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2023七下·丰顺月考)默写古诗文
(1)   ,弹琴复长啸。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2) 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岑参)
(3) 莫笑农家腊酒浑,   。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4)《晚春》中诗人通过描写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诗句是:   ,   。
(5)《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的两句是:   ,   。
(6)《木兰诗》中运用对偶手法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   ,   。
【答案】(1)独坐幽篁里;深林人不知
(2)双袖龙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
(3)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幽篁、龙钟、鸡豚、红紫、洛城、朔气、金柝。
故答案为:
(1)独坐幽篁里 深林人不知
(2)双袖龙钟泪不干 凭君传语报平安
(3)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4)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5)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6)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2023七下·丰顺月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qí dǎo   ,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2)秋是xuān nào   的,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尽情地品尝每一份收获的喜悦。
(3)为了向科学的高峰攀登,我们只有qiè ér bù shě   地学习。
(4)邓稼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fù rú jiē zhī   的名人。
【答案】(1)祈祷
(2)喧闹
(3)锲而不舍
(4)妇孺皆知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分析】(1)qí dǎo(祈祷)
(2)xuān nào(喧闹)
(3)qiè ér bù shě(锲而不舍)
(4)fù rú jiē zhī(妇孺皆知)
故答案为:
(1)祈祷
(2)喧闹
(3)锲而不舍
(4)妇孺皆知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同音字的类型:
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
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
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
3.(2023七下·丰顺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地铁广播播报出门不做“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B.捆粄是广东家喻户晓的小吃之一,捆粄就是指卷着的大米制作的食品。
C.他们二人配合默契 ,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D.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D.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不能用来表示自然景物。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故答案为:D。
其余词语的意思: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默契: 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2023七下·丰顺月考)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央视3·15晚会猛曝黑幕,曝光了某公司制作老坛酸菜时光脚踩、扔烟头等。(在结尾处加“乱象”)
B.广东省多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夏季来临,各学校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止学生私自下河游野泳。(在“私自”前加上“不”)
C.本次内地援港医疗队包括36名医生和39名护士,队员分别来自4个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市的14家三甲公立医院。(将“4个”调整到“市”前)
D.2022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某单板滑雪运动员回信,向他和中国冰雪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提出殷切期望并表示祝贺。(将“提出殷切期望”和“表示祝贺”前后顺序调整)
【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B.病因是语义重复,应该删掉“再三”。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2023七下·丰顺月考)班级创办班刊《迎端午》,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班刊封面选用哪副字更能体现“喜迎中秋节”的主题,小梅和小洲对此各抒己见。请把他们的话补充完整。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楷书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黑体
小东:我觉得黑体好,容易识别,规范标正,耐看长时间看不易疲劳。
小海:黑体是不错的,但我感觉楷书更合适,   。
(2)近年来端午粽子有各式各样的?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吃的粽子并且说一下自己喜爱的原因?
(3)天极冷,小茶馆里的门窗都关得严严的,充满了煤气、汗味,与贱臭的烟卷的干烟。里面喝茶的几乎都是拉包月车的,他们喝着、说着,像鸟儿炸了巢似的讲着一日间的委屈。祥子始终一语未发,可是很留心他们说了什么。
大家正说得热闹,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车夫进了门,他穿着件短不短、长不长、襟上肘 上已都露了棉花的棉袄。祥子始终没有言语,呆呆地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吃完,老车夫向大家再三道了谢,便又出了门。
祥子跟了出来,他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 说话,语声时高时低。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 他才又进到屋中。
(选自《骆驼祥子》,有删改)
①根据以上文段,概括祥子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段中有关细节描写进行分析。
②老舍先生说:“我的主角(祥子),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 精神以无情的苦刑。”请结合《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生经历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因为楷书方正耐看
(2)略
(3)①憨厚老实,不善言谈,在大家说着自己的委屈时,祥子一言不发;善良,有同情心,在听到老车夫说明肚子里空后,祥子跑去买包子给他吃;自食其力,体面能干,这时候的祥子,坚韧好强,以拉车谋生,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老车夫的现状让他似乎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开始感到难过。②这句话概括了祥子悲惨的一生。祥子来自农村,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的一生,既经历着自然的风雨,也承受着社会的风雨。自然的风雨,如写他在暴风雨下拉车;他的精神上的痛苦,社会的风雨则表现在他“三落”的原因上,而且最后是社会的风雨一步步摧残了他的精神。一次出车,大兵抢了他的车,抓了他。从兵营中逃出来的他,牵出三匹骆驼,准备再次奋斗,却又被孙侦探敲诈了卖骆驼的钱。后来与虎妞成家,婚姻并不幸福。虎妞难产而亡,祥子为埋葬虎妞卖了车,拥有自己的车的愿望彻底破灭。最后小福子的死,彻底摧毁了他的最后一丝希望,使他最终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知识点】主题活动;见解表述;书法;《骆驼祥子》
【解析】【分析】(1)两人各抒己见,意见不一致。小东已经表达:我觉得黑体好,容易识别,规范标正,耐看长时间看不易疲劳。那么小海就要谈楷书的方正耐看的特点。
(2)粽子本来只是端午这个传统佳节的一个食品仪式,但人们为了增加这种节日的氛围,制作了各种口味、口感的粽子。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回答,不管是椒盐的、五谷的,还是腊肉的、鲜肉的,都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回答即可。重点要谈味道的可口和对屈原的缅怀记忆。
(3)①从“祥子跟了出来,他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 说话,语声时高时低。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 他才又进到屋中”等语句,看出祥子的善良本分,乐于助人,有同情心的。
②老舍的话“我的主角(祥子),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 精神以无情的苦刑。”说明祥子处在时代的风风雨雨中,他的悲剧和不幸,更大的来自于时代的悲剧。这里的风雨,主要是地主豪绅、土匪兵痞的盘剥和压榨等等。祥子最终还是走向了没落,这既是祥子个人的悲剧,又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体的鉴赏和情境对话的能力。要紧扣活动主题,根据字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活动主题相关问题的探究能力。首先弄清楚问题是什么,然后组织自己的语言文字,总之只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名著,把握人物的形象,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分析相关的问题即可。
二、阅读(40分)
(2023七下·丰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君子亭记(节选)
王守仁①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②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③ , 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有改动)
【注释】①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正德年间,他被贬贵州,在此建造了一座“何陋轩”,后又建了“君子亭”。②蛰:惊蛰。③珊然:珮玉相击,形容声音清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植】A环植以竹 B亭亭净植
②【名】A而名之曰“君子” B有仙则名
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雨 雪 晦 明 无 所 不 宜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 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
9.【乙】文作者将亭子命名为“君子亭”,有哪些原因?
