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冲刺练习四(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冲刺练习四(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冲刺练习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1.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学生们对中国棋文化的了解,学校开展“走进中国棋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象棋里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象”。按照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下列的“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2)关于象棋,有很多有趣的对联,下面两副对联已被打乱,请你按照正确顺序重新组合。(只填序号)
①一盘弈局,巧计可全赢 ②棋如世事,觉悟者几人 ③半壁江山,善谋能一统
上联:世事如棋,胜败局无数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观棋,也有很多讲究。下面这幅漫画蕴含的道理可用一句俗语来表示,请写出这句俗语。
(4)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要开设象棋社团,请你结合下面所给材料写一段话,动员同学们积极加入。(限80字以内)
[材料一]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材料二]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立心
①最近阅读时,遇到两个有趣的人。
②他们的一生让我在“不惑之年”拧着眉头,再次思考起人生这个严肃的话题,不管“上帝是不是正在暗笑,我都被引领着,兀自深陷进去”。
③这两个人,一是北宋的诗僧道潜,一是被我们称为“驴友”祖师爷的明朝旅行家徐霞客。
④道潜最初与秦观交好,一次聚会中,遇见杭州刺史苏轼,道潜席上赋诗,挥笔而就,苏轼甚爱之,认为其诗句清绝,与林逋①不相上下,二人遂交往甚笃,唱和往还,结为忘形之交。
⑤之后,东坡任徐州,道潜追随到徐州,东坡改知湖州,他就到湖州,东坡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不远千里又赴黄州,后来东坡再起,知杭州,道潜自然又赴杭州,东坡自杭调京,却又遭贬至海南岛,道潜二话不说,又要从杭州转海南相访,东坡觉得自己都可能有去无回,死活不同意他来,作书劝止道潜才作罢。
⑥不久,道潜受牵连,被革除僧籍,受到对僧人来说最重的惩罚,一番坎坷后,东坡被召回,中途至常州而逝,道潜作悼诗数首,苏轼移葬汝州小峨眉山,道潜专程去悼念,又作悼诗数首。
⑦这位本是弃绝七情六欲的化外之人,却心如此诚,情如此厚,厚到“一世追随”的境界。
⑧徐霞客呢,他32年间游历了21个省,54年的生命,大半在路上,他不避风霜雨雪,不惧豺狼虎豹,三次遇盗,数次绝粮,几次险些丧命……后来一次出行时,年事已高,朋友劝他:“路途遥远,凶险难测,何苦以身犯险?”
⑨徐霞客笑道:“我随身带铁锹,死便埋我。”
⑩朋友说:“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风月何用,不能饮食。你游历天下,有何意义?”
徐霞客望向远方,轻轻说:“我喜欢。”
他是真喜欢,《徐霞客游记》开篇写宁海天台山,“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情感与山光合而为一,自在自得。
最后一次出行时,徐霞客历经3年跋涉抵达丽江、腾冲一带,在那里,他双足患重疾,再也走不动了,云南地方官敬重其勇气,派车马把他送回故乡江苏江阴,不久,徐霞客长逝。
我细细揣摩二人生平,陷入的是现代人思考的窠臼:“他们这一生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价值?他们知道自己这么做的意义吗”?
譬如,道潜追随友人,游山玩水,腻在一起,虚度光阴,徐霞客呢,虽有一部游记传世,可在他生前并不为人所知,也就是说,支撑他们一生游荡的,肯定不是现世功利。
立心,赋予人生意义。
在道潜所奉的佛教看来,世界一切皆虚妄,生命,纵百年煌煌,终难逃寂灭,而他在虚妄的人生里,不执着于虚妄,像拂去泉水表层的草末般,他拂去虚妄,直抵性情本质,徐霞客呢,那个年代,男人立身讲的是功名利禄,最不济也要文动天下,他却别开一条僻径,要走独属自己的人生。
他们的人生不是被画定的模板,而是精神性的线条,令人长久回味。
但为什么我们总感觉,这样的一生,有点缺乏意义呢?
