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浙江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考考前冲刺: 光学(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 年浙江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考考前冲刺: 光学(含解析)

资源简介

(
B

) (
D.
)中考考前冲刺: 光学
2023 年浙江省中考专题复习
一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2.某荷花池水深 2m,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 0.5m 处的荷尖上, 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1.5m
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荷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绿色的光
D.荷花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 2m 要浅一些
3.当一束激光 AO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 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
第 1 页(共 13 页)
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 C.
4.小明同学参观温州市博物馆, 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 A (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
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 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 )
(
A

) (
B

)
第 2 页(共 13 页)
A.从 1 处向下拍, 且用闪光灯
C.从 2 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5.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B.从 1 处向下拍, 不用闪光灯
D.从 2 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A.水中树的倒影 B.雨后美丽的彩虹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阳光下的树影
6.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 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
镜是由甲醇丙烯酸羟(HEMA)制成,边缘厚度 0.05 毫米,近视患者戴的 HEMA 超薄镜片的中心厚度( )
A.小于 0.05 毫米
C.大于 0.05 毫米
B.等于 0.05 毫米
D.任意值
7.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现象中与“坐井观天, 所见甚小”的原理
相同的是( )
小孔成像
眼睛看到
(
A

) (
C.
) (
B

) (
D.
)远处的物体
C.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D.利用放大镜观看邮 票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记录: 当物距 u1=30cm 时, 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距
u2=2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下列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中最精确的是( )
A.大于 10cm,小于 15cm B.大于 15cm,小于 20cm
C.大于 10cm,小于 20cm D.大于 10cm,小于 30cm
9.如图所示, 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
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 )
第 3 页(共 13 页)
10.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2019 全国爱眼日主题发布: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 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下面的观点中, 正确 的是( )
A.只要眼睛与屏幕距离适当,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时间再长也没有关系
B.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C.乘车时、走路时看书,既节约了时间, 对眼睛也没有伤害
D.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
二 、填空题
11.生活中我们用凸透镜观察到实像一定是 的,虚像一定是 的(填写“倒立”或 “正立”).
12.如图所示 MN 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 一束光线射到 MN 面 O 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 (填角度)、折射角 (填角度)、MN 的右方是 物质。
13.在水边拍摄的照片上,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主要是因为建筑 物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 有一部分发生了 进入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 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可用来矫正 (填“近”或“远”) 视眼 14.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 不到硬币的最右端 A 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 的 B 点和 C 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 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 的虚像。
(2) 图中画出了刚看到 C 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 αC ;如果刚看到 B 点时的入射角是 αB ,则 αB αC。
15.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 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 镜,使太阳光 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第 4 页(共 13 页)
三 、实验题
16.小科同学利用光具座等器材(如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并将结果绘制成图乙。
(1) 根据乙图,当物距为 37.5cm 时的像距为 cm。
(2) 实验过程中, 随着蜡烛的燃烧, 烛焰的像会偏离光屏中心,下列哪些操作方法可以让像重新居
(
中:
)。
A.小心将蜡烛适当往上移动
C.将凸透镜适当往上移动
B.小心将蜡烛适当往下移动
D.将凸透镜适当往下移动
E.将光屏适当往上移动 F.将光屏适当往下移动
(3)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制成“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如图丙) ,一体机内成像部分结构和原
理可简化为图丁,要使一体机中的像变大,a 大小应如何变化 (a 表示镜头到人的距离, b 表示镜头到像的距离),此时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多选)
A.是实像
B.是虚像
C.放大的
D.缩小的
E.正立的
F.倒立的
