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登勃朗峰马克·吐温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整体感知并把握文章内容,理清写作脉络。(重点)2、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把握作者综合采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难点)3、领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作者名片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他的作品以幽默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短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等。本文选自《远处的青山》(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林文华译。作者于1866年去夏威夷岛采访。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在前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本文是他欧洲旅行游记其中的一篇。背景链接学习目标一:整体感知内容,理清写作脉络。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找出游记的三要素和上山途中描写的景物。3、车夫的特点和作者对他的情感态度。上山(1-6):登勃朗峰的经过以及沿途所见到的景色。下山(7-11):下山途中的奇闻异事。整体感知1、认真读课文,结合课文后面阅读提示,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地点变换:马蒂尼——阿冉提村——沙蒙尼2、按游记的三要素:所至、见闻、感受,梳理在上山途中描写的景物。所至 见闻 感受路上抵达高地,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峡谷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逗留高地,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行人结伴而行,络绎不绝;天气灼热难当。峡谷:清流急湍,岩壁巉峻,丘岗葱绿,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勃朗峰: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愈升愈高,耸入蓝天,仿佛独踞苍穹。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巉岩太过陡峭,白雪无法堆积。色彩斑斓,彩霞满天,……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真是可怜可悯美不胜收威严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烘托勃朗峰的雄伟,又有画面感3、下山途中如何描写车夫?突出他的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试作分析。你能体会到作者对他的情感态度吗?(1)他把握十足地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语言描写 车夫似醉似醒,自信。(2) 他扬鞭一挥,车便辚辚向前。……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动作描写 表现车夫技术娴熟。(3)那位镇定而善良的狂车夫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神情威严地冲我们说道:“哈,看到了吗?……我就是车王。”神态、语言描写 车夫性格豪爽,技术高超。(4) 他说他爬山的次数比谁都多——47次……而他兄弟只有37次。语言描写 侧面写车夫之王的传奇经历。对自信、热情、洒脱的“车王”和“勃朗队长”的欣赏之情。学习目标二:把握写作技巧,领会生活态度。1、把握作者综合采用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写作技巧。2、领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作者写上山和下山时在笔法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1)作者上山时,是以写景散文的笔法,描述了沿途的秀色美景,高山的险峻陡峭,水流的清澈急湍,光影的美不胜收,引发了无限感慨。(2)作者下山时,是以叙述小说的笔法,用极为幽默诙谐的写法描述了车夫之王,以及他们惊险而又激动的旅行,富有感染力和一种传奇色彩。表达了作者游览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2、本文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简要分析。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自由率真的生活态度。文中,作者讽刺那些骑骡乘车反被车马所限制从而失去了游山玩水的自由的人,描写自信、热情、洒脱的“车王”和“勃朗队长”,并透露出欣赏之情,都表现了作者幽默、坦率的个性以及积极乐观、自由率真的生活态度。学习目标三:品味作品语言。1、赏析文中细致的描写。2、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1、自由阅读文中的景物描写,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提示:(1)可以从修辞、描写角度、描写手法等方面去赏析。(2)先有感情朗读,然后陈述理由。(3)注意格式规范,表达充分。(1)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比喻、视觉、形状)(2)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比喻、视觉、听觉,色彩)2、自由阅读文中的人物描写,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这部分语言有什么特点。(1)他说他爬山的次数比谁都多--四十七次--而他兄弟只有三十七次。除他外,他兄弟是世上最佳的向导--可他自己,对了,请别忘了--他是“勃朗队长”--这个尊号是非他莫属的。连用破折号,形象地表现了“勃朗队长”边打嗝边说话的情态,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特点,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幽默调侃。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熏熏,那将是不可能的。用幽默调侃的笔调从面反面肯定了勃朗队长的车技,也表达了自己顺利到达目的地后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勃朗峰之行的满足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新颖的比喻,生动描写出车夫之王说话的特点。语言幽默风趣,气氛轻松愉快。马克·吐温的作品有幽默特色:第一,他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发挥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第二,作品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这个"我"像中国相声里的主人公一样,扮演各种喜剧性人物。他们大都天真、老实、无知,思想单纯,什么事都一厢情愿,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马克·吐温用天真老实人做主人公是有意识的。主人公总是怀着某种理想或某种单纯的想法,但在现实中处处碰壁,说明他这个理想是不现实的,行不通的,而他越不明白这一点,就越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第三,幽默里含有讽刺。他在《自传》里总结他写幽默小说的经验,说"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幽默只是一股香味儿和花絮。我老是训诫人家,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坚持三十年"。"三十年",是指从他开始写作至写自传时为止。他所谓"训诫人家"是说他写小说含有抑恶扬善的严肃的创作目标。课堂小结本文记叙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一次经历,描绘了山中奇景、嶙峋怪石、变幻光影,叙述了奇人奇事、惊险旅程、怪异车夫,赞美了勃朗峰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之情。拓展延伸你也登过不少山吧?或者也攀登过人生中的“山峰”,途中或过后应该有不少登山的感受,请回忆自己登山的经历,把自己登山的感悟分享给同学们。布置作业课外查找有关马克吐温的资料,欣赏他的小说《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