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摇篮曲教学设计课题 摇篮曲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教材分析 这节课重点学习的《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是他19岁时以克劳蒂乌斯的诗为词谱写的。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除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轻摇摇篮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一定对比,使歌曲洋溢出浓厚的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学习目标 1、通过演唱“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体会并尽力表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2、能用合适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来表现歌曲《摇篮曲》,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3、认识并掌握4/4拍号知识,懂得4/4拍号的含义和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4、简单了解作曲家舒伯特。重点 懂得并掌握4/4拍号知识;感受和了解“摇篮曲”的风格,能控制自己的声音,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难点 体验并尽力表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复习中国词曲家创作的《摇篮曲》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中国的《摇篮曲》,柔美的旋律非常动听,让我们随着音乐配上动作再来美美地回味一下。 聆听《摇篮曲》 对已学歌曲进行有目的地复习,加深对歌曲的记忆,同时为下一首歌曲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 学唱舒伯特创作的《摇篮曲》师:带有浓郁中国风的摇篮曲为我们营造了宁静、温馨的氛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作曲家创作的摇篮曲,同为摇篮曲,它们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请大家从速度、力度、情绪、节拍等方面细细体会一下。1、初听(边听师边用肢体引导体验4/4拍的摇荡感)师:是的。你们分析得很对,这正是摇篮曲的共同特性。那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你们可以从节拍上找找。2、了解4/4拍,同时熟悉旋律师:4/4拍子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师: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动作体会一下,它就摇摇篮,强弱次强弱,感受摇荡感,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动作表现它,像美丽的百合花开放。(教师示范做百合花开放的动作)请一半体验4/4拍子的强弱规律。师:你们的动作,让我仿佛看到了百合园里,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睡觉的温馨画面。假如这时有温暖的风儿徐徐吹来,周围世界一片花香,那个感觉真的太美好了。汤老师模仿风儿,你们用肢体来表现花儿,让我们来创设一个花香四溢的美好画面。师:真美呀!你们有没有留意,汤老师刚才模仿了几阵风?师:到底对不对?看我……(老师边唱边在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条。)我们一起来唱“1v”模仿风儿,把花香吹得远远的。注意让声音从头顶飞出去。(模唱)3、用“1v”哼唱歌曲旋律熟悉旋律,为下面的旋律分析和唱曲谱做铺垫,同时引导学生用高位置、柔和的声音演唱。4、旋律分析师:我们模仿四阵风的旋律就是这首摇篮曲的主旋律。观察一下这四条旋律线的结尾处,你有什么发现?师:都是下行,那么下行的旋律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师:我们再随着音乐哼唱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师:你们的感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看一下出谱。师:2、4乐句是相同的。(老师唱第二乐句,学生模唱第四乐句)师:还发现什么?师:是的,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变化,而为了保持宁静的气氛,第四乐句重复了第一乐句,使曲子前后呼应,特别安详安详。师:而这第三乐句相对变化较人,我们仔细听琴声(老师再唱一遍加深记忆),它的节奏与其他几句一样吗?师:还发现什么?师:对,这两个特别的小音符叫倚音,依靠在fa的身上,很轻巧、短促,唱的时候一带而过。(跟琴演唱)为什么这里加了两个倚音,我想作曲家肯定有他的意图,让我们在唱歌曲的时候再细细地去体会。5、介绍作曲家舒伯特现在我要隆重向你们介绍这首曲子的曲作者,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被世人称为“歌曲之王”,因为在他短暂三十一年生命中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每一首都非常动听。虽然好歌不断涌现,但舒伯特很贫穷,有时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有了上顿没了下顿。有一天,他走在街上感觉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一家餐馆,等他坐下来后一摸口袋,发现身无分文,这可怎么办?