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单元检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单元检测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单元练习
选择题(本题共有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疯狂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占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造成国际关系极度紧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是( )
A.欧洲列强间的军备竞赛 B.各国陆海军人数的增长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D.巨大杀伤力武器的不断发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德国统治者趁机鼓动奥匈帝国发动战争,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是指(   )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之后,小芳整理出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B.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下列评述中正确的是( )
A.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惩罚的产物 B.解决了战胜国之间原有的矛盾
C.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的矛盾 D.缓解了美、日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冲突
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提出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9.20世纪初,列强在经济上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
为了控制筑路大权,它们采取的方式有( )
①直接投资 ②创办学校,培养技术工人 ③向清政府贷款 ④控制水上运输业
A. 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0.“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 )
A.镇南关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皖浙起义
11.他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他被尊称为“国父”。下列表述与“他”无关的是( )21教育网
A.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 B.写了《革命军》一书
C.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 D.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2.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你认为他可能被人民称为(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13.1903-1904年入侵西藏,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是(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法国
14.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
配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同盟会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洲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
1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C.推动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7.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
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
早有可能出现在(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主义反映了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愿望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民生主义的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D.三民主义是对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进一步概括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
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发起了保路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关于“中华民族”,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①中华民族的前身是华夏族
②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是康有为
③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的名称得到广泛传播
④孙中山先生始终倡导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
材料一:1913年英、德、法、美工业产量、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排名表
项目




工业产量所占位置排名
3
2
4
1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排名
1
4
1
5
材料二: “一战”相关数据统计表
持续时间
参战国数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
30多个
14个国家
约15亿
3000多万
3000多亿美元
材料三:“一战”时,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先进武器均运用于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结合材料一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3分)
依据材料二,说明“一战”对人类的影响(3分)
“一战”中首次使用的大量新式武器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从“一战”看,科技与战争有什么关系?(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综合材料二、三,你能得到哪些启示?(3分)
22.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 21cnjy.com
材料二:1919年6月,参加巴黎和会的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和约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交由日本继承。21·cn·jy·com
材料三:法国元帅福熙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意大利的转变反映的实质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反映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3分)
(3)你同意材料三的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6分)
23.材料一:人人丰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希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梁启超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次变法?材料反映的是变法中的哪项内容?(4分)
孙中山领导了哪一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有哪些?(3分)
上述材料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领导力量、实现目标的方式有何不同?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5分)www.21-cn-jy.com
24.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于2008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2·1·c·n·j·y
材料二:2008年6月1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分)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5分)
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4分)
25.材料一:漫画《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
材料二:“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www-2-1-cnjy-com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材料一中”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出现在列强发动的哪场侵华战争之后?(2分)
(2)材料二中的“鞑虏”“我民族”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3)比较材料二、三,谈谈孙中山在民族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积极影响?(6分)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单元练习答案
1-5:CCBCA 6-10:DCCCB 11-15:BCACC 16-20:DBACB
22.(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
(2)资本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3)同意。《凡尔赛和约》暂时调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使他们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但战争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列强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消除,这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无法长期持续下去,而且该条约激化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矛盾,在德国人民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2-1-c-n-j-y
23.(1)戊戌变法。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21*cnjy*com
领导力量:戊戌变法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方式: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和平改良;辛亥革命是暴利(武装)革命。说明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要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来源:21cnj*y.co*m】
25.(1)甲午战争
(2)满清政府;汉族
(3)由材料二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转变为材料三的主张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平等的思想。
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名称从这时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