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1 杠杆什么是杠杆利用图中相关工具拔出板上的钉子。【活动】【思考】1、这些工具自身都具有哪些共同特点?2、在起钉子的过程中都还有哪些共性?(有一定长度,外形各异,但整体受力不易形变的硬棒)(绕点转动)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杠杆】【模型】一些生活中可看作杠杆模型的工具。【列举】可见,杠杆不是特指某一种机械,而是满足以上特征的各种机械的共同指称。思考:杠杆的使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阅读教材P3页思考交流:1.什么是支点?用什么表示?2.什么是动力?用什么表示?3.什么是阻力?用什么表示?4.什么是动力臂?用什么表示?5.什么是阻力臂?用什么表示?【思考】杠杆的组成影响杠杆使用效果的因素。A、支点(O)B、动力(F1)C、阻力(F2)D、动力臂(l1)E、阻力臂(l2)【五要素】1、支点的位置能不能落在杠杆的一端?2、力臂的大小(l)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那段距离(L)之间有什么关系?(l ≤ L)l1l2OF1F23、什么是力臂 ?如何作力的力臂?力臂的作法:1、找支点。2、作力的作用线。3、作支点到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F1F2L1L2OF1F2L1L2O1.如图所示的杠杆中,O是 ,若设F1是动力,则F2是 ,动力臂是 ,阻力臂是 。2.在下图杠杆中,画出对应的力或力臂。课堂训练3.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D4.图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D5.在图6中,O为支点,力臂最长的力是 ( ) A.F1 B.F2 C.F3 D.F4C【啤酒起子】作出其杠杆模型的五要素。当堂训练【镊子】作出其杠杆模型的五要素。画出对应的五要素。课后作业杠杆的平衡静止或缓慢的匀速圆周转动。【平衡状态】【活动】杠杆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力大则对应力臂要小,力小则对应力臂要大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思考】【猜想】评估设计方案结论C.实验中如何快速测得动(阻)力臂?(多个钩码)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B.实验中如何方便地提供动力和阻力?(平衡螺母)A.实验中如何解决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在杠杆上标记均匀刻度)过程【实验过程】【结论】2、动力=阻力 动力臂=阻力臂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评估】1. 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探究?(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便于测量相应的力臂)(便于从实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可靠的一般规律)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F1L1F2L2=上式表明: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几倍,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1省力杠杆省力杠杆有哪些特点?十、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分类】【特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省力费距离【实例】起子羊角锤压水井手柄等2费力杠杆【杠杆的分类】【特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省距离【实例】船桨等笤帚筷子为什么要使用费力杠杆呢?镊子十、杠杆原理的应用3等臂杠杆天平如果不等臂怎么修正?【杠杆的分类】【特点】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思考】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十、杠杆原理的应用【平衡要素的计算】【方法】1、合理构建模型,明确平衡要素3、注意单位统一,规范解题过程2、对应杠杆原理,落实公式变形十、杠杆原理的应用例、如图,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0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A.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B.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C.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D.右边加挂一个相同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动态平衡的分析】十一、课堂训练比较变化后左右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动态平衡的分析】例、如图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将直杆从右下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十一、课堂训练【动态平衡的分析】例、如图所示,在一个轻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杆保持平衡,然后向右转动F至水平方向,这一过程中F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思考:如何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呢?十一、课堂训练【最小动力的确定】【方法】1、合理确定支点O和动力作用点3、作动力作用线,判断阻力作用效果2、连线支点和动力作用点为最大动力臂4、根据动力阻力作用效果相反确定动力方向十一、课堂训练【最小动力的确定】可见,杠杆这一简单机械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十二、课后训练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支架,线,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__.强调这一平衡位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2N,因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OA的长度(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要在杠杆上直接可以读出力臂值来计算,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___方向拉着杠杆.(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钩码带刻度的杠杆平衡螺母水平平衡消除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大于小于竖直向上杠杆平衡时: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