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十四):光和颜色【word,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十四):光和颜色【word,含解析】

资源简介

1.如题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两个人在冰面上推着巨大的地球仪入场,在地球仪靠近光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影子的形成与倒影的原理相同 B.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长
C.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短 D.冰面发亮,是因为冰面也是光源
2.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束彩色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a是紫光,b是红光 D.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等于
3.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4.夜晚的红梅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红花黑叶 B.黑花红叶 C.红花红叶 D.黑花黑叶
5.战国时期,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象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实像
6.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儿才会听到隆隆的雷声。几位同学想计算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下列几种方案中误差最小的是(  )
A.记录刚看到闪电至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多测几次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后平均值,再乘以声速
D.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求出声速后再求平均值
7.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然后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8.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光”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上看到黑字是因为黑字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D.白纸能反射所有色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9.将红   、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当只有红光照射时,嘴将呈   色,翅膀呈   色
10.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光的    ,是由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不可见光,请写出此光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不可见光,那么她应把   (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放到C处。
11.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____。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
12.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填“改变”或“不变”)。
13.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时,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4.5毫米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正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这是光的   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填“大”或“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
14.(1)如图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   (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   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   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   。
(2)在研究单色光的实验中,让依次透过红色和蓝色透明胶片的色光射在暗室中的白纸上,白纸将呈   色。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   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的三原色图中,区域1应是   色,区域2应是   色。
15.为了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
这个现象说明:   。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则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3)在第(1)步基础上,在白屏上蒙一张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丙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   。
16.某学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玻璃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实验二: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白光
纸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2)由表二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3)请你根据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半透明的遮阳伞?
17.探究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透过硬纸板的圆孔,将红色透明塑料薄膜蒙在硬纸板的圆孔上,在下方白纸上看到的颜色是   。
(2)如图乙所示,让太阳光穿过纸板的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带通过蓝色玻璃板,在白纸上观察到的光带颜色是   。
(3)仍用图乙实验装置,用绿色的纸屏直接吸收经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带,观察到纸屏上出现的颜色是   。
(4)实验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   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地球仪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C.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靠近光源过程中地球仪的影子变短,故C正确,B错误;
D.冰面发亮,是因为冰面反射光,冰面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
2.D
【解析】A.白色的太阳光射向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折射程度不同,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因此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这束彩色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白色的太阳经过色散后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分布,其红光最不易发生偏折,紫光最易发生偏折,所以a是红光,b是紫光,故C错误;
D.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大,为,故D正确。
3.C
【解析】A.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是反射的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杯中的人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地上的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的光照射不到的黑色区域,故C正确;
D.月亮和地球之间存在真空地带,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故D错误。
4.A
【解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出现红花绿叶,说明透明玻璃有红花和绿叶,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红花只能透过红光,绿叶无法透过红光,所以是红花黑叶,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5.B
【解析】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小孔不一定是圆形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蜡烛到小孔和墙到小孔的距离,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墙与小孔距离越小,蜡烛到小孔的距离越大,像越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A
【解析】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声音,由于光速最快,这样闪电和雷声对应,时间的误差最小。因此计算出的距离误差最小。故A符合题意;
B.记录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结束的时间,由于雷声经过云层、山脉反射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测量会导致时间偏大,因此计算出的距离误差大。故B不符合题意;
C.闪电每次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点,因此不能用多测几次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后平均值,再乘以声速的方法测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C不符合题意;
D.B选项的做法是不准确的,因此通过两次求平均值的方法测量也是错误的。故D不符合题意。
7.A
【解析】当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应该控制小孔的形状相同而改变小孔的大小,故A符合要求,而B、C、D不合要求。 故选A。
8.D
【解析】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光”的角度看,白纸能反射所有色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9.蓝;红;黑
【解析】(1)将红、蓝、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呈红色,那么嘴只能反射红光;翅膀呈绿色,那么翅膀只能反射绿光。如果只有红光照射时,红光被嘴反射呈红色,被翅膀吸收呈黑色。
10.(1)色散;牛顿(2)不是(3)红外线照相机(4)100元纸币
【解析】(1)此现象叫光的色散,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不可见光,也就是红外线,应用:红外线照相机。
(4)C处也有一种不可见光,为紫外线,可以鉴别伪钞,那么她应100元纸币放到C处。
11.(1)A(2)因为实验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过滤后,只有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或蓝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解析】(1)我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故选A。
(2)我们得到(1)中答案的依据是:因为实验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过滤后,只有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或蓝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现象可知,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12.倒立;变大;不变
【解析】(1)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
(2)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则物距减小而像距增大,即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减小,因此像变大;
(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
13.圆形;直线传播;大;正方形
【解析】(1)太阳光通过硬纸板上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在地面上将观察到一个圆形的光斑,这个圆斑是太阳的实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硬纸板与地面的距离增大,也就是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增大,光斑的形状不变,但是光斑变大。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正方形的光斑。
14.(1)白色;色散;红外线;电视遥控器(2)黑(3)红、绿、蓝;绿;白
【解析】(1)如图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视遥控器。
(2)在研究单色光的实验中,让依次透过红色光射在暗室中的白纸上,白纸暂时呈现红色;当绿光照到白纸上的红色区域时,由于被吸收而呈现黑色。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的三原色图中,区域1应是绿色,区域2应是白色。
15.(1)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某种颜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
(3)绿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某种颜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
【解析】(1)按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则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乙所示。这一现象说明: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某种颜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
(3)在第(1)步基础上,在白屏上蒙一张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绿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某种颜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
16.(1)透过的色光(2)反射的色光(3)撑一顶红色半透明的遮阳伞,阳光照射在伞上时,只有红光能透过伞而照在西瓜上,使瓜瓤看起来更红,瓜更好卖。
【解析】(1)根据表格一可知,绿色透明体只能透过绿光,红色透明体只能透过红光,那么得到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2)根据表二的数据可知,绿色物体只反射绿光,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那么得到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
(3)水果店卖西瓜时,总喜欢撑起一顶红色半透明的遮阳伞,目的是:阳光照射在伞上时,只有红光能透过伞而照在西瓜上,使瓜瓤看起来更红,瓜更好卖。
17.(1)红色(2)蓝色(3)绿色(4)透过色光
【解析】(1)红色透明塑料薄膜只能透过红光,红光照到白纸上呈现红色;
(2)蓝色玻璃板只能透过蓝光,蓝光照到白纸上呈现蓝色;
(3)绿色的纸屏只能发射绿光,其它色光被吸收,因此纸屏上出现的颜色为绿色;
(4)实验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色光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光和颜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