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九课音乐课《摇篮曲》教案【教学内容】花城版音乐教材第10册第9课【教学目标】1、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演绎优美抒情的意境,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2、通过演唱、小组讨论、合作展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升记号、拍子、音色运用的理解。3、在实践中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教学重点】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演绎优美抒情的意境,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教学难点】掌握宁静的歌曲风格特点并在打击乐器的选用中体现。【课 时】第2课时【教材分析】这首6/8拍《摇篮曲》旋律甜美,带有摇曳感,体现抒情,轻柔的感觉。全曲共9个乐句,前八句比较规整,两小节一句,节奏平缓,变化辅助音较多;结束句为华彩句,节奏出现变化,变化音频繁。【教学策略】以学生熟悉的勃拉姆斯《摇篮曲》导入,让学生在自由、熟悉的环境中进入音乐课堂。学唱过程中通过体态律动,对比感受体会作者在表达轻柔,宁静的别出心裁,引导学生用美妙的声音演唱。3、着重6/8的感受与运用,通过体态律动感受,剖析歌曲,选用打击乐器表达,激励学生在积极思考、参与全过程中,感受注重细节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打击乐器(小镲、碰铃、沙锤、康加鼓、铃板,单响筒)多媒体 教学卡片【教学过程】一、声势律动学生分两组制造6/8拍的音响:组1:0 X X0 X X组2:手 0 0拍大腿 0 0生边做,师弹伴奏与其合作,问此曲是那首歌?(莫扎特的《摇篮曲》P39)PPT1出示曲名 作者本曲的作者是莫扎特,大家对于这位著名的作曲家有什么认识?(具体可浏览书本P38,老师补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感受莫扎特创作这首《摇篮曲》的别出心裁。复习歌曲1、唱歌谱1遍,歌词2段。大家说说你觉得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柔和,温柔)与《摇篮曲》的主题相符吗?(符合),莫扎特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带着以下问题唱一遍谱,感受音乐的细节。PPT<1>请结合节拍的强弱规律谈谈若本曲不用6拍子,换3拍子会有何影响?<2>本曲的音程是级进的多还是跳进的多?节奏变化多吗?<3>本曲中有多处运用了升记号,升记号起了什么作用?若不用升记号,歌曲会有什么变化?请你跟旁边的同学从其中一个方面讨论一下,我们一会来说说你的意见。(学生反馈)学生讨论,展示。结语:同学们,莫扎特很注重音乐的细节,他的歌曲时刻体现音乐语言,把听的人带入情景,下面我们再来唱一唱,感受莫扎特的别出心裁。拓展活动今天,老师也想同学们能当一回小小音乐家,老师这里有三袋打击乐器,请同学们分成三组,选出组长,组长与组员需共同完成以下任务,表演美妙的音乐:(1)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成 打击乐组和演唱组,选择三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三组分别在打击乐组和演唱组的配合下表现歌曲。要求:(1)所选乐器符合6/8拍的强弱规律(2)打击乐声效符合《摇篮曲》柔和、安详的音乐风格。所选乐器组织点评评价标准:1、所选乐器符合6/8拍的强弱规律2、打击乐声效符合《摇篮曲》柔和、安详的音乐风格。3、组员配合的情况,表演的完整性。(四)合作演奏展示:民乐演奏组演唱组打击乐组四、教师小结刚刚每位同学都在活动中注意了细节,所以每个组的演示都有突出的地方,大家有没有发现注重细节也是莫扎特能成为伟大音乐家的原因之一,希望各位同学要注意细节,提升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