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世界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一、背景
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 和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3、导火线: 事件。(1914年)(直接原因)
二、经过( 年—— 年)
1、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向 宣战,战争爆发。
2、欧洲主要战场: ; ; 。
3、主要战役: 。(1916年)
4、加速结束: 参战;俄国爆发 ,退出大战。
5、结果: 失败。(1918年)
三、性质: 。
四、影响: 。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19141918塞尔维亚西线 东线 南线 凡尔登战役 美国 十月革命同盟国 总体上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非正义的战争)消极:灾难和破坏
积极:客观上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要点识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直接原因:争夺霸权、瓜分殖民地。材料一: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合作探究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较为浓厚。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将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星火将它引爆。火药桶指什么?一粒星火又指什么?塞尔维亚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萨拉热窝事件就是那点星火,丢进了“巴尔干火药桶”追根溯源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
件第一次世界大战
会不会爆发?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奥斯曼土耳其意(1)大战爆发:(2)交战双方: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2、一战经过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双方损失人数在120万人以上英国的坦克德国的列车炮(远程大炮)一战时使用的最先进武器(电气时代的成果)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法国福煦元帅的列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3、战争的结果:1918.11同盟国集团失败德 国:争夺世界霸权,建“中欧帝国”,摧毁英国海上霸权,
夺取英法殖民地。
英 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肢解
土耳其帝国。
奥 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俄 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
日 本: 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
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 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 国:捞取战利品,夺取战后世界霸权。主要交战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正义吗?“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3、一战的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 争 造 成 巨 大 损 害 所以说“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持续时间长涉及国家多波及范围广造成危害大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3、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造成了有利条件,并促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一战的影响: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一、背景
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 和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3、导火线: 事件。(1914年)(直接原因)
二、经过( 年—— 年)
1、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向 宣战,战争爆发。
2、欧洲主要战场: ; ; 。
3、主要战役: 。(1916年)
4、加速结束: 参战;俄国爆发 ,退出大战。
5、结果: 失败。(1918年)
三、性质: 。
四、影响: 。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19141918塞尔维亚西线 东线 南线 凡尔登战役 美国 十月革命同盟国 总体上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非正义的战争)消极:灾难和破坏
积极:客观上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要点识记当堂检测大事年表:
A. 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
B. 1917年4月:美国参加一战
C.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
D.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