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军阀 北洋军阀 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北洋军阀: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武装政治集团。北洋政府的统治(1912—1928)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事集团执政的政府迁都北京;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消弱革命派的力量;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大总统选举法》政治上: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军事上:加强北洋军,消弱革命军镇压革命党人反抗外交上: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投靠日本,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签字(1915年5月)《二十一条》主要内容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③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④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1915年接受帝制,改号中华帝国。1916年元旦,正式登基,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全国各阶层群起而功之,云南、贵州两省率先独立,发动护国运动,并迅速席卷南方多个省份欧美列强对日本与中国签署的《二十一条》十分不满。1916年6月 “在位“83天的袁世凯抑郁而亡,享年57岁。简要过程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重大斗争(1)原因: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2)时间:1915——1916年(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4)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护国运动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材料一: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材料二:1917年孙中山愤怒谴责:“中华共和垂六年,国民未享过些许共和幸福。”(1)请概括材料一中袁世凯所立誓言的主要内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孙中山发表这样的言论的主要原因。去除专制,发扬共和精神。袁世凯复辟帝制,践踏民主共和。派系 代表人物 势力范围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 湖北 江西 直隶皖系 段祺瑞 陕西 山东 安徽 福建 浙江奉系 张作霖 东北地区军阀割据直接原因: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凸显。主要原因:各主要帝国主要国家支持不同的军阀,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mp4 中国近代史上最丑陋的一幕:袁世凯称帝.mp4 军阀混战.mp4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ppt 北洋政府國歌.flv 护国运动.flv 袁世凯复辟帝制.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