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杠杆 课件(共26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杠杆 课件(共26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12.1 杠杆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探究思考
阿基米德曾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什么是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
跷跷板
托盘天平
指甲剪
核桃夹
生活中的杠杆
剪刀
筷子夹食物
羊角锤起钉子
开瓶器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1
F2
O
杠杆的五要素
相同的石头,动力的作用点不同,使用的动力大小相同吗?
用力小
用力大
猜 想:杠杆转动的效果跟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O
O
F1
F1
杠杆的五要素
F1
F2
O
动力臂L1:从支点O到动力作用线
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
的垂直距离
L2
L1
支点O: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如何正确画出力臂?
1. 找支点、动力和阻力;
2. 画力的作用线,过F1、F2的虚线;
3.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段,标垂直符号;
4. 标出力臂。
F1
O
F2
L1
L2
画力臂的步骤:
典型例题
1. 画出下图中各力的力臂(课本P29)
典型例题
2.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是 ,若设F1是动力,则F2是 , 动力臂是 ,阻力臂是 。
典型例题
3. 在下列杠杆中,画出对应的力和力臂:
典型例题
4. 如图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及阻力F2和力臂L2。
探究思考
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杠杆才会处于“平衡状态”?
【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状态:
保持静止或做匀速圆周运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猜想与假设】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实验器材: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带有刻度的杠杆
钩码
铁架台
思考:
1. 支点选在杠杆的什么位置?
2. 实验前,杠杆应处于什么位置?
目的: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3. 实验时,应调整杠杆至什么位置平衡?
目的:便于测量力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多做几次实验。
次数 动力 F1/N 阻力 F2/N 动力臂L1/m 阻力臂L2/m
1
2
3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次数 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L1/m 阻力臂L2/m
1
2
3
4
5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典型例题
1. 吴立胜和李宗胜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物理胜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李宗胜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立胜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两位同学经过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典型例题
【例题】吴立胜和李宗胜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___________(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
(5)若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____________(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
典型例题
(6)若用如图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杠杆调节平衡后,李宗胜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李宗胜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典型例题
(8)实验结束后,吴立胜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9)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吴立胜和李宗胜意见不同。李宗胜认为能平衡,于是他每次让杠杆倾斜时静止,这样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杠杆平衡条件。李宗胜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______(对/错),李宗胜这种方案与吴立胜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吴立胜和李宗胜哪位同学实验方案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思考
如图的两把剪刀,修剪果树枝时你选择?科技创新节剪纸时你选择?
杠杆的分类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1)若 L1 > L2 ,则 F1 F2
(2)若 L1 < L2 ,则 F1 F2
(3)若 L1 = L2 ,则 F1 F2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但省距离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生活中的杠杆分别属于哪种杠杆?
跷跷板
托盘天平
指甲剪
核桃夹
生活中的杠杆分别属于哪种杠杆?
剪刀
筷子夹食物
羊角锤起钉子
开瓶器
生活中的杠杆分别属于哪种杠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