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考统编版历史考前押题提升训练3套(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冲刺中考统编版历史考前押题提升训练3套(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冲刺中考统编版历史考前押题提升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对近代西方某一政治文件的介绍。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毛泽东
3.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大会宣言:“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志士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图(油画《飞夺泸定桥》)体现的是( )
A.井冈山精神 B.红军长征精神
C.延安精神 D.“铁人”精神
5.中朝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1950年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这场战争(  )
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B.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C.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使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6.“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材料记载了( )
A.张骞出使西域的丰功 B.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业
C.鉴真东渡的千古佳话 D.郑和下西洋的空前壮举
7.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领导人发生变化 B.首都发生变化
C.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国旗发生变化
8.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9.古罗马时代,法律的范围非常狭小,法律只建立在限制极严的功利基础之上,其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生活现状……公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塞尔苏斯指出:“法律者,善良公平之艺术也。”这一材料表明( )
A.罗马人法律观念的变化 B.罗马法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C.罗马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D.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10.1995 年 6 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 年 7 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广
11.二战结束以来,万隆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共同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C.完全摆脱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 D.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政策主导权
12.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以下国歌歌词反映法国大革命斗争精神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十月使我们国家诞生,您缔造了强大祖国和自由人民
C.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13.下列关于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力的支援
A.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
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其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C.辛亥革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
14.下列哪一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 )
A.“三不”与“三通” B.“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C.“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5.“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邱少云 B.雷锋 C.罗盛教 D.黄继光
16.下图为发表于1956年的时事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其拦住。如果将该漫画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其研究主题应是( )
A.三国协约集团的建立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17.“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新阶段。”上述材料中“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8.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为江苏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器物名)刻有铭文,大意是: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赏赐他香酒、铜器、弓箭和山田、山川、奴隶等。据此文物,我们可以得出( )
A.西周是青铜器的创始朝代
B.该文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汉字
C.当时江苏的青铜器制造水平全国最先进
D.西周实行分封制的重要史实
19.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B.全民族的英勇抗争
C.全世界各国的支援 D.美苏的军事打击
20.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又用火箭将宇航员尤利·加加林加林送入太空。很快,美也在空间领域获得了成功——于1962年发射了探索者1号,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十一号落在了月球上,这使得美国第—次实现了“人类的伟大飞跃”。材料表明,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之一是( )
A.科学家的努力 B.两极格局形成
C.国际军备竞赛 D.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综合题
21.在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材料二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权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如何“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列举一位为美国“重大科技发明”作出贡献的发明家。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改革”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22.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探究一:民族团结与国家繁荣
材料一: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
(1)请举出唐朝前期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唐朝时期民族关系和谐,请举出一个唐朝政府与藏族之间关系融洽的例子。
探究二:民族危机与国家存亡
(2)哪次战争之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探究三:民族觉醒与国家出路
材料二: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先进的中国人探索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陈独秀先生:“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李大钊先生:“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4)请依据材料二说出此时期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
材料三: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但大多数都失败了,只有少数走……道路的,才树立起红旗。
(5)材料三中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探究四:民族解放与国家屹立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6)请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7)新中国成立后,哪次战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探究五: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请你谈一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言之成理即可)
试卷第4页,共6页
试卷第3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据题干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文件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内容,C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文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A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文件,与题干内容无关,B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与题干内容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抗击美国侵略军;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高喊“还我山东,还我青岛”;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B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之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所以飞夺泸定桥发生在红军长征中,体现的是红军长征精神,故选B。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C选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威望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项正确;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可知,材料记载的是郑和下西洋。张骞与郑成功与材料“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无关,排除AB两项;鉴真虽然是东渡日本,但与“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不相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的事件,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旧苏联。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发展资本主义。所以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性质发生变化。C符合题意,ABD项不是苏联解体的实质,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8.A
