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八):氧化和燃烧【word,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八):氧化和燃烧【word,含解析】

资源简介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右图是某同学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发现只有试管中白磷能够燃烧,图中气球是白磷燃烧前的状态。对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只起到给白磷和红磷加热的作用
B.实验过程中两颗白磷现象不同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实验过程中和结束后两个气球的大小都相同
D.该实验说明白磷不能保存在水中
3.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钢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水分子的间隔、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该实验能说明火柴的着火点一定不超过100℃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处火柴不燃烧原因是湿润的水蒸气降低了火柴的着火点
4.将过量的白磷(着火点40℃)和红磷(着火点260℃)放入如图装置,用于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仅白磷①发生燃烧,则(  )
A.比较①和②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物质温度达到着火点
B.比较①和③的现象可知燃烧需要助燃剂
C.比较②和③的现象即可得到物质燃烧的所有条件
D.白磷①燃烧完后重新将试管1放回水浴中,可发现剩余白磷不能燃烧
5.如图是我国古代人所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
A.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B.隔离了二氧化碳气体
C.可燃物的着火点变低 D.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
6.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圣火在“鸟巢”的主火炬塔缓缓熄灭。 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C.撤离可燃物 D.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
C.架空烧木材燃烧会更旺,是因为提高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8.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红磷着火点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磷1燃烧而白磷2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
B.白磷1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生的污染空气
D.通氧气可使白磷2燃烧,升高水温可使红磷燃烧
9.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
10.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1.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1)加热铜管的目的是________。
(2)火柴靠近管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该过程说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12.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一小气球,然后将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伸入80℃的热水中;同时在烧杯底部放置白磷,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实验观察到只有Y形试管内的白磷燃烧,但很快就熄灭了,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①着火点升高 ②温度降低 ③氧气耗尽 ④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防止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更环保;烧杯中80℃的热水的作用是   。
13.澳大利亚的大火给澳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小柯想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甲是探究燃烧需要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
(4)下列为小柯提出的火灾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当火较小时,可以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B.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C.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防止火势蔓延
14.小金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小丁同学提出应把图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________。拉瓦锡测出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在做图1的实验时,即使红磷足量、操作正确,气体减少的体积往往小于1/5。为什么呢 小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事实,分析得出原因是______
1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60℃热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b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由①②得到的有关燃烧条件的结论是___;由①③得到的有关燃烧条件的结论是___。
(3)小林同学指出图甲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并设计了改进装置图乙。改进装置乙中添加气球的主要目的是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A、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二者都不燃烧,无法说明任何问题,故不符合题意;B、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符合题意;C、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限制的条件不同,不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D、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空气,而不是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解析】A.热水即可以升高白磷的温度,又可以阻断白磷与氧气的接触,故A错误;
B.左边试管中的白磷能够与氧气接触而燃烧,而右边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则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B正确;
C.在实验过程中,左边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里面的气体体积膨胀,气球体积变大;实验结束后,温度下降,由于氧气被消耗,因此气球体积缩小。而右边的气球几乎没有变化,故C错误;
D.浸在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因此白磷可以保存在水中,故D错误。
3.C
【解析】A、水沸腾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变,故A错误。
B、水的蒸发温度是100摄氏度,水蒸气经过加热的铜管后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所以火柴的着火点很明显超过100摄氏度,故B错误。
C、水蒸气隔绝了氧气,当火柴移离水蒸气时接触氧气从而燃烧,故C正确。
D、B处火柴不能燃烧的原因是水蒸气隔绝了火柴与氧气的接触,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故D错误。
4.D
【解析】A、白磷①燃烧,白磷②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跟氧气接触,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说法错误;
B、白磷①燃烧,而红磷③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说明燃烧需要物质温度达到着火点,故说法错误;
C、白磷②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跟氧气接触,而红磷③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故说法错误;
D、白磷①燃烧完后氧气被消耗,重新将试管1放回水浴中,试管中缺少氧气,不满足燃烧的条件,所以白磷不能燃烧,故说法正确。
5.A
【解析】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是因为对着火星轻轻一吹,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氧气。
6.C
【解析】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圣火在“鸟巢”的主火炬塔缓缓熄灭。 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利用撤离可燃物的原理,故选C。
7.A
【解析】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轮胎爆炸,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B、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不一定引起自燃,如金属的锈蚀也属于缓慢氧化,没有发生自燃,选项错误;
C、架空烧木材燃烧会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选项错误;
D、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具有可燃性的物质才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并不是所有物质,因为有些物质不具可燃性,选项错误,故选A。
8.D
【解析】A、白磷1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够燃烧,虽然白磷2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了空气,不能够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选项正确;
B、白磷1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够燃烧,红磷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够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正确;
C、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有毒,气球可以防止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选项正确;
D、通入氧气,可使白磷2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升高水温,最多只能达到100℃,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能燃烧,选项错误,故选D。
9.D
【解析】A、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图中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助燃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10.B
【解析】“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1.(1)产生高温水蒸气或防止液化或使水蒸气的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
(2)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或助燃剂
【解析】(1)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防止液化或使水蒸气的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
(2)火柴靠近管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该过程说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或助燃剂。
12.(1)③ (2)P2O5;对药品进行加热和对水中白磷隔绝氧气
【解析】(1)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解答;
(2)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一旦排入空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热水的作用。【解答】(1)实验观察到只有Y形试管内的白磷燃烧,但很快就熄灭了,说明白磷肯定为可燃物且温度已经达到着火点,那么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氧气耗尽,故选③。
(2)管口的小气球可防止P2O5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更环保;烧杯中80℃的热水的作用是对药品进行加热和对水中白磷隔绝氧气。
13.(1)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氧气(4)A,B
【解析】(1)在图甲中,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因此两种物质的温度相同,且都与氧气接触,因为小石块不是可燃物,所以它没有燃烧;而小木块是可燃物,所以它可以燃烧,那么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2)烧杯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境,蜡烛燃烧会消耗其中的氧气。当氧气消耗完以后,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3)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后,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开始燃烧,因此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
(4)A.无论火灾大小,都必须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灭火,故A错误;
B.室内失火时,不能打开门窗,这样由于外面氧气的进入,会造成火灾迅速增大,故B错误;
C.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这样可以过滤烟尘,防止灼热的烟尘进入呼吸道,故C正确;
D.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隔绝可燃物,防止火势蔓延,故D正确。
14.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氧气浓度低于一定时燃烧停止,无法耗尽氧气
【解析】应把图2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小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事实,分析得出原因是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燃烧停止,无法耗尽氧气。
15. 温度达到着火点 需要氧气(或空气) 起缓冲作用,防止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使橡皮塞冲出
【分析】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燃烧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有氧气参与。
【解析】(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②两试管中的物质温度都相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①③则是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试管中的白磷和氧气接触能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和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
(3)白磷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使橡皮塞松动,加入气球能起到缓冲气压的作用,防止试管内气体膨胀使橡皮塞冲出。
氧化和燃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