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中国时局与辛亥革命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世纪初中国时局与辛亥革命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第二课一、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回顾历史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自1907年后,列强严格控制中国重要经济产业例如:
过程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影响本质的落后性:预备立宪是个骗局,使得立宪派分化,统治集团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客观上看具有进步性,促进中国近代化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结果: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失败目的:为了遏止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2、清政府预备立宪缺陷: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面对列强的掠夺,清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1、清政府的新政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民族资产阶级代表: 张謇 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提出“收回利权”“振兴实业”。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知识分子代表: 邹容 学习和接受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与共和国思想。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孙中山1、弃医从政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从“医人”到“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尖锐(二)、列强加紧对中经济的掠夺(三)、社会变革的呼声此起彼伏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同学们认真阅读P13资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进行分析20世纪初中国局势?政治上:列强完全控制清政
府,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广泛传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控制了中国的铁路、水上运输、钢铁生产等重要产业二、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很关注处于灾难之中的国家,他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开始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 ,起先,想以医学救国,后来才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是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辛亥年”——就是中国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比如1911、1971、2031···(60年一周期) 1、时间:
2、地点:
3、创立人:
4、性质:
5、口号:1894年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振兴中华1、时间:
2、地点:
3、创立人:
4、革命纲领:
5、机关刊物
6、性质:1905年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发展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日本东京《民报》(1)兴中会(2)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组织的建立 1911年10月10日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它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革命党人以武汉为中心所发动一次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迅速崩溃。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间领导人代表阶层指导思想开始标志1911年10月(辛亥年)孙中山 中国资产阶级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武昌起义(湖北省武汉市)辛亥革命基本信息性质资产阶级救国运动 主要刊物《民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刊物革命纲领历史贡献(意义)结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就是以后的“三民主义”)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失败失败原因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没有广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主张(目标)学习西方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②革命力量不够强大;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前提)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核心内容)
民生主义——通过平均地权的方法使国民摆脱贫困,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补充和发展)局限性——资产阶级土地纲领,没有完全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局限性——资产阶级民权,不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积极意义: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积极意义:反映了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有利民主政治的发展.积极意义:改良社会经济,同情劳动人民.(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民族革命)启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