【详解】依据材料“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而且《史记》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是成就最高的,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项正确;《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一部史学方面的著作,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中古罗马时代,法律的范围非常狭小,法律只建立在限制极严的功利基础之上,其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生活现状……”“公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可知,材料体现“古罗马时代”到“公元前后”罗马人法律观念的变化。A正确;根据材料的内容,古罗马时期法律的范围、公元前后法律观念的改变,没有涉及到BCD的内容,BCD排除;故选A。
10.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香港回归祖国,回归后的香港稳定持续的发展繁荣,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B
【详解】根据材料,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的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不结盟运动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七十七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成立的,这些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希望摆脱美国等国家的束缚,建立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组织的努力,共同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想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B项正确;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是中国,排除A项;第三世界国家没有完全摆脱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排除C项;第三世界国家没有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政策主导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据所学知,C项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斗争精神,C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美国独立战争,A不符合题意、B项反映的是十月革命,B不符合题意,D项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3.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外历史上思想影响的认识,分析题目,要求学生回答表述不正确的,选项A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口号是民主和科学,C项错误,辛亥革命形成了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项正确,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本题选C。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中的几次思想解放的影响清楚,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辛亥革命推翻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结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完成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问题一定要仔细深入的去探究和理解。
1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D项正确;台湾当局当时实行的“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这是不利于两岸实现统一的,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思想,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但没有涉及“和”的具体方案,排除B项;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但这没有涉及统一的具体方案,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597.9高地,故D符合题意;邱少云烈火烧身而牺牲,雷锋是解放军好战士,罗盛教为救朝鲜儿童而牺牲,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56年,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其拦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因此将该漫画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其研究主题应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B项正确;三国协约集团的建立,与一战相关,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排除C项;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根据题干中文字“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历史性决策”,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新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故探究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选择答案D。
18.D
【详解】根据材料中“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赏赐他香酒、铜器、弓箭和山田、山川、奴隶等”可知,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选D。
19.B
【详解】根据漫画信息可知,漫画反映了军民结成的抗日力量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体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全民族的英勇抗争,B项正确;题干没有凸显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或美苏的军事打击,排除AD项;“全世界各国的支援”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事实,排除C项。故选B项。
20.C
【详解】根据材料“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也在空间领域获得了成功——于1962年发射了探索者1号”可知,材料列举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这些成果都是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的产物,C项正确;科学家的努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是表现,不是动力,排除AD项;两极格局在1955年已经形成,不是最直接的动力,排除B。故选C项。
21.(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美国内战。爱迪生、莱特兄弟、福特、海厄特。
(3)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或国家干预经济。邓小平。
【解析】(1)
根据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创设了君主立宪制。它是通过《权利法案》确立的。
(2)
根据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一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内战方式“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根据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一信息,结合所学,从爱迪生、莱特兄弟、福特、海厄特等美国发明家中任举一例即可。
(3)
根据材料三“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并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或国家干预经济)。根据材料三“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改革”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邓小平。
22.(1)“贞观之治”;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汉藏“和同为一家”。
(2)鸦片战争。
(3)《辛丑条约》。
(4)从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到宣传马克思主义。
(5)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6)1949年10月1日。
(7)抗美援朝战争。
(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做自信的中国人。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唐朝时,西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曾长期保持着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汉藏“和同为一家”。
(2)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从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西、荷11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思想领域的变化是从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到宣传马克思主义。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做自信的中国人。
答案第2页,共7页
答案第1页,共7页冲刺中考统编版历史考前押题提升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大庆油田
C.青藏铁路
D.三峡工程
2.如果你想考古人类最早的文明,你最好去 ( )
A.亚洲中国 B.欧洲希腊
C.非洲埃及 D.亚洲印度
3.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个历史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德莱塞
D.毕加索
