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3张PPT。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有哪些?其中哪些成果在近代传入中国?交通方式新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出现一、生活中的变化:中国人对火车的反应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参加淞沪铁路通车典礼的一位记者在《申报》上写文章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 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新的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邮票的诞生1882年,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电话局。到了20世纪30年代,拨打号码的自动电话才逐渐代替了人工接线电话。根据英文的译音,人们称电话为“德律风”。〇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〇想一想,为什么近代的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半封建制度国家,自关闭守,拒绝西方文明;推行科举制,压抑了创造力;清朝政府腐败,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三明治(sandwich)、白兰地(brandy)、维他命(vitamin)、沙发(sofa)、麦克风(microphone)、霓虹灯(neon light)、卡通片(cartoon)等。 工商日报早期报刊秦中公报陕西日报新秦日报二、头脑中的变化:街头阅报渔光曲《定军山》民主观念的影响(1)清朝时期称“老爷”、“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女士”有不同情感态度,前者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后者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2)婚姻变化,体现婚姻的自由、平等。婚姻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的物质、精神和习俗的变化。婚姻的变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买卖婚姻——自由婚姻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与溥仪离婚的有关报道妇女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丈夫觉得应该尊敬妻子,夫妻双方应该平等相待。妇女开始觉醒,奋力挣脱几千年来陈规陋习套在身上的枷锁,争取个人应有的权利。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1.当时学生的学习内容同过去和现在各有什么不同?○与过去相比,民国时期的课程增加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与现在相比,那时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少,并且比较单一的。2.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科举制培养出来的是封建统治下的盲从者和拥护者,而近代教育制度所要培养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由于受西方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当时还出现了不少手工技术方面的课程。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一、生活中的变化:物质生活的变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轮船、火车等新的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19世纪下半期开始,人们开始用电报电话邮政等通信工具来传递信息(清末采用了新的邮政方式,1882年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电话局)精神生活的丰富:19世纪,报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看电影、拍照片等新的生活方式也传入中国。二、头脑中的变化:清末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变化更 加显著。科学思想进入了人们的头脑,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被人们接受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男子剪辫,女子放足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追根溯源促成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因素。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思想,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做出了重大贡献。西方列强肆意侵略中国的同时,客观上将工业文明的成果带入中国。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维新变法提倡的新观念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带来巨大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7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pt 剪辫运动.mpg 孙中山下令劝禁缠足.mp4 定军山.flv 文绣提出上诉请求 溥仪文绣达成离婚协议.mp4 第一条铁路.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