10.《陋室铭》中文章开头由山水写起有什么作用?
【答案】6.①栽,种;竖立。②取名,名;出名,有名。
7.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8.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②虚心而静默谦恭,通达而有节制,有君子的品德。
9.一是因为“环植以竹”、竹子有君子的四种美德;二是因为王阳明自己有君子的四种美德,而不愿用君子称呼自己,于是借助亭子的名称来言志。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 象征着君子志趣高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
10.以类比起兴,以虚衬实。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暗示“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即“陋室不陋”。引出主旨“惟吾德馨”。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段落结构的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大方面去分析和概括段落的作用。平时可以积累一些开头和结尾段落的作用的术语。
【乙】 阳明子建好何陋轩之后,又在它的前面搭建柱子建亭,四周围都种植了竹子,命名为“君子亭”。竹子有四种君子品格:中间虚空而恬静,通透而有间隔,有君子的德行。外面坚固而挺直,四季保持绿叶而不改,有君子的节操。顺应惊蛰时节春笋破土而出,到伏天长势暂止,不管雨天、雪天、白天抑或黑夜,没有不适宜的环境,有君子的明达。清风不时而至,风鸣翠竹,如玉敲击,如乐之作。竹影摇曳,仿佛洙泗孔门师生来往。风停天籁静,竹子特立挺拔,不屈不挠,像虞舜的臣子们端正帽子并持正笏板,站立于朝堂之侧,有君子的姿容。竹子有这四种品格,无愧于君子之名;我的亭子四周有竹子,因而把亭命名为君子亭,这名字也无愧于我的亭子。
门人说:“先生是在描绘自己呀。我见先生住在这亭子里,操持敬慎以使内心真诚,恬静谦虚而像是愚笨,不就是君子的德行吗?遇困难而不退缩,处困境而能亨通,不就是君子的节操吗?以前安处于朝堂,如今安处于夷地(龙场),能有顺应于环境,能坚守原则又不呆滞,不就是君子的明达吗?对待朋友恭敬有礼,生活和乐从容,意态闲适而不懈怠,气度谦和而恭顺,不就是君子的姿容吗?先生谦虚不以君子自居,而假借于竹子,尽管这样,也是隐瞒不了的。先生把之前的轩房命名为‘何陋轩’,则已经是以君子自居了。”
6.①【植】A环植以竹;句意:四周都栽种了竹子; B亭亭净植;句意:挺拔洁净而笔直竖立。
②【名】A而名之曰“君子”;故而将其命名为“君子亭” ;B有仙则名 ;句意:有仙则出名了。
故答案为:①栽,种;竖立。②取名,名;出名,有名。
7.题干要求只断一处。句意:不管雨天、雪天、白天抑或黑夜,没有不适宜的环境。
故答案为: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8.①乱,扰乱;劳,劳累,此处是使动用法。使……乱(劳)。
②中,内心;间,节制;德,品德。
故答案为: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②虚心而静默谦恭,通达而有节制,有君子的品德。
9.“环植以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说明竹子有君子的四种美德,所以命名为“君子亭”;“夫子盖谦于自名也而假之竹,虽然,亦有所不容隐也。夫子之名其轩曰‘何陋’,则固以自居矣”说明王阳明自己有君子的四种美好晶德,而不愿用君子称呼自己于是借助亭子名称来言志。
故答案为:一是因为“环植以竹”、竹子有君子的四种美德;二是因为王阳明自己有君子的四种美德,而不愿用君子称呼自己,于是借助亭子的名称来言志。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 象征着君子志趣高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
10.文本开篇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目的是为了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开篇的几句,类似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进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话题。同时,山水不在乎高和深,只要有仙则名,有龙则灵。进而引出陋室不陋,只要品德高尚就行了。简言之,比兴手法引出话题,进而揭示出文本的中心论点:“惟吾德馨”。
故答案为:以类比起兴,以虚衬实。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暗示“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即“陋室不陋”。引出主旨“惟吾德馨”。
(2023七下·丰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给海底拍照
①漆黑一片的海洋深处是什么样子?
