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维修基础模块一教学课件高教版(共9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汽车维修基础模块一教学课件高教版(共97张PPT)

资源简介

(共97张PPT)
汽车维修基础模块一
模块一  汽车及汽车维修概述
《汽车维修基础》
学习单元一 汽车及汽车工业的发展
学习单元二 汽车分类及车辆识别代号
学习单元三 汽车总体构造及主要技术参数
学习单元四 汽车维修制度、标准及零件
修复
目录
了解汽车及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了解汽车的分类与识别代号。
了解汽车总体构造与主要技术参数。
了解汽车维护的意义、原则与分级。
掌握汽车修理的分类及修复方法。
学习
目标
01
02
03
04
05
学习单元一 汽车及汽车工业的发展
0
1
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起源于欧洲,欧洲是汽车工业的摇篮。多年以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从美国到欧洲、从欧洲到日本、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四次大转移。现在,汽车工业已遍布全球各大洲,并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产业。
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1.汽车工业的形成
·进入20世纪以后,汽车制造技术不再仅掌控于欧洲人的手中,特别是亨利·福特在 1908年10月开始出售著名的 T型车后,该车产量增长惊人,短短19年就生产了1500多万辆。此间的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还首次推出了流水组装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本大降,汽车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了,它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品。从此时开始,美国汽车便成为世界的宠儿,福特公司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
拓展视频
ENTER YOUR TITLE
福特Mustang发展史
拓展知识
ENTER YOUR TITLE
实心木轮
古代车轮
拓展知识
英国的滑轮车
德国的发条车
荷兰的双桅风帆车
拓展知识
萨弗里的蒸汽抽水机
瓦特的蒸汽机
纽科门大气式蒸汽机
拓展知识
第一台汽油机
第一台柴油机
拓展知识
卡尔·本茨的三轮汽车
戴姆勒的四轮汽车
拓展知识
BJ212轻型越野汽车
黄河JN150重型载货汽车
跃进NJ130轻型载货汽车
上海SH760轿车
拓展知识
红岩牌CQ261型越野汽车
延安牌SX250型越野汽车
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ENTER YOUR TITLE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汽车工业均为军事目的服务,这大大缓解了美国与其他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之间的汽车工业竞争。随着战后经济的复苏和政府支持的加强,欧洲汽车工业开始飞快发展。以当时的联邦德国为例,仅5年时间就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产量达到每年205.5万辆。1970年,欧洲共同体的汽车产量首次超过美国。随后,西欧各国还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改变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格局。欧洲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逐步由美国移向欧洲。
2.以欧洲为重心的汽车工业发展
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3. 以日本为重心的汽车工业发展
·当 1973 年首次发生石油危机时,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汽车工业受到很大冲击,而日本似乎对此早有察觉,他们研制生产了大量小型节油型汽车,终于在 1980 年把美国赶下了“汽车王国”的宝座。
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4.以韩国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异军突起
·20世纪70年代,较好的经济基础为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1973 年,在韩国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的支持下,韩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韩国在西欧、美洲、东欧、亚洲和大洋洲建立了生产基地,实现了其国内生产本地化、海外生产体系化和全球营销网络,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二、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阶段(时期) 内容
