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第二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阶段作业反馈 八年级科学(含答案 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第二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阶段作业反馈 八年级科学(含答案 全)

资源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阶段作业反馈2023.05
八年级科学
温馨提示:
全卷有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Na-23
一、选择题(本小题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演示使用测电笔的几种握笔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乙和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
3.科学家在挑战人工合成更高顺位的元素,目前已合成到了118号元素。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质子数为118。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8 B.176 C.294 D.412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5.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6.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气管、肺泡、支气管 B.肺泡、支气管、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7.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7H8N4O2),适量饮茶有益身体健康。有关茶碱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克 B.每个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
C.茶碱中含有O2分子 D.氢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 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表示人体中肺的大致位置的序号是1
B. 图乙中表示人体呼气过程的是A
C. 吸气过程对应的肺内气压变化可用图丙中的CD段曲线表示
D. 图丁中①代表CO2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9.乘客进站时,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A.B. C. D.
10.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下列实验设计可以验证月球土壤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的是
A. B. C. D.
11. ClO2是新型的饮用水消毒剂.如图是制取ClO2的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图(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你认为下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 可推出的化学式为H2O
C. 反应中只有一种物质是单质 D. 氧原子的数目在反应前后不变
12.某科学兴趣小组欲为蔬莱大棚设计“二氧化碳补充装置”,进行了以下三个阶段的项目化学习。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阶段一:探究科学原理。小明测定了30℃时某蔬菜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右图,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CO2浓度过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CO2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C.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D.光合作用强度只与温度、CO2浓度有关
(2)阶段二:设计气体发生装置。为更灵活地控制反应,小组成员利用大小不同的矿泉水瓶、多孔塑料板设计了如下装置,其中可通过盖紧瓶盖使反应停止的是
(3)阶段三:设计自动报警器。为防止大棚内CO2浓度过高,兴趣小组设计了报警电路,当CO2浓度超过设定值时,红灯亮,反之不亮。其中气敏电阻Rx的阻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15.向a、b两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a试管中加有少量二氧化锰固体。下列关于两试管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6.如图为汽车启动原理图。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接通电路)。
(1)电路接通后,通电螺线管E端的磁极是 ▲ 极。
(2)当钥匙插入钥匙孔并转动,电动机工作,电磁铁的工作电压 ▲ 电动机的工作电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7. 182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偶然发现酒精在常温下不能和氧气反应,在铂丝表面却能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但铂丝却完好无损。据此他制作了一种铂丝打火机(如图所示),它以酒精为燃料,盖子上装有铂丝。使用时打开盖子,将铂丝置于酒精蒸气出口上方,等待片刻铂丝上的酒精即可被点燃。
(1)铂丝在该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
(2)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X,其中物质X化学式为 ▲ 。
(3)将铂丝置于酒精蒸气出口上方,需“等待片刻”才能点燃,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酒精蒸气未立即燃烧的原因是 ▲ 。
18. 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断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_;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 。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19.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海水稻,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如图3是图2中海水稻叶片局部放大示意图,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海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
(2)海水稻完成图3中的C过程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再经 ▲  (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等器官。
20. 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研发了“液体阳光”技术,实现了简单有机物的人工合成。其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即在二氧化钛(TiO2)催化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醇(CH3OH),后者是当下重要的清洁燃料。
(1)二氧化钛中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 ▲ 。
(2)模型图中“”所表示的物质是 ▲ 。(写化学式)
(3)人们认为“液体阳光”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支持该观点的是 ▲ _。
A.该技术拓宽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有效途径,为人工合成其他有机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B.通过该技术在常温下就可吸收二氧化碳,既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加剧,又能节约能源。
C.若要通过该技术获得高纯度甲醇,需通过蒸馏方式将产物中的甲醇与水分离,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D.使用该技术需要在添加催化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反应条件过于苛刻,技术要求太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1.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标记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
