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第一学期金华市婺城区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第一学期金华市婺城区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2022~2023第一学期金华市婺城区
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三年级上册科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用湿抹布擦黑板后,黑板上的水过一会儿就干了,这是因为水跑到  空气  中去了,这就是蒸发现象。给水加热时,这个过程会变得更  快  (填“快”或“慢”)。
2.吃晚饭时,天天发现爸爸刚端上桌的菜的上方飘着“白气”,“白气”是  水蒸气  ;天上飘着的云是  小水滴  。(均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3.在“水结冰了”的实验中,往烧杯中的冰里加较多的  食盐  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原来水面的高度要  高  (填“高”或“低”)。
空气

水蒸气
小水滴
食盐

4.在“冰融化了”的实验中,为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这个过程,我们需要在试管上做两次标记,先标记  冰  面高度,再标记  水  面高度,可以用  橡皮筋  来标记。
5.我们在做“分离食盐和沙”的实验时,可以先把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发现  食盐  溶解在水中,用滤纸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  沙  。这个实验说明  食盐  易溶解于水,  沙  不溶解于水。(均填“食盐”或“沙”)
6.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要比小苏打  强  (填“强”或“弱”)。


橡皮筋
食盐

食盐


7.厨房里的油烟机是吸油的好帮手,我们经常把它安装在厨房煤气灶的斜上方,这是因为混有油烟的空气受热后会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
8.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飞沫中的病毒会通过空气快速地传播,这说明空气会  流动  。
9.同一时间,典典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12℃。他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8℃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14~15  时。
10.2022年12月1日,金华市降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统计降水量时,降雪  算  (填“算”或“不算”)降水量。雨、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大气  圈中的自然现象。
上升
流动
8℃
14~15

大气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将圆杯子里的水和油分别倒入方盒子中,它们都变成方的了,这说明( B )。
A.液体流动快
B.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C.液体的形状都相同
2.要使某种物质尽快溶解,方法( C )比较好。
A.10℃ B.40℃ C.40℃
B
C
3.如图是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事物异同点的( B )。
A.气泡图 B.维恩图 C.交叉图
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水和空气的共同点的是( C )。
A.都会流动 B.都占据空间 C.都是白色的
B
C
5.在“探究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会影响实验准确性的是( C )。
A.用搅拌棒搅拌,加快溶解
B.用电子秤量取每一份食盐
C.为加快实验速度,前一份加进去的食盐没完全溶解,马上加下一份
C
6.把橡皮泥捏成小狗,用纸折成飞机,冰融化成水,这三种物质变化的共同点是( B )。
A.都改变了颜色
B.都改变了形态
C.都不再是原来的物质
B
7.水槽里装有水,如果在水面上放一个乒乓球,再用一个透明塑料杯罩着乒乓球往下压,杯子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乒乓球在( A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A
8.课堂上,我们用下列实验( C )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A. B.
C.
C
9.想测一袋空气的质量,下列物品( A )比较合适。
A.回形针 B.鸡蛋 C.苹果
10.如图所示,图在“风的模拟”实验中,点燃蜡烛后,将蚊香放在侧面的洞口,我们可以观察到烟( B )。
A.在筒外垂直往上升
B.被吸入筒中
C.在筒外向四面飘散
A
B
11.科学课上,我们做了“热气球”的实验,下列物品和“热气球”原理一样的是( C )。
A.滑翔伞 B.风筝 C.走马灯
12.下列方法不能制造风的是( B )。
A.用扇子扇
B.用手按压桌面
C.打开电风扇
C
B
13.给充气玩具充入空气,可以让玩具有弹性,说明空气( B )。
A.有质量
B.可以被压缩
C.会上升
14.冬天洗澡时,浴室里面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与自然界中的( B )很像。
A.霜 B.雾 C.雪
B
B
15.我国著名气象学家( C )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观察记录气象数据。
A.张衡 B.沈括 C.竺可桢
16.龙龙早上7时30分用自制器材测降雨量,他应该( B )再去回收器材并记录。
A.等雨停了
B.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
C.在放学后
C
B
17.下列几种读取气温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A
18.如图所示是华华记录的2022年12月29日的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这一天是晴天
B.这一天刮的是东南风
C.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3℃
19.典典用自制器材收集降水,测量出水的高度是18毫米,用量筒测得水共有80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A )。
A.18毫米 B.18克 C.80毫升
C
A
20.如图1所示,将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出现如图2所示的现象,则这杯水是( C )。
A.冰水 B.常温水 C.热水
C
三、读图与连线题。(每线1分,每空1分,共15分)
1.连一连。
2.空气具有哪些特征?请填一填。(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温度计读数。
( -10℃ ) ( 16℃ ) ( 19℃ )
-10℃
16℃
19℃
4.将测量仪器和用途连一连。
四、科学探究与实验。(每空1分,共25分)
(一)溶解的探究
聪聪在研究食盐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分别把15克食盐倒入四个烧杯中,第一杯用100毫升的冷水溶解并搅拌,第二杯用100毫升的冷水溶解且不搅拌,第三杯用100毫升的热水溶解并搅拌,第四杯用100毫升的热水溶解且不搅拌。溶解时间记录如下表:
溶解方法 溶解时间
第一杯 冷水、搅拌 45秒
第二杯 冷水、不搅拌 150秒
第三杯 热水、搅拌 15秒
第四杯 热水、不搅拌 65秒
1.要想研究水的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应该用第一杯和第  三  杯进行对比实验,这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水的温度  ,不改变的条件是  水量  、  搅拌  。从实验结果来看,  热水  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水的温度
水量
搅拌
热水
2.如果我们拿第一杯和第二杯做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是否搅拌  ,不改变的条件是  水的温度  等。从这组实验结果来看,  搅拌  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3.如果把第四杯食盐水的一部分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等水分蒸发后,留在蒸发皿中的是  食盐  ,它是呈  细小粉末  (填“细小粉末”或“大颗粒”)状的。
是否搅

水的温度
搅拌
食盐
细小粉末
(二)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空气吧!
在研究空气时,典典用两支注射器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用两支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皮塞堵住管口。
第二步: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最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由如图实验现象可知,第一支注射器中装的是( B )。
A.空气 B.水
B
2.典典用力压这两支注射器的活塞,最后两个活塞都( B )压到最底端。
A.能 B.不能
3.典典发现装有空气的注射器停止用力向下压活塞,松开手后活塞会( A )。
A.弹回来一些 B.在原位置不动
4.典典又把装了水的注射器活塞往上拉,则( B )。
A.轻松拉起 B.很难拉动
B
A
B
5.这个实验主要可以证明( C )。
A.空气和水都有质量
B.空气和水都有固定的形状
C.空气易被压缩,水不易被压缩
C
(三)我们关心的天气
学习了《天气》单元后,梦梦和同学连续记录了一周的天气日历并汇总了一段时间的降水量。如图所示:
04 05 06 07 08 09 10

15/4℃ 14/4℃ 13/3℃ 13/2℃ 13/2℃ 16/3℃ 14/-1℃
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降水等级用语 24小时降水总量(毫米)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暴雨 50.0~99.9
大暴雨 100.0~249.9
特大暴雨 ≥250.0
1.统计发现,这一周出现最多的天气是  阴  ,晴天出现了  2  天。
2.上面的天气日历中,记录了  气温  和  云量  ,还少了  风速  和  风向  等信息。(均填“气温”“风速”“云量”或“风向”)
3.梦梦测量降水量的这段时间中,雨天共有  7  天,其中中雨共有  3  天。 
4.这段时间的降水量  22  日最多,是  70  毫米。

2
气温
云量


风向
7
3
22
7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