也许,问题的症结在我们,从一开始思考人生,意义与价值便成为我们最为纠结的事情,它们是藤和树般的缠绕,使我们常常混淆主干和茎蔓的关系,我们衡量价值,又总会依据它们与功名的距离、与财富的距离而判断。
我们是空心人,功利而现实,我们忽视了心灵,没有灵魂。
当然,两位古人不是范本,我们毋庸模仿并将其崇高化,我陷入深思,是因为他们衬得我们眼里的价值,俗气、浅薄,功利化。
而他们,呈现的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力量,穿越时间,率性纯真,成为自己。
我想起一位国学家的论断:“什么是最可怕的文化?就是只讲效率功利、不计其他的工具文化,什么样的民族没有未来?就是只讲效率、只讲利害、只讲功利、以成败论英雄的民族”。
我的头上,起了一层涔涔细汗。
【注】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2.第①段中,作者说“遇到两个有趣的人”,请阅读有关文段,简要概括他们引发作者兴趣的共同表现。
3.请分别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而他在虚妄的人生里,不执着于虚妄。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 段中“我们”这种“感觉”产生的原因。
作者在第 段引用了一位国学家的论断。综观全文,说说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三、句子默写
6.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希望能够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和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7.选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选文中人物“他”指的是___________ 。
8.文段是写主人公因伤病接受手术的情景,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的性格。文中“一条道路”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
9.主人公曾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结合原著加以概括。
小说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五、对比阅读
1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正确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第一站,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
是日更定矣 _____
(2)一词多义是汉语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C.大雪三日 雪拥蓝关马不前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有痴似相公者
(3)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
①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翻译:(他们)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_____ !”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
(4)借前后矛盾之语表达复杂难言之情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手法。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矛盾的诗句 复杂隐晦的感情
《丑 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而今识尽愁滋味①_____ 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
《湖心亭看雪》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作者“问其姓氏”却记录“是金陵人,客此”,所记非所问是因为②_____
六、作文
1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学校名。
参考答案:
1.(1)D
(2)上联:世事如棋,胜败局无数
上联:③下联:②下联:①
(3)观棋不语真君子
(4)示例:象棋是中国文化载体之一,是一种较为高雅的技艺。象棋表现出来的是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牺牲精神。请同学们积极加入象棋社团,弘扬传统文化。
2.(1)他们都不计现世功利。
(2)他们都有自己的纯真的精神追求,并为此执着一生。 3.(1)第一个“虚妄”:虚幻的(或为:不真实的),难逃寂灭的。(2)第二个“虚妄”:功名利禄(或为:现世功利)。 4.(1)现代人认为功名利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人生意义所在。
(2)道潜和徐霞客一生没有收获现世功利。 5.(1)作者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摆脱功利的束缚,拥有自己的纯真的精神追求。
(2)作者希望建设重视人的精神追求、不以功利成败论英雄的文化氛围。
(3)作者希望让我们的民族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
6.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终古高云簇此城 风正一帆悬 瀚海阑干百丈冰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8. 乐观、坚强(其他如“顽强”“不向命运屈服”“永不言败”等也可) 从事文学创作(或“写作”) 9.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肺炎。 10.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所以坚硬,什么都不惧怕。小说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小说命名,蕴含的意思是主人公保尔在血写火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在冰火两重天的环境下锻炼出来的,他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在生活面前不颓废。(意近即可)
11.(1) 尽力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2)C
(3) 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甚至比您更)痴情(于山水)的人呢!
(4) 欲说还休 离别的惆怅,从侧面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之情。
12.例文
莫让完美束缚成功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农人们都准备收割,而有一个割麦人却因为一穗麦子未成熟而继续等待,而这株麦子成熟时,其他麦子都已经落地。这位割麦人的愚蠢在于他对完美的苛求,过于注重细枝末节而“捡了西瓜,丢了芝麻”,错过了割麦的最好实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过于追求完美,舍本逐末,这种完美便成了成功的束缚。古人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一种心理特点或说一种天性。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好,人类正是在这种追求中完善自己,若失去了这种追求,大概人还在森林中爬行。但凡事有一个度,追求完美若到了“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的程度,就容易陷入因小失大的怪圈。一位渔夫捡到了一颗晶莹润滑,光彩夺目的珍珠,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有一个小黑点,渔人便一心想把黑点去掉,就开始打磨珍珠,等黑点没了,珍珠也被打磨的荡然无存。
在当今的现实中,很多人喜欢为追求完美而对小的方面吹毛求疵。不少人因为身体上的某些很小的瑕疵去整容,甚至牺牲了自己整个人的健康;而现在不少商家更是利用消费者过分挑剔食物追求完美的心理,为获小利却丧失了做人的道德,给一些食品进行暗中进行漂白, 打甜蜜素等“包装”。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人们苛求完美的本质。更有些时候,我们的攀比心理暗暗作怪。于是,我们就一下子迷失了自己,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始目标,把任何一个细节紧紧抓着,不愿放弃。因此,现在的人已经很少有知足常乐的宽大胸怀了。其实,有时候,细微之处的缺憾并不会损害全局的利益。而若是与其斤斤计较,想把结果从99.9%跨越到100%,而为0.1%付出了多余的时间精力,那便是得不偿失了。
人世间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完美的,只有接近完美。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大局为重,学会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才能寻找到缺憾和目标的最佳契合点。
洛克菲勒说“等到所有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等下去”。莫让完美束缚了成功,放下那“一穗青麦”,你收获的将是一片麦田的金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