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闻香识中药 巧手做香囊活动设计活动背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国自古就有佩戴中药香囊的传统习俗。资料记载,特定中药有驱虫避害、芳香开窍的药用价值。班会结合劳动教育,让学生自制一款中药香囊,搭配精美的中国结及流苏,工艺操作易于上手,完成后悬挂佩戴,美观且富有寓意。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香囊配方、药效。2.过程与方法:(1)体验中药材的简单辨识方法;(2)创意制作中药香囊,学会缝补这一生活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传承中医药文化;(2)感受香囊的作用,从传统文化中提高审美情趣。活动对象 小学高年级学生。活动准备1.场地准备:活动室、分组的桌椅。2.工具准备:剪刀、针线。3.材料准备:中草药、布料、丝带、结绳、小卡片、贴纸、彩笔。活动过程一、传统佳节引出香囊1.了解中药香囊的来历,介绍中药香囊的配方和功效。2.介绍课程主题活动,及进行活动安全教育。3.教师小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战国之前,文人就有了佩香的雅趣,怀揣在衣袖中,藏在屏帷里,置于案几之上,高雅有情之人方会识香。中药香囊在历代文人雅士中佩戴,蕴含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二、探识神奇的中草药(一)观察香囊外观:了解外观及构成。(二)探究“驱蚊防虫”香囊配方:辨识用于本次活动制作香囊的中药材。1.认识“驱蚊防虫”香囊中的草药:艾叶、薄荷、苏叶、丁香、白芷、藿香、石菖蒲、金银花、香茅草、薰衣草。 2.小组活动。(1)看药材: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皮类药材常为板片状、卷筒状;种子类药材常为类球形、扁圆形。看形状、颜色,是辨识药材的重要方法之一。(2)闻药材:有特殊的、浓郁的、独特的气味。闻气味,是辨识药材的重要方法之一。(3)摸药材:干爽、相对轻脆。摸质地,是判断药材好坏的方法之一。 3.了解“驱蚊防虫”香囊草药的其他性质。(1)储存方法:密封保存,放置干燥地方。(2)功效:宁神、驱蚊防虫。(3)材料特点:碎片颗粒为主,便于散发浓郁的香味,适合香包制作。(4)小技巧:香气散去后,可再次捣碎,继续使用。(三)阶段小结 1. 活动分享:组内讨论,代表发言。 2. 从辨识香囊草药的方法,了解草药的特点及功效评价。 3. 教师小结:“闻香能解暑宁神”,于燥热的空气中,于嘈杂的人声中,于精神疲倦时,奕奕清香让人心清目明。香囊中的中药并没有直接杀死病毒和细菌的作用,而是用药物散发出持续的芳香气味,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了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灭杀作用。这次的中药香囊制作体验所用的艾叶、白芷等药材,有宁神、驱虫的神奇功能。【设计意图】通过这次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及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明白,民俗活动所传递的劳动智慧对生命个体的重视。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继续传承发展民族节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三、创意制作中药香囊(一)认识“驱蚊防虫”香囊1. 观看香囊制作的视频。(学生提前录制) 2. 进行香囊知识竞赛。(PPT)(二)创意制作香囊步骤 1. 准备、摆放材料:中药、针线、剪刀。 2. 制作香囊步骤:(1)穿针引线;(2)缝制;(3)中药入袋;(4)缝合。3. 选择附件创作香囊(长绳、穗子、珠子、小花朵、贴纸)。创造性添加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附以特殊的寓意。(三)阶段小结 1. 从针线手法、香囊造型与修饰、工具使用的规范性、组员的互帮互助、 卫生与纪律等方面进行点评。 2. 教师小结:规范使用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完成劳动任务。活动过程需要同学运用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香囊中的艾叶、薄荷、苏叶有宁神、驱虫的功能,将它送给自己的亲人,寓意着一种带来喜悦和吉祥的祝福,更是一种中药文化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设计意图】围绕做香囊的活动,从视频思考、游戏竞赛、准备过程、亲身实践、教师总结五个方面,引导学生从关注中医药药用价值本身延伸到习俗传承的重点,从而在实践过程和对现实的思考中,感受到对传统习俗传承的重要性。四、创意香囊展览会(一)设计创意推介名片1. 制作小名片,推介香囊。(名称、寓意、功效、合适人群)2. 整理桌面,处理多余物料。(二)模拟展览介绍1. 摆放在桌子固定位置。2. 推荐小组最优作品,全班展示。(三)阶段小结1. 活动分享:组内讨论,代表发言。2. 最有创意评选。3. 教师小结:欢乐香囊送祝福,袅袅药香助安康。中医药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中药材料放进一个个精致的小袋口中缝合起来,成为一个个漂亮的香囊。它承载着中草药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传递祝福,寄情达意。香囊调节身心健康,在当代防疫工作中起重要的作用。【设计意图】传承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角度,通过活动将中医药文化和民俗活动结合起来,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成为香囊文化的推广小使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策划、动手、表达等能力,让中医药文化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劳动元素,不断地传承发展。五、作业设计通过查找资料,制作一个有特定功效的香囊,赠送给有需要的人。(安全提示:需在成人指导下使用工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