初创成长阶段(1953—1981 年) 我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是通过国家集中投资和全方位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的,其标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的建设和投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内汽车专门人才缺乏,重工业部于1950年8月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承担汽车制造厂的整体设计工作。1953年,一汽破土动工,经过短短的 3 年时间便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汽车生产基地。一汽建成后,先后发展了 4 t 解放牌、2.5 t 越野、红旗轿车等产品,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阶段(1982—1993 年)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调整、提高和快速发展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针对“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不利局面,先后建立了 1 个微型车生产基地(天津汽车厂),2 个装配点(柳州拖拉机厂和国营伟建机械厂)和 4 个轻型车生产基地(东北、北京、南京和西南)。
快速发展阶段(1993 年以后) 1994 年 2 月,国家计委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作为指导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纲领,当时我国汽车工业的目标是到 2010 年汽车产量达 600 万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汽车发展趋势
·自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汽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30余年的历程。与早期的汽车相比,虽然今天的汽车在结构、性能及用途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其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汽车给人类带来了诸如能源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雾霾等问题,这就迫使汽车朝着更安全、环保、节能、高可靠性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拓展知识
大众Golf Plus Bifuel液化石油气汽车
液化石油气(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的发动机具有以下特点:降低燃料使用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发动机尾气清洁,排放物中有害物质少;发动机及其部件(滤清器、火花塞等)使用寿命长;噪声低,工作平稳。但是,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的伴随产物,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不可能成为汽油、柴油的稳定代替燃料。
拓展知识
汽车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余为乙烷、丙烷、丁烷及少量其他物质。使用的天然气种类有压缩天然气(CNG,compressed natural gas)和液化天然气(LNG,liquefied natural gas)两种。两者相比,在汽车上更具推广价值的是压缩天然气。
压缩天然气汽车
拓展知识
氢气汽车指用氢气直接作为燃料的汽车,它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氢气的来源主要是电解水、碳氢化合物的裂解和工业废氢。
宝马新式氢能源汽车
氢程
拓展知识
科学家们正在研制一种以空气为动力源的汽车。空气动力汽车的发动机采用空气压缩技术,把压缩空气存储在空气罐内。压缩空气可来源于充气站,亦可通过电能等其他方式自行在车上准备,然后缓慢释放并推动汽车前进。
压缩天然气汽车
拓展知识
太阳能电动车
拓展知识 借鉴仿生物学
叶子汽车
鞋子汽车
“飞蛾”汽车
三、汽车发展趋势
·未来安全技术会越来越受关注。被动安全日益精细化,主动安全会继续得到大幅提升,被动和主动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将越来越明显。未来汽车将从 “零死亡”向“零伤亡”再向“零事故”的终极目标不断前进。
·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会越来越快,尽管完全的无人驾驶可能尚需时日,但区域的、部分工况下的自动驾驶将作为一项核心的安全技术得到应用。而且这些安全技术将与语言识别系统、数据信息交换系统以及IT网络技术等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
1. 汽车安全技术会越来越受关注
拓展视频
ENTER YOUR TITLE
先进的汽车安全技术
因此,对尾气的排放限制和减排技术也提出更高要求。
三、汽车发展趋势
环保技术
导入材料
环境污染
重要因素
·目前国家已经导入材料的再回收法规,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考虑日后如何拆分、回收的问题,这不仅是对整车厂,更是对零部件厂商的巨大挑战。排放控制、噪声控制以及车内空气质量等,都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汽车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发动机尾气、空调制冷剂泄漏、废弃的油料及重金属、废弃蓄电池等几方面,其中尾气的污染尤为严重。
·环保技术也将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核心技术,因为污染的压力将使环保成为否决项。
·汽车的污染是一个重要因素。
2. 汽车环保技术将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核心技术
3. 汽车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凸显
·实际上,未来真正能制约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能源问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已接近60% 的红线,缺油的压力非常大。为此工信部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施5升油耗的法规,这是非常严苛的指标,尤其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挑战异常艰巨。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动力总成技术还有待提升,新能源技术还方兴未艾,而在优化发动机、变热箱之外,轻量化、电子化、智能化等技术在节油领域的巨大潜力,还有待更多的开发。
