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山大附中高一年级下学期16周周末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山大附中高一年级下学期16周周末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单县一中高一第二学期周末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苏联“布尔什维克的智慧”在发展经济问题上表现为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恢复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C. 采纳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D. 依靠市场来调节经济发展
2.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是( )
A. 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B. 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C. 帮助波兰会导致英国国力大量消耗 D. 波兰灭亡后会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签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这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
C.美、苏等世界大国积极参战 D.美、苏、中、英四国的共同努力
4、 在联合国的设计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 )
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
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
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5. 有观点认为,虽然冷战格局的形成是在二战后,但造成这种格局的分裂与对抗的原因则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可见,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造成了世界政治制度的分裂 B.预示着美苏冷战对峙的开始
C.埋下了意识形态之争的因子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
6. 甘地曾说:“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当我觉察到孟加拉人的勇敢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该管辖区内,没有纺织厂。”材料表明甘地(  )
A.主张用非暴力争取民族独立 B.提倡手工纺织抵制机器生产
C.采用不合作的方式发动民众 D.倡导民众抵制西方一切文明
7. 丘吉尔在《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这句话揭示了(  )
A.二战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 B.绥靖政策对二战的爆发负有重大责任
C.巴黎和会是二战爆发的根源 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8. 1950年4月20日,杜鲁门向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全体会员发表演讲时指出:“务必尽快将我们和其他国家的民主自由力量吸引到一场史无前例的真理运动中来,以便让更多的爱好民主自由的民众能够倾听到来自我们的和平之声。”这表明美国旨在(  )
A.倡导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B.扩大领导世界的影响力
C.改变美苏争霸的被动地位 D.借宣传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9、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尽管双方战争的调门很高,但私底下的接触却非常多,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之间有几十封信件往来,双方在核按钮旁边没有冲动,事件以和平解决结束。这种“自我控制”表明
A.第三世界兴起对霸权主义的抵制 B.经济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C.双方都难以承受现代战争的灾难 D.苏联尚不具备全方位对抗的实力
10、20世纪40-70年代,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从1508万人增加到5105万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间阶层的出现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社会结构的变化 D.社会运动的推动
11、下图是不结盟运动通过的部分文件。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1961年:《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4年:《和平和国际合作宣言》 ●1973年:《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宣言》 ●1976年:《经济宣言》《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A.影响力不断扩大 B.斗争矛头始终指向殖民主义
C.内部存在着分歧 D.合作领域从政治扩展到经济
12、1959年7月,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举办。会上最吸引苏联民众眼球是控制随机存取法电脑,它能够回答近4000个预设问题,其中被问得最多的是“美国梦到底是什么?”电脑回答:“美国梦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奋斗,过上美好的生活。美国人崇尚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享有普遍的选举权。”这表明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意识形态宣传是冷战的重要方式 D.美苏争霸重心转向科技领域
13. 苏共24大时勃列日涅夫指出, 1970年苏联职工工资月均146~149卢布。26大时他指出,1981年苏联职工月工资是168卢布,比10年前增长40%。而1973年石油危机后油价暴涨,1974~1984年,苏联石油出口收入保守估计1 760亿卢布。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十年间职工收益增长40% B.通过石油收益积极改善民生
C.经济建设逐步陷入危机 D.遭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围堵
14. 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15、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的助手伊斯梅这样描述:“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仓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这旨在强调
A.英国力量正在衰落 B.印度独立势在必行
C.亚洲殖民体系崩溃 D.英国放弃殖民政策
16、表3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据此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表3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
1990年 71.4% 54.4% 59.2%
A.农业和工业发展缓慢 B.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就业率得到大幅提升 D.服务业开始成为新兴产业
17、一位亲身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记者在其作品中写道:“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这些大国”的主要目的是
A.确保本国的既得利益 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C.遏制法西斯侵略扩张 D.协调欧洲国际关系
18、图2主要反映了当时美国
A.第三产业崛起 B.中间阶层增加 C.福利规模扩大 D.经济滞胀明显
19、图1是名为《撕裂》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C.美苏控制欧洲国家 D.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0、下面是某同学为探究性学习而搜集的组有关非洲政治发展的历史地图。据此判断,该同学 探究的历史学习主题是非洲
A.殖民体系的兴衰史 B.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史
C.殖民主义的扩张史 D.国家民族独立和复兴史
21. 1956年戴高乐重新掌权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法国先后退出北约,与台湾断交,缓和与苏联及中国的关系,积极发展“法德联盟”,坚决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这表明( )
A. 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B.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美国霸权地位不断衰落 D.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22.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 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 社会主义苏联的参加,具有普遍性
C. 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 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23. 二战后,非洲本土史学家与国际史学家合作撰写了重新诠释非洲历史的《非洲通史》。该《通史》以大篇幅论述殖民前的非洲历史、非洲的能动性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非洲( )
