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二课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内容分析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了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党的性质和宗旨” 介绍党的性质和宗旨,揭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阐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目“党的执政理念” 介绍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 通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构建关于党的理论知识,在活动探讨中结合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分析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增强对党的领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和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中。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对党的伟大建立和伟大领导有了基本的认识,在历史层面解决了关于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问题,高三学生对国家大事较为关注,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又有什么特别的,并且“能够成为百年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穿凿奇迹,就是因为始终未改变自己的性质,始终坚持自己的宗旨,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目标确定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学习进阶学习方式表现标准/学习任务习得记忆-接受准确说出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水平一:认识——熟悉和领会】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理解-反应结合实际阐明“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水平一:认识——熟悉和领会】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应用使用-支持结合实际阐述党是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 【水平一:认识——熟悉和领会】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拓展评价-信奉知道之所以能成为百年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穿凿奇迹,就是因为始终未改变自己的性质,始终坚持自己的宗旨,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形成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水平二:有意识地努力和行动】 【核心素养:公共参与、政治认同】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 难点: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议题一 :回顾历史,看先锋队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共产党章程》并说明,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了解党的自身规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章程》 学生朗诵时,PPT展示总纲内容 探究一:两个先锋队 播放《觉醒年代》李大钊在工人中的演讲片段 合作探究(任务化):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和视频,你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民族的先锋队”?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并朗读第一段 小组合作谈论并发表看法 老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合作探究的要求,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关注演讲的对象、内容和背景 组间评价和老师评价。学生在聆听他组的回答,继续思考补充;老师一一点评,突出特点,最后进行总结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议题的探讨,理解党的性质获得习得性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概况能力,结合历史,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独立思考。(科学精神) 播放视频,更有感召力议题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探究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材料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以脱贫攻坚为例,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像我们党这样,敢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落下”的庄重承诺,能够组织起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守奋战在扶贫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那一瞬间,刻录了中国共产党在人类文明史和人类政党史上树立的新丰碑,生动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我们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源于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疑结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旨在引领多元复杂的利益主体跳出“零和博弈”的小圈子。立足于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共同利益来审视维护各国人民的特殊利益。为世界谋大同。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极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多项务实举措,彰显了世界大党的责任担当。 探究:结合案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拥有怎样的利益观 决定因素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和上述材料,分析得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额根部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教师引导,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注意关键性提炼,材料案例概括分析 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看学生是否寻找关键词句、结合材料或其他例子分析,对其概况分析和表达能力等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议题的探讨,理解党的利益观获得习得性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概况能力,在结合具体事例探讨过程中感悟党的先进性,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政治认同)议题三 以人民为中心,办公执政观看2023年央视春晚小品 《坑》 结合视频思考: 郝主任为什么不填坑? 郝主任为什么会被下岗 如果你是一名干部,你如何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解决问题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习近平202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合作探究(任务化): 1.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以“为民造福”为关键点谈谈你的认识。 2.如何做到“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自主思考,挖掘“躺平式干部”现象的实质 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学生的关注点,如郝主任的解释。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通过阅读材料和联想所学知识,知道党的执政理念,综合概况和理解执政理念的要求。 教师将学生的思考提炼展示出来,再一起进行归纳理解。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分点分角度进行分析。 自评和师评相结合,开放性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主要锻炼学生剖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学生是否联系所学知识,是否多角度分析,是否有理有据进行阐述。 自评和师评相结合,评价学生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思维是否正确、提法是否科学准确,培养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探讨问题,巩固前面对党的性、宗旨和利益观的理解,并为后面学习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做铺垫。 学生通过议题的探讨,锻炼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领会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感悟党之所以成为百年大党,能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奇迹,就是因为始终为改变自己的性质,始终坚持自己的宗旨,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治认同)板书设计 (党的性质) (党的宗旨) (践行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怎么做党的执政理念) (为什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说明党的性质、宗旨、利益观以及执政理念的内在联系 (2)预习“始终坐在时代前列”的内容,搜集党员的优秀实际并于下节课分享展示。 (3)完成对应的练习册习题,预计30分钟内可以完成,以基础题为主,能基本满足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有选考意愿的学生课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春晚节目小品《坑》,以“躺平式干部”只看重个人利益导致的不良结果,从侧面说明党的利益观,同时以此情景为活动,提出“怎么办”,开启下一个知识点——党的执政理念的讲解9.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活动主要采取探究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材料类型可以再多些;小品的融合活跃充满理论的课堂气氛,但是缺少科学的评量工具10.学习评价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师评和互评的评价方式为主,本次教学的评价主要是材料分析,课后习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回答中呈现思考过程,对其发散程度和科学等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