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陷阱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推理陷阱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生活中常见的逻辑错误之推理陷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精神: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材料及典型例题,理解并掌握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的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教学难点: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的常见错误结构
【教法与学法】
教师:搜集生活中的错误运用选言推理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情景讨论,使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并掌握三种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学生:在初步感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例题分析,准确地理解并掌握三种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并能在生活中驳斥诡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90秒了解常见的销售套路?观看视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很容易被销售员套路而不自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你会不会从视频当中的女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点拨】从视频当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女主人公整个购买的过程都被商家牵着鼻子走。虽然有一定戏剧化的成分,但现实中这样的情况确实比比皆是。商家会给我们看似非常合理的选择,让我们落入了只能在商家所提供的范围里面做选择的陷阱里,并且觉得没有任何问题。比如视频中商家问袋子要小号中号还是大号?→我们就会很自然的去做选择,但其实我们是可以选择不要的;比如当你觉得商品价格过高而犹豫的时候,销售员会说:我们家价格虽然贵一点,但是我们的东西质量好啊,你难道要去买便宜的垃圾货吗?→除了到他们家买或买便宜的垃圾货,我们也可以买到其他家买或者买性价比高的,并不是别无选择的。
这些套路其实利用我们逻辑学中演绎推理方法中的选言推理就能非常简单的加以驳斥,因此掌握常用的一些推理方法对我们智慧生活、驳斥诡辩具有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巩固、拓展复合判断的三种演绎推理方法,即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
二、核心突破
1.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的类型: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1)相容的选言推理
①含义:是前提中有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
②推理依据:相容选言判断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③正确的推理结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通过否定部分选言支,来肯定剩余选言支)
例题1:
前提:奥密克戎变异株或者直接从境外输入,或者通过物体与环境传播,或者由入境病例通过其他地区传入。
假设:奥密克戎变异株并不是通过物体与环境传播进入
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或者是直接从境外输入,或者由入境病例通过其他地区传入。
【点拨】奥密克戎变异株或者直接从境外输入,或者通过物体与环境传播,或者由入境病例通过其他地区传入。(几个选言支是有同时成立的可能的)。所以当我们假设: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通过物体与环境传播进入的。那么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或者直接从境外输入,或者由入境病例通过其他地区传入。
④错误的推理结构(无效式):否定肯定式(通过肯定部分选言支,来否定剩余选言支)
变式:
前提:奥密克戎变异株或者直接从境外输入,或者通过物体与环境传播,或者由入境病例通过其他地区传入。
假设:奥密克戎变异株并是通过物体与环境传播进入
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直接从境外输入,也不是由入境病例通过其他地区传入。
【点拨】导致相容选言推理出现错误式的原因主要是:所有选言支可以相容并存。即忽视选言支可以同时成立的情况,所以不能用“肯定否定式”来做相容的选言推理。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①含义:是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
②正确的推理结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通过否定部分选言支,来肯定剩余选言支)
例题2:
前提:0号病人携带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要么是被别人传染的,要么自身变异产生。
假设:0号病人携带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是被别人传染的。
结论:该人携带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自身变异产生的。
【点拨】前提中要么是被别人传染,要么是自身变异的,这是两个不相容的选言支。所以如果我们假设肯定是别人传染的,那么就要否定自己传染;假设我们否定是别人传染的,那我们就可以肯定是自身变异的。(即只有一个是真的),这就是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是。
【总结】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有效式是否定肯定式(不能用否定肯定否定式);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有效式是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均可。
【对点训练】每周三第7节课学校都会安排校本选修课,学生要么选物理,要么选英语,要么选化学,要么选数学。高峰选了化学,可推出他
A.也选了物理和英语
B.也选了数学和物理
C.没选数学、物理和英语
D.没选数学或物理或英语
【点拨】要么··要么···是典型的选言推理的表达,那么从题意分析,学生在一节课只能选择一门科目,也就是说物理、英语、化学、数学4个选言支并不相容,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来判断,并且可以直接排除A.B两个选项。C选项中,肯定选化学,那也就意味着要同时否定“选物理、英语、数学”,三个科目中不存在任何一个科目被选的可能,所以C正确,而D选项中“没选数学或物理或英语”的表达意味着3门中仍有科目被选择的可能,因此也是错误的。解选言推理题目的技巧:先判断选言支是否相容,然后按照对应的有效式进行推理。
2.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有两种类型:合成式和分解式。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合成式是通过所有联言正确推出联言判断正确,只要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分解式是通过联言判断正确推出所有联言支都正确。