(4) 为了确认该凸透镜的焦距, 小科进行了如下探索, 他将镜面垂直于阳光,在凸透镜下面放上白纸 (纸、镜平行),将透镜中心与白纸的间距 s 与对应的同规格白纸被引燃的时间 t,绘制了图线戊。由图
可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 f 为 厘米。
第 5 页(共 13 页)
四 、解答题
17.画出如图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的方向.
18.判断图中各方框内的光学元件, 并完成光路图。
第 6 页(共 13 页)
0.中考考前冲刺: 光学答案解析
2023 年浙江省中考专题复习
一 、选择题
1.B
【解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分析;
(2) 注意光垂直分界面入射时的情形;
(3)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分析;
(4)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倒立性”分析。
【解答】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 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根据成像的“倒立性”可知, 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B。
2.D
【解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3)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4) 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 它的虚像比实际的位置要浅一些。
【解答】A.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蜻蜓距离水面 0.5m,那么它的像距离水面也是 0.5m,故 A 错误; 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B 错误;
C.荷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绿光, 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故 C 错误;
D.由于光的折射,荷花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 2m 要浅一些, 故 D 正确。
故选 D。
3.A
【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 中时,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玻璃) 斜射入空 气中时,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即折射光线射向法 第 7 页(共 13 页)
线偏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且空气中的入射光线 与透过玻璃后的折射光线平行, 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4.C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判断。
【解答】如果从物体 A 的正上方向下排,那么闪光灯的光被物体 A 反射后会几乎全部沿反方向射回来, 此时视野里一片亮光,什么也拍不到。如果从物体 A 的斜上方向下排, 那么只有漫反射的部分光线回 到相机,此时既能排清楚物体, 又不至于光线过量。
故选 C。
5.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 光射在两种介质界面上时, 会发生反射,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的例子;
(3)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 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放在有 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放大镜、池水看起来变浅等。
【解答】解:A.水中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太阳光经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后产生的现象, 故 B 不符合题意;
C、筷子在水中弯折,是光发生折射的结果,故 C 不符合题意;
D、阳光下的树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6.A
【解析】根据近视与远视的原理解题。
【解答】解:近视是指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需要通过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近 视患者戴的 HEMA 超薄镜片的中心厚度应该小于周围的厚度;
故答案为: A. 7. 【分析】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解答】解: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井中看到的范围会很小,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的直线 传播的原因;
第 8 页(共 13 页)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 A 符合题意;
B、眼睛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光的折射现象, 故 B 不符合题意;
C、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利用放大镜观看邮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A
【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的物距和像距以及的性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知 30cm>2f,即 f<15cm;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 2f>20cm>f,即 f>10cm;
综合可知: 10cm<f<15cm.
故选: A.
9.B
【解析】解答此题应抓住两个关键点:①近视镜是凹透镜;②若能看到清晰的像, 那么像必须成到视 网膜上。可根据上述分析进行判断, 此题并不难, 只需把握近视眼的成因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就能准 确的做出判断。
【解答】解:若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说明像成到了视网膜上, 显然,C、D 选项不符合要求, 故排除; 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观察 A.B,只有 B 选项符合上述两个要求。
故答案为: B
10.D
【解析】(1)用眼睛长时间盯着一个物体,晶状体始终处于一个状态也会疲劳;
(2) 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焦距, 我们可以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
(3) 乘车,走路时,由于书与眼睛的距离不断变化,晶状体不断调节, 很容易引起近视眼;
(4) 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
第 9 页(共 13 页)
【解答】A.即使眼睛与屏幕距离适当,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时间长了也容易得近视眼,故 A 错误;
B.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焦距的大小可以调节, 故 B 错误;
C.乘车时、走路时看书,虽然节约了时间,但对眼睛有伤害, 故 C 错误;
D.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倒立; 正立
【解析】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