三、汽车发展趋势
三、汽车发展趋势
特征
技术
·以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而汽车将成为应用这些最新科技成果的最佳载体之一,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将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发现,未来世界汽车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汽车设计技术和电子控制综合化、驱动形式多样化、生产制造柔性化、材料轻量化、生产组织全球化上,以开发出更安全、舒适、无污染和节能型智能化汽车。
4.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将呈几何级数地增加
拓展知识—未来汽车
吸能式车身结构
1.吸能式车身结构
拓展知识—未来汽车
2.自动驾驶汽车的原理与结构
自动驾驶汽车结构示意图
学习单元二 汽车分类及车辆识别代号
0
2
一、汽车的分类
大类 小类
乘用车 ·轿车: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活顶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
·旅行车
·多用途乘用车
·短头乘用车
·越野乘用车
·专用乘用车
商用车 ·客车: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客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 。
·半挂牵引车
·货车: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 、越野货车、专用作业车、专用货车
1. 按用途分类
一、汽车的分类
2. 按乘客座位数及汽车总质量分类
一、汽车的分类
2. 按乘客座位数及汽车总质量分类
二、车辆识别代号(VIN)
1.VIN 所在位置
·VIN 应位于易于看到并且能防止磨损或替换的部位,所选择的部位应在用户手册或此类出版物上给予说明。常见的部位如下:
仪表与前风窗左下角的交界处。
发动机前横梁上。
左前门边或立柱上。
驾驶人左腿前方。
前排左座椅下部。
前风窗下车身处。
拓展视频
ENTER YOUR TITLE
车辆识别代号位置
二、车辆识别代号(VIN)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由3位字码组成,第1位字码代表汽车生产国家(表1-5);第 2位字码代表汽车制造商(表1-6);第3位字码代表车辆类别。
·车辆说明部分(VDS)由6位字码组成,如果制造厂所用字码不足6位,应在剩余位置填入制造厂选定的字母或数字,以表现车辆的一般特征,其代码及顺序由制造厂决定。
·车辆指示部分(VIS)是VIN的最后部分,由8位字码组成,其最后4 位应是数字。一般情况下,VIS部分的第1位字码指示年份,第2位字码指示生产厂家,后6位指示厂址及生产序号。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车辆说明部分
车辆指示部分
2.VIN 的组成
二、车辆识别代号(VIN)
3. 对字码的规定
·在 VIN 码中仅能采用下列阿拉伯数字和大写的英文字母:0、1、2、3、4、5、6、7、8、9、A、B、C、D、E、F、G、H、J、K、L、M、N、P、R、S、T、U、V、W、X、Y、Z,字母 I、O、Q 不能使用。
二、车辆识别代号(VIN)
4. 国产汽车 VIN 码解读示例
(1)红旗轿车的识别代号 LFPH4ACB411C02008 解读(表1-7)。
二、车辆识别代号(VIN)
4. 国产汽车 VIN 码解读示例
(2)上海大众帕萨特轿车的识别代号 LSVCC2A42CN013984 解读(表 1-8)。
学习单元三 汽车总体构造及主要技术参数
0
3
一、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汽车总体构造图如图1-1所示。汽车整车透视图如图1-2所示。
一、汽车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其功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现代汽车发动机主要采用的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一般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汽油发动机采用)和起动系统等组成。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如图1-3所示。
1. 发动机
拓展知识
机体组的组成
拓展知识
活塞连杆组的组成
拓展知识
曲轴飞轮组的组成
拓展知识
配气机构的组成
拓展知识
水冷却系统的组成
拓展知识
润滑系统的组成
拓展知识
起动系统的组成
一、汽车总体构造
结构 内容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该机构是发动机借
以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的机构。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其功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进入气缸并在燃烧后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的燃料供给系统由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节气门体、喷
油器、供油管、空气滤清器和进气歧管等组成。其功用是向气缸内供给已配好的可燃混合气(缸内喷射式发动机为空气),并控制进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的量,以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1. 发动机
一、汽车总体构造