A. 主张全面评价殖民主义 B. 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C. 不断加强民族国家建构 D. 加强合作以反抗霸权主义
24、 下图为1965—1980年主要国家的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B. 英国实力的逐步增强
C. 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D. 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
25、1969 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国家需要同西方保持合作和协议的关系,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在这种背景下,我要着重强调……要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勃兰特政府宣示这一政策意在
A.缓和东西关系,谋求自主发展 B.承认民主德国,实现两德统一
C.稳定欧洲局势,脱离美国阵营 D.主张和平共处,加入欧洲联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25分。
26.(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旧金山会议(1945年4月25-26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南非首席代表发表讲话认为:“(联合国)宪章决不是一个完善的文件,但它至少是一个良好、实用和精雕细刻的和平方案,与以往所有防御战争的安全方案相较,远为实在、牢靠。”
——摘编自李铁成《联合国宪章与国际联盟盟约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及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防御战争方面,联合国宪章比国联盟约“远为实在、牢靠”的原因。(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结和约“与其说是协商解决,倒不如说更像法庭上的判决。”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相继在“被告席”接受战胜国拟定的“和平条款”。没有调解的场面,没有磋商的气氛。不难想象,靠交易和威胁而匆忙建立的国际秩序会有多大的稳定性。凡尔赛体系就像一把利剑刺在每个德国人心头。“无论是谢德曼政府、斯特莱斯曼政府,还是希特勒政府,都难以容忍,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是他们的既定政策”。仅仅20年,凡尔赛体系的创建者们就收到了一张烫手的“罚款单”——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曹胜强《20世纪国际秩序的历史研究——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材料二 英国虽属三大国之一,但英帝国大势已去。丘吉尔看得很清楚:“欧洲的力量均衡已岌岌可危”,英国将来“很可能被置于一个极不舒服的地位,夹在两块大磨石之间碾着。”
——摘自H·麦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与冲突,1941—1946》
材料三 对战后世界政治地图的划分,则根据当时三大国的军事实力,重新确定了边界和势力范围,1973年勃列日涅夫访美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知道, 就力量的影响来说, 世界上只有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真正管事,任何事情只要我们两国之间决定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即使可能不同意,也不得不跟着我们走。”建立联合国组织,并在安理会实行大国否决权。这就是战时盟国首脑们对战后世界秩序所作的安排,也构成了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沈永兴《关于雅尔塔体制的一点看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一战后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建立的秩序体系,说明其特征和后果。(3分)
(2)材料二中的“两块大磨石”是指哪两个国家?试归纳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3分)
(3)雅尔塔体系下的全球治理模式属于大国霸权治理还是理性制度治理,存在争议,试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分)
单县一中高一第二学期周末测试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以及材料中的时间可得出,此时苏联是在斯大林模式之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即高度集中的体制,A项正确;当时新经济政策已经停止了,排除B项;CD与斯大林模式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 据材料“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这代表了英国政府对于德国进攻波兰的态度,认为波兰灭亡对英国更有利,德国法西斯极具侵略性,为了推动其进攻苏联,维护英国安全,英国把波兰作为了殉难者,这也是其绥靖政策的表现,D项正确;据材料“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可知英国政治家认为波兰灭亡对英国更有利,不是“无关紧要”,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欧洲大陆均势”指的是英国用自身强大的力量牵制欧洲各国谋取大陆霸权,波兰并不是欧洲大陆的强国,不具备称霸欧洲大陆的实力,波兰保持独立不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德国占领波兰反而会增强德国实力,不利于欧洲大陆均势,排除B项;帮助波兰抵制德国法西斯的进攻的确会导致英国国力的消耗,但是“大量”的表述程度过重,而且这不是英国把波兰作为殉难者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要牺牲波兰来维护英国利益,并实现英国祸水东引的企图,排除C项。故选D项。
3、B
4、A
5、C
6、B
7、B
8、D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尽管双方战争的调门很高,但私底下的接触却非常多……事件以和平解决结束”结合所学可知,古巴导弹危机能够和平解决是因为双方军事实力相当,都难以承受现代战争的灾难,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古巴导弹危机属于美苏争霸,与第三世界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美苏势均力敌,而非经济多极化,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军事实力相当,两国一直进行“冷战”,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据材料“20世纪40-70年代,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脑力劳动者的增加促成了中间阶层的出现,而非中间阶层的出现推动了脑力劳动的增加,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这一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社会运动是指大范围的社会变革行动,不会影响劳动者结构,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据材料文件可知,不结盟运动刚开始关注的主要是战争与和平,70年代提出经济合作,说明其合作领域从政治扩展到经济,故选D项;材料仅是不结盟运动通过的部分文件,不能说明其影响力,排除A项;材料中70年代后主要通过的文件是关于经济的,说明其矛头有变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文件,不能说明其内部矛盾,排除C项。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举办……美国梦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奋斗,过上美好的生活”结合所学可知,1959年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宣传美国梦是一种意识形态宣传,故选C项;据材料“美国国家博览会在莫斯科举办……美国梦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奋斗,过上美好的生活”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这一做法旨在和平演变,而非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排除A项;据所学,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是在9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美国对苏联进行美国梦宣传,属于意识领域的宣传,而非科技领域的斗争,排除D项。
13、C
14、C
15、【答案】B
【解析】据材料“印度是一艘仓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可知,印度独立是大势所趋,英国已经无力改变,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印度独立问题,不能说明英国力量,排除A项;据所学,亚洲殖民体系崩溃的标志是印尼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纷纷独立,而材料仅是印度独立,排除C项;据所学,英国只是被迫承认印度独立,并没有放弃殖民政策,排除D项。
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美、德、日农业比重下降迅速,而服务业增长迅速,说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不代表速度,也有可能是科技的应用,排除A项;材料数据是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不能说明就业率的变化,排除C项;据所学,服务业早在二战之前就以产生,二战后迅速发展,排除D项。
17、【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可知,“这些大国”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本国的既得利益,故选A项;据材料“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自保”,而非为了世界和平,排除B项;据所学,这一做法是绥靖政策,其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排除C项;据材料“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可知,这一做法并非为了协调国际关系,而是为了自身利益,排除D项。