②早在1856年,英国的一位工程师用铁、木头、强力胶和玻璃窗为普通相机制作了一台防水箱。他将相机放进去,沉入水底、拍摄到一张水下桥墩的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进行水下拍照,虽因灌水而失败,却是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源头。从此以后,如何去探究深海的奥秘,便拉开了序幕。
③2020年11月10日,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科考。马里亚纳海沟水压高、温度低、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学考察难度大,被称为“挑战者深渊”。那么,在深达万米海底的巨大水压下,“奋斗者”号是如何保证“滴水不漏”,确保舱内相机正常工作的呢?
④“奋斗者”号的钛合金舱球壳直径长达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舱球壳,采用整体冲压加电子束焊接的技术自主制造。钛合金舱体和舱尾透明窗口组成的耐压干舱,在它们的接缝处装有一个“0”形圈。当“奋斗者”号在下潜时,外部的海水会将这些橡胶圈挤压进接缝处,形成一个滴水不漏的密封舱体,这标志着我国钛合金材料技术和焊接加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⑤即使做到这一点,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因为研究人员在对耐压舱进行研究测试时,发现舱内玻璃窗要顶不住了。当压力罐内压力达到100兆帕时,耐压舱前的玻璃窗会突然破裂,这种高硼硅玻璃的硬度根本无法承受住万米水压。
⑥经过反复测试,研究人员发现蓝宝石玻璃是潜水器玻璃窗的最佳选择。自然界中的蓝宝石硬度仅次于钻石,但由于含有钛、铁等杂质,会呈现出各种颜色,并不适合透光。而蓝宝石玻璃是人工制造的蓝宝石,纯度极高,无色透明,耐压性也非常强。于是,一款适合万米深海探测的蓝宝石玻璃窗诞生了。
⑦可是,在漆黑一片的海底,“奋斗者”号怎样才能做到不迷路呢?首先,“奋斗者”号会利用水声通信技术,通俗来说,它会通过向水面发送声波来向母船“喊话”收发信息。“奋斗者”号能够在深海之下和母船进行清晰通话,指导智能相机进行拍照、录像。其次,一套“惯性导航装置”可以实时研判“奋斗者”号的行动轨迹,让它能清楚地感应自身的位置、速度、姿态和方向,即便只有一枚硬币厚度的偏移,也可以被检测到。
⑧锦上添花的是,“奋斗者”号还携带了一套灯光系统。通常在水下200米以下,太阳光的照度不足水面照度的0.01%,1000米以下的深海更是一片漆黑,想要看清海底的种种情况必须打光。这套灯光系统的每一台照明灯都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的水下照明条件和照明需求。
⑨解决了玻璃窗和灯光系统,“奋斗者”号舱内的相机便能自如地拍下海洋最深处的情景,甚至通过无线电系统实现了实况直播——原来海底并非一片平坦,而是有火山、河流,甚至瀑布的。海底还有花园、喷泉,也能下起“海雪”,自然景观比起陆地毫不逊色。
⑩“奋斗者”号是中国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潜水器,它正载着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劈波斩浪,奋勇前进,于黑暗的深海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光明前程。
11.下列表述错误 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本文采用空间顺序,条理清晰。
C.第④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准确。
D.第⑦段由一个设问句引出,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12.下面加点词语删去后不影响文意的一项是(  )
A.从此以后,如何去探究深海的奥秘,便拉开了序幕。
B.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科考。
C.自然界中的蓝宝石硬度仅次于钻石。
D.通常在水下200米以下,太阳光的照度不足水面照度的0.01%。
13.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马里亚纳海沟水压低、温度高、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学考察难度大。
B.“奋斗者”号能够在深海之下和母船进行清晰通话,指导智能相机进行拍照、录像。
C.“奋斗者”号携带的灯光系统中,有的照明灯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
D.海底还有花园、喷泉,也能下起“海雪”,但自然景观比陆地逊色。
【答案】11.B
12.A
13.B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分析;说明文中描写等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事理性说明文;分析说明对象特征;列数字;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平时掌握一些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主要是说明文的类别,说明方法,说明文的常见顺序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把握能力。说明文语言最大的特征就是平实、准确,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句去分析和判断。而且在判断原句用词是否准确这个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反面假设论证的方式进行。即如果删掉某个词语后,改变了原意等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思考和分析判断,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11.ACD.正确。B.有误,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奋斗者”号如何为海底拍照,是事理说明文,用的是从构造到用途的逻辑顺序。
故答案为:B。
12.A.正确。B.有误,“首艘”修饰潜水器,说明了其意义,如果去掉“奋斗者”号就变得和普通潜水器一样了,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C.有误,“仅”说明蓝宝石的硬度只比钻石底,如果去掉就变成可能也比别的材料硬度低,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D.有误,“通常”说明一般情况是这样,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变成都是这样了,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A。
13.A.有误,“马里亚纳海沟水压低、温度高”应该是“温度低”。B.正确。
C.有误,“这套灯光系统的每一台照明灯都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说明是全部都有编号和控制系统。
D.有误,“自然景观比陆地逊色”有误,原文是“自然景观比起陆地毫不逊色”。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丰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在教丁香树开花
刘继荣
①第一次遇见那少年,是初冬。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小小的蛋糕店里,溢满了糕点刚出炉的香,仿佛每个人都幸福。
②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此时,顾容不多,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一个打算挖掉重栽,一个说再等等看。老奶奶的语气里带了气恼:“我六十岁了,又不是六岁,等不了那么久!”老爷爷笑:“明天起我就教它开花,保证到春天就学会了。”
③我不禁莞尔,拎着盛糕点的纸袋,准备离开。身后忽然有人叫道:“阿姨偷走我们的点心啦!”我大惊,转头,那位个子高高面庞稚气的男孩,正是冲我喊叫的。有位中年人边向我点头致歉,边揽住男孩的肩,努力安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呀!”他打开手中纸袋,里面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偷了阿姨的呀!”大家都笑了,连正在生气的老奶奶也笑得眼睛弯弯。
④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久,再加上我的说明,男孩才弄明白大家谁都不是小偷。他用双手蒙住脸,向我道歉,那模样似乎只有三岁。
⑤父亲平静地告诉我,儿子十九岁了。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交车等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工作或失业,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独身。
⑥父亲头发斑白,语气平和。这十九年来,他们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有他们共同承担的无数往事,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可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那棵丁香树,默默与我站在一起。我想:老爷爷将会怎样教它开花呢?
