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安徽中考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安徽省中考最后一卷
历史 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
1.肥西县三官庙遗址在发掘初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还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南北两处房屋遗址。这说明三官庙聚落进入 (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2.《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等次)”该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3.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昌盛,产生了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局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古代读书人重视礼仪 B.政府重视文学艺术发展
C.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化 D.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4.隋唐时期位于洛阳的含嘉仓有粮窖287座,其粮食来源于江南的镇江、苏州等地,也来自华北一带的邢州、德州等地,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当时 ( )
A.大运河的开通 B.手工业达到很高水平
C.都江堰的兴修 D.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5.下列是三幅古代人口分布图,人口疏密与颜色淡浓成正比。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B.丝绸之路完全阻塞
C.海外贸易交往频繁 D.国家首都自北南移
6.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下列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北宋从事海外贸易 D.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7.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尽力调解缓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建立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关系,出现了“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的局面。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历史 第1页】
A.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B.传播了中华文明成果
C.促进了中外友好交流 D.促进了航海技术发展
8.据下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 )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政教事务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重陆疆轻海疆 B.提倡民族自治 C.强化军事管理 D.注重因地制宜
9.中国古代各领域的科技著作以其独特的记载方式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 )
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 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
10.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洋务派重视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积极组建新式陆军
C.中国近代海防意识的觉醒 D.中国轮船制造比西方先进
12.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表明 ( )
A.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日益成熟 D.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潮
13.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决议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该始终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这种转变 ( )
A.使中共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 B.是基于对国情的正确分析
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4.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
【历史 第2页】
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松绑”是指 (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认为:“封建主义打造了欧洲,11世纪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这“第一个青春期”突出表现在 ( )
A.封建庄园建立并逐渐在西欧流行 B.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C.法治不断加强和古典文化繁荣 D.基督教诞生并逐渐和王权结合
16.中央收回由各州保留的“主权”,并在中央政府内部建立“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又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置于共和原则基础上,完善国家制度。体现这一国家政权设计原则的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法国《人权宣言》 D.法国《拿破仑法典》
17.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西方各国工商界纷纷扩大对苏联的出口,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却严格限制进口苏联商品。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经济发展
C.罗斯福新政开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D.苏联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8.1943年冬,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宣言( )
A.承认中国有与美英完全平等的国际地位
B.宣布了日本法西斯最终走向失败的命运
C.表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确认中国拥有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19.二战后,西方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失业、社会不平等问题,提出国家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行加大社会福利投入的政策。这一政策 ( )
A.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实现了国家的公平公正
C.采用了国家干预的手段 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0.世界多极化发展,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这一发展 ( )
A.提高了各国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 B.避免了地区军事冲突和宗教矛盾
C.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和关税冲突 D.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辨析改错
21.世界多元多样,文化多姿多彩。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南宋词人李清照继承了前朝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改正:
【 】(2)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改正:
【 】(3)《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歌,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士气。
改正:
【历史 第3页】
【 】(4)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巴比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改正:
三、材料解析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哪一学派的重要代表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学说对图二中历史人物的影响。
材料二 几乎所有启蒙思想家都着手进行零零碎碎的社会改革,认为通过必不可少的渐进步骤最终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开明的美好世界。这些鼓动在实际活动中往往确曾引起巨大变化。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为建立一个“新的开明的美好世界”所作的鼓动。用史实说明这些鼓动“确曾引起巨大变化”。
材料三 孙中山等人失去了政权,充其量只能说革命发动者和领导者在这场革命中遭到了失败,并不等于就是整个革命全局的失败。应当将二者稍示区别。
——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
(3)材料三认为“应当将二者稍示区别”,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请说明理由。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
----摘编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青年对辛亥革命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年的态度是否正确。
材料二 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
【历史 第4页】
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
----摘编自林韦《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人民日报》1949 年10月2日)
(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在新中国诞生时的心情。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受到尊敬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第二次能源转型的规律总结
能源转型 动机动力 资源优势 技术条件 经济可行 国际影响
第一次(英国) 柴薪危机 煤炭丰富 蒸汽机 价格低廉 世界霸主
第二次(美国) 石油性能 石油丰富 内燃机 价格低廉 世界霸主
——摘编自吴磊、詹红兵《国际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能源转型带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表现。
材料二 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歇尔计划实施对欧洲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集团逐渐分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从世界格局变动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四、活动与探究
【历史 第5页】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率先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是航线(填序号)。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历史学家提出了几个关于中国和日本面对西方挑战所做出的不同反应的解释……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多元化的体制诸因素,都使日本比中国更易遭受西方的入侵,且能更快地对这一入侵作出反应。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比中国作出更快反应的有利因素。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日本是如何比中国更快地应对西方挑战的。(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7.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世界近代史大事节选
时间 事件
14~17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15~17世纪 新航路开辟
1689年 《_A_》颁布
1787年 美国宪法颁布
1789年 B_爆发
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材料中A处的文件名称是什么 材料中B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的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历史 第6页】
历史参考答案
1. B 2 . A 3 . C 4. A 5. A 6. D 7. C 8. D 9. D 10. B 1 1. C 12. A 13. B 14. C 15. B 16. B 17. A 18. D 19. C 20. D
21.(1)×;把“李清照”改为“辛弃疾”。
(2) 。
(3)×;把“解放战争”改为“抗日战争”。
(4)×;把“古巴比伦”改为“古印度”。
22.(1)法家学派。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
(2)启蒙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依据分权制衡原则创建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3)示例:
思路1:有道理。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果实,虽然被袁世凯窃取了,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所以将两者稍示区别是有道理的。
思路2:没有道理。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阀窃取了,北洋军阀仍旧推行封建专制统治。这意味着,孙中山等人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所以将二者稍示区别没有道理。
23.(1)低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不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这个意义是不容被低估的。
(2)自豪、高兴。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24.(1)变化:主要能源的变化、动力机的变化、世界霸主的变化(国际格局的变化)。(答出两点即可)
表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强大的军事实力等。(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2)因素: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战略利益(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答出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25.(1)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欧洲。
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等等。(符合题意即可)
(2)原因:西欧、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答案 第1页】
影响:动摇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言之成理即可)
规律:经济实力是决定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言之成理即可)
26.(1)②。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隔绝状态,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2)有利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多元化的体制等。
阐释示例: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深重。面对危机,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领域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全面改造日本。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它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当时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掀起了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只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没有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其改革效果远不能与日本相比。随后进行的戊戌变法也如昙花一现,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所以说,日本比中国更快、更成功地应对了西方的挑战。
27.(1)权利法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2)示例:
历史事件1:文艺复兴。
历史事件2:马克思主义诞生。
观点:先进思想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论述: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中《人权宣言》的发表,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等思想,并影响到世界。
结论:综上所述,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答案 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