结构 内容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有水冷和风冷两种,现代汽车一般都采用水冷式,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套等组成。其功用是利用冷却液冷却高温零件,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工作。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集滤器、滤清器、油道、油底壳、调压阀和安全阀等组成。其功用是将润滑油分送至各个摩擦零件的摩擦面,以减小摩擦力,减缓机件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点火系统 汽油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统包括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其功用是按一定时刻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由起动机及附属设备组成。其功用是带动飞轮旋转以获得必要的动能和起动转速,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状态。
1. 发动机
拓展视频
ENTER YOUR TITLE
汽车发动机内部燃烧过程
一、汽车总体构造
·底盘的功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它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四部分组成。常见载货汽车和轿车(后驱动)的底盘构造如图 1-4及图1-5所示。
2. 底盘
一、汽车总体构造
系统 内容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用来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至驱动轮,并保证汽车正常行驶。它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
行驶系统 行驶系统将汽车构成一整体,并承受各种力和力矩,同时把传动系统传至驱动轮的转矩转化成驱动力,驱动汽车平顺行驶。它是汽车的基础,由车架、车桥、车轮与轮胎以及位于车桥和车架之间的悬架装置组成。
转向系统 转向系统用来实现转向并保证汽车直行的稳定性。它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的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迅速减速直至停车,控制车速,保证汽车可靠停放。它由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组成。行车制动装置由设在每个车轮上的制动器和制动操纵机构组成,由驾驶人通过制动踏板来操纵。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器有装在变速器第二轴上的,但大多数是与后桥制动器合一的,驻车制动器多由手操纵杆来操纵。
2. 底盘
拓展视频
ENTER YOUR TITLE
汽车底盘结构
拓展知识
传动系统的组成
拓展知识
行驶系统的组成
拓展知识
转向系统的组成
拓展知识
制动系统的组成
三、汽车发展趋势
3. 车身
·汽车车身是驾驶人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车身不仅要为驾驶人提供方便的操作条件、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或保证货物完好无损,还要求其外形精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汽车总体构造
·非承载式车身,又称车架式车身,是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的车身结构形式。悬置是用弹性元件连接,车身本体基本上不承受行驶时道路对汽车的外加载荷。大客车、货车多采用非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又称无车架式车身,是车身和车架共同组成车身本体的刚性空间结构,承受全部载荷。轿车多采用承载式车身。
·半承载式车身,又称底架式承载车身,车身本体与底架用焊接或螺栓刚性连接,使车身与底架成为一体而承受载荷。
非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车身
半承载式车身
3. 车身
(1)按承受载荷的方式分类,车身分为非承载式、承载式和半承载式 3 种。
一、汽车总体构造
·货车车身结构由驾驶室和车厢两部分组成,属于非承载式车身。
·轿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前舱总成、侧围总成、车身下部总成、顶盖总成和四门两盖系统5个部分组成。
·客车车身均采用骨架式结构的厢式车身,车身本体由车身骨架与车身蒙皮等构件组成。客车车身按部位的不同分为前围、后围、侧围、顶盖及地板等部分。
货车车身结构
轿车车身结构
客车车身
3. 车身
(2)按用途分类,车身分为货车车身、轿车车身和客车车身 3 种。
拓展知识
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
拓展知识
车身构成部件
一、汽车总体构造
组成部分 内容
前舱 前舱也称发动机舱,其一般由左右纵梁、左右前轮罩、大灯支架、水箱上下横
梁、前围板总成、前减震器安装座组成。
侧围 侧围一般由侧围外板、上边梁、B柱内板、B 柱加强板、油箱口盒、后轮罩板等
组成。
车身下部结构 车身下部结构主要由前地板、中地板、后地板、地板纵梁、地板横梁、门槛内
板、后纵梁等组成。
顶盖总成 顶盖总成由顶盖外板、顶盖横梁等组成。
四门两盖 四门两盖主要是指左右前门、左右后门以及发动机盖和行李厢盖。
轿车车身结构
一、汽车总体构造
附件 内容
第一类 第一类是提供安全性的车身附件,如风窗刮水器、风窗玻璃洗涤器、后视镜、门锁、行李厢锁、除霜器、玻璃升降器、座椅安全带等。
第二类 第二类是提供舒适性的车身附件,如空调装置、暖气装置、冷气装置、座椅、头枕、脚蹬、扶手等。
第三类 第三类是提供娱乐性的车身附件,如无线电收音机、杆式天线、电视机、立体声音响装置等。
第四类 第四类是提供便利性的车身附件,如点烟器、烟灰盒、无线电话机、小型电冰箱等。
汽车车身有 4 类附件
拓展视频
ENTER YOUR TITLE
汽车车身构造
一、汽车总体构造
客车车身骨架主要构件名称
一、汽车总体构造
ENTER YOUR TITLE
