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天津一中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获奖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百强校】天津一中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获奖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运用 “四环节”教学模式,构建生活化的和谐课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例
天津一中
于芳
■实施“四环节”教学法的目的
新课改的春风,吹开了教师们的思维花朵。每个学科的教师们都在思考着:在新课程这片处女地上如何耕作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5个基本理念: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第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第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第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感到更多的新意。
其实,早在1998年,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下,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归纳出“四环节”教学法。即: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让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过程。所谓“四环节”是指:‘呈现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发言、共享成果——教师归纳、指点迷津’这四个环节。
现在看来,这种教学法与新课改有异曲同工之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都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都实现了由教向学的转变,构筑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过程。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
■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
2、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3、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
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
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教学方法
总体采用四环节教学法,具体采用问卷调查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板书设计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1、攀比心理
2、求异心理
3、从众心理
4、求实心理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的内涵: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课前准备
在讲本框之前,让学生填写教师设计的《关于高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可以涉及学生零用钱的数量、零用钱的用途、对名牌服饰的态度等内容。
对于这份调查问卷,教师要在课前收上来,进行汇总,以备课上使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常说,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就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主观因素。因为不同的消费心理、奉行观念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首先,探讨消费心理。
进行新课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什么是消费心理呢?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购买和消费商品时所产生的心理思维活动。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我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有哪些?
——炫耀心理、偏爱心理、抑制心理、买便宜的心理等。
——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异心理、求实心理。
下面,我们主要围绕教材中涉及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异心理、求实心理这四种心理展开讨论。
呈现背景材料一:
这几个中学生脚上穿的是千元左右一双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牌鞋,连袜子也是百多元一双的名牌袜。小明是其中的一员,他的家境并不宽裕,但为了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经过与父母多次“斗争”,终于如愿以偿。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消费心理?这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什么?中学生是否该消费名牌?你如何看待校园里的这种消费?
学生讨论:(略)
学生发言、共享成果:
学生甲回答:这是攀比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盲目性、炫耀性。
教师点拨:消费上的攀比现象是指在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的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者的消费者以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为参照进行模仿。也就是说,只有当低收入阶层脱离其收入水平而表现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特点时,才可称为攀比。
学生乙回答:中学生没有必要穿名牌。
学生丙回答:品牌产品质量好。中学生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穿名牌。但不要攀比。因为在消费方面攀比会影响学习。
教师归纳:
1、攀比心理
品牌产品知名度很高,在质量、性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观、售后服务等方面有很多优势。所以从自己的家庭实际出发,消费品牌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名牌,不顾自己家庭状态,把精力都放在攀比上是不对的。
——攀比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校园中的攀比行为。
——我们反对攀比,不反对名牌。
呈现背景材料二:小林的服装总是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兜右一个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别小看他这身服饰,价格可高哩。
提出问题:是什么心理驱使小林购买这套服装?这种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消费行为?
学生讨论:(略)
学生发言、共享成果:
学生回答:这是求异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标新立异。我觉得张扬个性没什么不好。
教师归纳:
2、求异心理
追求个性发展,展示个性,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体现。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中学生张扬个性是好的。但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非要体现在衣着上,而应该主要体现在学习上。穿衣打扮必须要与年龄、身份、场合相符合。因为人是社会化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着装毕竟关系到群体形象。当然,小林这身衣服在校外穿还是可以的。
总之,对求异心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呈现背景材料三:看视频:著名喜剧明星葛优为“神州行”所做的广告。
提出问题: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认为从众心理不吃亏,也有人认为从众心理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必然会吃亏,你的看法呢?
学生讨论:(略)
学生发言、共享成果:
学生甲回答:从众心理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看到许多人在做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如广告中,主人公吃饭去人多的饭馆,选卡选择拥有2亿客户的 “神州行”卡都表现了这一点。因为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的带动,没有主见,所以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盲目性的特点。
学生乙回答:从众心理不吃亏,如广告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人公选择“神州行”卡,不仅是因为有2亿人在用,更主要的是因为“神州行”卡信号好、资费实惠、用着踏实方便。这是一种合理的从众心理,不仅对消费者有利,还会促进我国电信业的发展,这是值得提倡的。再如绿色消费成为潮流,不仅对人的生命健康有好处,还会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好处。
学生丙回答:从众心理吃亏,如中学生做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手术。近两年,华夏大地出现韩流,有些中学生拿着韩国明星的照片走进医院进行整容。有关专家指出,由于中学生年龄偏小,骨骼发育不完全,因此,做这种手术对身体是不利的。再如,在我们每个同学家里都有很多只用几次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商品多是跟风随大流购买的,东西买回来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或者并不适合自己,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这种盲目的从众是不可取的。
教师归纳: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非常普遍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从众心理有利有弊,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不仅对消费者有利,还会促进经济发展。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不仅对自己不利,有时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总之,在消费时是否从众,要具体分析,要有主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盲目从众不可取。
呈现背景材料四: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售后服务要到位。”
提出问题:这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这种消费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学生讨论:(略)
学生发言、共享成果:
学生甲回答:这是求实心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符合实际。
学生乙回答:它之所以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是因为: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价格、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许多因素。
教师归纳:
4、求实心理
求实心理是一种健康的、合理的消费心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因此,我们必须形成这种心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消费心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要使人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做理智的消费者。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坚持四个正确的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呈现背景材料五:“入”和“适度消费”的含义
“入”:收入。既包括当前收入也包括未来收入。
“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既不超前消费也不滞后消费。
提出问题:贷款消费是超前消费吗?
