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寒带地区居民的住房比温带地区居民的住房( )
A.墙壁厚 B.窗户大
C.高大宽敞 D.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丰富
2.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A.相对高度
B.高度
C.等高线
D.海拔
3.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是(  )
A.清真寺 B.佛塔 C.大教堂 D.凯旋门
4.文本整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整理正确的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褐色越深,海拔越高;绿色越深,海拔越低
B.云南傣族竹楼——适应当地白天高温的环境,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C.工业区选址——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都选在河流的上游地区
D.从动植物看气候——热带雨林的植物叶小,沙漠中的植物多为阔叶
5.下列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航运价值大,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②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
③长江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灌溉等诸多便利
④人们在长江中下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加大了沿岸地区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根据观察资料表明,城市里的温度比郊区确实要高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热岛效应”。例如,上海、纽约年平均气温要比近郊高1.1℃,柏林要高1.0℃,费城要高0.8℃,莫斯科、巴黎、洛杉矶要高0.7℃,华盛顿要高0.6℃。下列不能正确解释“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原因的是:
A.城市中的建筑材料反射太阳辐射热量的本领小,因而在白天吸收了较多的热量
B.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因而用于蒸发水量损耗的热量很少
C.城市建筑密度大,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向外流失
D.城市中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郊区
读“经纬网”,完成问题.
7.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
A.20οS、150οW B.20οS、150οE C.20οN、150οW D.20οN、150οE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温带的是( )
A.甲地和丙地 B.乙地和丙地 C.甲地和乙地 D.乙地和丁地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0.聚落在发展过程中因环境而异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下列建筑物代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传统聚落建筑的是
A.竹楼
B.蒙古包
C.砖瓦平房
D.窑洞
11.经过漫长、艰苦的科学探索,我们终于知道了地球的形状是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标准的椭球体
C.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短的球体
D.标准的正球体
12.于亚洲和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洲是( )
A.非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南美洲
13.在地球仪上,用蓝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陆地上的平原 B.海洋和湖泊
C.陆地上的高原山地 D.陆地上的森林和草原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
A.印度半岛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中南半岛
15.人文环境由地球上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现象构成,如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和生产活动等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人种分布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C.阿拉伯半岛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佛教
D.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区
1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17.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西昌位于( )
A.中纬度、热带
B.低纬度、北温带
C.低纬度、热带
D.中纬度、北温带
18.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有
①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③月食现象
④日、月都是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语发展的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气候温和湿润 D.地形崎岖
20.选用下列比例尺绘制的南昌市旅游交通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
B.1:10000
C.1:1000000
D.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并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表示的大洲或大洋名称
A 、B 、① 、②
(2)从东西半球位置看,A地位于 ,D地位于
(3)F处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是
(4)E地畜牧业发达,因为这里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 .
22.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根据图一概括我国地势的特点。这样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2)写出图二A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及该地的气候类型。B、C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请写出B、C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3)A、D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属我国东部和西部。东西部应各自发挥哪些优势,实现交流与互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试题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寒带地区较为寒冷,房子墙体厚可以防寒、保暖.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结合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D
【详解】试题分析:
海拔是指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3.A
【详解】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是清真寺,A正确;佛塔是佛教的典型代表,B错;大教堂是基督教的典型代表,C错;凯旋门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与宗教无关,D错。
【点睛】本题考查宗教文化。
4.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褐色越深,海拔越高;绿色越深,海拔越低,A项符合题意;云南傣族竹楼适宜气候炎热潮湿的环境,B排除;工业区选址在河流上游地区会污染水源,C排除;热带雨林的植物为阔叶,沙漠中的植物叶片较小,D排除。故本题选A。
5.D
【详解】根据所的知识可知,长江①航运价值大,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②上、中、下游的分界处分别是宜昌和湖口;③长江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灌溉等诸多便利;④人们在长江中下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加大了沿岸地区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故答案选D。
6.B
【详解】试题分析:
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7.B 8.C 9.A
【分析】试题分析:
7.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170°E,60°N;乙地的经纬度是130°E,40°N;丙地的经纬度是110°E,20°N;丁地的经纬度是150°E,20°S.依据题意.
故选B.
8.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170°E,60°N;乙地的经纬度是130°E,40°N;丙地的经纬度是110°E,20°N;丁地的经纬度是150°E,20°S.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知,甲位于北温带,乙位于北温带,丙位于热带,丁位于热带.依据题意.
故选C.
9.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依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度是170°E;乙地的经度是130°E;丙地的经度是110°E;丁地的经度是150°E.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各点的经度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甲地.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D
【详解】试题分析:竹楼是我国西双版纳的民居,蒙古包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民居,砖瓦房屋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民居。所以选D。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主要的民居。
11.A
【详解】试题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考点:地球的形状
1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位于于亚洲和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洲是大洋洲。
13.B
【详解】试题分析:一般来说,在地球仪上我们通常用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蓝色表示海洋;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4.C
【详解】试题分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位于大陆西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少雨,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半岛的有关知识.
15.A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人种受多种因素影响,它的分布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A项正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排除B项;西亚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排除C项;世界各大平原一般都是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区,但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是例外,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试题分析:
太平洋跨南北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大西洋也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大陆北岸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17.B
【详解】试题分析:从纬度来看,西昌市位于25°N和30°N之间,位于低纬度,北回归线(23.5°N)位于其南部,属于北温带。
考点:经纬网的判读
18.B
【详解】试题分析: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能证明地球是球形,故①正确;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②正确;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故排除③;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与球形无关,故排除④;
考点:地球形状的证据
19.D
【详解】试题分析: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有关。聚落主要分布在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的地区。所以选D。
考点:该题考查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0.B
【详解】试题分析:
把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换算成一种,且单位统一为厘米,即A为1:100000000、B为1:10000、C为1:1000000、D为1:10000000,因此B选项的比例尺最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21.(1)亚洲;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
(2)东半球;西半球;
(3)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4)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详解】试题分析: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解:(1)读图可知,A是亚洲;B是北美洲;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
(2)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读图可知,A地位于东半球,B地位于西半球;
(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F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该地多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基本没有旱涝灾害,十分利于牧草的生长,草场广布,大多牧场可常年放牧,畜牧业发达.
故答案为
(1)亚洲;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
(2)东半球;西半球;
(3)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4)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点评】该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需认真作答.
22.(1)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2)A 浙江 亚热带季风气候B 秦岭 C淮河
(3)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与能源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应互通有无,实现共同发展。
【详解】(1)根据图一概括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图二A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浙江省,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C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请写出B、C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B秦岭 、C淮河。
(3)根据题意,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与能源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应互通有无,实现共同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