(2)步骤③中,从B瓶中挤出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 _。
(3)步骤④中,用乙装置对叶片进行脱色,其目的是 ▲ 。
22.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中燃烧匙内的红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压强测量仪测定,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乙所示。
(1)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将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捂紧广口瓶,观察到 ▲ 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 ▲ 。
(3)根据本实验数据。可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23.经过初中科学的学习已经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铁芯的形状有没有关系呢?小华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把形状相同的螺线管安装上如下图所示的不同形状的铁芯,给线圈通电,通电后把带钩的铁盘吸在铁芯的下面,再往铁钩上逐一挂钩码,直至铁盘刚好落下,记录可以悬挂钩码的数量如下表。
铁芯形状 甲 乙 丙
钩码数量/个 13 11 8
(1)实验中通过   ▲ 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   ▲  相同。
(3)从实验数据分析中可得到的结论:  ▲  。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6分,其中24题6分,25题4分,26题7分,27题9分)
24.小科进行“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实践活动:取规格相同的甲、乙、丙三个量筒,盛有等量清水,分别插入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枝条。如图,甲中的枝条保留全部叶片,乙中的枝条摘除部分叶片,丙中的枝条摘除全部叶片。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请回答:
(1)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  。
(2)如果实验成功,可以观察到三个量筒内液面由高到低的顺是  ▲  。
(3)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明显低于阳光直晒下的气温,其原因是  ▲ 。
25.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农作物。如何提高甘蔗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勤劳的劳动人民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方法。
材料一:甘蔗是一种喜高温的植物。因此,农民需将甘蔗种植在阳光照射充足的田里。
材料二:随着蔗茎的伸长,基部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黄或老化。因此,在甘蔗生长的中后期农民需要及时给甘蔗去掉老的叶片,也就是“打脚叶”,能保持通风与透光。
材料三:种植过甘蔗的田地,第二年种植时,甘蔗植株会比前一年的植株小。因此,种植时还会施用肥料,一般以农家肥为主,适当多施钾肥,特别在成熟期前后可追施钾肥。查資料得:农家肥经微生物的分解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从上述材料看,农民为了提高甘蔗的产量与品质采用多种有效方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科学依据。
26.中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等于吸收总量,达到“零排放”。为此,某科学兴趣小组经过“前期调查、原理选择、药量测算和装置设计”等环节,制定了二氧化碳吸收方案。
【前期调查】为分析自然界中碳排放与吸收的主要途径,小组成员经调查绘制了自然界部分碳循环示意图。
【原理选择】小组成员经比较分析,最终确定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思路(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药量测算】考虑操作的便捷性、可行性,设定一次性至少吸收二氧化碳4.4千克,并计算了装载氢氧化钠的质量。
【装置设计】结合吸收效果等因素,兴趣小组成员设计了图乙所示A、B两种吸收装置。
图甲为小组成员绘制的碳排放与吸收示意图,其中碳排放的途径有 ▲ 。
根据小组设定的一次性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要求,在装置A中至少要加入多少千克的氢氧化钠?
请选择A、B两种装置中的其中一种进行推广,并简要说明理由: ▲ 。
27.智能扫地机器人(如图甲)可通过灰尘传感器自动寻找清扫灰尘,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等吸入集尘盒。图乙为其部分工作原理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4.5V,定值电阻R0=12Ω,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E(单位:cd)的变化如图丙所示。其中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不计。
(1)当灰尘增多,空气的透光程度减弱,使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阻值  ▲ (选填“变大” 或“变小”“不变”),B触头与静触头  ▲ (选填“A"或“C”)接触,则电动机工作:反之指示灯亮,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2)若电压表示数小于等于3V时,电动机开始工作。求电压表示数为3V时,光照强度为多少?
(3)若要增加光照强度,电动机仍在电压表示数时开始工作,你可以怎么做?(请写出1种方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小题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A A D B C C B
11 12(1) 12(2) 12(3) 15
B A D A C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6.(1)s(2)小于
17. ①. 催化作用 ②. H2O ③. 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18. ①. 并联 ②. a、c ③. BC
19.(1)光合作用(2)导管
20. ①. +4 ②. H2 ③. AB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1. (1)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和二氧化碳(或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
(2)瓶中二氧化碳被叶片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3)便于观察叶片遇碘液后的颜色变化
22.(1)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放手后,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
(2)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气压增大,氧气消耗使瓶内气压减小,瓶内气压增大量大于气压减小量 (3)19%
23.(1)所挂钩码的个数
(2)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 
(3)在电流、线圈的匝数相同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铁芯的形状有关。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6分,其中24题6分,25题4分,26题7分,27题9分)
24.(1)甲
(2)丙,乙,甲
(3)树叶通过蒸发散发出水分时,水由液体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水汽化时要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
25. 【答题要点】充足的光照促进甘蔗的光合作用(1分);去掉老叶能有效改善通透性,及时补充充足的二氧化碳促进甘蔗的光合作用(1分);施用农家有机肥,满足农作物对无机盐的需求,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甘蔗的光合作用(1分,答出其中一点农家有机肥的作用即可给分);追施钾肥,促进甘蔗茎的生长(1分)。
【满分示例】 保持充足的光照,去除老叶保持空气流通以及时补充二氧化碳,都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促进增产。施用农家有机肥,满足农作物对无机盐的需求,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可以促进甘蔗的光合作用,有助于提高甘蔗产量与品质。成熟期前后追施钾肥,促进甘蔗茎的生长,可以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26.
27.①. 变大 ②. A ③. 3cd ④. 减小电源电压或更换阻值更小的定值电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