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徐州睢宁八下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实验中,步骤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 步骤 目的
A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滴加碘液进行染色 便于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
B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4号瓶加水至没过种子 设置空气为变量
C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向试管内滴加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存在
D 模拟膈肌的运动 上推橡皮膜 模拟膈肌的舒张
A.A B.B C.C D.D
2.将生长状态和大小都相同的甲、乙两棵杨树苗,分别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几年后,甲、乙树冠大小出现如图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树冠大小差异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甲树冠较小主要受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影响
C.甲、乙树冠大小的差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D.甲、乙树冠大小差异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下图是动物体的构成模型,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通过1和2形成b,相同的b结合在一起构成c
B.d由不同的c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
C.酵母菌与c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D.油菜的种子与d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4.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结构X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据图分析,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X为心腔,则①是静脉,②是动脉
B.若X为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则①是动脉,②是静脉
C.若X为肺,则①中流静脉血,②中流动脉血
D.若X为大脑,则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5.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下图分别是水稻的果实、植株、花蕊和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一是由图三中③发育形成,我们吃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图一中的②
B.图二中的①②是由图一中的④发育而来
C.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主要依靠图四根尖的①区来吸收
D.神舟十三号将作物种子搭载到太空,这是利用了太空辐射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6.下图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时只能通过①调节亮度 B.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物镜②
C.④所示的操作是往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D.要将⑤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7.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是细胞核,b是基因,c是DNA
B.d是叶绿体,能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C.e是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8.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B.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大量、快速繁殖优良品种
C.利用酵母菌发酵可制作泡菜、面包和醋等食品
D.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多莉羊长相与供核母羊相似
9.如图为人体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 B.促胰液素是经过血液输送至胰腺的
C.图中所示反射弧的感受器是胰腺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胰液的分泌
10.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与上三种图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B.图乙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①】胎盘,其内含有细胞核
C.图丙中II可表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D.图丙中IV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我们共同生活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近几十年,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请据图回答:
(1)图1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部分,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图1中的生物通过图2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这是它们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其中草进行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3所示的__________(填字母)。当图3只有过程②时,对应图四中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3)为了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一方面大量植树造林,另一方面通过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请就“低碳生活”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和绿色植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关联,其中a、b、c、d表示物质,A、B、C、D表示心脏的腔,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1—10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
(1)植物制造的葡萄糖通过③__________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脑。
(2)植物释放到大气中的物质a,经①过程进入肺泡,再进入5中的血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径进入脑。(用图中的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3)脑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b经②过程排出体外时,膈肌处于__________(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4)脑细胞活动产生的多余水分,经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_作用进入尿液,最后可被绿色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5)脑具有调节作用,当手不慎被针刺后,会缩手并形成痛觉,发生这种反射和形成痛觉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13.研究发现豌豆的每一条4号染色体都含有控制开花的位置、豆荚的形状和茎的高度的基因(示意图如图甲)。研究人员用豆荚饱满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甲,每个豌豆植株的体细胞中都含有两条4号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分别来自该植株的 ___________。
图乙实验中,理论上子代植株①~④中豆荚饱满的概率是 ___________,基因组成与亲代相同的是 ___________(填①~④)。
(3)为了进一步研究基因的传递规律,他们以基因组成为Dd的高茎豌豆为父本与基因组成为dd的矮茎豌豆为母本进行杂交,预计理论上后代中高茎豌豆:矮茎豌豆=___________,简述出现这样比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
(1)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
(2)①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伊蚊通过气味区分人和动物。
②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c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伊蚊在ABC三个区的主要分布区域。
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以上所有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B C B D C C A
非选择题
11、(1)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 ③④; b;0-6和18-24;
(3) 出行少坐出租车或私家车,多坐公交车; 随手关灯,减少用电;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煤炉烧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等(合理即可)。
12、(1)吸收;
(2)7→C→D→1→6;
(3)舒张;
(4)重吸收;
(5)先缩手后形成痛觉。
13、(1) 父本和母本;
(2) 75%;②、③;
(3) 1:1;Dd产生了D、d两种配子的比例相等,D、d两种配子与dd产生的d配子随机结合的机会均等。
14、(1)传播途径;
(2)人的气味中a和c气体的相对含量高于动物的气味;
(3) 对照;伊蚊喜欢人的气味,且喜欢人的气味中的a和c气体;
(4)多洗澡,减少气味的散出;用a和c气体引诱伊蚊并杀灭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