·现代汽车电气设备由电源、用电设备和配电装置3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和调节器。用电设备包括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设备、信号装置、仪表及报警装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辅助电器等。配电装置包括中央接线盒、电路开关、熔断器、插接件和导线。
4.电气设备
二、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包括总长、总宽、总高、轴距、轮距、前悬、后悬等,如图1-12所示。
·总长。总长即车体纵向的最大尺寸(前后最外端间的距离)。
·总宽。总宽即车体横向的最大尺寸。
·总高。总高即车体最高点到地面间的距离。
·轴距。轴距即相邻两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轮距。轮距即同一车桥左右轮胎面中心线(沿地面)间的距离。双胎结构则为双胎中心线间的距离。
·前悬。前悬即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线间的距离。
·后悬。后悬即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线间的距离。
1. 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
二、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参数 内容
整备质量 整备质量即整车装备齐全,加足燃油、润滑油和工作液(如制动液、冷却液),并带齐随车工具、备胎及其他规定应带的备品,但未载人、载货时的总质量。整备质量越小的汽车,燃油消耗越少,经济性越好。
最大装载质量 最大装载质量即设计允许的最大载货(客)的质量。乘用车一般以座位数计算,商用车中的客车以载客量计。超载将导致车辆早期损坏,制动距离变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最大总质量 最大总质量即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最大总质量 = 整备质量 + 最大装载质量。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 整备质量利用系数即载货汽车的最大装载质量与其整备质量之比。它表明单位汽车整备质量所承受的汽车装载质量。此系数越大表明该车型的材料利用率及设计与工艺水平越高。
轴荷分配 轴荷分配即汽车空载和满载时的整备质量分配到各个车轴上的百分比。它是汽车的重要质量参数,对汽车的牵引性、通过性、制动性、操纵性和稳定性等主要性能及轮胎的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2. 汽车的质量参数
二、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ENTER YOUR TITLE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汽车的动力性能(如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经济性能(汽车的燃料消耗量)、制动性能(制动距离)、通过性能(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操纵稳定性和汽车有害气体排放等。
3.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性能指标 内容
最高车速 最高车速即汽车在平直良好的道路上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车速(km/h)。它是汽车的一个重要动力性能指标。目前,普通轿车最高车速一般为150~200km/h。
加速时间 加速时间即汽车加速到一定车速所需要的时间,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表示。它也是汽车动力性能的重要指标。轿车常用0~100km/h的换挡加速时间来评价,如普通轿车的加速时间为10~15s。
最大爬坡度 最大爬坡度指车辆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一般要求在 30%左右;越野车要求更高,一般在 60%左右。
燃料消耗量 燃料消耗量通常以百千米油耗衡量,即汽车在良好的水平硬路面上以一定的载荷(轿车半载、货车满载)及最高挡等速行驶时的百千米燃料消耗量,单位为L/100 km。它是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常用的评价指标。
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指在良好的试验跑道上、在规定的车速下紧急制动时,由踩制动踏板起到完全停车时通过的距离。我国通常以30km/h 和50km/h 车速下的最小制动距离来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如乘用车在50km/h车速下的最小制动距离应不大于 19m。
3.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性能指标 内容
最小转弯半径 最小转弯半径即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外侧转向轮中心平面的移动轨迹圆半径(m)。最小转弯半径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越好。轿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一般为轴距的2~2.5 倍。
最小离地间隙 最小离地间隙指汽车满载、静止时,底盘下部(车轮除外)最低点到地面间的距离。
接近角 接近角即车体前部凸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
离去角 离去角即车体后端凸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
汽车有害气体排放 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SO2 )、醛类和微粒(含碳烟)等,它们对人体有害,应予以控制。
3.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
拓展视频
ENTER YOUR TITLE
汽车主要性能参数
学习单元四 汽车维修制度、标准及零件修复
0
4
一、汽车维修业的概念
维修业
修理