⑦天越来越冷,丁香树只余纤纤弱枝。我常常在蛋糕店遇见这对父子,我发现,儿子没有安全感,只要离开父亲几步,就会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他成功后,父亲会向老夫妇以及后面耐心等待的客人再三道谢。他说,儿子特别喜欢这间店,这是他能记得的最远的地方。出来的时候,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很像一个普通人。
⑧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外。儿子时不时扭过身子,见父亲就在丁香树下,便长吁一口气,抹抹鼻尖上的汗。
⑨一个春天的周末,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忐忑,又隐隐担忧,今天顾客特别多,有个小女生过生日,丁香树下的两张桌子被讲到一起,坐满了笑语盈的小伙伴。店主一个人忙,他说老妻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为了给地个惊喜,已经找人来挖树了。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索着,教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续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一句话哽在胸口,如一朵花哽在枝丫,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
⑩忽然,男孩的目光充满惊喜,他的父亲出现了,也许,他一直都在附近。像魔咒被解除,男孩开口,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在教丁香树开花,不要抱掉丁香树。
老奶奶匆匆下来了,她气喘吁吁地向男孩保证:永远不会挖掉这棵丁香树,会一直等着它开花,如果不开,也没有关系。
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
我们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学着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倦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
(有删改)
14.文章题目中“丁香树开花”有哪些含义?
15.第⑨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男孩   、   、   的情绪。
16.纵观全文,父亲用哪些方式帮助儿子成为“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
17.综观全文,“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按顺序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答案】14.小店门前的丁香树开出花朵;男孩成长为一个普通人;小城中的我们彼此守护,彼此温暖。
15.紧张;着急;恼怒
16.一直陪伴,默默承担;以身作则,榜样示范;逐步放手,循序渐进;善选环境,鼓励沟通。
17.淡漠——亲近——融洽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段落及层次;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理解文本标题的含义要善于从表面上到深层次角度逐一分析。作答的前提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
(2)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作品中人物心理特征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循着人物在文中的言行事迹,特别是他的心理描写的语句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吃透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作答。
(4)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去分析和概括即可。
14.根据“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他说老妻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分析概括,“丁香树开花”的表层含义是指小店门前的丁香树开出花朵。根据“父亲平静地告诉我,儿子十九岁了,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车等基本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分析概括,“丁香树开花”的深层含义是指男孩成长为一个普通人。根据“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分析概括,“丁香树开花”的深层含义还指小城中的我们彼此守护,彼此温暖。
故答案为:小店门前的丁香树开出花朵;男孩成长为一个普通人;小城中的我们彼此守护,彼此温暖。
15.“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可见他看见有人在挖树时的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男孩紧张、着急;“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的动作描写,反映了男孩此时表达不出心中要说的话时的恼怒的情绪。
故答案为:紧张;着急;恼怒。
16.结合“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车等基本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概括为:父亲一直陪伴,默默承担;结合“有位中年人向我点头致歉,边揽住男孩的肩,努力安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呀!’他打开手中纸袋,里面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恍然大悟”“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久,再加上我的说明,男孩才弄明白大家谁都不是小偷。他用双手蒙住脸,向我道歉,那模样似乎只有三岁”概括为:父亲以身作则,采用榜样示范的方式帮助儿子;结合“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外”“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概括为:父亲采取逐步放手、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儿子;结合“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很像一个普通人”“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概括为:父亲善于选择蛋糕店人多以及店主人和蔼待人的环境,鼓励儿子与人沟通。
故答案为:一直陪伴,默默承担;以身作则,榜样示范;逐步放手,循序渐进;善选环境,鼓励沟通。
17.根据“父亲头发斑白,语气平和。这十九年来,他们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有他们共同承担的无数往事,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可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分析,“我”听完了这位父亲讲述他儿子的不幸,什么也没问表明“我”对他们态度冷漠。根据“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忐忑,又隐隐担忧”分析概括为:“我”为男孩独自一人来蛋糕店感到隐隐的担忧,表明“我”对男孩的态度变得亲近了。“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从“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彼此守护,彼此学习”可见最后“我”与周围人相处融洽。
故答案为:淡漠——亲近——融洽。
三、作文(50分)
