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8张PPT。
第三课时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听到停战的消息,巴黎街头人们欣喜若狂。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吻我的姑娘有500多个了。“停战后德军回到柏林,市民热烈欢迎。内心的喜悦洋溢在士兵和姑娘的脸上。欢呼和平和平?!一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巴黎和会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
实质:帝国主义的一次分赃会议1919.1—6巴黎凡尔赛宫1、巴黎和会的召开英、法、美在美丽的地方召开的肮脏会议 凡尔赛宫是世界十大宫殿建筑之一。它见证了欧洲两个大国之间48年的恩怨情仇。在凡尔赛宫镜厅发生富于戏剧性的两个事件:
1871年,普法战争, 德国威廉一世宣布称帝;1919年,德国战败, 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凡尔赛和约》:德国的绞刑架观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猜测一下他们在想什么?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雪耻,收复
失地,削弱
和肢解德国保留德国,牵制法
国维护德国,抗衡英
法,逐步统治世界巴黎和会
三巨头和
他们的如
意算盘巴黎和会美:
英:
法: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继续维护世界霸权,反对过分削德。最大限度削德,重建欧陆霸权。从 图片中,你看出列强参加和会目的
是什么?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
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日本和意大利日本和意大利实力相对弱小,前者只关心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后者想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日本在和会上对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物则漠不关心,为不引起欧洲列强反感,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日本的意图——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顾维钧:“今天,我为我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向世界表明中国的立场感到由衷的高兴。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因为,这是和平的大会,它不仅将给世界带来和平和公正,也将给中国带来和平和公正。我们怀着这样的期待和希望来到和会。我们努力实现着我们渴望已久的梦想。”中国代表顾维钧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权利 。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摧毁四大帝国:德、俄、奥斯曼、奥匈削弱英法意三强美日力量壮大最大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的膨胀思考:这样一次大国主持召开的和会,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这些野心勃勃的争霸计划能否都如愿以偿地得到兑现?2、《凡尔赛和约》捷克斯洛伐克1914年德意志帝国阿尔萨斯 和洛林归还萨尔区开采15年莱茵地区占领15年归还波兰的地区但泽归还丹麦奥地利德 国191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波兰走廊”减少13 %领土和10 %人口 !波 兰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总额留待协约国赔款委员会
于1921年5月1日前确定,
但德国自签约之日起两年内
先交付200亿金马克赔款。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
确定的各国应得的赔款比例法52%英22%意10%比8%希、罗、南6.5%0.75%日0.75%葡1914—1923年1美元所能兑换的德国马克1914.7 1919.7 1920.7 1922.7 1923.1 1923.7 1923.9 1923.11.154.2 14.0 39.5 493.2 17972.0 353412.0 98860000.0 420000000000.04200亿马克=1美元德国经济成为下金蛋的母
鸡2、《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内容美国一位当代历史学家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顾维钧
(1888——1985)
著名外交家,字少川,上海嘉定人,早年赴美留学,24岁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7岁出任驻美公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使节。31岁作为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全权代表之一,并向和会提出了取消21条,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并拒签和约。“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即令日本有驱逐山东德国势力之功,中国亦断不能以天赋之权利为报酬,而播将来战争之种子。” 顾维均在巴黎和会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但外交努力还是失败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什么?!
弱国无外交,外交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大力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的慷慨陈词,拒绝大会协议,赢得国际国内的一致赞誉。但操控大会的强国最终没有理睬弱小中国的要求,强迫中国代表签字。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亡国危机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就是在近代历史上影响巨大的“五四运动”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人们义愤填膺,于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发表声明: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学生游行媒体报道“五四”运动时的传单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运动时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诛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誓死力争”
“保我主权”
“勿作五分钟爱国心”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运” 英:
法:
美:利用日本牵制美国。支持英国,以换得在对德问题上给予更大合作。需要日本支持与英法争夺,没有威胁到其根本利益。列强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支持日本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2、《凡尔赛和约》德国签字代表:在这些阴郁的面孔的后面,是无穷的仇恨与不服。 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以自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德国国内反映:
军人:
“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凡尔赛和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
政府官员:
“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
工人:
“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灭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你是如何理解两段话的?激起了德国与他国的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返回拓展提高
美英矛盾(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
英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
美日矛盾(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
法德矛盾(宰割战败国)
瓜分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
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凡尔赛体系下隐藏的矛盾凡



约对


约对


约对


约对


约1919年6月、9月、 11月,1920年6月、8月凡尔赛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新秩序欧洲西亚非洲的新秩序3、凡尔赛体系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一战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后土耳其凡尔赛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凡尔赛体系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影响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1.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摧垮2.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互不连接3.欧洲出现7个新兴国家激起了新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1.战胜国与战败国: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2.战胜国内部因分赃不均,矛盾重重,美日冲突加剧,埋下太平洋战争祸根
3.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