学生讨论:(略)
学生发言、共享成果:
学生回答:贷款消费是不是超前消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进行的贷款消费就不是超前消费。
教师归纳:不能笼统地说贷款消费就是超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费。在对自己的预期收入作出正确估计、考虑自己偿还能力的条件下,贷款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不是超前消费;在有效需求不足、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因此,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原则避免了盲目性、攀比性,是一种理性消费。既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
呈现背景材料六:调查反馈,近40%的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一次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东西买回来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
提出问题:克服这种现象应坚持什么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学生发言、共享成果:
学生回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从,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消费的基本要求是:一是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二是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三是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教师归纳:这是我们要坚持的第二个消费原则。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呈现背景材料七:“白色污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每年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食具有三大危害:一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及臭氧层;二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提出问题:(1)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消费原则?
(2)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发泡塑料餐盒?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
学生讨论:(略)
学生发言、共享成果:
学生回答: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教师归纳: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的内涵:
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方向转变。
强调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绿色消费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评价: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提倡。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发泡塑料餐盒?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
学生回答:要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应尽量减少或拒绝使用这种餐盒。
教师点拨:不仅如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还应该从源头抓起。消费者之所以能消费到这种餐盒是因为有生产它的企业。那么,企业在治理“白色污染”中应该做些什么?国家又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企业应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国家应加大整顿力度。
教师归纳:①作为消费者要增强环保意识,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绿色消费观念。应尽量减少或拒绝使用这种餐盒。不乱扔,注意分类处理垃圾。②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积极从事绿色产业的生产。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③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引导,坚决关、停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呈现背景材料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经常走出家门到酒店、饭馆里去撮一顿。
前几年,人们外出就餐后“打包”的现象不太常见。如今,“打包”的风气越来越流行。
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
学生讨论:(略)
学生发言、共享成果:
学生甲回答:“打包”避免了浪费,不失为一种好的习惯。
学生乙回答:“打包”毕竟是盲目点菜的结果,因此,“打包”并不可取。
呈现背景材料:
餐后打包大有讲究
卫生防疫站的有关人员提醒大家,并不是所有的饭 ( http: / / www.21cnjy.com )菜都可以打包,即使可以打包的食物,再次食用时也应注意食用方法。例如剩鱼一定要充分加热后食用,因为鱼类很容易变质;吃剩的蔬菜最好不要打包,因为蔬菜经过长时间盐渍后,在反复加热时,表面的盐分会变成亚硝酸盐,最容易使人中毒;而年糕等淀粉类食物保存较长时间后,即使不变质,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为它们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这类细菌的毒素在高温加热下也不会分解,所以富含淀粉类食品最好在4小时内吃完。此外,剩饭的保存时间以不隔餐为宜,尽量在5~6小时以内解决。而冰箱中放置的熟食品取出后必须回锅。
教师归纳:这样看来,“打包”并不可取。比“打包”更好的是精打细算,合理点菜。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节约”涵义
今天我们提出的“节约”内涵更广泛,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程度更高,是要培养更加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提倡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又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的福利水平。
(2)在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因)
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难,帮助我们获得新的成就。
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以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能源缺口较大,面对这种国情,我们没有理由浪费,特别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更应该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个人成功必备的美德。
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可以锤炼意志,陶冶情操,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很大好处。
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消耗。
实践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同学们,有一种高贵是文明,有一种财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是精神。让我们树立起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坚持不懈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课堂效果:
在教学中,遵循新的课程理念,创设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的教学情景,搭建探究性的问题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调查问卷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探究和交流活动,构筑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环节”教学法,努力构建生活化的和谐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交流,突出了教学的生活化、和谐化、探究化、交流化等特点。在和学生共同研究消费心理、正确消费原则问题时,我联系情景设计探究性问题搭建讨论的平台,引领学生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中体验、感悟、创新和提高。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成为了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恰当地充当了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了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成为了学生交流活动的倾听者、激励者、追问者、补充者。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三贴近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