U>2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2f>U>f,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U<f,蜡烛的同侧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有三种情况:缩小的、等大的、放大的, 物像异侧,都 为倒立的;
成虚像时一定是正立、放大的.
故答案为: 倒立;正立.
12.60° ;45°;空气
【解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 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要掌握入射角、反射 角和折射角的概念: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折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解答】解:已知 MN 是界面,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可以确定OB 和OA 分别是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 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 可以确定 OA 为入射光线,则OB 为反射光线. OC 为折射 光线.
则入射角为 90°-30°=60°
折射角为 90°-45°=45°.
第 10 页(共 13 页)
通过计算发现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左面是玻璃,右面是空气.
故答案为: 60°;45° ;空气.
13.折射; 凸; 会聚;远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 光射到水面时, 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 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物体的亮暗取决于物体上的光进入人眼的多少.
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 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湖水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是由于 晶状体聚光能力变弱,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之后,由此可知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 折射;凸;会聚;远
14. (1)浅
(2)=
【解析】(1)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物体,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变浅的虚像;(2)根据眼睛和杯子的位置 不变, 可知折射光线方向不变, 折射角也不变,在结合折射规律可判断出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解答】(1)来自硬币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 所以人眼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位置 变浅的虚像;
(2)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逐渐加水过程中,先后看到硬币上的 B 点和 C 点,折射光线不变, 即折射角不变,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 看到 B 点时的入射角 αB 和看到 C 点时的入射角 αC 不变, 即 αB=αc。
故答案为:(1) 浅;(2) =。
15.凸透; 会聚
【解析】【解答】留在车身上的小水珠中央厚, 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将太阳光会聚到较小的范围内, 在会聚的局部形成高温, 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留在车身上的小水珠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三 、实验题
16. (1) 25
第 11 页(共 13 页)
(2) A;D;E
(3) 适当减小;ADF
(4) 15
【解析】(1)根据乙图确定对应的像距;
(2)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判断;
(3)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大, 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成实像时,如果像距大于物距, 那么成放大的实像; 如果像距小于物距, 那么成缩小的实像。
(4) 当凸透镜的焦点恰好在白纸上时,温度最高, 则白纸被引燃的时间最短。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当物距为 37.5cm 时,像距为 25cm;
(2) 随着蜡烛的燃烧, 蜡烛火焰向下移动,根据成像的“倒立性”可知,此时像向上移动。
A.小心将蜡烛适当往上移动, 根据成像的“倒立性”可知,此时像向下移动,可以回到光屏中央,故 A 符合题意;
B.小心将蜡烛适当往下移动 ,根据成像的“倒立性”可知,此时像向上移动,离光屏的中央更远, 故 B 不合题意;
C.将凸透镜适当往上移动,则像也向上移动, 离光屏的中央更远, 故 C 不合题意;
D.将凸透镜适当往下移动,则像也向下移动, 可以回到光屏的中央,故 D 符合题意;
E.将光屏适当往上移动,相当于像向下移动, 可以回到光屏中央, 故 E 符合题意; F.将光屏适当往下移动, 相当于像向上移动, 离光屏的中央更远, 故 F 不合题意。 故选 ADE。
(3) 要使一体机中的像变大, 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镜头到人的距离要减小,即 a 适 当减小。
根据图片可知,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 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 ADF。
(4) 根据图片可知,当 s=15cm 时, 引燃时间最短,则此时焦点在白纸上, 则凸透镜的焦距 f=15cm。
四 、解答题
17.解: 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画出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第 12 页(共 13 页)
【解析】(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 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并且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 画出反射光线;
(2)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18.
【解析】先根据光学元件能否透光将 4 个元件分为两大类.不透光的为面镜,常见的面镜有凸面镜、 凹面镜、平面镜等; 能透光的可能为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玻璃砖.然后再仔细观察各图中出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的特点, 结合各种透镜及面镜的光学特点,找到合适的光学元件.
【解答】第一幅图中的光学器件能够让光线透过,可能是透镜,并且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中间靠拢, 所以该光学器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因此填凸透镜.
第二幅图中的光学器件能够改变光路,应该填平面镜.
第三幅图中的光学器件不能让光线透过, 应该为面镜,且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两边发散了, 所以 该光学元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因此为凸面镜.
第四幅图中的光学器件能够让光线透过, 可能是透镜,且折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 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填凹透镜.
故答案为:
第 13 页(共 13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