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统编版教材《政治与法治》第一课第二框,是本册书的起点,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历史线索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如何成为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的。上一框题侧重从建国前角度阐释,本节课侧重从建国后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通过对本节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的探索,成就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深刻的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进而增进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政策的变化,能增强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意识,培养与时俱进的科学思维。通过了解新时代与青年的关系,增强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增强主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并自觉提升社会参与的能力。2、学情分析 生活经验: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能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但是这种感受是感性的,零散的,甚至是充满疑惑的。 知识能力基础:学生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已经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有所了解,这既为学生学习奠定了基础,但也容易让学生轻视本课内容的学习,进而不能深入思考。同时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难免单一和片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3.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后应达成的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查阅精选能代表中国共产领导人民兴国、富国、强国光辉历程的图片,深刻感悟党的伟大历史贡献,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科学精神:通过辨析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理解改革开放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关键抉择,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意识。 公共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图片展示等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的能力,通过撰写倡议书的活动,思考自己与国家的关系,自觉主动做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感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 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利用与上节课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上节课我们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议题,探究了解在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期盼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救国大业,深刻的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接下来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兴国到富国再到强国迈进,用一个又一个辉煌璀璨的成就向世界证明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本节课我们继续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议题来探究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中,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创造了哪些辉煌?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的引导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并理解课时之间的联系 学生:齐读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 设计意图:利用课时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通过阅读素养目标,明确自己要达成的目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环节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活动 展示学习任务: 图片里的辉煌 ——献礼建党百年图片展 要求:1、展览围绕主题分三个篇章,《改天换地—站起来》、《翻天覆地—富起来》、《惊天动地—强起来》 2、精选能代表这个时代主题的图片,组合成小视频集中展示(时间一分钟),并选取其中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6-8张,简单说明选取它的理由(图片展示事件的历史意义所具有的的时代价值等等)。说明理由的部分由小组代表现场解说,无需在视频中呈现 3、小组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篇章,形成作品,选择一位成员负责展示说明。 学生活动 小组同学根据各自主题精选图片,利用小程序、APP等制作成短视频。(这部分是提前布置的课下任务) 课上小组代表展示视频,解说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去选择能代表历史时代成就的照片,在查找资料,精选图片的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这个时代党带领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党领导的认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短视频,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意识,和动手参与的能力。环节三:展示小组成果,探究辉煌历程教师活动: 篇章一:改天换地——站起来 【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展示小组探究的成果 小组代表解说作品 (对成果作品进行评价,并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成就所具有的的意义。) 教师:在同学们分享的照片中,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张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如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民族来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那么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就是改天换地的历史成就,从此中华民族迈入了新的纪元,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总结】伟大历史成就之一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面对困难 迎接挑战】 展示视频: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问题设计:阅读教材第10页,思考总结,面对这诸多困难,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有办法有希望的学生活动 篇章一:改天换地——站起来 【作品展示】 展示成果,解说精选的历史图片 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观看视频, 阅读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总结,有哪些办法,取得怎样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建国初期的种种困难,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能更好的理解过渡时期各种政策方法的必要性,更能深刻的感悟到所取得成绩的伟大。评价学生对“有办法”的回答。并引导学生 【总结】伟大历程成就之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教师:在第一组同学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在过渡时期的探索,也看到了建设初期在国防、科技、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成就。这些成就和经验为我们以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知识小结】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治基础 2.过渡时期的探索和建设---------制度基础 3.社会主义初期的探索成就----------坚实基础 篇章二:翻天覆地——富起来 【作品展示】 组织第二组的同学展示合作的成果 小组代表解说作品 教师:感谢第二小组同学的分享,跟随者同学的展示成果,我们又一次简单回顾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历程,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的改革开放从点到线到面,从沿海到内陆,从沿江到沿边,逐步走向深入,也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在改革开放之初,有许多争论。我们一起看一下 【观点辨析】展示材料 1956年国家完成三大改造,农民加入人民公社,集体劳动。 1978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单干。 面对政策的改变,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有人认为是历史的进步。你赞同哪个观点?为什么?