18.(2023七下·丰顺月考)请“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情不自禁”为题目,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题目,题干要求以“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情不自禁”为题目,写一篇500字的作文。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感动”“情不自禁”。首先要有一种情愫打动我们,然后自己情不自禁地赞叹、感喟、怀念……
【立意选取】
1.写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情不自禁地感动。
2.写同寝室的同学的互相友爱互助,这种同窗情让“我”情不自禁地感动。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2023七下·丰顺月考)默写古诗文
(1)   ,弹琴复长啸。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2) 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岑参)
(3) 莫笑农家腊酒浑,   。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4)《晚春》中诗人通过描写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诗句是:   ,   。
(5)《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的两句是:   ,   。
(6)《木兰诗》中运用对偶手法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   ,   。
2.(2023七下·丰顺月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qí dǎo   ,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2)秋是xuān nào   的,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尽情地品尝每一份收获的喜悦。
(3)为了向科学的高峰攀登,我们只有qiè ér bù shě   地学习。
(4)邓稼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fù rú jiē zhī   的名人。
3.(2023七下·丰顺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地铁广播播报出门不做“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B.捆粄是广东家喻户晓的小吃之一,捆粄就是指卷着的大米制作的食品。
C.他们二人配合默契 ,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D.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4.(2023七下·丰顺月考)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央视3·15晚会猛曝黑幕,曝光了某公司制作老坛酸菜时光脚踩、扔烟头等。(在结尾处加“乱象”)
B.广东省多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夏季来临,各学校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止学生私自下河游野泳。(在“私自”前加上“不”)
C.本次内地援港医疗队包括36名医生和39名护士,队员分别来自4个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市的14家三甲公立医院。(将“4个”调整到“市”前)
D.2022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某单板滑雪运动员回信,向他和中国冰雪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提出殷切期望并表示祝贺。(将“提出殷切期望”和“表示祝贺”前后顺序调整)
5.(2023七下·丰顺月考)班级创办班刊《迎端午》,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班刊封面选用哪副字更能体现“喜迎中秋节”的主题,小梅和小洲对此各抒己见。请把他们的话补充完整。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楷书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黑体
小东:我觉得黑体好,容易识别,规范标正,耐看长时间看不易疲劳。
小海:黑体是不错的,但我感觉楷书更合适,   。
(2)近年来端午粽子有各式各样的?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吃的粽子并且说一下自己喜爱的原因?
(3)天极冷,小茶馆里的门窗都关得严严的,充满了煤气、汗味,与贱臭的烟卷的干烟。里面喝茶的几乎都是拉包月车的,他们喝着、说着,像鸟儿炸了巢似的讲着一日间的委屈。祥子始终一语未发,可是很留心他们说了什么。
大家正说得热闹,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车夫进了门,他穿着件短不短、长不长、襟上肘 上已都露了棉花的棉袄。祥子始终没有言语,呆呆地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吃完,老车夫向大家再三道了谢,便又出了门。
祥子跟了出来,他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 说话,语声时高时低。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 他才又进到屋中。
(选自《骆驼祥子》,有删改)
①根据以上文段,概括祥子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段中有关细节描写进行分析。
②老舍先生说:“我的主角(祥子),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 精神以无情的苦刑。”请结合《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生经历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40分)
(2023七下·丰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君子亭记(节选)
王守仁①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②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③ , 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有改动)
【注释】①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正德年间,他被贬贵州,在此建造了一座“何陋轩”,后又建了“君子亭”。②蛰:惊蛰。③珊然:珮玉相击,形容声音清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植】A环植以竹 B亭亭净植
②【名】A而名之曰“君子” B有仙则名
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雨 雪 晦 明 无 所 不 宜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 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
9.【乙】文作者将亭子命名为“君子亭”,有哪些原因?
10.《陋室铭》中文章开头由山水写起有什么作用?
(2023七下·丰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给海底拍照
①漆黑一片的海洋深处是什么样子?
②早在1856年,英国的一位工程师用铁、木头、强力胶和玻璃窗为普通相机制作了一台防水箱。他将相机放进去,沉入水底、拍摄到一张水下桥墩的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进行水下拍照,虽因灌水而失败,却是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源头。从此以后,如何去探究深海的奥秘,便拉开了序幕。
③2020年11月10日,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科考。马里亚纳海沟水压高、温度低、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学考察难度大,被称为“挑战者深渊”。那么,在深达万米海底的巨大水压下,“奋斗者”号是如何保证“滴水不漏”,确保舱内相机正常工作的呢?
