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2.道德修养:通过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3.法治观念: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4.健全人格: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教学难点:树立法律意识。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101-102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P10301自学导航0203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树立法治意识Part 12023年5月15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接群众举报,决定对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依法立案调查。经查实,该公司及其演员李昊石肆意篡改演出申报内容,在5月13日下午、晚上连续两场“笑果脱口秀”演出中出现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的情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该公司行为违反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决定对该公司作出相应行政处罚: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325381.6元、罚款13353816元。对涉案人员及其演出经纪机构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相关违规行为将进一步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决定无限期暂停涉事公司在京所有演出活动。严肃查处!脱口秀侮辱子弟兵惹众怒李昊石缺乏什么意识?法治意识1.什么是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回顾旧知:什么是法治?严格执法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科学立法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虽有良法若人民不能遵循仍然不能法治探究活动树立法治意识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中国人民建设法治中国共同事业受益者践行者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 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①有利于树立法律信仰;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③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哈罗德·伯尔曼思考:从这段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法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制的研究,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占65不知道是犯罪, 也不知道会受 到处罚占58.1不知道自己的 行为触犯了法 律占64.7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P101犯罪原因分析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参观法治文化长廊青少年模拟法庭少年交通警察参观监狱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2019年,一条“王源抽烟”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随后王源主动与北京卫监部门联系接受调查,同意接受处罚,并且在微博公开道歉。受益者参与者推动者思考: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北京控烟条例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虽然违法不等于犯罪,但作为公众人士,更应该注意社会影响。“希望青年艺人能树立一个阳光、正面的形象,不要让自己辛苦建立的良好形象受损。”和王源同为TFboys组合成员的易烊千玺还曾被授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控烟倡导者称号。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笔记区二、学会依法办事2023年5月2日,某次列车上。当时,一名男子与另一名乘客因为座位问题发生了争执,最终导致了该男子对另一名乘客的掌掴行为。该事件被监控摄像头全程记录下来,并被路人及时发现并制止。随后,涉事男子被警方带走调查。旅客杨某某(女)一行(其中儿童3人) 坐于旅客杨某某(女)前排位置。因儿童吵闹王某某站起转身制止,继而与杨某某发生争吵。杨某某同行人首先辱骂王某某,王某某进行回骂。列车安全员、列车长先后赶到现场进行劝阻和调解。其间,杨某某同行人使用手机拍摄王某某,王某某用手机拍摄杨某某及同行儿童。当王某某再次辱骂杨某某时,杨某某用右手手背挥打王某某面部一次。王某某起身用左手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一次。之后,在列车长和周边旅客劝阻过程中,王某某用右手手掌再次击打杨某某面部一次。事发后,王某某通过110报警。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根据调查情况,认定杨某某用手背击打王某某面部属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王某某遭到击打后用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在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劝阻后,再次用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属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公安机关对杨某某处500元罚款、对王某某处200元罚款。如果每个公民都是如此,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高铁掌掴事件4.为什么要依法办事?笔记区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案例一: 嫌广场舞太吵, 72岁老人往楼下扔鹅卵石砸坏17辆车,犯高空抛物罪被判缓刑。2022年3月23日,记者获悉,72岁张爷爷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法庭上,张爷爷表示没想到会触犯刑法,很是后悔,当场表示愿意认罪认罚。思考:这两起案件有哪些共同点?这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案例分析案例二: 2022年5月,女子不满意婚纱照效果,沟通无果发朋友圈辱骂影楼,遭起诉其侵犯影楼名誉权。法院查明,被告王女士确实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不当言论。经调解,王女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事件的严重性,表示愿意当庭书面道歉,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共同点:缺乏法治意识;都是违法行为,没有依法维护权利。启示: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5、怎样学会依法办事?P102-P103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青少年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认真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学法懂法自觉遵法守法,依法办事;增强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倡议书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让我们一起拒绝校园欺凌,学会依法办事,与法律同行。6.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补充)①思想上:树立法治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自律。②学习上: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了解宪法和法律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③实践上: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主动宣传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积极运用法律帮助他人维权。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法治意识的含义:认可、崇尚、遵守、服从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怎样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本课小结怎样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课堂练习1.“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也易变为狂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启示我们( )A.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法律 B.法律被人们认可才会发挥其应有功能C.法治意识已铭刻于每个人的内心 D.树立法治意识就是强制遵守服从法律2.男子蔡某骑摩托车未戴头盔被交警开罚单,蔡某不仅手撕罚单,还辱骂交警,被带到派出所后仍继续狡辩。最终,蔡某因阻碍人民警察执行公务被依法行政拘留6日。这表明( )①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不高 ②每个公民都应提高法治意识,做到严格执法③公民应增强法治意识,认可、崇尚、遵守、服从法律 ④公民应依法办事,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DB课堂练习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公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要( )A.崇尚法律,任性而为 B.制定法律,遵守法律C.严格执法,伸张正义 D.自觉守法,依法维权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自觉远离违法犯罪。下列有助于我们远离违法犯罪的有( )①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②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③崇尚自由,以我为中心 ④只把法律当维权的工具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DB课堂练习5.2022年12月3日,在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青岛市民政局紧紧围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题,以“普法市集”的形式在五四广场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弘扬法治精神,青少年应该( )A.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B.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C.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尊法守法,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6.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我们在生活中要依法办事。下列关于依法办事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法律保障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遵守法律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能违背法律③我们做事情要有主见,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④法律有时候太不讲情面了,我们可以不用全部遵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A课堂练习7、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刘萌的爸爸今天回到家,气呼呼的说:“今天气死我了,不知是谁划了我的车,还把窗户的玻璃砸坏了,要是让我抓到,我非狠狠的揍他一顿不可。”学习了“学会依法办事”相关内容后,刘萌想到了劝解爸爸的好方法。刘萌会怎样劝解爸爸?参考答案: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与法同行伴我一生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