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职语文高职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之文言文虚词++课件(共6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中职语文高职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之文言文虚词++课件(共62张PPT)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虚词
虚词
其为所以则而且,于乃之乎者(也)
【12个虚词口诀】
一、其
代词
连词
副词
【速记口诀】
一三人称指示代 假设选择是连词 句首句中表语气 婉商期望反诘度


一、其
1、代词
1、用作人称代词,
①可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的)”;
②可用作第三人称,指代人、事、物,译为“他(的)”“她(的)” “它(的)”“他们(的)”“它们(的)”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代词,我,自己
代词,他们
代词,其中
一、其
2、用作连词,
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要是”;
表选择,译为“还是”。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表假设,要是
表选择,译为“还是”
一、其
3、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希望”等或省去。例如: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③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⑵表揣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表婉商语气,还是
语气副词,表示期望,期许,命令
二、则
连词
副词
【速记口诀】
连词假承并转让 判断副词是就是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词 ① 表示承接 就,于是,便,那么
② 表示转折 却,反而,然而
③ 表假设 如果,假使,
④ 表并列 ,(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分句之间并列,译为)“则……则” :就
⑤ 表让步 倒是
副词 ④ 判断句,表肯定 就,就是
二、则
1、用作连词,表示假设、承接、并列、转折、让步关系,译为“如果”“便”“ 就”“ 却”“ 倒是”等。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⑤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二、则
假设关系,如果
并列关系,就
转折关系,却
承接关系,便
让步关系,倒是
2、用作副词,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译为“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
二、则
三、而
连词
代词
【速记口诀】
“你的”修假并因转承递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  词 ①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
② 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③ 表示承接关系 就,然后,才或不译
④ 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却
⑤ 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
⑥ 表示修饰关系 (状语+而+中心语) 地,着,或不译
⑦ 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所以
⑧ 表示目的关系 为了,为,来
代词 ⑨ 表示第二人称 通“尔”,你,你的
固定结构 而已 句末,表限制的语气,“罢了”
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 不久,一会儿


三、而——连词用法
①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⑦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目的,来,用来
表修饰,连接状语和谓语,“地”
表假设, “如果、假使”
表并列,“又”“和”或不译
表因果,因而、因此
表转折,然而、可是、却。
表承接,“于是” “就” “然后”或不译。
表递进,而且、并且、更
2.作代词
作第二人称,通“尔”,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3、固定词组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既而儿醒,大啼。
④俄而雪骤
通“尔”,你,你的
通“尔”,你,你的
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表示时间短暂。译为“不久、一会儿”
表示时间短暂。译为“不久、一会儿”
四、乎
助词
介词
【速记口诀】
句中不译介词于,语气助词叹测疑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  词 ① 表示疑问语气 吗,呢
② 表示反问语气 呢
③ 表示推测语气 吧
④ 表示感叹语气 啊
⑤ 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⑥ 形容词、副词词尾 “……的样子”“……地”或不译
介词 ⑦ 相当于“于” 对,在,比等或不译


1、语气助词
可以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 “啊”“吧”“吗”等;也可以在句中表停顿,不译。
①危乎高哉!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④其皆出于此乎?
四、乎
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示反问语气,吗、呢。
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
2、介词,相当“于”,对,在,比等或不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形容词、叠音词后面,译为“……的样子”“……地”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四、乎
介词,相当“于”,在
介词,相当“于”,比
形容词后面,“……的样子”“……地”
叠音词后面,“……的样子”“……地”
五、为
介词
助词
副词
【速记口诀】
动算是做成认任,介因当被给对向
语气助词放句尾 ,疑问反诘和感叹
动词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词wèi ① 表示对象 替,给,向,对
② 表示原因,目的 因为,为了,因此
③ 表被动(常和“所”搭配,为所,为……所) 被
助词 ④ 句末语气词,读wěi 呢、么、吗
动词 ⑤ 表动作行为,根据语境翻译 认为,以为,作为,成为做,是,治理,担任等
副词 ⑥ 表判断 是
五、为
1、用作介词
a.表示动作或对象:替,给,向,对;b.表示原因,目的:因为,为了,因此;c.表示被动,常和“所”搭配,为所,为……所:被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公为我献之。
⑤为君翻作《琵琶行》
表原因:因为,因此
表被动,被
表示动作或对象,替、给
表动作或对象,向、对、跟、同
表示动作或对象,替、给
五、为
1、用作动词,
译为“算是”“是”“做”“成为”“认为” “担任”等。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⑥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算是


成为
担任
五、为
3、语气助词,
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么、吗”。
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②何辞为?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4、副词,表判断,可译为“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疑问
反诘
感叹
表判断,是
五、为
六、乃
副词
【速记口诀】
背转顺限紧,二称乃判断
代词
词性 用法 释义
副 词 ① 表示承接 就,于是
② 表示范围 仅仅、只
③ 表示结果 才(能够)
④ 表示出乎意料 竟,竟然,却
⑤ 表示判断 是,就是
⑥ 表示递进 甚至
代词 ⑦ 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的
固定词组 无乃 表猜测,“恐怕...”
乃尔 这样
六、乃
1、用作副词。
①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等;②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仅”“只有”等④表示结果,“才”;⑤表示递进,“甚至”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②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③臣乃敢上璧
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六、乃
竟然,反而
于是,就

于是,就
2、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你的”。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3、表判断,译为“是”或“本来是”。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六、乃
你的