4.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5.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这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A.吐蕃 B.南召 C.回纥 D.突厥
6.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是( )
①秦朝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 ②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③北宋毕昇发明了指南针④明朝宋应星编著了《本草纲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其南北,创制太阳历和象形文字,修建“金字塔”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
8.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评论的是
A.都江堰和李冰父子
B.灵渠和秦始皇
C.大运河和隋文帝
D.大运河和隋炀帝
9.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乾隆帝设置“金奔巴瓶”制度
10.九年级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得出,引发全球物种交流的原因是( )
A.三角贸易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近代西方侵略
11.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各种纷争与动乱之中。史学家常说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A.帝制复辟 B.列强侵略 C.军阀混战 D.东北易帜
12.2022年1月11日朝鲜进行了高超音速导弹试射;2月24日,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3月4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市发生爆炸袭击事件,造成200多人伤亡。发生在2022年前三个月的这些事件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 B.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威胁世界安全
C.霸权主义依然威胁世界和平 D.世界政治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13.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A.华国锋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4.美国电影《众神与将军》中有一个片段:北方的林肯联邦政府军和南方的杰斐逊邦联军对峙在一条河的两岸。此时虽然都是美国同胞,却在不同的阵营为了不同的信仰而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为维护国家统一这一信仰而战的是(  )
A.北方阵营 B.南方阵营 C.美国同胞 D.黑人奴隶
15.1935年11月19日,遵照中央指示,红二、六军团1.7万余人在贺龙、任弼时的领导下开始长征。其长征的出发地是
A.永定区 B.慈利县 C.桑植县 D.武陵源区
16.民国32年,在中国的一篇新闻报道:在欧洲一个世界反法西斯的盟国,用本国人民的血战,打败并重创了世界各国的公敌,对欧洲战场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胜利( )
A.标志着二战战火的扩大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标志着二战欧洲战场取得最后胜利
17.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引进的美洲玉米、马铃薯、甘薯等高产作物,在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的地方大量栽培,粮食产量迅速提高。1700年,清朝人口1亿,到1800年已经超过了3亿。以上变化说明
A.中国历史发展离不开世界 B.新航路开辟打开中国大门
C.新航路开辟有利于世界交流 D.中国开始进入世界强国之列
18.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反对欧洲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都批判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D.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19.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石油工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D.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20.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它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忻、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中山先生的青年生活有几点值得特别注意。第一,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学校。他对西洋情形及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诸人之上。这是我民族一种大幸事,因为我们既然只能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应该对近代文化有正确深刻的认识。第二,中山先生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近代文化的至宝。但是这种方法不是一两个月的训练班或速成学校所能培养的。我们倘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了解为什么中山先生所拟的救国方案能超越别人所提的方案。中山先生的一切方案是具体的,精密的,有步骤的,方方面面都顾到的,因为他的思想是受过长期科学训练的。
——以上材料摘自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此方案的革命理论是什么?
(2)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先生所拟的救国方案能超越别人所提方案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归纳这些“救国救民的方案”所体现的共同的时代主题。
22.医学·科技·发展·交流
材料一
①《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
②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很多的植物药品。公元97年后,汉班超、甘英出使大秦国,到了隋唐时代,大秦王屡遣使来中国献上方物及药品等。
③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④东汉末年,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
⑤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古史传说折射出了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
中国的传统医学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中外医药交流促进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和传播:
材料二 唐朝建有医科学校,由太医署管理,内分:医师、针师、按摩师等科;学生入学考试,如国子监办法……同时各科学生习业,均与临床实习相结合;学生毕业考取为医师、医正、医工等等,以疗疾痊人多少为标准。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选拔和培养医学人才的特点。
材料三 医学和艺术的发展都需要精确的解剖学知识。当时,在艺术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强调精确地再现自然,科学地应用透视,而首要的是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人体是美丽的,是值得研究的。对艺术家们来说,仅有人体外部的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想知道肌肉和骨骼的运动以及它们和身体内部的联系。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度,许多艺术家转而学习解剖学。达·芬奇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学者,他是画家、建筑师和解剖学家。
——摘编自【美】洛伊斯·N.玛格纳著,李难等译《生命科学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艺术家转而学习解剖学”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分析这种艺术倾向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李鸿章在一封奏折中称:“查西洋各国行军,以医官为最要,而救治伤科,直起沉痼(沉痼:长久而难治的病),西医尤独擅专长……北洋创办海军之初,雇募洋医分派各舰,为费不赀(不赀:无从计量),是兴建西医学堂造就人才,实为学务之急。”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
(4)依据材料四说出奏折中李鸿章提出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李鸿章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
(5)依据材料五分析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合作的积极影响。
试卷第2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的成就,有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选项A符合题意;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建成;青藏铁路是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三峡工程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要想考古人类最早的文明,只能去非洲埃及,因为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约公元前3500年,而中国文明诞生于约公元前2070年,古希腊文明诞生于公元前2000左右,古印度文明诞生于约公元前2500年。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A选项符合题意。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者,B选项不符合题意。德莱塞是德国枪械专家,C选项不符合题意。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589年,隋朝灭陈,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故A符合题意;唐朝在618年建立,故B不符合题意;元朝于1271年建立,故C不符合题意;明朝在1368年建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6.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明朝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南角,尼罗河贯穿其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A项正确;古印度、古巴比伦位于亚洲,古希腊位于欧洲,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给出的“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等内容可知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9.