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二部分 中考命题新趋势趋势7 创新型实验题1.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将指针调在__________位置。(2)实验中所用物块的重力为_____N。(3)同学们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Q7-1甲所示,这样会使测得的溢出水的重力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零刻度线4偏小(4)溢水杯装满水后,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Q7-1乙所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N,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大小________。(5)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Q7-1丙所示,发现F5>F3,说明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1相等液体密度寻找普遍规律2.某兴趣小组成员小辉看到一个小木球漂浮在水面上,想知道小木球的密度,与同组成员讨论后,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小木球的质量m。(2)在量筒内盛适量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3)将铅笔A和铅笔B固定成如图Q7-2甲所示的形状,放入量筒内的水中,直到铅笔B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Q7-2乙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2。(4)取出铅笔,将小木球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漂浮,用固定好的铅笔A和铅笔B将小木球压入水中,直到铅笔B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Q7-2丙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3。(5)小木球的密度表达式为ρ木=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6)实验评估时,小辉提出,若考虑小木球“吸”水,铅笔不“吸”水,会导致小木球的密度测量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3.如图Q7-3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力将钢球推出,让钢球瞬间获得速度并向右运动,钢球跟弹簧碰撞后把弹簧压缩。(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2)保持钢球的质量不变,推出钢球的速度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有关。(3)换不同质量的钢球,以相同的速度推出,钢球的质量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有关。弹簧被压缩的程度速度质量(4)本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一种即可)。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4.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他管中装入水,如图Q7-4所示。(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______的大小。(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_______有关。压强深度(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________。(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是否有关。无关密度(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_______相等。深度5.如图Q7-5所示为“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先将盛有盐水的容器放在电子秤上,然后用手提着系有细线的圆柱体将其缓缓地浸入盐水中(盐水足够深),同时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电子秤显示的相应的质量m,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圆柱体的高度为15 cm,当h=8 cm时,用弹簧秤测得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为1.2 N。(g取10 N/kg)h/cm 0 2 4 6 8 10 12 ……m/kg 2.000 2.040 2.080 2.120 2.160 2.200 2.240 ……(1)实验过程中,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时,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逐渐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减小(2)当h=8 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填“21.6”或“1.6”)N。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盐水的体积成_______比。(3)圆柱体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1.6正14∶15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