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陶罐和铁罐三年级 下册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铁罐自恃坚硬,看不起陶罐。可是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珍贵的文物,而铁罐却连影子也找不到了。这则寓言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呢?快走进课文读一读吧!táojiāoruònǎo陶骄恼代qiānjià罐傲谦弱烦价虚懦xūnuòdàiguàn我会读骄傲谦虚懦弱尘捧擦代价我会写左右 结构谦骄懦傲捧弱上下 结构尘代价半包围结构虚加一加:马+乔=骄小+土=尘捧和擦都和手的动作有关系。字理识字:尘尘chén这里没有钩翘舌音弱ruò擦cā不要读成“chā”前鼻音谦qiān词语解释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生命历程,并完成以下任务:1.文章主要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第一部分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1-9自然段)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第10-17段)陶罐和铁罐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请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考虑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争辩愤怒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陶罐和铁罐怎么会说话?这个故事一点儿也不可信。阅读方法——寓言故事的特点与阅读策略寓言故事有很多是虚构的,但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我们不用去追究故事的真实性,关键是要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怎样才能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呢?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生活中确实有像铁罐这样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狂妄自大的人。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自大,他甚至对手下的人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什么重大发明。读一读描写铁罐与陶罐说的话,体会一下铁罐和陶罐不同的语气态度。“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0读一读描写铁罐与陶罐说的话,体会一下铁罐和陶罐不同的语气态度。“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0陶罐和铁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0假如铁罐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假如它在很多年后也能够被人们挖出来,假如它和陶罐见了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0《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每个人都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时间会让那些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事物留下来,包括一切美好的东西,比如:品德和美好的心灵。0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坚硬的铁罐变成了土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假如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它们又见面了……陶罐( )说:“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铁罐( )对陶罐说:“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没看到你的优点。” 惭愧地谦虚地课外思考陶罐和铁罐陶罐 铁罐易碎 坚硬谦虚 傲慢争辩 恼怒板书设计本文写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处世态度及两种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课文主题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从__________可知铁罐看不起陶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__________________,而铁罐_________________。铁罐认为自己比陶罐坚硬依旧美观、朴素、光洁早已不见了踪影它们的对话随堂练( )地问 ( )地回答( )地说 ( )地叫( )地说 ( )的神气傲慢惊讶兴奋轻蔑高兴谦虚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谢谢!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