(提示:结合之前所学的辨别是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结合当时不同的国情等) 要求:小组内合作讨论,整合观点选代表发言。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知道政策的改变是进步还是倒退,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具体国情。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为了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第二组同学的分享里,我们看到了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咱同学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奔跑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 【总结】伟大历史成就之三——改革开放 回答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探索 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对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篇章二:翻天覆地——富起来 【作品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视频成果,解说最具代表性图片 小组合作探究,选择观点,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代表回答 三组同学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结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点辨析】这个活动,辨析政策改变的进步与倒退,能深刻的理解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是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同时根据国情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正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体现,增强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知识小结】 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国富民强 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 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的目的 改革开放的意义 篇章三:惊天动地——强起来 【作品展示】 组织第三组同学展示合作成果 小组代表解说作品 教师:通过第三组同学的分享,我们看到了上到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看到了探索浩瀚宇宙的天眼等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看到了东京奥运会强大的中国体育军团,还有盛世中华接志愿军英雄回家的举措。展现了同学们理解的强大,不仅仅是科技等硬实力的强大,还有体育的强大,更有着强大不忘英雄缅怀英雄的历史感悟,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表现,但是我们的强起来绝不仅限于此,我来给大家补充几个。 【展示图片】 教师:第一幅图片,粮食连年丰收,我们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以最快的速度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任性。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倡议并建设RCEP,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发展,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建立了比较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2020年底,贫困县全部脱贫,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任务,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成就我的感触特别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是写我的初高中课本里的目标,现在它从纸上变成了现实,从目标变成了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承诺,也是让中华民族千年的小康梦变成了现实,同时也提前十年完成了联合国制定的减贫目标,为世界的减贫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总结】历史性贡献之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梳理知识 篇章三:惊天动地——强起来 【作品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视频成果,解说最具代表性图片 观看图片,全面认识在新时代国家的成就 设计意图:学生的作品里主要从科技,大工程等方面来展现“强起来”的主题,内容太过单一,因此,借助这个环节展示在新时代取得的其他成就,让“强起来”的内容更丰富,也引导学生看待社会发展不能仅仅从经济科技等方面,也要关注其他的方面,培养用全面的观点问题的意识教师:这些成就是同学们一起见证的,也都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成就,那么我们生活的新时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咱们有亲身的感受,也有必修一的知识基础。同学们来回顾下一新时代的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对我们和世界来说都意义重大,有怎样的意义又如何来理解这些意义呢? 【新时代看中国】展示播放视频 回答新时代的内涵,再一次感悟新时代。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小组合作完成探究问题,并总结回答。设计意图:新时代的意义教材中总结的非常清晰,学生在回答时通常只会照着课本来读。而这个环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问“进入新时代的意义”,而是问“如何理解新时代的意义”,能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为什么进入新时代会有这样的意义。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进入新时代对中华民族、对世界的社会主义、对世界发展的意义,更能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以至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进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总结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知识小结】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强国大业 新时代 历史新方位 新时代的内涵 新时代的意义 【知识总结】 教师:通过两节课的探索,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救国到兴国、从富国到迈向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未来篇:踏上新征程 实现中国梦 展示第二个百年目标 教师: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就在眼前,需要靠大家去建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 ” ——习近平 在新时代,我们迈向强国;在强国征程中,我们建设新时代。 作为新时代的主力,现在的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请以“请祖国放心,未来有我”为主题,撰写一封倡议书,并向校团委投稿。校团委将会择优推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反思改进:作为课下任务可以择优在班级推送,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说的形式,向同学们阅读倡议书。) 课本落实知识 总结两节课的内容,整合知识。 通过总结明确一个时政的重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未 来篇:踏上新征程 实现中国梦 学生:明确自己在未来的任务,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下任务:围绕主题,撰写倡议书,提交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两个课时的内容,让知识能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形成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征程的完整过程,回应本节课的议题。同时也指出,伟大征程依然在路上,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激发学生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通过撰写“请祖国放心,未来有我”的倡议书,学生思考在国家建设的征程中自己能做些什么,应该做什么,激发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能力。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国 富国 兴国 救国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作业一:基础巩固: 1.以五四运动为新起点,从1919年到2019年,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那个山河破碎、暮气沉沉的“东亚病夫”早已一去不返,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中国阔步向前。这是改天换地、波澜壮阔的100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昭示着(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③五四运动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未来的奋斗征程依然任重道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昭示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①②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未来的奋斗征程,排除④。故选A项。 2.