④“奋斗者”号的钛合金舱球壳直径长达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舱球壳,采用整体冲压加电子束焊接的技术自主制造。钛合金舱体和舱尾透明窗口组成的耐压干舱,在它们的接缝处装有一个“0”形圈。当“奋斗者”号在下潜时,外部的海水会将这些橡胶圈挤压进接缝处,形成一个滴水不漏的密封舱体,这标志着我国钛合金材料技术和焊接加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⑤即使做到这一点,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因为研究人员在对耐压舱进行研究测试时,发现舱内玻璃窗要顶不住了。当压力罐内压力达到100兆帕时,耐压舱前的玻璃窗会突然破裂,这种高硼硅玻璃的硬度根本无法承受住万米水压。
⑥经过反复测试,研究人员发现蓝宝石玻璃是潜水器玻璃窗的最佳选择。自然界中的蓝宝石硬度仅次于钻石,但由于含有钛、铁等杂质,会呈现出各种颜色,并不适合透光。而蓝宝石玻璃是人工制造的蓝宝石,纯度极高,无色透明,耐压性也非常强。于是,一款适合万米深海探测的蓝宝石玻璃窗诞生了。
⑦可是,在漆黑一片的海底,“奋斗者”号怎样才能做到不迷路呢?首先,“奋斗者”号会利用水声通信技术,通俗来说,它会通过向水面发送声波来向母船“喊话”收发信息。“奋斗者”号能够在深海之下和母船进行清晰通话,指导智能相机进行拍照、录像。其次,一套“惯性导航装置”可以实时研判“奋斗者”号的行动轨迹,让它能清楚地感应自身的位置、速度、姿态和方向,即便只有一枚硬币厚度的偏移,也可以被检测到。
⑧锦上添花的是,“奋斗者”号还携带了一套灯光系统。通常在水下200米以下,太阳光的照度不足水面照度的0.01%,1000米以下的深海更是一片漆黑,想要看清海底的种种情况必须打光。这套灯光系统的每一台照明灯都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的水下照明条件和照明需求。
⑨解决了玻璃窗和灯光系统,“奋斗者”号舱内的相机便能自如地拍下海洋最深处的情景,甚至通过无线电系统实现了实况直播——原来海底并非一片平坦,而是有火山、河流,甚至瀑布的。海底还有花园、喷泉,也能下起“海雪”,自然景观比起陆地毫不逊色。
⑩“奋斗者”号是中国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潜水器,它正载着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劈波斩浪,奋勇前进,于黑暗的深海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光明前程。
11.下列表述错误 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本文采用空间顺序,条理清晰。
C.第④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准确。
D.第⑦段由一个设问句引出,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12.下面加点词语删去后不影响文意的一项是(  )
A.从此以后,如何去探究深海的奥秘,便拉开了序幕。
B.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科考。
C.自然界中的蓝宝石硬度仅次于钻石。
D.通常在水下200米以下,太阳光的照度不足水面照度的0.01%。
13.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马里亚纳海沟水压低、温度高、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学考察难度大。
B.“奋斗者”号能够在深海之下和母船进行清晰通话,指导智能相机进行拍照、录像。
C.“奋斗者”号携带的灯光系统中,有的照明灯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
D.海底还有花园、喷泉,也能下起“海雪”,但自然景观比陆地逊色。
(2023七下·丰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在教丁香树开花
刘继荣
①第一次遇见那少年,是初冬。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小小的蛋糕店里,溢满了糕点刚出炉的香,仿佛每个人都幸福。
②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此时,顾容不多,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一个打算挖掉重栽,一个说再等等看。老奶奶的语气里带了气恼:“我六十岁了,又不是六岁,等不了那么久!”老爷爷笑:“明天起我就教它开花,保证到春天就学会了。”
③我不禁莞尔,拎着盛糕点的纸袋,准备离开。身后忽然有人叫道:“阿姨偷走我们的点心啦!”我大惊,转头,那位个子高高面庞稚气的男孩,正是冲我喊叫的。有位中年人边向我点头致歉,边揽住男孩的肩,努力安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呀!”他打开手中纸袋,里面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偷了阿姨的呀!”大家都笑了,连正在生气的老奶奶也笑得眼睛弯弯。
④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久,再加上我的说明,男孩才弄明白大家谁都不是小偷。他用双手蒙住脸,向我道歉,那模样似乎只有三岁。
⑤父亲平静地告诉我,儿子十九岁了。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交车等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工作或失业,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独身。
⑥父亲头发斑白,语气平和。这十九年来,他们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有他们共同承担的无数往事,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可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那棵丁香树,默默与我站在一起。我想:老爷爷将会怎样教它开花呢?
⑦天越来越冷,丁香树只余纤纤弱枝。我常常在蛋糕店遇见这对父子,我发现,儿子没有安全感,只要离开父亲几步,就会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他成功后,父亲会向老夫妇以及后面耐心等待的客人再三道谢。他说,儿子特别喜欢这间店,这是他能记得的最远的地方。出来的时候,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很像一个普通人。
⑧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外。儿子时不时扭过身子,见父亲就在丁香树下,便长吁一口气,抹抹鼻尖上的汗。
⑨一个春天的周末,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忐忑,又隐隐担忧,今天顾客特别多,有个小女生过生日,丁香树下的两张桌子被讲到一起,坐满了笑语盈的小伙伴。店主一个人忙,他说老妻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为了给地个惊喜,已经找人来挖树了。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索着,教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续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一句话哽在胸口,如一朵花哽在枝丫,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
⑩忽然,男孩的目光充满惊喜,他的父亲出现了,也许,他一直都在附近。像魔咒被解除,男孩开口,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在教丁香树开花,不要抱掉丁香树。
老奶奶匆匆下来了,她气喘吁吁地向男孩保证:永远不会挖掉这棵丁香树,会一直等着它开花,如果不开,也没有关系。
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
我们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学着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倦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
(有删改)
14.文章题目中“丁香树开花”有哪些含义?
