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高频考点专训07 法律伴我们成长 考点回顾(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高频考点专训07 法律伴我们成长 考点回顾(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高频考点专训07 法律伴我们成长 考点回顾
课标要求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3.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二、单元框架梳理
三、高频考点归纳总结
高频考点1. 生活与法律
(1)★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①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②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高频考点2. 法治
(1)什么是法治?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2)★法治的重要性?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高频考点3. 法律的特征
(1)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是什么?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有哪些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高频考点4. 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①(总述)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高频考点5. 法律特殊保护未成年人
(1)什么是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
(4)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是什么?
共同作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家庭保护
含义:家庭保护是指父母、其他监护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地位:★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学校保护
含义: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地位: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学校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保护
含义:社会保护是指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地位:社会保护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网络保护
含义:网络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实施的专门保护。
地位:网络保护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政府保护
含义:政府保护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地位: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
司法保护
含义: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
地位: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6)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保护?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高频考点6. 法治意识
(1)什么是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①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高频考点7. 依法办事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