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之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之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 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
1.2.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练习)
一、选择题:
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孙中山宣布解职
C.责任内阁成立 D.溥仪下诏宣布退位
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 )
A.北京 B.武汉 C.上海 D.天津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的措施有( )
①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 ④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资产阶级共和国 B.君主立宪制国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5.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是( )
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代表选举
C.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D.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
6.右图是绘于1912年的一幅漫画。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21教育网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 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C.蒙蔽革命党人 D.蒙蔽人民群众
7.袁世凯在窃取了政权之后,便开始逐步建立起以北洋军阀为核心的独裁专制统治。具体表现在( )21cnjy.com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名士王湘绮曾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此联讽刺的是( )www.21-cn-jy.com
A.孙中山 B.袁世凯 C.段祺瑞 D.黎元洪
9.1914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趁机提出“二十一条”,企图侵占山东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2·1·c·n·j·y
A.日本 B.美国 C.俄国 D.奥匈帝国
10.以下有关“二十一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中国权益的损失严重且涉及范围深广
B.它表现出日本对中国的强烈侵略野心
C.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D.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
11.袁世凯宣布接受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是在( )
A.1912年1月 B.1913年12月 C.1915年底 D.1916年6月
12.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方多个省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
A.护法运动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1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14.袁世凯后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力哪几大派系( )
①桂系军阀 ②皖系军阀 ③直系军阀 ④滇系军阀 ⑤奉系军阀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下列有关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思想自由,社会进步 ②导致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③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④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之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21·cn·jy·com
——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一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
(3)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
(4)从材料二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爱国之豪杰共图之。
(1)文中“民贼”是指谁?为什么说他“忘共和”?
(2)材料中的“共和”指什么?
(3)在“爱国之豪杰共图之”的号召下发生了什么斗争?
18.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怎样的局面?
19.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C C D C D B A C
11 12 13 14 15
C B D B D
二、非选择题:
16.
(1)辛亥革命。
(2)袁世凯掌握着控制局势的力量。 利用袁世凯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
(3)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
(4)成功的是使清帝退位,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不成功的是革命成果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
(1)袁世凯。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2)资产阶级共和国。
(3)护国运动。
18.
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19.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共23张PPT)
袁世凯
他 是 谁?
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他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他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 、“窃国大盗” ,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 总之,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第3课时
袁 世 凯
北洋政府
1.建立: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并改组内阁,开始一步步独揽大权,中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2.袁世凯的统治: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之同臻乐利。
对内
对外
未经国会审议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并镇压反抗的革命党人;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为了在恢复帝制上获得日本的支持,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侵占山东等地的“二十一条”。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二十一条”(节选)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辱国的条约
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
“二十一条”损害了哪些国家的利益?
讽刺袁世凯的漫画
政治上: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恢复帝制。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对外关系上: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阅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再对照他后来的行为,归纳一下:袁世凯采取了哪些方法独揽大权。
变化:总统任期无限,无需改选;总统继承人由现行总统推荐。虽然袁世凯在表面上支持民主,但其统治实质上和君主专制没有多大区别。
说一说总统权力及地位发生的变化,尝试与君主专制统治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有区别?
3.袁世凯复辟帝制
①概况: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②国人反应:
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很快席卷南方多个省份。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全国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1915年底,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亦纷纷宣布独立。
由于欧美列强对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十分不满,加之中国国内局势的发展,迫使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并于数月后在绝望中死去。
③结果:
1、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2)时间:1913年
(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4)结果: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2、护国运动
(1)原因: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时间:1915——1916年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袁世凯失败原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两次重大斗争
军阀混战
1.概况: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三大派系,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
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段祺瑞
冯国璋
张作霖
陆荣廷
唐继尧
派系 代表人物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美、英
皖系 段祺瑞 日
奉系 张作霖 日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数一数,民国初期的主要军阀派系有哪些?然后在地图上指出各军阀控制的范围。
皖系军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直系军阀(湖北、江西、江苏及直隶)、奉系军阀(奉天、黑龙江、吉林)、滇系军阀(云南、贵州、四川南部)、山西军阀(山西)、桂系军阀(广东、广西、湖南南部)。
从这张地图上,你感觉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一种局面?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军阀割据混战。
注意: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军阉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
2.影响:
①出现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②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
③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时期。
②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中国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具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的特点。
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依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不同: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虽然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但它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北洋政府
军阀混战
建立:
统治措施: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
对内独裁专制,对外卖国
护国运动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三大派系,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
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