15.第⑨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男孩   、   、   的情绪。
16.纵观全文,父亲用哪些方式帮助儿子成为“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
17.综观全文,“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按顺序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三、作文(50分)
18.(2023七下·丰顺月考)请“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情不自禁”为题目,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独坐幽篁里;深林人不知
(2)双袖龙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
(3)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幽篁、龙钟、鸡豚、红紫、洛城、朔气、金柝。
故答案为:
(1)独坐幽篁里 深林人不知
(2)双袖龙钟泪不干 凭君传语报平安
(3)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4)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5)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6)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答案】(1)祈祷
(2)喧闹
(3)锲而不舍
(4)妇孺皆知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分析】(1)qí dǎo(祈祷)
(2)xuān nào(喧闹)
(3)qiè ér bù shě(锲而不舍)
(4)fù rú jiē zhī(妇孺皆知)
故答案为:
(1)祈祷
(2)喧闹
(3)锲而不舍
(4)妇孺皆知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同音字的类型:
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
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
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
3.【答案】D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D.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不能用来表示自然景物。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故答案为:D。
其余词语的意思: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默契: 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B.病因是语义重复,应该删掉“再三”。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答案】(1)因为楷书方正耐看
(2)略
(3)①憨厚老实,不善言谈,在大家说着自己的委屈时,祥子一言不发;善良,有同情心,在听到老车夫说明肚子里空后,祥子跑去买包子给他吃;自食其力,体面能干,这时候的祥子,坚韧好强,以拉车谋生,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老车夫的现状让他似乎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开始感到难过。②这句话概括了祥子悲惨的一生。祥子来自农村,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的一生,既经历着自然的风雨,也承受着社会的风雨。自然的风雨,如写他在暴风雨下拉车;他的精神上的痛苦,社会的风雨则表现在他“三落”的原因上,而且最后是社会的风雨一步步摧残了他的精神。一次出车,大兵抢了他的车,抓了他。从兵营中逃出来的他,牵出三匹骆驼,准备再次奋斗,却又被孙侦探敲诈了卖骆驼的钱。后来与虎妞成家,婚姻并不幸福。虎妞难产而亡,祥子为埋葬虎妞卖了车,拥有自己的车的愿望彻底破灭。最后小福子的死,彻底摧毁了他的最后一丝希望,使他最终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知识点】主题活动;见解表述;书法;《骆驼祥子》
【解析】【分析】(1)两人各抒己见,意见不一致。小东已经表达:我觉得黑体好,容易识别,规范标正,耐看长时间看不易疲劳。那么小海就要谈楷书的方正耐看的特点。
(2)粽子本来只是端午这个传统佳节的一个食品仪式,但人们为了增加这种节日的氛围,制作了各种口味、口感的粽子。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回答,不管是椒盐的、五谷的,还是腊肉的、鲜肉的,都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回答即可。重点要谈味道的可口和对屈原的缅怀记忆。
(3)①从“祥子跟了出来,他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 说话,语声时高时低。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 他才又进到屋中”等语句,看出祥子的善良本分,乐于助人,有同情心的。
②老舍的话“我的主角(祥子),不但吃的苦、喝的苦,连一阵风、一场雨也给他的 精神以无情的苦刑。”说明祥子处在时代的风风雨雨中,他的悲剧和不幸,更大的来自于时代的悲剧。这里的风雨,主要是地主豪绅、土匪兵痞的盘剥和压榨等等。祥子最终还是走向了没落,这既是祥子个人的悲剧,又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体的鉴赏和情境对话的能力。要紧扣活动主题,根据字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活动主题相关问题的探究能力。首先弄清楚问题是什么,然后组织自己的语言文字,总之只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名著,把握人物的形象,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分析相关的问题即可。
【答案】6.①栽,种;竖立。②取名,名;出名,有名。
7.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8.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②虚心而静默谦恭,通达而有节制,有君子的品德。
9.一是因为“环植以竹”、竹子有君子的四种美德;二是因为王阳明自己有君子的四种美德,而不愿用君子称呼自己,于是借助亭子的名称来言志。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 象征着君子志趣高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
10.以类比起兴,以虚衬实。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暗示“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即“陋室不陋”。引出主旨“惟吾德馨”。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段落结构的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大方面去分析和概括段落的作用。平时可以积累一些开头和结尾段落的作用的术语。
【乙】 阳明子建好何陋轩之后,又在它的前面搭建柱子建亭,四周围都种植了竹子,命名为“君子亭”。竹子有四种君子品格:中间虚空而恬静,通透而有间隔,有君子的德行。外面坚固而挺直,四季保持绿叶而不改,有君子的节操。顺应惊蛰时节春笋破土而出,到伏天长势暂止,不管雨天、雪天、白天抑或黑夜,没有不适宜的环境,有君子的明达。清风不时而至,风鸣翠竹,如玉敲击,如乐之作。竹影摇曳,仿佛洙泗孔门师生来往。风停天籁静,竹子特立挺拔,不屈不挠,像虞舜的臣子们端正帽子并持正笏板,站立于朝堂之侧,有君子的姿容。竹子有这四种品格,无愧于君子之名;我的亭子四周有竹子,因而把亭命名为君子亭,这名字也无愧于我的亭子。
门人说:“先生是在描绘自己呀。我见先生住在这亭子里,操持敬慎以使内心真诚,恬静谦虚而像是愚笨,不就是君子的德行吗?遇困难而不退缩,处困境而能亨通,不就是君子的节操吗?以前安处于朝堂,如今安处于夷地(龙场),能有顺应于环境,能坚守原则又不呆滞,不就是君子的明达吗?对待朋友恭敬有礼,生活和乐从容,意态闲适而不懈怠,气度谦和而恭顺,不就是君子的姿容吗?先生谦虚不以君子自居,而假借于竹子,尽管这样,也是隐瞒不了的。先生把之前的轩房命名为‘何陋轩’,则已经是以君子自居了。”
6.①【植】A环植以竹;句意:四周都栽种了竹子; B亭亭净植;句意:挺拔洁净而笔直竖立。
②【名】A而名之曰“君子”;故而将其命名为“君子亭” ;B有仙则名 ;句意:有仙则出名了。
故答案为:①栽,种;竖立。②取名,名;出名,有名。
7.题干要求只断一处。句意:不管雨天、雪天、白天抑或黑夜,没有不适宜的环境。
故答案为: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8.①乱,扰乱;劳,劳累,此处是使动用法。使……乱(劳)。
②中,内心;间,节制;德,品德。
故答案为: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②虚心而静默谦恭,通达而有节制,有君子的品德。
9.“环植以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说明竹子有君子的四种美德,所以命名为“君子亭”;“夫子盖谦于自名也而假之竹,虽然,亦有所不容隐也。夫子之名其轩曰‘何陋’,则固以自居矣”说明王阳明自己有君子的四种美好晶德,而不愿用君子称呼自己于是借助亭子名称来言志。
故答案为:一是因为“环植以竹”、竹子有君子的四种美德;二是因为王阳明自己有君子的四种美德,而不愿用君子称呼自己,于是借助亭子的名称来言志。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 象征着君子志趣高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
