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正规地说来,
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 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 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起步:
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时间、地点、口号、成员身份)孙中山第一阶段民主革命的历程。孙中山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原因1、国势:甲午战争以来,民族危机深化。 2、时局:维新变法和义和团的失败,说明必须另辟救国之路。
3、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孙中山放弃了改革之路。2、发展: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成立⑴、时间、地点、创立者。⑵、具备的条件: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①同情革命者越来越多。
②资产阶级力走上革命道路。报刊、译书
邹容、陈天华著书兴中会、华兴会等团体。一、背景19世纪末列强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新政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清朝统治出现危机辛亥革命思考:辛亥革命为什么能成功?二、武昌起义①、有了统一领导的中心——同盟会
②、发展会党和新军
③、黄花岗起义等影响力
④、大背景:民主革命成为潮流⑴、武昌起义①时间:
②领导机构:
③结果:1、武昌起义经过:1911年10月10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金兆龙、熊秉坤首先起义,新军兵营纷纷响应 ,随后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夜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影响: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直接原因:革命党人和新军发挥重要作用,革命党人在新军进行了长期的宣传、组织工作,起义的准备条件成熟湖北军政府成立湖北军政府旧址各省响应立宪派和旧官僚联合夺权,如湖北清朝官员摇身一变成为革命的都督,如江苏立宪派和旧官僚直接从革命派手中夺取政权,如湖南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① 时间、首都、总统:
② 宪法:
③ 政体:
④ 采用公元与民国两种纪年:两旗的含义有什么区别?与《钦定宪法大纲》
一样吗?四、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历史意义)1、进步性: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思想上: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2、局限性:没有根本性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标志北洋政府统治开始——1912年3月)客观因素:
1、帝国主义支持(后台)。
2、袁拥有北洋军队等大权在握(资本)。
3、很多反动、落后势力混进南京政权内部。
主观因素:
1、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的阶级弱点。
2、袁世凯两面的政治手腕。清王朝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你怎样认为?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中国人民依然生活苦难之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
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
这首民谣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五色旗
  由临时参政院通过,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清宣统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迎袁专使到达北京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