·汽车维修业是由汽车维护和修理厂点组成的、为在用汽车服务的、相对独立的行业。汽车维修业通过维护和修理来维持和恢复汽车技术状况,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是汽车流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维护和汽车修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技术措施。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修理和维修救援的泛
称,具体包括整车修理、总成修理、整车维护、小修、专项修理、维修救援和维修竣工检验等。
二、汽车维修管理制度
维护制度 内容
1.汽车维护的原则和任务 我国现行的汽车维护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汽车维护的任务是保持车容整洁,降低零件磨损速度,预防故障发生,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2.汽车维护分类 汽车维护分定期维护和非定期维护。定期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非定期维护分为换季维护和走合期维护。换季维护可结合定期维护进行。
3.汽车维护的作业规范 汽车维护作业包括清洗、检查、补给、润滑、紧固、调整等内容。一般除主要总成发生故障必须解体外,不得对车辆总成进行解体,这就明确了维护和修理的界限。
4.汽车维护周期 (1)日常维护。日常维护的周期为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
(2)一级、二级维护。汽车一级、二级维护周期的确定,应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对于不便用行驶里程统计、考核的汽车,可用行驶时间(天)间隔确定周期。实践中,汽车一级、二级维护周期(行驶里程或时间间隔)主要依据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结合汽车使用强度和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1. 汽车维护制度
二、汽车维修管理制度
作业范围 内容
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日常性作业,由驾驶人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
一级维护 一级维护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二级维护 二级维护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
换季维护 换季维护是汽车运行环境(如季节)转换之前,为适应运行条件变化,结合汽车定期维护作业,另外附加一些相应的作业项目所进行的维护。
走合期维护 新车出厂或大修(包括发动机大修)后,初期行驶的一段里程(一般为1500~2000km)阶段称为走合期,在这段时期对车辆所进行的维护称为走合期维护。
1. 汽车维护制度
5)各类维护的作业范围
二、汽车维修管理制度
2. 汽车修理制度
1)汽车修理的原则和任务
我国现行的汽车修理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即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视情况按不同的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既要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变化,又要防止提前修理造成的浪费。汽车修理的任务是将达到工作极限的汽车恢复工作能力。
二、汽车维修管理制度
分类 内容
汽车大修 汽车大修是指车辆在行驶一定里程(或时间)后,经过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用修理或更换车辆任何零件的方法,恢复车辆的完好技术状况的恢复性修理。其目的是恢复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原有装备,使车辆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条件。
总成大修 总成大修是指车辆在行驶一定里程(或时间)后,用修理或更换总成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某一总成的完好状况和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汽车小修 汽车小修是指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车辆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主要在于排除车辆运行中发生的临时性故障和发现的隐患及局部的损伤。
零件修理 零件修理是指针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原因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理。零件修理要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
2. 汽车修理制度
2)汽车修理的分类
三、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和车辆的送修标志及规定
·汽车维护和修理必须根据国家和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车辆技术标准进行作业,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验收,以确保维修质量。
·现行的汽车维护技术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 18344—2016 是现行的汽车维护国家标准,所有车型的维护规范均应参照此标准严格执行。
·现行的汽车修理(相关)技术标准。
1. 汽车维修技术标准
三、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和车辆的送修标志及规定
·汽车大修送修标志。客车以车厢为主,合发动机总成,货车以发动机总成为主,结合车架总成或其他两个总成符合大修条件的。
·挂车大修送修标志。
① 挂车车架(包括转盘)和货厢符合大修条件。