七、且
副词
【速记口诀】
连词并递和让步 副词将要暂姑且
连词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  词 ① 表示并列 又,并且,一边……一边……
② 表示递进 并且,而且,况且
③ 表示假设 如果,即使是
④ 表示让步 尚且,还
副 词 ⑤ 表示将要 将,将要
⑥ 表示暂时 暂且,姑且
固定词组 且夫 况且,再说
七且
七、且
1、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递进、让步、假设关系,译为 “而且”“并且” “况且”“再说”“尚且”例如:
①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并列,并且
递进,况且
让步,尚且
2、用作副词,
译为“将要”“暂且”“姑且”。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③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3、固定词组,且夫,译为“况且”“再说”
①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七、且
将要
暂且
姑且
况且
八、所
助词
【速记口诀】
所字结构加被动 所以连用目凭因
名词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 词 ① 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 ……的人,……的事,……的情况
② 所+介词+动词,表示处所 ……的地方,
……的办法(原因)
③ 为+所,表示被动 被
④ 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 用来……的,
……的凭借
⑤ 所+以,表示原因 ……的原因
名词 ⑥ 表示处所 处所,地方


1、“所”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地方”等。
速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地方”
①今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③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养的人;所用的人
安身的东西
过访朋友的事情
所存在的地方
2、 “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所”“以”连用,主要有两种:
一种表示原因,“是因为……”;一种表示凭借和目的:“用来”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4.表示处所,处所,地方。
⑤某所,而母立于兹。
⑥燕王,吾所立。
这个地方
所扶立的人
表被动
是因为……
用来……
用来……
九、之
动词
【速记口诀】
一三人称指示代 动词到去助词的
助词
代词
词性 用法 释义
代 词 ① 代人、物、事 他,他们,它,它们
② 表示近指 这,这种
助  词 ③ 表示修饰,限制 的
④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⑤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⑥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⑦ 补足音节 不译
动词 ⑧ 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 往,去,到……去


1、用作代词。
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
第一、第三人称, 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①均之二策。
②作《师说》以贻之。
③輮使之然也。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
⑤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用作结构助词。
①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a.是寡人之过也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会与会稽之兰亭
②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君之薄,邻之厚也。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定语后置的标志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苟以天下之大
④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a.何陋之有?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夫晋,何厌之有?
4、用作音节助词,补足音节。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十、于
【速记口诀】
自从由于和对于 在给向到被和比
介词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  词 ① 表示时间,处所 在,到,从
② 表示对象 对,向,对于
③ 表示对象 与,跟,同
④ 表示被动 被
⑤ 表示比较 比
⑥ 表示原因 由于
固定 结构 于是 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表承接
见……于 表被动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⑩故燕王欲结于君。
a.在
b.到
c.从
d.对,向
e.对于
f.与,跟,同
g.被
h.比
i.由于
1.连一连
2.连一连:固定结构:于是
①表承接
②因此
③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
a.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b.于是秦王不怿
c.于是余有叹焉
d.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
3.固定结构 见……于:表被动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十一、者
【速记口诀】
者字与停顿 数时后判断
助词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  词 ①形容词、动词+者 组成名词性短语,
常译为“...的人/事/物/地方”
②数词+者 数词+量词+名词
③时间名词+者 表停顿,“……的时候”或不译
④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⑤……者,……也 表示判断
⑥放在疑问句句末,疑问语气 呢



1、附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①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②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③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2、放在数词后边,译为“个”“样”等。数词+量词+名词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②或以二者之为,何哉?
3、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的时候”或不译。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4、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5、“者”“也”连用,表示判断。
①亚父者,范增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6、放在疑问句句末,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①客何为者?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③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助词
十二、以
【速记口诀】
由带凭靠,把据照借用。连词并递,承接修果目
助词调音,还有通假“已”。名词原因,动词以认任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  词 ① 表示工具、手段,对象 拿,用,凭,“凭借...的身份”,把
② 表示时间、处所 在,在……中,于,从
③ 表示原因 因,因为,由于
④ 表示依据 按照,依照,或不译
连  词 ⑤ 表示并列、递进 又,而,而且,并且
⑥ 表示承接 而,来,或不译
⑦ 表示目的、结果 用来,以便,以致于,
⑧ 表示原因 因为
⑨ 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⑩ 表示修饰 而,或不译
动词 表动作行为 认为,做,用
副词 表结果 才
1.作介词。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②吾今以此书与汝别矣。
③以乱易整,不武。
④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⑤以勇气闻于诸侯 。
 ⑴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对象。 译为:“拿”、“用”、“把”,凭,“凭借...的身份”。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③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3)表原因。译为:因,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③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表示论事的标准或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根据、用…的身份、
①余船以次俱进。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2、连词
(1)表示并列、递进,又,而,而且,并且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忽魂悸以魄动。
③樊哙侧其盾以撞。
(2)表示承接,而,来,或不译
(3)表示目的、结果,来,为了,以致于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②作《师说》以贻之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④古人之观于山川、……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4)表原因,因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地”、“着”,或不译。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动词
(1) “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3、副词——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固定结构
(1)【以为】认为是,把……当作(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③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3)【有以】有什么办法用来……;
【无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⑤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1、作连词用时,“以”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以”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2、“以”可以作介词用,“而”则不能。
3、“以(而)”连接两个动词,表示承接时,两个动作如果有先后关系,可以译出“然后、接着”等意思,表修饰关系时,两个动作是同时发生的,且前者修饰后者,能译出“着、地”等意思。
“以”和“而”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