(1)合成式联言推理: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
联言判断: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具有传播速度更快、 感染力更强的显著特点。
【点拨】这是合成式联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即P真,Q真推出P且Q真。
(2)分解式联言推理: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具有传播速度更快、 感染力更强的显著特点。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
【点拨】这是分解式联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即P且Q真→P真/Q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分解式联言推理中否定联言判断,那我们是无法得出联言支都错误,因为联言支中只要有一个错误就能导致联言判断是错误的。
【对点训练】抗“疫”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努力,需要公安干警的努力,需要交通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所以,抗“疫”需要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部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这一推理:
①属于联言推理 ②联言支是真的
③联言判断是真的 ④联言判断可能是假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拨】需要医务工作者、需要公安干警、需要交通部分、需要人民群众3个需要同时成立,这是典型的联言推理的表达形式。那么根据合成式联言推理的正确结构,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抗疫需要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部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即圈1、圈2、圈3是正确的,当所有联言支都正确的情况下,不存在合并的联言判断是假的情况,因此圈4是错误的。那么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就是A。联言推理的答题技巧是在利用联言推理解题时我们可以先判断是合成式还是分解式,再选择相应的正确推理结构进行解答。
3.假言推理
【点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所以常用的推理结构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我们只能通过肯定前件推出后件,或者通过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所以否定前件推否定后件的错误的,肯定后件推肯定前件也是错误的。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推理结构进行推理。它的典型词有:如果···就···;只要···就···。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所以常用的推理结构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其实我们发现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正好是相反的,者可以更好的便于大家与记忆。必要条件的典型词有:只有···就才···。
最后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典型词是有且只有,也就是说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前件与后件必须保持一致。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我们就一起去逛超市。→充分条件
只有患者甲接受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必要条件
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当且仅当,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充分必要条件
【对点练习】柏拉图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几何的人。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这一真的断定是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点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你不懂几何,你就不能入内。那么这就是一种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题中说到了他们是懂几何的,也就是“否定前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有两种即: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这道题目是否定前件,所以不能直接否定后件即“能入内”,而只能得出“有可能入内也有可能不能入内”的结论。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选A。
假言推理虽然看似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化繁为简,即先借助题中关键词句判断出属于各种假言推理形式,再严格按照各自假言推理的有效式进行推理。当然,这就要求大家要熟练掌握各种假言推理的有效式,警惕他们的无效式,才能理清思路,提高得分率。
三、综合提升
例题4:单位将安排甲、乙、丙、丁、戊5名志愿者去外地开展抗疫援助,每位志愿者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假设以下情况为真:
①如果甲去A地,那么乙不能去B地;
②或者丙去C地,或者甲去A地;
③要么丁去D地,要么戊去E地;
④只有乙去B地,丁才能去D地。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如何分配甲、乙、丁、戊,才能保证丙一定去C地,并写出推理过程。
【点拨】由于②“或者丙去C地,或者甲去A地是“相容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甲不去A地→丙一定去C地;根据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乙去B地→甲不去A地;根据④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丁去D地→乙才能去B地;根据③要么丁去D地,要么戊去E地为“不相容选言推理” 戊不去E地→丁去D地;总结,当戊不去E地,丁去D地,乙去B地,甲不去A地,丙一定去C地由于,每位志愿者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所以,甲去 E地、乙去 B地、丁去D地、戊去A地。
【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情景导入,通过对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三种形式的核心知识讲解、可能出现的错误推理和对点训练固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