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原因 燃料的选择和氢能的利用 课件(共30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原因 燃料的选择和氢能的利用 课件(共30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原因 燃料的选择和氢能的利用
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学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认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利用的现状。
2.通过对氢能开发与利用的讨论,认识开发、利用高能洁净能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燃料放热问题,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对氢能的学习,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知识回顾
温故知新
1.简述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C(s)+O2(g)===CO2(g) ΔH=-393.6 kJ·mol-1
②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 kJ·mol-1
④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2.上述反应均为放热反应,你能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变化
来理解吗?试比较等质量的上述物质,哪种物质放出的热量最多?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
H2热值高、清洁燃料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 从宏观角度分析吸、放热反应热量变化的原因
探究思考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放出能量
放热反应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吸收能量
吸热反应
参加反应的每一种物质内部都贮存着一定的能量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 从微观角度分析吸、放热反应热量变化的原因
探究思考
O
O
O2
H
O
H
H2O
H
H
H
H
H
H
O
O
H2
H
H
H
O
H
(吸收能量)
旧化学键
断裂
原子
(放出能量)
新化学键
形成
Q吸收Q吸收>Q放出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决定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氢气燃烧火焰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已知H-H 键能 436.4 kJ/mol,Cl-Cl 键能 242.7 kJ/mol,H-Cl 键能 431.8 kJ/mol;试分析H2 +Cl2 === 2HCl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断键
吸收热量:(436.4+242.7) kJ
成键
放出热量:431.8kJ×2

放热反应
交流讨论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知识梳理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化学键的关系
反应过程
能量变化
反应物 ─→ 原子或原子团 ─→ 生成物
新键
形成
旧键
断裂
断键吸收能量 成键放出能量
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吸热反应
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放热反应
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ΔH = Q(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 Q(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知识梳理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物质内部能量的关系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吸热反应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放热反应
生成物
反应物
总能量
生成物
总能量
E能量
E能量
生成物
反应物
生成物
总能量
反应物
反应物
总能量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知识梳理
特别说明 :
1. 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物质种类变化和能量变化;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已知Zn(s)+CuSO4(aq)===ZnSO4(aq)+Cu(s)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
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D.同条件下,1 mol氢原子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
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是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还可能有其他能量的变化,如光能等,故A项错误;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项错误;
分子变成原子需要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2E1>E2,故D项错误。
B
学以致用
2. 红磷(结构复杂用“P”表示)和白磷(P4)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充分燃烧之后的产物都是五氧化二磷。在25 ℃、101 kPa下,31 g白磷完全转化为红磷,放出11 kJ的热量,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的是______(填“白磷”或“红磷”,下同)。
(3)31 g白磷与31 g红磷的能量较高的是______,二者更稳定的是______。
吸热
白磷
白磷 红磷
物质的稳定性: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物质的化学键越牢固,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越多,形成时释放的能量越多。
学以致用
3.已知断开1 mo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形成1 mol H—N键放出的能量为391 kJ,根据化学方程式 N2+3H2 2NH3,反应完1 mol N2放出的能量为92.4 kJ,则断开1 mol N≡N键需吸收的能量是( )
A.431 kJ B.945.6 kJ C.649 kJ D.869 kJ
解析:设断开1 mol N≡N键需吸收的能量为x,根据反应放出的能量=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断开旧键吸收的能量,代入数据:92.4 kJ=6×391 kJ-3×436 kJ-x,
x=945.6 kJ。
高温高压
催化剂
B
交流讨论
热值: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
二、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物质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氢气
热值/kJ·g-1 约33 约48 约56 143
根据数据,分析热值大小。
氢气>天然气>石油>煤炭
C(s)+O2(g)===CO2(g)  ΔH=-393.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制备
存储
运输
开采成本
交流讨论
下图为近3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呈现的特点?这30年发生的变化?原因分析?
二、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能源:
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气。
尤其是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初步统计,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8.6亿吨标准煤,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
知识拓展
二、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新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
二、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知识梳理
1. 热值: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
2. 常见燃料
(1)目前使用最多的能源: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储量有限,不可再生;燃烧利用率低,污染环境。
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粉尘、SO2、氮氧化物(NOx)、CO等
(3)节能减排的措施
节约现有能源;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开发新能源
思考交流
在生产和生活中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
①热值;②价格;③对环境的影响;④储量;⑤开采、运输。
氢气燃烧 1 g 释放143 kJ的热,是汽油的3倍——热值高;
产物水——环保;
来源水——原料广泛。
还有太阳能等。
思考交流
在生产和生活中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
①热值;②价格;③对环境的影响;④储量;⑤开采、运输。
为何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不大规模使用,面临什么困境?
三、氢燃料的应用前景
知识梳理
1. 能源特点:热值高;原料广;无污染。
2. 目前氢燃料的应用实例
(1)作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
(2)作氢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3)氢燃料电池
三、氢燃料的应用前景
知识梳理
3. 氢能的产生
(1)水煤气法
(2)电解水
三、氢燃料的应用前景
知识梳理
3. 氢能的产生
(3)光解法
三、氢燃料的应用前景
知识梳理
4. 开发和利用氢能需要克服的问题
(1)困难:能耗高、储存和运输困难等。
(2)方法:
①研究太阳能分解水、蓝绿藻等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阳光作用下分解水制氢气等新方法,解决能耗问题。
②发现和应用贮氢材料,解决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
知识拓展
太阳能的利用
1.太阳能的特点
优点:太阳能是巨大、无尽的能源;太阳能为人类共享,
可免费使用;对环境无污染。
缺点:受季节、地区、气候等影响,不能维持常量等。
2.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的转换关系
直接利用:光合作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光解水制氢气
(光能分别转为化学能、热能、电能)
间接利用:化石燃料、火力发电
(太阳能间接转为化学能、机械能和电能)
理解应用
1. H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H2,最理想的途径是(  )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为H2
B.以焦炭和水为原料制水煤气后再分离出H2
C.以赤热的Fe和水反应生成H2
D.由热电厂提供电能,利用直流电电解水产生H2
A
理解应用
2. 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含碳元素的燃料,属于碳素燃料,A项正确;
利用太阳能不会产生温室气体,B项正确;
利用光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项正确;
菠菜属于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D项错误。
D
课堂小结
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断键吸收能量大于成键放出能量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断键吸收能量小于成键放出能量
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ΔH = Q(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 Q(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二、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和氢燃料的应用前景
牛刀小试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②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③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④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更低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解析:化石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尽可能充分地接触,且空气或氧气要适当过量,①不正确;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充分,燃烧效率更高,④不正确。
A
牛刀小试
2. 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C.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的能量
B
解析:A项,因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项,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由题图可知,断裂2 mol A—B键需要吸收y kJ能量,正确。C项,由题图可知,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高于2 mol AB的总能量,错误。D项,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放出能量,错误。
牛刀小试
3.已知断裂1 mol H2(g)、1 mol N2(g)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 kJ、
943 kJ,N2(g)与H2(g)反应生成1 mol NH3(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N2(g)与H2(g)反应生成1 mol NH3(g)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为____kJ。
(2)断裂1 mol N—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 kJ。
解析:
(1) mol N2(g)与 mol H2(g)反应生成 1 mol NH3(g)
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为300 kJ-254 kJ=46 kJ。
(2)设形成 1 mol N-H键需要放出的能量为a kJ,
由ΔH=断键的能量之和-成键的能量之和,
得(×943+×436-3a) kJ=-46 kJ,解得a=390.5。
放出
46
390.5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