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修庙”并非专指修某座寺庙,而是泛指清代皇帝对长城外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政策”,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乾隆帝设置“金奔巴瓶”制度,均体现了这一点,排除ABD三项。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是用武力维护统一,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学习成果汇报卡”可知,明朝中后期,我国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而美洲则为人类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蕃茄、花生、橡胶、可可、烟草、南瓜、菠萝等农作物。所以引发全球物种交流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C项正确;三角贸易主要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进行,与题干“明朝中后期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不符,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与题干“全球物种交流”不符,排除B项;近代西方侵略的同时,西方文明也传入我国,但与题干“明朝中后期 清朝”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在众叛亲离中死去,他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之中,因此1916年~1927年被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C项正确,排除A项;列强侵略不是这一时期中国陷入各种纷争与动乱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1928年张学良宣告东北易帜标志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北洋军阀统治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朝鲜进行了高超音速导弹试射……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巴基斯坦白沙瓦市发生爆炸袭击事件,造成200多人伤亡……”可知,材料说明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安全,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排除A项;霸权主义,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政治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分析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指邓小平。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4.A
【详解】美国电影《众神与将军》中有一个片段:北方的林肯联邦政府军和南方的杰斐逊邦联军对峙在一条河的两岸。此时虽然都是美国同胞,却在不同的阵营为了不同的信仰而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为维护国家统一这一信仰而战的是北方阵营。美国独立后,领土迅速扩张,同时,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水火不容。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战争初期,北方由于准备不足,战争初期一再失利。1865年,北方在葛底斯堡战役获得胜利,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C
【详解】结合湖南地方史,1935年11月19日傍晚,红二、红六军团主力1.7万余人,在桑植县的刘家坪和轿子垭地区集结出发,在夜色中离开了湘鄂川黔苏区,开始了长征,C正确,ABD排除。故选C。
16.B
【详解】1912年是民国元年,民国32年是1943年,1943年苏联在苏德战场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重创德国法西斯军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项正确;二战战火的扩大主要指德军在英法等国在欧洲西线的战事,排除A项;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排除C项;1945年,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二战在欧洲战争结束,排除D项。
17.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入中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因此以上变化说明中国历史发展离不开世界,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A。
18.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表面上看,好像是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兴起。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故D符合题意;都反对欧洲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都批判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表述错误,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9.B
【详解】根据材料“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可知,材料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B项正确;五四运动体现的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体现的精神是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排除C项;D项是改革开放以来体现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
20.D
【详解】由材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它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可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说明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没有体现美洲遭到西欧国家的残酷掠夺,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推动贸易中心转至美洲,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1.(1)三民主义。
(2)孙中山先生对西洋情形及近代文化的认识正确深刻;孙中山所接受的教育是长期的科学教育;(或孙中山的思想是受过长期科学训练。)
(3)救亡图存。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是三民主义。
(2)
根据材料“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学校。他对西洋情形及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诸人之上。”可知,孙中山先生对西洋情形及近代文化的认识正确深刻;根据材料“中山先生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近代文化的至宝。”可知,孙中山所接受的教育是长期的科学教育;根据材料“中山先生的一切方案是具体的,精密的,有步骤的,方方面面都顾到的,因为他的思想是受过长期科学训练的”可知,孙中山的思想是受过长期科学训练。
(3)
根据材料涉及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史实,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救国救民的方案”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
22.(1)古史传说折射出了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①;中国的传统医学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③④;中外医药交流促进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和传播:②⑤。
(2)特点:由政府统一管理;分科考试;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按能力选拔。
(3)时代背景: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影响:促进医学的发展;促进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4)主张:要兴建西医学堂;培养西医人才。原因:洋务运动的需要;壮大北洋海军,需要大量西医/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需要;雇佣洋医耗费大量钱财。
(5)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医疗合作,有利于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有利于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
【详解】(1)根据材料一“①《淮南子 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方兴焉。”可知,这体现了古史传说折射出了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故与①对应。“③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④东汉末年,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可知,这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医学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故与③④对应。“②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很多的植物药品。公元97年后,汉班超、甘英出使大秦国,到了隋唐时代,大秦王屡遣使来中国献上方物及药品等。⑤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可知,这体现了中外医药交流促进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和传播,故与②⑤对应。
(2)依据材料二“唐朝建有医科学校,由太医署管理,内分:医师、针师、按摩师等科;学生入学考试,如国子监办法……同时各科学生习业,均与临床实习相结合;学生毕业考取为医师、医正、医工等等,以疗疾病人多少为标准。”可知,唐朝选拔和培养医学人才由政府统一管理;分科考试;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按能力选拔。
(3)依据材料三“人体是美丽的,是值得研究的。对艺术家们来说,仅有人体外部的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想知道肌肉和骨骼的运动以及它们和身体内部的联系。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度,许多艺术家转而学习解剖学。”结合所学可知,“艺术家转而学习解剖学”的时代背景是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艺术倾向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4)依据材料四“查西洋各国行军,以医官为最要,而救治伤科,直起沉痼(沉痼:长久而难治的病),西医尤独擅专长……北洋创办海军之初,雇募洋医分派各舰,为费不赀(不赀:无从计量),是兴建西医学堂造就人才,实为学务之急。”可知,奏折中李鸿章提出的主张是要兴建西医学堂,培养西医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是洋务运动的需要;壮大北洋海军,需要大量西医;世界各国军事发展的需要;雇佣洋医耗费大量钱财。
