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复习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综合复习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综合复习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
一、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钩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静止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接着,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换用较光滑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小明把木块换成小车是通过   改变摩擦的;
(3)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是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的;
(4)若要探究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应该将图丙中的卡片   ,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此实验说明两个力使物体平衡时,这两个力要作用在   ;
(5)小高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他利用图丙进行实验,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用小高的装置进行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实验的探究。
2.小强要把一个大西瓜从一楼匀速搬上二楼,请你帮他选择相应的器材测量对西瓜做功的功率:
(1)实验步骤∶   ;
(2)用所测的物理量,写出小强对西瓜做功功率的表达式∶    。
3.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用从斜面上滚下的钢球撞击木块,钢球把木块撞击得越远则钢球在水平面上的动能越大。实验步骤如下,请将空格处填写完整: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钢球运动到水平面上的速度越大。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相同,钢球运动到水平面上的速度相等。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1)步骤Ⅰ的实验是为了研究动能和   的关系;
(2)步骤Ⅱ的实验是为了研究动能和   的关系;
(3)该探究实验所采用的两种物理思想方法是   和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图像法”)。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板P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Q 放在木板P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一端挂在木块Q上,拉动木板P,木块Q稳定时,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
(1)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是为了测量________.(填序号)
A.木板P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B.木块Q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C.木块Q受到木板P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D.木板P受到木块Q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在木块Q上放不同个数的砝码,拉动木板P的快慢相同,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及对应的砝码个数.这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3)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发现拉动木板P的快慢不同时,测力计的示数相等.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5.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先在空气中测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是1.0N,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她测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进入水中的深度h的对应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6
h/cm 2 4 6 8 10 12
F/N 0.2 0.4 0.6 0.6 0.6 0.6
(1)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F﹣h图线;
(3)当h=   cm时,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水中;
(4)如改用浓盐水做实验,在图乙中再画出F﹣h图线.图线上h=6cm点的位置变   (高/低),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探究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6.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表,请问答以下问题:
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η
1 1.0 10 0.6 30 55.6%
2 1.5 10 0.8 30  
3 2.0 10 1.0 30 66.7%
4 2.0 20 1.0 60 66.7%
(1)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N;
(2)第2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是____。
A.增大绳重
B.减轻动滑轮重
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时,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填“左”或“右”)调.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做为动力F1,B点处挂上l个钩码,做为阻力F2,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计算后发现:F1L1=F2L2,从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   .
(3)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呢?”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   .
(4)小明将图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丁所示,请推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
8.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实验,都采用了探究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
(2)甲实验中,通过观察   可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
(3)由乙实验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时,它会   。
9.如图是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几个步骤,由图可知: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4)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朝向不同的方向,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说明了在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10.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在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 棉布,让小车自斜面由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填“相等”或“不等”),则让小车从斜面上的   (填“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   ;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最大的是第   次,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与接触面的   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4)从研究中他们得到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力,物体就无法运动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11.斜面是一直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本中有很多应用,小明利用左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测得的数荐记录在右侧的表格中。
(1)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可以推测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   的关系;
(2)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使用斜面越   (选填“省力”或“不省力”);
(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N;
(4)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斜面的倾斜程度与第3次相同,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物体重为10N,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证明了,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斜面的倾斜程度 小车的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η/%
较缓 10 0.1 5 1 20
较陡 10 0.3 6.7 1 80
最陡 10 0.5 8.4 1 83
12.某同学想研究悬挂小球的悬线拉力与斜面AB夹角α的关系。他用悬线拉着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通过移动斜面,改变悬线与斜面AB夹角α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悬线拉力的大小。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分析比较a、b或a、c或a、d可得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b、c、d可得初步结论是   。
13.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
(2)该实验的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4)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   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5)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   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6)此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14.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如图的温度计,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细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水槽中,使细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兴趣小组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表: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差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1)实验中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cm;
(2)若在细管上标记对应温度值,则细管上的温度值从上到下,逐渐变   ;
(3)当h=40.3cm时,对应的温度t=   ℃
(4)若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小,则该温度计的示数将   ;
(5)将槽中的水换成水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提高温度计的精度。
15.实验小组制作简易密度计:在吸管的一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两端封闭起来。
(1)如图甲所示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   (选填“长”或“短”)。
(2)如图乙所示为设计好的密度计的一部分,其刻度线上至A下至B,量程是1g/cm3~1.6g/cm3。若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则这种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3g/cm3
(3)若只增加配重,该密度计C处对应的刻度值将变   ;在配重不变的情况下,选用细的吸管,测量误差将会   一些。(选填“大”或“小”)
答案部分
1.(1)平衡
(2)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3)钩码个数
(4)剪开;不能;同一物体上
(5)能
2.(1)①用台秤称出一个大西瓜的质量m;②用卷尺测出一楼到二楼的高度h;③用秒表测出把大西瓜匀速从一楼搬上二楼的时间t。
(2)
3.(1)速度
(2)质量
(3)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4.(1)C
(2)压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或接触面相同,压力相等,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
5.(1)0.8
(2)解:如图所示:
(3)6
(4)高;液体密度
6.(1)0.6
(2)62.5%
(3)大
(4)B
7.(1)水平;右
(2)试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3.3;杠杆自身有重力
(4)1.1
8.(1)控制变量法
(2)木块移动的距离;转换法
(3)做匀速直线运动
9.(1)液体深度
(2)无关
(3)乙丙
(4)相等
10.(1)相等;同一位置;控制变量法
(2)一;粗糙程度
(3)匀速直线
(4)C
11.(1)倾斜程度
(2)不省力
(3)4
(4)50%
12.(1)悬线拉着小球倾斜静止在光滑斜面上,悬线的拉力小于小球的重力
(2)悬线拉着小球静止在同一光滑斜面上,悬线与光滑斜面夹角越小,悬线的拉力越小
13.(1)二力平衡
(2)匀速直线
(3)1.6
(4)甲、乙
(5)乙、丙
(6)控制变量
14.(1)1
(2)大
(3)13
(4)变大
(5)不可以
15.(1)长
(2)小于
(3)大;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