10.文本开篇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目的是为了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开篇的几句,类似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进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话题。同时,山水不在乎高和深,只要有仙则名,有龙则灵。进而引出陋室不陋,只要品德高尚就行了。简言之,比兴手法引出话题,进而揭示出文本的中心论点:“惟吾德馨”。
故答案为:以类比起兴,以虚衬实。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暗示“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即“陋室不陋”。引出主旨“惟吾德馨”。
【答案】11.B
12.A
13.B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分析;说明文中描写等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事理性说明文;分析说明对象特征;列数字;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平时掌握一些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主要是说明文的类别,说明方法,说明文的常见顺序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把握能力。说明文语言最大的特征就是平实、准确,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句去分析和判断。而且在判断原句用词是否准确这个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反面假设论证的方式进行。即如果删掉某个词语后,改变了原意等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思考和分析判断,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11.ACD.正确。B.有误,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奋斗者”号如何为海底拍照,是事理说明文,用的是从构造到用途的逻辑顺序。
故答案为:B。
12.A.正确。B.有误,“首艘”修饰潜水器,说明了其意义,如果去掉“奋斗者”号就变得和普通潜水器一样了,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C.有误,“仅”说明蓝宝石的硬度只比钻石底,如果去掉就变成可能也比别的材料硬度低,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D.有误,“通常”说明一般情况是这样,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变成都是这样了,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故答案为:A。
13.A.有误,“马里亚纳海沟水压低、温度高”应该是“温度低”。B.正确。
C.有误,“这套灯光系统的每一台照明灯都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说明是全部都有编号和控制系统。
D.有误,“自然景观比陆地逊色”有误,原文是“自然景观比起陆地毫不逊色”。
故答案为:B。
【答案】14.小店门前的丁香树开出花朵;男孩成长为一个普通人;小城中的我们彼此守护,彼此温暖。
15.紧张;着急;恼怒
16.一直陪伴,默默承担;以身作则,榜样示范;逐步放手,循序渐进;善选环境,鼓励沟通。
17.淡漠——亲近——融洽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段落及层次;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理解文本标题的含义要善于从表面上到深层次角度逐一分析。作答的前提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
(2)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作品中人物心理特征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循着人物在文中的言行事迹,特别是他的心理描写的语句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吃透作者的观点态度,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作答。
(4)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要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去分析和概括即可。
14.根据“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他说老妻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分析概括,“丁香树开花”的表层含义是指小店门前的丁香树开出花朵。根据“父亲平静地告诉我,儿子十九岁了,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车等基本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分析概括,“丁香树开花”的深层含义是指男孩成长为一个普通人。根据“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分析概括,“丁香树开花”的深层含义还指小城中的我们彼此守护,彼此温暖。
故答案为:小店门前的丁香树开出花朵;男孩成长为一个普通人;小城中的我们彼此守护,彼此温暖。
15.“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可见他看见有人在挖树时的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男孩紧张、着急;“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的动作描写,反映了男孩此时表达不出心中要说的话时的恼怒的情绪。
故答案为:紧张;着急;恼怒。
16.结合“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车等基本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概括为:父亲一直陪伴,默默承担;结合“有位中年人向我点头致歉,边揽住男孩的肩,努力安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呀!’他打开手中纸袋,里面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恍然大悟”“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久,再加上我的说明,男孩才弄明白大家谁都不是小偷。他用双手蒙住脸,向我道歉,那模样似乎只有三岁”概括为:父亲以身作则,采用榜样示范的方式帮助儿子;结合“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外”“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概括为:父亲采取逐步放手、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儿子;结合“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煞是热闹”“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很像一个普通人”“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概括为:父亲善于选择蛋糕店人多以及店主人和蔼待人的环境,鼓励儿子与人沟通。
故答案为:一直陪伴,默默承担;以身作则,榜样示范;逐步放手,循序渐进;善选环境,鼓励沟通。
17.根据“父亲头发斑白,语气平和。这十九年来,他们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有他们共同承担的无数往事,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可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分析,“我”听完了这位父亲讲述他儿子的不幸,什么也没问表明“我”对他们态度冷漠。根据“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忐忑,又隐隐担忧”分析概括为:“我”为男孩独自一人来蛋糕店感到隐隐的担忧,表明“我”对男孩的态度变得亲近了。“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彼此学习”,从“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彼此守护,彼此学习”可见最后“我”与周围人相处融洽。
故答案为:淡漠——亲近——融洽。
18.【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这是一个非常简洁的题目,题干要求以“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情不自禁”为题目,写一篇500字的作文。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感动”“情不自禁”。首先要有一种情愫打动我们,然后自己情不自禁地赞叹、感喟、怀念……
【立意选取】
1.写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情不自禁地感动。
2.写同寝室的同学的互相友爱互助,这种同窗情让“我”情不自禁地感动。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