(5)依据材料五内容可知,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合作促进了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医疗合作,有利于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推动了完善全球公共卫生的治理;有利于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升了卫生健康水平。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1页,共6页冲刺中考统编版历史考前押题提升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是1950年由方成、钟灵合作完成的时政漫画《不得不理》。该漫画说明
A.中国出兵朝鲜是兴正义之师
B.中朝携手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C.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D.出兵朝鲜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B.开凿大运河 C.开创科举制 D.修筑长城
3.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爱迪生
4.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5.学习历史要注重中外联系,横向比较。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诺曼底登陆 ②九一八事变 ③德军突袭波兰 ④中共七大的召开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6.体现了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的精神的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日内瓦会议
7.李华同学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时,自制了下面年代尺,其中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D.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某位发明家耗时20余年完成的工业革命动力机器,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哈格里夫斯 C.斯蒂芬森 D.富尔顿
9.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有关他的生平事迹描述错误的是:
A.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B.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发表《讨袁檄文》,与北洋军阀展开斗争。
D.孙中山担任黄埔军校校长,领导北伐战争,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10.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过程中,英、美、法三国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其中《人权宣言》与前两部法律文献相比,其特点表述最恰当的是( )
A.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B.宣告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为自由独立国家
C.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11.欧洲战争结束后,美国立即调整其太平洋政策,以遏制日本咄咄逼人的扩张势 头……华盛顿会议对一战后美日双方的海权竞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代表就华盛顿条约对日本的压制耿耿于怀,甚至公开宣称“对美国的战争始于今日,日本一定要对此进行报复。”日本后来“报复”行动的影响是( )
A.太平洋战争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D.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1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是哪历史事件的意义(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长征 D.井冈山会师
13.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5月12日更新的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库显示,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监测空气质量的城市中,80%以上城市空气中颗粒物( PM10)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超过世卫组织建议标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堪忧。材料表明(  )
A.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B.空气检测技术日益提高
C.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D.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14.下列图片是中国人民军队在建国后执行任务的场景。对其所担负的主要任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
A.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B.干涉他国事务,树立中国形象
C.维护国家统一,捍卫世界和平
D.反对霸权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15.1914年8月战争爆发之后,一位德国官员这样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此前,德国加入的“联盟体系”是( )
A.同盟国 B.协约国 C.轴心国 D.联合国
16.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辉煌。在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反映了( )
A.统治者抛弃迷信思想 B.统治者开始重视民生
C.统治者具有平等意识 D.统治者权力逐渐衰落
17.毛泽东指出:“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巨大的成就( )
A.没有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指导思想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D.国共的合作和统一战线是坚实基础
18.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书法艺术成熟 B.北方民族融合
C.江南经济开发 D.南北政权对峙
1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下图体现的社会现象最准确的表述是( )
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
A.大众教育推广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人口大幅增长 D.贫富分化加剧
20.“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究或争执”。下列事件通过 “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二、综合题
21.八年级某班以“探寻中国的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材料一:(探索之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独立解放之路)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丽的篇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是谁领导建立的。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22.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部分活动一览表
企业 时间 人物 地点
①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
②京师同文馆 1862年 清政府 北京
③汉阳铁厂 1893年 张之洞 武汉
④海军 1875——1888年 清政府
⑤天津机器制造局 1867年 崇厚 天津
⑥天津电报总局 1880年 李鸿章 天津
⑦湖北织布局 1888——1889年 张之洞 广州、武昌
⑧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李鸿章 上海
⑨留学生 1872——1881年 清政府
⑩福州船政局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马尾
(1)阅读下表中的资料,自选一个主题进行分类,并将资料按所选主题分类挑选出来(写序号即可)。(要求:主题选择要恰当,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要选择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
材料二: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
(2)根据材料二,他们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是否相同?他们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漫画《不得不理》中“朝鲜,中国”,可知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漫画中代表美国的人物一只脚伸到了中国国界,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BCD三项从漫画中不能看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于605年起,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B项正确;隋炀帝迁都洛阳与加强南北交通无关,排除A项;开创科举制有利于官员的选拔,与加强南北交通无关,排除C项;修筑长城是为了巩固边疆,与加强南北交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一书,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选项C符合题意;牛顿与力学相关;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相关;爱迪生是“发明大王”;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详解】依据题干“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可知是指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故B符合题意。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半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而且他们使用的是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诺曼底登陆,1944年;选项 ②九一八事变,1931年;选项③德军突袭波兰,1939年;选项④中共七大的召开,1945年。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6.A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是英法苏三国召开的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会议,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选项C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排除A;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排除B;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排除D。故选C。
