1、爆发:武昌起义2、发展:全国响应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1、武昌起义经过:1911年10月10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金兆龙、熊秉坤首先起义,新军兵营纷纷响应 ,随后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夜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影响: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直接原因:革命党人和新军发挥重要作用,革命党人在新军进行了长期的宣传、组织工作,起义的准备条件成熟湖北军政府成立湖北军政府旧址各省响应立宪派和旧官僚联合夺权,如湖北清朝官员摇身一变成为革命的都督,如江苏立宪派和旧官僚直接从革命派手中夺取政权,如湖南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3、中华民国成立(1)概况①时间:1912年1月1日
(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②领导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③国旗:五色旗④首都:南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性质:①内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4)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背景:(2)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1)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2、结果:1912年2月,清帝退位辛亥革命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性质1、积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四、影响消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有人民群众参加,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及争取独立为目标,并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而进行的革命运动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先进分子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清王朝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你怎样认为?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中国人民依然生活苦难之中临时大总统孙中山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临时大总统办公楼中华民国国玺孙中山誓词五色旗
  由临时参政院通过,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清宣统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迎袁专使到达北京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