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团队所在学校(签章)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人教版(物理) 年级及册次:八年级下册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压强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不超过5个):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整体作业设计思路说明(500字内) 基于“双减”政策下,考虑到学生有极大的差异性,在物理学习中,因学习能力、思维水平、学习态度的影响,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各不相同,在每一个课时作业中,都设计有分层性的作业。针对物理概念理解不充分、物理知识应用不充分的学生,设计了第一部分:基础必做题。这些题目都是对各个重要的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在各节作业中都一一对应到相关的题目中。对于一些物理思维强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第二部分:发展性题。这类型的题目都需要一定的思考,要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对于一些喜欢动手实践、热爱物理小实验的学生,可以进行第三部分:拓展实践题。这些题目是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完成这些实践操作,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内化,切实提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设计不同层次作业,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使物理作业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延伸与辅助,帮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可持续发展。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课前 基础性作业 1.准备两个塑料垃圾袋和一桶水,向其中一个塑料袋内倒满水,用针向袋子周围扎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将另一个塑料袋套在手上,伸入水中,观察塑料袋是否变化,并记录现象。 创设真实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初步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液体压强的特点” 全体学生 5min 0.9发展性作业 准备一个无盖矿泉水瓶, 往瓶中加入自来水,在 瓶子不同高度扎孔,观 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素养,知道液体中也有压强。激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特点”的探知欲 部分学生 5min 0.7课中 基础性作业 如图所示的四种河堤设计,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通过创设生活情景,灵活考察学生对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应用 全体学生 2min 0.9发展性作业 1.向两个相同容器中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甲、乙,液体甲的密度为、液体乙的密度为。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则、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2.由于长江上游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长江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变 ,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 增加,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长江三峡大坝实际高181m,正常储水位175m,现储水深度已达到160m,则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Pa、三峡船闸是利用 原理来解决上下游船只间的通航问题。 1.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图像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创设实际情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部分学生 1题3min 2题3min 0.7课后 基础性作业 如图所示的游泳池底部有一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面能粗略反应水流出时,泳池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是( ) A B C D 考察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图像能力 全体学生 2min 0.85发展性作业 如图,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里面装有300g的水,桌面的面积是1m2,杯子的底面积是10cm2.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 (2)求水对杯底的压力; (3)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3.6×103Pa,求玻璃杯质量。 考察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第(1)问和第(2)问全体学生 第(3)问部分学生 7min 0.7拓展性作业 制作:简易液压机 准备两个粗细不同的注射器,把它们底部用软管相连并装上水。 实验:推粗的注射器活塞费力,推细的注射器活塞省力。 结论: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考察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自己制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同时,通过实验,更加深入的理解帕斯卡原理。 部分学生 20min 0.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