18、【答案】D
【解析】结合图表内容可知,20世纪70年代消费价格指数升高,失业率居高不下,说明西方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经济滞胀明显,故选D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表格内容无关,排除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阶层变化,出现中间阶层,与表格内容无关,排除B项;二战后福利规模增加,但是伴随着70年代的滞胀,发达国家缩减了福利开支,排除C项。
19、【答案】C
【解析】根据漫画内容可知,身披美国国旗的牛与身披苏联旗帜的熊将欧洲撕裂,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东欧,苏联推出经济互助委员会,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东欧,故选C项;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A项;材料中展现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此时资本主义内部尚未分化,排除B项;材料所示为二战结束后,冷战时期的对峙,排除D项。
20、【答案】A
【解析】据上图,可知为非洲被局部占领到被瓜分完毕,再到非洲独立,体现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从开始建立到最终形成,再到独立,说明主题是非洲殖民体系的兴衰史,故选A项;一战前黑人奴隶贸易已经取消,因此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史只能体现在18世纪的非洲,排除B项;殖民主义扩张史只能反映前两幅地图,无法说明非洲独立进程,排除C项;国家民族独立和复兴只能说明非洲独立进程示意图,比较片面,排除D项。
2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56年(法国)。据材料“1956年戴高乐重新掌权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法国本属资本主义阵营,但是却独立自主,采取退出北约等措施,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分化,D项正确;法国抵制英国加入,说明欧洲一体化受到了阻碍,排除A项;仅从法国一国的独立自主的政策,无法得出世界的整体发展趋势,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不能说明美国霸权地位不断衰落,排除C项。故选D项。
22、【答案】C
【解析】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至二战(西方)。根据所学知识,雅尔塔体系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体现了反对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与民主政治的成果,C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大国强权,是局限性而不是进步性,排除A项;B项是其进步性,但不是主要的,排除B项;D是它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同之处,也不是其进步性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二战后(非洲)。据材料“该《通史》以大篇幅论述殖民前的非洲历史、非洲的能动性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可以看出通过《非洲通史》的撰写,让非洲民众对非洲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结合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可知《非洲通史》适应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对非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该书主要是对殖民主义进行批判,抨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并未提及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排除B项;该书中,并未提到反对霸权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24、【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开始,法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大幅上升降,美元贬值;而在同一时期,欧洲走向联合、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态势,反映出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美国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汇率更加符合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不意味着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排除A项;英镑兑美元汇率的不断变化,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需求变动所致,并不能说明英国实力的逐步增强,排除B项;经济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2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需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需要同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可知,勃兰特政府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意在缓和东西关系。材料主要表达了联邦德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释放善意,意图缓和东西关系,排除 B。勃兰特政府的这一政策主要目的是提升联邦德国的国际地位,并不是为了稳定欧洲的局势,排除 C。1991 年 12 月,欧洲共同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排除 D。故选:A。
26、【答案】(1)特点: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一战后世界的和平;为后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借鉴;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或冲击国际秩序);激化战胜国与战败国、宗主国与殖民地、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笔;推动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等。
(2)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但是英法操纵,并实行“全体一致”的原则,在制裁侵略、保卫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在形成实质性决议中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 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得出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依据材料“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得出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划分领土;依据材料“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得出对战败国的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影响:依据材料“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得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一战后世界的和平;对后世的借鉴角度分析,得出为后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借鉴;从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角度分析,得出改变世界政治格局;从战后矛盾角度分析,得出激化战胜国与战败国、宗主国与殖民地、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从对之后二战的影响角度分析,得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笔;从推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角度分析,得出推动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原因:从国家联盟的宗旨角度分析,得出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但是英法操纵,并实行“全体一致”的原则,在制裁侵略、保卫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联合国的作用及原则角度分析,得出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在形成实质性决议中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7、【答案】(13 分)
(1)体系:凡尔赛体系。(2分)
特征:帝国主义强权政治。(2分)
后果:激化矛盾,导致二战。(2分)
(2)国家:美国,苏联。(2分)
主要因素:国家实力。(1分)
(3)霸权治理说:美苏从自身利益出发,划分势力范围,进行军备竞赛,控制他国。
制度治理说:二战后,建构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关贸总协定等,通过平等协商,加强协调。(4分;兼容以上两者,强调全球治理体系演进的渐进性亦可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