下表是1952年和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分配比例变化情况。结合表格可知,1957年( ) 年份国营 经济合作社 经济公私合 营经济个体 经济资本主 义经济1952年19%1.5%0.7%71.8%7%1957年33%56%8%3%1%以下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已初步确立 ③我国完成了土地改革等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1952年,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总占比为20%左右,1957年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所占的比重为90%左右,由教材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①②符合题意。1949~1952年,我国完成了土地改革等民主革命遗留任务,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与改革开放无关,并且我国在1978年才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排除④。故选A项。 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答案 B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之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一条“好路”,是因为改革开放( ) ①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跃居世界第二强国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 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④符合题意。①中“跃居世界第二强国”的说法错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排除②。故选D项。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 ) 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④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D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D项。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 ) 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②意味着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得益于长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④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作业二:开放性实践作业:撰写倡议书 通过撰写倡议书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与祖国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通过倡议书的编写,让学生以主人翁和未来建设的身份来审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和责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主动给参与中华民族共和国复兴之路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利用网络查找符合主题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再利用手机或电脑软件制作成一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学生制作的小视频虽然有些粗糙,但是都是经过查找、筛选资源、组合等过程,查找筛选的过程,通过广泛接触资料,能对特定的主题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在解说选取理由的过程,更是一个了解历史了解时代了解伟大成就的过程。9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教的反思 通过《献礼建党百年图片展》的小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查找、搜集、整理、制作的过程中,能充分的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巨大贡献,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中心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实现爱国爱党的浸润式升华,增强了对党的政治认同。 通过观点辨析,形成思维冲突,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性思考就更有针对性,通过辨析,能更好的理解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是关键抉择,进而理解党一个能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把之前感性的认知,变成理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坚定听党化、跟党走的信念。 通过“伟大历史贡献”的总结,可以让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贡献更加鲜明突出。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历史性贡献,教材中并没有提及,但确是党在新时代带领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成就也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更有认同感,也体现了政治课堂紧跟时代的特点。 不足之处:一是教师的语言缺少设计和整合,随意性比较突出。二是教师对学生课上的解说以及回答问题的预设不够,在进行点评时,缺少针对性,没有有效的追问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三是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的思考讨论时间不充分,因此对于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教师在总结时不能有效的抓住关键,实现提升。四是板书设计太过简单,不能有效的发挥知识整合的作用。 改进: 一是:完善教学设计,重视对教师语言的设计,减少课堂上的无用语言,提升课堂效率。二是根据知识、情境和学生实际,提升设计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三是要完善知识整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学的反思 成功之处: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的作品让人惊艳,选取的图片,加入的文字材料,都展现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思考。在解说环节,学生不仅能按照活动要求解说选取图片的理由,更是把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想写了出来,表达了对祖国对党的热爱,也表示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有的责任和使命。 在观点辨析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能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不足之处:鉴于时间和技术的问题,小视频的制作稍显粗糙。在选取资源时,有些图片资源不是太符合主题,或者图片的选取太过单一,不能全面的展现特定的主题。这也体现了学生缺少深入、全面的分析问题意识。在合作探究活动中,部分同学思考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的去思考问题,存在假学习的现象。 改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正是教师教学的突破口。利用辨析、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通过思维碰撞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全面的看问题的意识。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表1.1小组合作评价量表 项目评价内容分值得分图片资源选取1、是否能充分反映本次展览的主旨,紧扣所选择时代的主题,鲜明的反映时代的特征,0--102、图片内容是否比较全面的展现了特定时代的主题0--10视频制作1、是否够符合时间要求0--102、视频制作是否清晰0--103.视频中图片的呈现是否有逻辑,0--10图片解说1.图片所代表的时代意义是否解说清楚,0--102.发言代表的语言是否清晰,准确0--103.代表的发言是否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0--10小计表1.2对小组成员个体评价 评价项 目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方式优秀(9-10分)良好(7-8分)一般(5-6分)自评互评师评探究意 识不断自主思考,积极独立思考并分析作品设计相关主题的相关问题,形成具有特色的作品能自主思考作品设计相关主题的相关问题,寻求解决作品创作是出现的问题。遇到瓶颈能寻求他人的帮助能思考作品设计相关主题的相关问题,但对问题不能做出进一步思考。有一定的探究意愿,但容易放弃学理运 用能自觉且准确运用学科原理阐释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能运用学科原理阐释自己的观点,但不太明确条理欠佳不能运用学科原理,观点不明确,逻辑性差小组贡献之参与讨论在作品设计过程中,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团结合作积极帮助他人,帮助协调出主意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偶尔参与小组讨论,接受小组任务安排,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能够配合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很少参与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只关注自己任务的完成小组贡献之参与制作积极主动参与,有进取心,出色的完成活动任务能参与讨论交流,较好的完成活动任务较少的参与讨论,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学习反思积极进行反思,并及时修改方案积极反思问题,但不及时修改不反思存在的问题,也不修改。小计总计(权重自评35%、互评35%、师评3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