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30年代的大危机 课件+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30年代的大危机 课件+练习

资源简介

第三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
第一课时 30年代的大危机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起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大生产者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2.30年代的大危机首先发生在( )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3.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 )
A.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4.下列关于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表达,不正确( )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失业人数多
C.破坏性特别大 D.持续时间比较长
5.下列对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 B.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C.使各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战争的危险
6.1926年,美国市场上的汽车约70%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7.有一张有关汽车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相对应的体验是( )21教育网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难如登天一般
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1930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失业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激增。1930年失业人口达420万人,1933年有1500万至1700万工人失业,还有很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21cnjy.com
材料二:在经济危机中劳动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深受其害,穷人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为了御寒,有人把报纸塞在衬衣里,烟民自己动手卷烟,人们付不起房租,不得不住在街头工棚式的的小屋里。
材料三:在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大量地销毁商品,未长成的棉花被拔掉,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整船整船的咖啡豆被烧毁或倒入大海。21·cn·jy·com
(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能否说明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生产真的“过剩”了?为什么?
(3)请总结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第三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
第一课时 30年代的大危机
一、选择题:
1-5:CCABA 6-7:DB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共20张PPT)
Q:请问在20世纪初30年代的美国,为何会出现如此情景?
导入新课
奶农在铁路沿线倾倒牛奶
30年代的大危机
第三课
第一课时 30年代的大危机
Q:请阅读全文,分析本文的知识脉络
1.大危机前的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2.大危机的爆发和表现
3.大危机的蔓延和影响
1.大危机前的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1)美国经济的繁荣
Q:阅读材料文字并结合P40图2-27,思考问题
资料1:美国191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增长到1929年达到1031亿美元。
资料2: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合理化运动,如泰勒制和福特汽车生产线等制度创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资料3:为了刺激消费,政府推广分期付款等方法。
Q1: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Q2: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荣?
Q1: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Q2: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荣?
(1)美国经济的繁荣
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总和不断增加
1.美国抓住发展机遇,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政府鼓励分期付款,刺激消费
1.大危机前的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2)繁荣背后的危机
1.大危机前的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资料1: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生产方式不断改进。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它所采用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使生产一台车的时间由14小时减少为1.5小时。在当时的美国,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称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阅读教材P40第二段文字,结合一下材料,回答问题
Q1:从资料1中,你能看到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怎样的?人们对汽车的态度又如何?
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而人们都很喜爱汽车
(2)繁荣背后的危机
1.大危机前的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Q:图2-28是福特公司的一则广告,如果你看到这则广告,你会去购买吗?
会,车型美观、大气,在作为交通工具的同时,很能象征身份
资料2:这一时期,美国居民收入总和在不断增加,但财富的3/5掌握在占全国人口2%的人手中。
(2)繁荣背后的危机
1.大危机前的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Q:资料2反映了什么问题?
虽然美国居民收入总和在增加,但是贫富差距大,平民百姓的收入低,因而居民购买力比较低
Q:如果你准备买一辆汽车,但手中存款不足时,面对“现在购物,以后付款”的消费方式,你会选择如何?
我会选择贷款购买汽车……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产品极大丰富,但当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时,产品就会出现积压和“过剩”;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解决了人们资金短缺和企业产品销售等问题,但同时也会让企业和银行面临贷款人还款能力不足的危机
经济知识小链接
2.大危机的爆发和表现
(1)大危机的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人民贫困,消费水平低于生产力水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扩大
社会原因:股票投资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导火线: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市场崩溃
(2)大危机的爆发
2.大危机的爆发和表现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股市奔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美国普通百姓,通过贷款购买了股票,此时你的感觉如何?
(3)大危机的表现
2.大危机的爆发和表现
福特关闭位于底特律的汽车工厂
经济危机对汽车行业造成极大的冲击
(3)大危机的表现
2.大危机的爆发和表现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股价暴跌,一些主要股票的市值下跌了近40%。股票的暴跌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先后有10万多家企业破产,半数银行倒闭,失业工人占全国工人的1/3以上。农业也出现危机,“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使100余万农户破产。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Q:该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经济颓败,就业困难
(3)大危机的表现
2.大危机的爆发和表现
(1)大危机的蔓延
3.大危机的蔓延和影响
分析P42图,思考以下问题
Q1:结合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思考:为什么经济危机会迅速蔓延并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20世纪初,世界基本形成了一个整体,世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联系紧密。
Q2: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做法,结果怎样?
各国为了摆脱困境,纷纷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这一做法不仅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还进一步恶化了国际关系。
(1)大危机的蔓延
3.大危机的蔓延和影响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请思考:材料中反映的“煤太多”是否“多”到广大人民都不需要了?是相对于什么而“多”了?
煤并不是多到广大人民都不需要了,广大人民尤其是是贫穷百姓是非常需要的。这种“多”是生产相对于消费而言的。生产远远大于购买能力,便会产生相对过剩。
(1)大危机的蔓延
3.大危机的蔓延和影响
Q: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种状况?
(1)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决定了“过剩”的产品是不可能无偿分配给穷人的
(2)产品“过剩”是相对的。
(3)由于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压低工人工资,使人们的购买力普遍较低
(1)大危机的蔓延
3.大危机的蔓延和影响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特别大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特 点
具 体 表 现
(2)大危机的特点
3.大危机的蔓延和影响
经济危机
社会危机
政治危机
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办法
新政(美国)
法西斯专政(德、日)
(3)大危机的影响
3.大危机的蔓延和影响
30年代的大危机
背景
繁荣
危机
爆发
表现
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经济衰退,失业率高,就业苦难,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社会危机
政治危机
罗斯福新政(美国)
法西斯专政(德、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