正在这时,它看到一张报纸上一首小诗,顾时涌起了对妈妈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同时激发了他的的创作灵感,他拿起笔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举世闻名的《摇篮曲》。并用曲谱向餐馆老板换取了一份土豆烧牛肉。到底是怎样一首小诗激发了舒伯特的灵感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请大家轻轻地,满含深情地读一读。6、朗诵歌词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摇篮摇你,快快安睡,夜已安静,被里多温暖。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手臂水远保护你。世上一切幸福愿望,一切温暖,全都属于你。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一束百合,一束玫瑰,等你醒来,妈妈都给你。读完小诗,你有什么感受 师:你有想起自己的妈妈吗 我从很多孩子的目光中发现你们的妈妈和诗中的母亲一样亲切和伟大。7、学唱歌曲第一段师:让我们把小诗配上旋律一起来歌唱,细细品味妈妈的爱(跟着音乐轻声哼唱第一段。)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是否勾起了你对小时候的回忆 师:可能妈妈哄你睡觉的情景,你已没有记忆,但妈妈的爱永远伴随着你。这一段描绘了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睡觉的情景。歌唱时,我们要有画面感,好像宝宝就睡在身边的摇篮里,这样产能扫妈妈亲切的,温柔的情绪唱出来(跟音乐唱,老师及时表扬感情投入的学生)情感细化:从歌词“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体会妈妈的温柔,第三乐句倚音的运用,体会妈妈对宝宝的亲昵感。(配上动作完整地唱第一段,把妈妈对宝宝的温柔、亲切唱出来。)师:真是一位温柔的、多情的妈妈,如果我是你们摇篮里的宝宝,真是太幸福了。8、学唱歌曲二、三段师:我们来学唱歌曲的二、三段。细细品味妈妈伟大的、无私的爱师:妈妈用她并不算有力的手臂保护孩子,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孩子们,我们通过歌声怎么来表达这份情感 声音指导:妈妈的双手永远保护你,虽轻柔,但有力,要以饱满的情绪唱出轻柔的声音。声情并茂,情声合一,才是唱歌的最高境界,(满含深情地演唱)9、完整演唱歌曲师:妈妈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我们作为子女的,你觉得应该怎么问馈妈妈的这份爱 师: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感恩之心,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并配上你自己认为最能表达情感的肢体动作。三、普及小知识并欣赏意大利盲人歌唱家波切利领唱的《摇篮曲》正因为摇篮曲能表达最真切的情感,所以很多音乐家都爱创作摇篮曲,而且摇篮曲也不光是哄宝宝睡觉时唱的歌巴,已引形成,自已特有的风格,变成了-种音乐体裁。我们经常能在舞台上欣赏到摇篮曲。下面就来欣赏意大利盲人歌唱家波切利领唱的《摇篮曲》。 生: 速度——稍慢力度——轻柔情绪——亲切、温柔生:前一首摇篮曲的节拍是6/8拍子,而这一首是4/4拍子。生做摇摇篮的动作,一半做花儿竞相开放的动作生:……生:下行生:下行的旋律使歌曲显得特别平稳,能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宝宝安静入睡。生:二、四乐句相同……生:第一句与二、四乐句相似,前面一小节完全一样。生:不一样生:有两个小音符生:妈妈温柔、亲切,妈妈伟大、无私,愿为孩子付出一切。生:.....轻声哼唱生:深情地生讨论 初次聆听围绕速度、力度、节拍、情绪等音乐元素来感受,以提高学生对这些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用体态语言表现音乐,使学生的听觉感受与体验更为形象。通过旋律线条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旋律走向、节奏长短和音的强弱等音乐表现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强化音乐审美感受,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用故事的形式介绍舒伯特及他的代表作,学生喜欢听。从舒伯特看到小诗,顿时激发起创作欲望来激发学生满含深情地朗诵歌词,进而引领学生体会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分段学唱,细细地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声情并茂地演唱有了对第一段歌曲演唱的把控能力,二、三段就合起来学习节省时间,同时考验学生的白学能力。其实在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很多男孩子其实心里有点小疙瘩:男孩唱妈妈的歌,不合适吧!而我选用男声版的摇篮曲,使他们一下子觉得男生一样可以表达这样细腻的情感。课堂练习 朗诵歌词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摇篮摇你,快快安睡,夜已安静,被里多温暖。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手臂水远保护你。世上一切幸福愿望,一切温暖,全都属于你。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一束百合,一束玫瑰,等你醒来,妈妈都给你。 生朗诵 通过朗诵练习深刻感受这种细腻的感情。课堂小结 孩子们,因为母爱生生不息,因为孩子的感恩之心生生不息,我相信,这首歌会永远地流传下去。板书 摇篮曲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4/4拍:强 弱 次强 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