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 自日本战胜俄国那天起,亚洲各国人民就抱有摆脱欧洲压迫的希望;这一希望在埃及、波斯、土耳其、阿富汗、最终在印度引起了一系列独立运 动。……如果我们要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
--孙中山,1924年 2.2.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7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及衰落
⒈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
⒉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攻占)
3.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4.16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逐渐瓦解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及衰落
  5.在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
  6.20世纪初,土耳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沦为半殖民地,被视为“西亚病夫”。说明土耳其面临怎样的情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一次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奥集
团方面作战。土耳其成为德国的财政和军事附庸。
大战期间土耳其有60万士兵战死或被俘,200万人
受伤,国债高达44800万金里拉,经济陷于崩溃。 穆斯塔法·凯末尔(1881~1938)
1919~1923年土耳其
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凯末尔说:“防线是没有的,有的是阵地,整个祖国就是一个阵地。祖国的任何一寸领土,在浸透同胞们的鲜血之前决不丢弃。”
凯末尔是怎样领导土耳其人民赢得国家独立的?
一、领导土耳其民族民主革命 1、背景: 一战战败,与协约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阅读教材 指出凯末尔为实现土耳其民族独立作出了哪些努力?
1920年初,土耳其召开议会,通过《国民公约》,重申土耳其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废除特权条约。
土耳其人民通过两年多的斗争,击溃了入侵的外国军队,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
1923年,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条约,承认其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国民公约》被称为什么?是什么条约? 1923年7月,土耳其与英、法、意、希、日等国家签署了《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收回了土耳其海峡的领土主权,为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铺平了外交上的道路。《洛桑和约》国名:土耳其共和国
国名释义:“土耳其”一词由“突厥”演变而来。在鞑靼语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
独立日:10月29日(1923年)
首都:安卡拉/Ankara
国歌:《独立进行曲》
国旗:呈长方形,旗面为红色,靠旗杆一侧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一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鲜血和胜利;新月和星象征驱走黑暗、迎来光明,还标志着土耳其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也象征幸福和吉祥。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凯末尔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他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之路? 1、改革原因:要使土耳其真正富强起来,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2、选择道路:走具有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化道路3、改革内容: 二、领导土耳其改革——现代化之路 二、领导土耳其改革——现代化之路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并积极鼓励私人经济发展实行政教分离;颁布宪法,
以欧洲法律为蓝本制定法律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1.为什么要进行文字改革
2.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3.凯末尔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1.方便人们学习掌握本族
语言;2.为保存和继承民
族文化创造了条件颁布服饰改革的法律
采用公元历法
提倡妇女接受教育
材料一:
在奥斯曼帝国时代,禁止妇女进行任何户外活动,妇女要绝对忠诚于丈夫,而丈夫却可以任意休妻,可以拥有
4个妻子.
材料二:
1932年初,土耳其一位美女被选为欧洲小姐.
1933年,土耳其有13名妇女当上了法官.
1934年,在土耳其大城市中的电车上,为妇女专设的两排座椅不见了.
1935年,有17名妇女当选为议员.
两则材料的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共和国时代土耳其妇女地位比过去奥斯曼帝国时代大大提高了,土耳其社会在进步.1912年时的凯末尔共和国成立后的凯末尔凯末尔身体力行,脱去传统服饰和军装,身穿西服出现在国人中间。阅读P36小字资料:帽子之争?
现象:
帽子之争从本质上反映了推进西方现代文明的过程中遭到的阻力,这种被称为费兹帽的帽子,是土耳其穆斯林的传统头饰,它表明自己忠于伊斯兰社会,拒不承认任何其他社会的可以看得见的外部标志。4、意义:①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②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③是一战后亚非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 二、领导土耳其改革——现代化之路  1934年,大国民议会授予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姓氏。
  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去世,年仅57岁。
  凯末尔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土耳其,他曾经说:“我的微小的躯体总有一天要埋于地下,但土耳其共和国却要永远屹立于世界。”1922年8月,凯末尔(行礼者)检阅他的士兵三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三、对凯末尔的评价
  ⒈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⒉建立共和国,推行一系列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⒊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凯末尔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拓展提高阅读下列材料:
  一些西方人评价说:“1918年,土耳其是一个看来已经一败涂地、不可救药的国家。而今天,20年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屹立在欧、亚之间的新国家,经济和文化上一派繁荣,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临国保持着和睦关系……今天的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必须要刮目相看的大国了。”
  请思考:
  ⑴1918年的土耳其为什么看起来“一败涂地、不可救药”?
答:一战结束后,土耳其成为战败国,大片领土被占领,沦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
  ⑵20年后欧洲为什么要对土耳其“刮目相看”了?
答: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不断向现代社会迈进,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