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时局和辛亥革命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的时局和辛亥革命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同为“剃发”,两者有何差异?图二的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学习目标:
1、了解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成长(难点)
2、知道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史实(重点)
3、识记三民主义的内容,了解三民主义的意义(难点)
4、掌握武昌起义的内容,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
5、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的基本情况自主学习1、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掠夺,铁路是
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
2、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要求清政府保护民族经济,民族工业的发
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著名的实业家张謇要求召开国会。
3、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学习和接受了西方政治学说
与自然科学,以上海和东京为中心,革命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革命。首次将
“革命”一词引进中国的是邹容所写的《革命军》。
4、在众多革命者中,1894年,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
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一个全国性的
统一革命组织,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进一步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5、1911年,革命党人在黄兴的率领下在广州进行起义,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6、革命风起云涌之时,清政府也曾试图改革,实行“新政”和立宪,但它
们都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6、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后又将筑路权卖给列强,各地纷纷兴起保路运动。
7、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爆发了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因1911
年为辛亥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8、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9、临时政府成立后,便颁布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1919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覆亡。
11、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不仅推翻了清朝
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
共和制的国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
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陈天华著《猛回头》节选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变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面对列强掠夺,中国有识之士做出了怎样反应? 1.民族资产阶级成长实业救国张謇2.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1)邹容《革命军》宣传革命思想(2)孙中山:革命先行者弃医从政创建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1894年: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思考:革命团体与革命政党有什么区别?口号——“振兴中华”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三


义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前提)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核心内容)通过平均地权的方法使国民摆脱贫困,核心
是解决土地问题(补充和发展)但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但是是资产阶级民权,不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反映了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有利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没有完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改良社会经济,同情劳动人民.(民主革命)(社会革命)(民族革命)一、大背景19世纪末列强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洋务运动失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新政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辛亥革命太平天国
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二、辛亥革命经过经过: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爆发:1911年10月10晚,武昌起义起义军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夜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三日内,武汉三镇光复。影响:地理位置:九省通衢,交通发达,便于传播革命思想
经济发展: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
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革命基础: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两个重要的革命团
体文学社和共进会
保路运动和提前起义等。长江以南和北方部分地区三、中华民国成立(1)概况①时间:1912年1月1日
(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②领导人:孙中山(临时大总统)③国旗:五色旗④首都:南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性质:①内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四、结局:1、背景:(2)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1)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2、结果:1912年2月,清帝退位辛亥革命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性质和意义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2、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清王朝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你怎样认为?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中国人民依然生活苦难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救中国自主学习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巩固势力,将政府由南京迁往北京等,中
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2、袁世凯后又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3、1914年欧洲列强全力投入一战,无暇东顾,日本乘机提出侵占山东等地
的“二十一条”,被称为“亡国条约”,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而袁世凯
竟接受了。
4、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接受帝制,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
元年。复辟帝制的消息传来,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举行了声势浩大的
护国运动。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之争凸显,很快分裂为直系、皖系、
奉系三大派系。这一时期的中国,出现军阀混战局面,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的状态。对比两段材料,说说总统权力有何变化?12月28日 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改为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三权分立总统由选举产生宪法由国会制定专制民主共和PK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二十一条”(节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辱国的条约损害了欧美列强在华利益“二十一条”损害了国家哪些利益?复辟帝制时间:
国号:
年号:专制共和护国运动各阶层的反对 辛亥革命解放人们的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5年底中华帝国洪宪欧美列强反对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根本原因:违背历史潮流军阀混战、
四分五裂、
动荡不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