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必背重点知识(五)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质量守恒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注意事项:①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与物理变化无关②质量守恒并非体积守恒③实际参加的总质量等于实际生成的总质量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的重新组合。实验一、红磷燃烧原理: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气球先胀大后缩小③天平平衡细节: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玻璃管(不可换为玻璃棒)作用——引燃红磷③气球(调节气压)④冷却后称质量⑤细沙——防止锥形瓶受热炸裂实验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原料: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原理:Fe+CuSO4===FeSO4+Cu现象:①铁钉表面有紫红色固体出现②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③天平平衡实验三、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的反应原料: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原理:Na2CO3+2HCl===2NaCl+CO2↑+H2O现象:①粉末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②天平不平衡不平衡原因:生成物中有气体,气体发生扩散。实验四、镁条燃烧原料:镁条原理:现象:①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②天平不平衡增加:有气体参加减轻:部分氧化镁发生扩散,没有称量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存在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五个不变——宏观: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质量);②元素种类不变;微观:③原子种类不变;④原子个数不变;⑤原子质量不变。两个改变——①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②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与读法如下:2.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的信息以2H2O2H2↑+O2↑为例(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反应物:H2O;生成物:H2和O2。(2)量的方面:①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m(H2O):m(H2):m(O2)=36:4:32=9:1:8②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个数(或粒子个数)之比。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3)其他化学反应的类型:分解反应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类别:H2O为化合物,H2和O2为单质。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H2↑+O2↑为例(1)质的方面: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量的方面: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3)微观层面: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与步骤1.书写原则(1)遵守客观事实: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不变,同种原子的数量相等。2.书写步骤①写: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在箭头两侧,多个反应物或生成物时用“+”连接。如Mg+O2→MgO②注:注明反应条件Mg+O2MgO③标:标出气体“↑”和固体“↓”如H2OO2↑+H2↑注意:如果反应物有气体则生成物不标气体符号,如果反应物有固体则生成物不标固体符号。④配平:根据质量守恒将等号两侧的原子个数配成相同,同时将箭头改成等号“=”。2Mg+O22MgO⑤检查: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完整、准确。检查项目: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配平、条件是否遗漏、生成物状态是否漏标或多标。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以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如下:(1)写出基本反应式:P+O2——P2O5(2)找出反应式左、右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求出最小公倍数。式子左边的氧原子数是2,右边的氧原子数是5,原子数相差较大,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在O2前面配5,在P2O5前面配2。(3)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左边的磷原子数是1,右边的磷原子数是4,因此,要在左边P的前面配4,然后,把短线改为等号,并注明反应条件。(4)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并检查。4P+5O2P2O5练习:配平Al+Fe3O4Fe+Al2O3如果常规配平法不容易配平则可用分数法(生成物和反应物有且只有一种单质)。如 CH3OH+ O2 CO2+ H2O练习:C2H5SH+O2 CO2+ H2O+ SO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2)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叫质量比)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1)审题:读懂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析:找出已知物和待求物的质量关系;(3)解答: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未知量,常用x、y表示,未知量通常不带单位;(2)正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相关物质的正下方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以及对应的已知量、未知量;(4)依据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5)算出未知数;(6)简明地写出答案。题中适量、足量、过量、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词语,要认真理解。一般地:适量:两种或多种反应物之间按 一定质量比恰好反应。足量: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无剩余;另一种反应物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过量。过量:反应完成后,有一种或多种反应物剩余。“恰好反应”和“完全反应”:反应完成后,反应物无剩余。“充分反应”和“反应完全”:反应不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反应物可能无剩余,也可能过量。4.计算类型(1)已知某反应物的N质量,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3)含杂质物质的有关计算。5.所涉及的计算公式(1)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物质的纯度(2)纯净物的纯度=1-杂质的含量(3)杂质的含量=注意:①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②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量;③关系式中的数据要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正下方,各物质的质量单位统一。示例 通电分解18 g水,求得到氧气的质量? 解:设通电分解18 g水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设 2H2O===2H2O+O2↑ ...................................写 18×2 16×2 18 g x ...................................列 ...................................解 答:通电分解18 g水可以得到16 g氧气 ·········答注意:对于这种数值比较多的题一定要注意分析每个数值代表的都是什么意义,带入的时候要把正确的数值带入。注意:①充分反应与恰好反应意思不一样②分类讨论的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