② 定车牵引的半挂车和铰接式大客车,按照汽车大修的送修标志与牵引车同时进厂大修。
·总成大修送修标志:发动机总成、车架总成、变速器(分动器)总成、后桥(驱动桥、中桥)总成、前桥总成、客车车身总成、货车车身总成。
2. 车辆的送修标志
三、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和车辆的送修标志及规定
·车辆和总成送修时,承修单位与送修单位应签订合同,商定送修要求、修理时间、质量保证等。
·车辆送修时,应具备行驶功能,装备齐全,不得拆换。
·总成送修时,应在装合状态,附件、零件均不得拆换和短缺。
·肇事车辆或因特殊情况不能行驶和短缺零部件的车辆,在签订合同时应做出相应规定和说明。
·车辆和总成送修时,应将车辆和总成的有关技术档案一并送承修单位。
3. 车辆和总成的送修规定
四、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方法 内容
修理尺寸法 修理尺寸法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除去零件的表层,使零件具有规定的几何形状和新的尺寸。它适用于孔的扩大和轴的缩小两种情况。汽车上有相当多的配合件采用修理尺寸法进行修复。
附加零件法 附加零件法是当轴和孔磨损过甚或加工到最后一级修理尺寸后,在零件力学容许的条件下,可以加工至较大尺寸,镶入一个套筒或衬套并加以固定,然后加工至标准尺寸的方法。
衬套与被修复的零件接合必须有一定的过盈,以使两者紧密接合,满足传热和传递力的要求,也可以用螺纹和焊接等方法接合。
零件局部更换法 零件局部更换法是修复零件局部磨损过大或局部损坏的方法。修理时,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修整损坏的部位,然后用镶焊等方法恢复其原有的尺寸和性能。采用此种方法可修复齿轮、花键等。
翻转或转向修理法 翻转或转向修理法是将零件转一角度或翻面,用未磨损的部位代替磨损的部位的方法。
1. 机械加工修复法
四、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用压力使零件的变形得到矫正,恢复零件标准形状的加工方法称为压力加工修复法。汽车在使用中,零件由于受残余应力、温度或者事故等原因,会产生弯曲、扭曲和翘曲等变形。用压力加工修复法进行修复简便易行,对一般金属零件的变形进行矫正都可以使用。如连杆弯曲、扭曲,气门杆弯曲和工字梁弯曲等,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消除变形,恢复零件的正确形状。
2. 压力加工修复法
四、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电镀是将金属零件浸入电解液中,以零件为阴极,通入直流电,在电流的作用下,电解液发生电解现象,使溶液中的金属析出,积附到被镀金属表面,形成电镀层。
·电镀加工修复法不仅可以恢复零件的尺寸,改善其表面性能,同时因电镀过程中温度不高,不会引起零件变形,也不会影响原来的热处理性能。电镀是汽车零件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应用
较广的是镀铬和镀铜。
3. 电镀加工修复法
四、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环保技术
导入材料
环境污染
重要因素
·电喷涂是利用电弧熔化金属丝,气体喷涂是用氧气-乙炔火焰熔化金属丝,两者都是利用高压空气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均匀地冲击黏附在零件表面上,形成
喷涂层。金属喷涂在汽车修理中应用很广。
·金属喷涂分为电喷涂和气体喷涂两种。
金属喷涂也称金属喷镀,它用压缩空气的高速气流将金属粉末或熔化的金属吹散成雾状继而喷射到准备好的粗糙干净的零件表面上,形成金属涂层。
4. 金属喷涂修复法
5. 焊接加工修复法
·焊接加工修复法是依靠电弧或火焰的热量将金属和焊丝熔化,熔焊在零件上,达到填补零件磨损和恢复零件完整形状的加工方法。焊接加工修复法可以得到较高的结合强度,焊层的厚度又便于控制,设备比较简单,维修成本低。因此,焊接加工修复法已经成为汽车维修行业中最常用且不可缺少的一种修复方法。
四、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四、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采用黏结修复法工艺简单,设备少,成本低,对工件不需要加热,没有变形。常用的黏结分为有机黏结和无机黏结两种。修复零件时要考虑黏结的强度和零件耐受的温度。
·氧化铜胶由氧化铜粉和无水磷酸调和而成,两者化学反应后生成磷酸铜。磷酸铜吸收水分成为结晶水化合物后固化,成为一种“水泥”,用于黏结、填补和堵漏。
·环氧树脂胶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增塑剂、填料等组成,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能与多种材料表面形成化学键而结合,产生强大的黏结力,固化收缩小,绝缘性好,耐腐蚀,耐油,使用方便。
黏结修复法工艺简单
磷酸铜吸收水分
环氧树脂胶
6. 黏结修复法
四、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涂装
质量
·汽车涂装修复的目的在于美观、防锈和提高身价。用各种涂装材料覆盖车身内外表面,是车身修复作业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并直接关系到车身维修质量的优劣。此外,涂装修复与车身维修中的其他作业联系紧密。
·一方面,涂装可以弥补其他作业中留下的缺陷;另一方面,如果焊接、钣金、钳工等作业的基础不好,也会直接影响车身的涂装质量。
7. 涂装修复法
思考与练习
1.汽车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2.汽车总体构造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汽车发动机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些机构和系统组成?
4.汽车底盘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5.汽车电气设备由哪些部分组成?
6.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包括哪些内容?
7.汽车的质量参数主要有哪些?
8.汽车维护的原则和任务是什么?
9.汽车修理的原则和任务是什么?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