8.A
【详解】依据题干“某位发明家耗时20余年完成的工业革命动力机器”说明这位发明家解决了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动力问题。结合课本所学,工业革命中机器的数量不断增多,为了带动机器,人们常常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但是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不能使用机器,人们开始寻找机器的动力问题。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解决了机器的动力问题,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A项符合题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项不合题意;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C项不合题意;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取得交通领域的突破。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决定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故“孙中山担任黄埔军校校长,领导北伐战争,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的说法错误,D项符合题意;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排除A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B项;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都没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特点,D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权利法案》,排除;B项反映的是《独立宣言》,排除;C项反映的是1787年宪法的内容,排除。故选择D。
1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制造了珍珠港海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故A正确;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宣战,故B错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故C错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故D错误。故选A。
1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B符合题意;武昌起义是要推翻清朝统治,长征使红军完成了战略转移,井冈山会师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A
【详解】依据题干“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监测空气质量的城市中,80%以上城市空气中颗粒物( PM10)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超过世卫组织建议标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堪忧”,可见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故A符合题意。题干的主旨是空气检测证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是体现空气检测技术日益提高,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的主旨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环境问题不表示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C
【详解】根据题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国家的政权;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我国边境安全,维护了国家统一。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体现了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捍卫世界和平。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5.A
【详解】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成立了三国同盟集团,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转而介入了三国协约,作战双方发生变化,德国加入的被称为同盟国集团,A项正确;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被称为协约国集团,排除B项;轴心国集团是二战时期的集团,排除C项;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国际政治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D项正确;经上述分析,金字塔是古埃及王权的象征,因此,金字塔的越修越小,反映的是统治者权力的逐渐衰落,而不是反映了统治者抛弃迷信思想,排除A项;金字塔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激化了社会矛盾,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因此,金字塔越修越小,不是因为统治者开始重视民生,而是统治者的权力逐渐衰落,排除B项;古埃及国王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由此可知,古埃及的统治者并没有平等的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
17.D
【详解】依据题干“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所学知识,1924年-1927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开展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最终由于两党的合作和统一战线的作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项正确;国民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秩序,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18.B
【详解】根据“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北方民族融合;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书法艺术,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江南经济开发和南北政权对峙,故排除CD项。故选B。
19.B
【详解】依据示意图可知1750年时英国农村人口比例明显超过城市人口比例,但是1851年、1870年时英国城市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并超过农村人口比例,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工业革命深入开展,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显著上升,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无从得出大众教育推广,排除A项;题干不是说明人口大幅增长,而是说明城市人口比例逐渐超过农村人口比例,排除C项;仅凭题干中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不足以得出贫富差距拉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意孤行,继续调集重兵入陕,并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张、杨毅然实行兵谏,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是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再加上宋美龄和国际友人等多方调停斡旋,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共产党也得以在抗战中发展壮大,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是日本发动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1.(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
【详解】(1)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应该属于“自救之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戊戌变法应该是“维新之路”,辛亥革命则是“共和之路”。
(2)依据已有知识可知,1927 年9 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改革,使农民走上了富裕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国力逐步增强。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会议上江泽民作了重要报告,大会通过了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的开创者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22.(1)①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①⑤⑧⑩
②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⑥⑦
③洋务派主持的教育活动:②⑨
(2)①态度: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
②主张:A刘锡鸿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B郭嵩焘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
(3)①“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
【详解】(1)根据材料“洋务派部分活动一览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①⑤⑧⑩②项属于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⑥⑦③项属于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这属于教育活动,②⑨属于教育活动。
(2)根据材料“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可知,材料人物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是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刘锡鸿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嵩焘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
(3)本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的描述可以知道,“文化大革命”时期,经阶级斗争为纲;根据“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等。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1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